無償獻血:用您的“錦上添花”,為他人“雪中送炭”

北京東單九號院,是著名的北京協和醫學院的所在地。百年來,從這裡畢業的莘莘學子,已成為中國醫學界的脊樑。現在,他們又彙集在這裡,為每一位中國老百姓,用平實簡單的語言,做負責任的醫學科普。

一百多年前,奧地利醫學家卡爾·蘭德斯坦納發現了ABO血型。自此,輸血技術挽救了成千上萬患者的生命,也極大地推動了外科學的發展。然而,到目前為止,我們給患者使用的血液還不能投入工業化生產,仍然要依靠有人“獻血”來獲得。

如果沒有你我的愛心捐獻,那些因為外傷或疾病導致大出血的患者很可能因為鮮血流盡,又得不到補充而死亡;外科醫生也會因為沒有“血液”應急保障而不敢為患者實施某些手術,從而任憑病魔肆虐。

無償獻血:用您的“錦上添花”,為他人“雪中送炭”

一個健康的成年人,即便是“體重不過百”的苗條女子,體內也至少會有4L血液。如果獻血200mL,則相當於貢獻了其中的二十分之一。從數量上看,相當於月收入萬元的人拿出500元錢捐助給有需要的人。

從生理上講,獻出這200mL血液所造成的損失似乎還要小於那赤裸裸的5張百元大鈔。因為,獻血後血液中的主要成分——水和無機鹽將在1-2小時內迅速恢復,血漿中的蛋白濃度也將在一天之內恢復正常;而血液中最寶貴的成分——紅細胞,它在體內的正常生存時間是120天。即使你不把他們貢獻出去,他們也會很快自然死亡,獻血後機體活躍的造血功能會在7-10天之內彌補我們這方面的損失

無償獻血:用您的“錦上添花”,為他人“雪中送炭”

當然,與獻出5張百元大鈔所導致的“錢包變瘦、心疼加肉疼”的反應類似,獻血也不是全無不良反應的。在我國衛生行業標準《輸血不良反應監測指南》中將常見的輸血不良反應歸為兩類:

(1)以局部症狀為主要表現的不良反應:包括穿刺部位疼痛、血腫及感染等,與我們平時抽血或者輸液帶來的風險類似。不過,獻血時使用的穿刺針比較粗,大家還是要做好心理準備的。

(2)以全身症狀為主要表現的不良反應:包括全身不適、虛弱、面色蒼白、眩暈、噁心、甚至一過性意識喪失等,這些表現大多與獻血後血容量減少及過度緊張有關。如果你在獻血前保證正常飲食和平穩的心態,這類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極低。即便發生了這些情況,躺下來休息一會兒就能恢復正常,而不會對機體產生永久性傷害。

此外,在獻血後,因為我們並沒有真的損失什麼,因此也無需特別的休養,只要確保在24小時之內不做過於劇烈的體力活動,適當補充蛋白質即可。有些小夥伴借“獻血”給自己充足的放縱理由,大吃大補,結果導致了肥肉上身,於是怪罪到“獻血可以使人發胖”,說來真的是對獻血的極大誤解。

自1998年我國《獻血法》頒佈以來,所有血液製品均要通過國家指定的有資質的“採供血機構”(例如各地的“中心血站”)由“無償”的方式獲得。因為“無償”,就有效避免了利益驅使下的各種有損血液質量的行為。

但也因為“無償”,某些小夥伴或許懷疑自己“無償”貢獻的血液以“有償”方式轉賣給患者,有關人員從中獲利。事實上,儘管血液從你的血管裡“無償”地流到了血袋裡,但這些血液要經過數十項檢測,被認為“安全”後才可能輸給患者。同時,還要經過複雜的分離、保存及運輸等過程,所有這些步驟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撐,即便在醫療保障齊全的發達國家,也很難做到無償使用血液的

目前,由於觀念問題及以上種種疑慮,我國願意經常性獻血的人員少之又少,血液的供應遠遠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同時,無償獻血的主要來源是依靠熱鬧地區街頭的“獻血車”,這就很大程度拼人員流量了。因此,每當寒風乍起,街頭人流量驟減的季節(大概就是現在吧),血液的供應尤其捉襟見肘。在這種情況下,總會有許多急需幫助的人得不到救治。

無償獻血:用您的“錦上添花”,為他人“雪中送炭”

無償獻血:用您的“錦上添花”,為他人“雪中送炭”

無償獻血:用您的“錦上添花”,為他人“雪中送炭”

無償獻血:用您的“錦上添花”,為他人“雪中送炭”

如果一項“義舉”對自己沒有太多損傷,又能幫助挽救一條生命,為什麼不呢?

讓我們伸出胳膊,擼起袖子,獻出愛心吧!

無償獻血:用您的“錦上添花”,為他人“雪中送炭”

無償獻血:用您的“錦上添花”,為他人“雪中送炭”

虞雪融

東單九號院

面向大眾普及的醫學資訊

來自東單三條九號的校友

出品人:九號院健康理事會

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歡迎轉發給親朋好友及朋友圈!

“東單九號院”只做科普,不做診療。如有疾病,請儘早就醫,以免耽誤診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