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为什么越来越难吃?

用户67048872708

猪肉为什么越来越难吃? 过去农村养的猪基本上要一年的时间才能长成,但现在基本上三四个月就长成了大猪。生长的周期变短,猪的品种得到改良,更倾向于有经济价值的品种。在口感上自然也会更差,但其实主要还是饲料的供给上,现在的饲料都是各种添加剂合成的化学品,猪长得更快,自然在口感上更差。



喂养方式不同 过去农村喂养猪基本上都是各种米糠加玉米大豆,同时中午的时候不会喂饭吃,都是拿着镰刀去田地边割点青草回家给猪吃,这样的猪就算是喂了一年多也依旧不是很大,同时身材上更瘦小。这种猪肉吃起来更有感觉,猪肉更香。但现在的喂养方式,基本上猪都是圈在一起,然后食用各种有激素的饲料,这些饲料都是添加各种添加剂的,本身就是大量的激素合成。之后猪也就更加的早熟,基本上三四个月就成了大猪,之后就可以出栏了。 当然现在的猪肉需求量逐年上涨,大家都对猪肉没有新鲜感了,自然在口感上食欲上有所降低。



现在的猪肉基本上每个人消耗45kg/年,这样算下来基本上大家天天都会吃猪肉,这样的话猪肉对大家来说也不再是新鲜的的东西,吃惯了自然觉得不好吃。同时现在的猪天天待在原地不动,基本上吃饱了睡、睡饱了吃,整天不运动,自然肉质的口感上更差。尤其是这些猪肉基本上很少见到肥肉,这就是饲料的作用了。

而现在的生猪品种得到了改良,基本上这种猪的生长速度更快,猪出栏的时候控制在180天之内,这样一来猪身上的肉质营养价值更低,口感上也自然更差。大家怎么看呢?


农业补贴

猪肉难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人均猪肉消费明显增加,降低肉对人们的满足感,其次生猪品种改良及养殖天数下降,导致猪肉的口感下降。

2014年全国猪肉产量一度达到了5650万吨,而改革开放初期全国猪肉产量仅为1000万吨,猪肉增长同时,牛羊肉、鸡鸭肉供应量也大幅增加。截止当前全国人均猪肉消费量达到42千克/人.年,其他肉类消费也大幅增加,肉类供应增加降低人们对食用猪肉的满足感。

饲料技术水平及品种改良,大型养殖集团生猪出栏天气已经下降至180天,而过去生猪大概需要养一年半左右,养猪主要喂养各种杂粮,猪草,生猪生长较慢,成肉的肉色好,提升了猪肉的口感。当前生猪出栏天数普遍只需要180-220天,生猪吃饱后就睡觉,减少了运动量,快速长肉,降低的猪肉的风味及口感。

我国人口众多,如果按照原来的养殖方式,无法满足居民对肉蛋的需求,同时按照当前人工成本,猪肉价格将至少比当前的价格高出几倍,大部分人消费猪肉将变得非常困难。人均消费量增加是当前我们觉得猪肉没有之前猪肉好吃的主要原因,毕竟更多的选择,牛羊肉较猪肉好吃确实是客观的事实,而牛羊肉价格偏低,加上居民消费增加,牛羊肉消费替代猪肉,另外运输及海洋养殖发展,海鲜也成为大众的重要食材,相对于海鲜来说,居民消费次数少于猪肉,海鲜成为当前大家更为喜欢的美味,猪肉美味低位进一步下降。


布瑞克农业数据

每到过年随着杀年猪的进行,大家对土猪饲料猪的讨论就会加剧,其中讨论的主要集中点就是土猪更好吃,饲料猪越吃越没味,越吃越难吃。

早些年全国各地养猪多是以土猪为主,土猪相比现在猪的最大特点就是瘦肉率低,那时候的各种农业生产不发达,油菜等油料作物产量不高,人们还需要用动物油脂做菜,所以对土猪的需求相对更高,再加上土猪本肉的脂肪含量更高,含油量高自然吃起来更香。

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的产能可以满足人们对食用油的需求,越来越少的人使用动物油脂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在吃肉时也是更倾向于瘦肉,这时候瘦肉率高的洋猪就得到了大家的青睐,再加上洋猪生长速度更快,饲料报酬更高,养殖户自然都选择了洋猪。

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回忆起了小时候的味道,还是小时候吃的脂肪含量高的猪肉更香,人们也慢慢开始接受肥肉了,尤其是四川等西南地区对大肥猪尤其青睐。这时候大家就开始抨击洋猪了。

因为转化一斤脂肪需要的能量要高于一斤蛋白质,再加上饲料添加剂的发展,现在的猪长的越来越快,体内脂肪积累的就越来越少。其实,道理很简单,20岁以前的年轻人很少有大肚便便的,而到了40岁的成年人肥胖比例明显升高,因为年轻时以发育长肌肉为主,只会少量积累脂肪,而成年后骨骼肌肉发育完全多余的能量都转化为了脂肪。

以前的土猪要饲养一年甚至两年的时间,而现在的猪多是半年就出栏,远远没有发育成熟,自然脂肪积累的量就少,也就是吃起来不香的原因。

我觉得讨论现在猪肉好不好吃就是个伪命题,有人喜欢瘦肉,肥肉不吃,那瘦肉率更高的洋猪对他来说就好吃。而有人就是喜欢肥肉,那土猪就更符合他的胃口。现在养猪人也分成了两种,一种是把猪养到200多斤就出栏的,一种是养到400斤再出栏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即可。


文/果然悠


果然悠

爱生活,我是认真的!

详见视频: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afc00004c88381abbab\

生活窍门早知道

深有同感,为什么现在的猪肉越来越难吃呢?作为农村的我,结合了一下农村的养猪方法,分析了一下,为什么这个市场卖的猪肉越来越难吃了呢?但是好吃的猪肉呢,还是在农村里面,农家自己养的猪,这种猪肉还是原来的味道,非常好吃的。

农村以前的养猪方法

在我们农村的印象中,养猪至少是一年才能够杀猪,虽然不够一年的话,也至少是年初开始买猪仔来样,然后到年底,腊月二十几的时候才开始杀猪的。我们农村里面都是将就过年杀猪。

所以猪呢大概也就养了一年多,但是这猪也不会很胖,最多也就2百多斤左右,为啥呢?因为我们农村喂猪的话,基本是用青菜和米一起煮成了猪食,然后加上米糠给它吃的。所以他不仅生长缓慢,而且还不会很胖。因为一年到头来,只有猪仔的时候,有点饲料喂养,过了一个多月的时候,根本没有饲料给他们吃啊。

这种猪肉吃起来是非常好吃的,但是现在的猪肉就不同了,吃起来真的很难吃,为啥呢?

我们自家养的猪,那些猪肉是能够煮得出油的,但是现在那些猪肉,炒肥猪肉的时候,不仅不会出油,反而还要放油去炒,否则就粘锅了。

现在市场猪的养殖

市场上面几乎所有的猪肉,都是从养殖场里面养殖出来的,这些为了效益,效率,往往是在时间上缩短了养殖的时间。

现在市场上的猪,基本不会超过180天,为啥呢?每天都是喂饲料,除此之外没有啥可以喂了,为什么呢?因为养殖场里面基本就是那么大的地方,都是圈养的猪。让猪吃饱了就是谁,睡够了又是吃,不飞快长大才怪呢。

不想像我们农村一样,即使平米的猪栏,只养一两只猪。

在其他方面我们不说那些猪被打过什么样的激素用药等等。

单单就这个时间的问题,就可以看得出来,现在养猪的基本是追求效益的同时,把那些能够缩减的东西都缩减了。

说猪肉越来越不好吃,真的不能怪猪,只能怪那些养猪的啦!


农村新视觉

猪肉为什么越来越难吃?

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1、吃的太多了,再好吃的东西吃的太多也会腻

以前鸡蛋、各种肉都缺,基本上在过年、过节。或偶尔时候吃到一顿肉,而且过年的时候会把肥肉提炼成油,用来炒菜。

那时候吃到一顿肉,那滋味够回味半个月的。但是现在咸菜比肉都贵,超市里的咸菜一般10-18一斤,而猪肉在8-15元左右,想吃门口冷鲜肉就有卖的,而且每次买一点,保证新鲜。

吃的多了也就不珍贵了,天天让你吃鲍鱼,连吃一个月你也会吃吐吧

2、猪生长时间太短。猪肉口味最佳生长期为10个月

以前农村每家都会养猪,一方面可以积肥,另一方面到春节时候可以卖或者留着自己吃。一头猪能让一家人过个舒舒服服的新年。喂的是猪草,玉米,菜叶,很少用饲料,后来会买来塑料绊倒玉米里,不会全用饲料喂养。长得慢,猪也爱运动,肉结实。有时候都会和放羊一样去放猪。。。。。。那时候多是土猪,肉肥。

现在的猪都是工业化养殖出来的猪,大概在25周左右出栏,短的21周左右就出栏了,一头肥猪从出生到进屠宰场,半年左右。而且为了减少猪的运动量,猪饲料里还有一定的催眠成分。让猪多吃多睡来长膘。

不过今年猪肉价格不好,很多养殖场压着不卖,很多养殖场都有三百斤左右的猪都快超标了,现在买来的猪肉可能口味比以前的口味好。因为你买到的很有可能是大龄猪。

3、可能你买到的是没有阉过的猪的猪肉。也就是种猪肉。

没有阉过的猪的猪肉有很大的骚味,很不好吃。因为这是因为猪没有阉割,分泌的性激素使肉味难闻。

而且没阉过的猪都是作为种猪的,这种猪一般寿命都很长,基本都老龄化了。肉发柴,没香味。

4、你买的部位不是最好吃的部位

猪肉的不同部位肉质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级。

特级:里脊肉;

一级:通脊肉,后腿肉;

二级:前腿肉,五花肉;

三级:血脖肉,奶脯肉,前肘、后肘。

有一顺口溜

穷时猪膘,富时肋条

闲时猪尾,忙时猪脸

佐酒猪耳,下饭蹄花

小排炖汤,大排码面

糖醋猪肝,火爆腰花

猪肚包鸡,九转大肠

可以说猪肉不同部位口感不一样,做法也不一样。



一夜知秋127

这个问题我有同感,为什么随着社会的进步,养殖技术也随之先进,但是肉的口感反而不如从前呢,我想原因如下:

首先是品种不一样了,在过去那些老的年代后我们的猪都是中国的一些老品种,后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很快,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多的肉,中国从国外引进了杜洛克及长白猪等一系列洋猪,这些洋猪生长的很快,差不多5-6个月就可以长到近200斤,瘦肉的比例也相比国产的老品种的猪要好,但是中国传统品种的猪却长的很慢,饲养的时间需要长达10个月以上,同时瘦肉率也没洋猪那么高,但是大家都是喜欢瘦肉而不喜欢肥肉,这就导致了很多人为了经济利益,更多的选择了洋猪来养殖,这也就慢慢导致了国产猪肉的淘汰。

其次我想跟养殖的食物也是息息相关的,以前老的年代养猪都是去山里割些野草红薯及各种青菜加米糠等材料剁碎熬煮成熟食来喂猪,虽然喂养的食物营养不是很高,但是正是因为喂养的食物营养不高就导致了猪的喂养时间很长,养殖时间长了能产生更多的干物质,肉的风味因为时间长得到沉淀,这样就可以或者更加鲜美的肉质,但是反观现在都是用的各种配比好的饲料来喂猪,这些饲料都是经过了科学配比,营养全面且丰富,猪吃的好了自然长得快,长得快就能很快出栏,这就导致了风味物质没用得到足够的时间来沉淀,自然肉质也就没那么好吃。

然后养殖的方法也不一样,以前每家几乎都是养殖1-2头猪,猪都是放养式的,每天猪喂养的都是家里的剩饭青菜还有粗粮,然后白天放出去,猪都自己跑出去去山里土里寻找各种吃的,这到处奔跑得到锻炼,猪肉的品质因此得以提升,同时因为以前养都是自己吃的也不着急出栏,养殖时间长也是提升肉品质的关键,但是现在猪都是关起来的,那些大型养殖场养的多,只能关起来集中喂养,同时为了获得更大的效益,养殖场的猪会违规添加添加剂为了获得更多的瘦肉,因此养殖时间短猪缺乏运动,肉的品质口味都会大打折扣。



小雏菊姑娘

我小时侯的猪虽然要养一年,但是从不觉得猪长得慢。养到年关将近,卖几头补贴家用,再留一头当年猪。小时候最期盼的就是杀年猪了。


那时候的猪肉真是无法形容地香。现在农村早就不养猪了,我也终于不用去打猪草了,但这么多年来猪肉的价格是一涨再涨,猪肉的味道却感觉越来越难吃。


等到我长大了认识了养猪的朋友之后才知道,现在的猪几乎都是用饲料催肥的,这样的猪5个月左右就可以出栏了。饲料催肥的猪肉自然没有散养吃五谷养大的猪肉好吃。


黄朝曦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品种上的变化,另一方面是养殖方式上的变化。

品种原因

以前,我国养殖的猪当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黑猪。但是由于从外国引进的白猪养殖周期短、上肉快、经济效益好,很快就取代了我国本土的黑猪,成为了主要的养殖猪种。

黑猪的瘦肉鲜嫩,肥肉不腻,猪皮香脆,口感糯香,相信吃过黑猪肉的人都不难分辨出它与普通白猪肉之间的差异。但是现在黑猪几乎从市场上消失,正宗的黑猪肉已经很难买到了。

养殖方式上的原因

养殖周期:以前讲究养“年猪”,一只猪从出生到出栏要养一年,只有过年期间才会进行宰杀。充足的养殖周期为肉质提供了有效保障。

养殖方式:过去,土猪大多采用野外散养的方式,运动量充足;而现在的圈养极大地限制了猪的活动空间,使得肉质明显下降。

养殖食材:以前的猪所食用的玉米、番薯等天然饲料等,要明显优于养殖场所使用的混合型饲料。

不过,现在在少数养殖正宗散养土猪的农家,依然可以尝到过去的那种地道农家味!


侬享时代

为什么猪肉越来越难吃?原来农户家养猪,都是放养加圈养,有的一个猪圈只养二头,一家人养三、四头,自家杀1~2头,其余的用来卖钱。猪饲料是玉米面、麦麸、米糠、豌豆蚕豆杆糠、蔬菜叶及专门种来喂猪的青饲料等,还要煮熟了喂猪,叫喂熟食,现农村自家杀了吃的猪都是这样喂,不喂有添加剂的猪饲料,猪要喂一年左右才宰杀。猪肉鲜香而糯滋滋的,猪油化泱泱的真的很好吃。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求,养猪专业户的兴起,饲料厂的崛起,现在养猪卖的都是采取圈养,群养。让猪吃的是有添加剂的猪饲料配青饲料,而且是生喂,这样养猪既催膘又长得快,5~6个月就出槽杀肉上市了。

所以原来的猪喂养的时间长,喂的饲料是绿色环保而煮熟了的,猪肉好吃;而现今市场上所卖的猪肉,绝大多数都是喂有添加剂的饲料养的猪,喂养的时间短,是猪饲料催出来的,因而感觉越来越难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