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人窮斷六親”,“六親”指哪些人?

花開隴上

農村老話“人窮斷六親”還有一句詞叫“六親不認”雖然常在嘴邊嘀咕,但是具體指的是那六親,卻沒有人真正能說明白,那麼我們來看下六親到底是指什麼?

中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並且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所以不同的書籍中所對六親的定義不同,但是如果真能選出有代表性的說法,就是老子所說的以父子、兄弟、夫婦為六親。現在的六親指的是父、母、兄、弟、妻、子,也就是泛指身邊最親近的人,最親近的親屬家人。


人窮斷六親,就是人要是生活的不好,生活的比較貧窮,那麼就是連最親近的人都不願意和你交往,都會和你斷絕關係。同時在六親不認的這個詞語中,也正是用六親來描述問題的嚴重性,身邊最親近的人都不認了,何況是別人呢。

既然六親都和你斷絕關係了,那麼其他人就更不想和你來往了,這句話很現實殘酷,但是也確實是代表了人們的思想。社會交往中,凡是貧窮就有多種原因,但是在農村如果是好吃懶作,喝大酒、不願意出力而導致的貧窮就更讓人瞧不起,最後連自己最親的人也不願意和你交往。

人窮斷六親就是告訴我們人生活必須要自強自立,為了自己能過上更好的生活,好好努力,讓家人過上幸福的生活。

人窮斷六親,這就話有道理麼?歡迎大家發表自己的看法。歡迎點贊、評論、轉發。更多精彩歡迎關注。

響水大米

人們常說不重天倫,不通人情,不講情面,不顧親情的人六親不認,豬狗不如,那麼“六親”指哪些人呢?



商務印刷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新華詞典》中六親註釋為:①指父、母、兄、弟、妻、子。一說

為父、母、兄、弟、夫、妻。②泛指親戚。這應該是比較權威的說法。


而農村人習慣性認為六親指父丶母、兄弟姐妹、妻子、舅舅姨媽、伯伯叔叔姑姑這些至親之人。

歷代六親所指內涵各不相同,但都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血緣關係和姻親關係的至親之人。


這些血濃於水的至親之人本應該相親相愛,互幫互助,經常走動,互通往來,可農村老話卻說“人窮斷六親”,這是何意呢?


有書君認為“人窮斷六親”可以從下面三方面來解讀:


01從窮人自身考慮,農村老話“人窮斷六親”與“窮人不走親”有異曲同之之妙。


有的窮人,人窮志堅,不想被富親戚認為找他們是希望富親戚接濟自己,是有求於富親戚,所以窮人從不主動走親訪友;有的會因為一臺富親戚來往,人情往來一把鋸,湊分子錢時不如別人感到難為情,不好意思與富裕的親戚來往;有的則因自卑心理作祟,總覺得富親戚會看不起自己,害怕遭人白眼,又總是以為自己差勁,比不上人家,怕寒磣,即使富親戚找上門來,見了面也是問一句答一句,有的甚至很少搭話,總是坐在角落裡,不吭一聲,這樣的情形讓人覺得還不如不見面的好,於是長期不願走動,互不往來使親戚間的情感越來越淡,漸漸也就淡忘了這份親戚情。


02農村老話:“人窮斷六親”也是世態炎涼的一種表現,它和《增廣賢文》中的俗語“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有點相似。



有的富裕的親戚確實不想和窮親戚來往,因為害怕他們是扶不起的阿斗,有救急不救窮的說法,而且有的富裕的親戚確實也比較勢力眼,以自身利益為重,覺得窮人沒有可利用的價值,不願意和他們來往,而且害怕他們粘上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向自己借錢,所以採取避遠之的態度,窮人看到他們這種態度,心早已拔涼拔涼的,親戚間就不來往了。


03還有另外一種情形,就是有一種窮親戚真的永遠得不到滿足。



這種窮人要麼借錢,要麼給找工作,有時候還賴在親戚家不走,影響別人的正常夫妻生活,弄得兩家親戚間很不愉快,最後富親戚只好撕破臉皮,下最後通牒,於是就真正變成了“人窮斷六親”了。


不過,有書君認為“人窮斷六親”並不絕對,有失偏頗。有的六親之間不論貧富有多懸殊,都能夠互幫互助,互惠互利,富裕的會主動拉一把窮點的親人,大家和睦相處,共同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一個大家族的人攜手共進,生活得風生水起,羨煞旁人!


最後,有書君勸勸我們起點比較低的窮人,要自立自強,克服自卑心理,在與富人親戚交往時不卑不亢,不依賴,不逃避,不自甘墮落,不甘於貧窮,不讓至親之人離你而去,堅強的面對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



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六親”自古以來的說法就不統一,但大致含義都是相差不大的,都指有血緣關係或者關係比較近的親戚。

大概有以下幾種說法:第一種:父子、兄弟、從父兄弟、從祖兄弟、從曾祖兄弟、同族兄弟。第二種:指父、母、兄、弟、妻、子女。第三種:指父子、兄弟、夫婦。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天、地、君、親、師、友這六種人為六親。而一般我們所說的“六親不認”中的六親就是指這“六親”。

想知道如何看待“人窮斷六親”這句話就要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字面意思就是說一個人一旦貧窮,那麼親戚就會斷了和你的關係!我們還有一句話意思和這句差不多“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都說出了這個社會的世態炎涼,趨炎附勢!

但是,我卻對這句話有些不太認同,雖然我們不乏因為金錢利益而家庭破壞的事情,但終究是小數目,大多數的親戚之間還是有著感情聯繫的,而不是靠著物質。我們一直都在說中國人重感情,這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如果真的因為錢財就斷了窮親戚,那這個人也不值得交親戚了!

比起“人窮斷六親”我更加認為“人懶斷六親”是一種正確的說法,人窮不可怕,窮,可以努力,終究會有結果,最可怕的是窮還沒有上進心,只知道混吃等死,和這樣的人斷開關係何嘗不是一種明確的選擇!

駿景——殷


駿景農業

“六親”指哪些親戚呢?歷代說法不一,大致有以下幾種: 1,指父子、兄弟、從父兄弟、從祖兄弟、從曾祖兄弟、同族兄弟。 2,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亞。 3,指父、母、兄、弟、妻、子女。 4,指父子、兄弟、夫婦。 5,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從母之子、女之子。6,父母、兄弟、老婆孩子。到現在基本就是指父、母、兄、弟、妻、子女。


農村老話“窮在路邊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的確有的現實是這樣,你有錢有勢,很多親戚都會巴結你,討好你。如果你很窮,無權無勢,就算你住在大路邊,很多親戚也不會到你家。這種情況,是親戚看不起你,沒關係,只要你爭氣,努力,貧窮總會改變!到時讓那些看不起人的親戚見鬼去吧。記得小時候,我娘三姊妹,由於我爹人老實,沒什麼本事,所以我們家條件不如其它兩個姨媽家。平時自己在家沒怎麼感覺,可一起到舅舅家時,那種被忽視的感覺特強,從此我再也不喜歡走親戚。我娘也告誡我一定要努力讀書,只有自己有能力了,別人才會看的起你。到現在,我們幾兄妹都不錯,讓那些從前看不起人的親戚打臉了!

記住,當我們貧窮時,我們自己不要看不起自己,不要因為一時窮,而自卑,總認為親戚看不起你,從而不再同親人交往,這種行為就是你主動斷了親戚。實際上,畢竟血溶於水,關鍵時刻有時還得靠親人的幫助。如果我們一時不順,我們一定要放低姿態,虛心向親人學習,爭取努力成功!同時,一旦我們成功了,千萬不要看不起親戚,要儘自己能力幫助比自己差些的親戚!真正做到“人富人窮不斷六親”。




閏土說農

農村老話“人窮斷六親”,“六親”指哪些人?



所謂“六親”,更確切的說是有直接血緣關係的人,如父母、兄弟、姐妹。父母是夫妻,一張床二個人是最親的人,而兄弟姐妹即是同胞手足,手足不親還有那個親。所以,“六親”就是指父、母、兄、弟、姐、妹六個人。

在過去農村,還沒有實行計劃生育之前,農村家庭基本上都是兄弟姐妹七八個。然而樹大開椏,兒大分家,女兒大了也要嫁人。本來好好的兄弟姐妹這就會分出高低,貧窮和富有。



像有的兄弟姐妹情深的一般誰家有困難都會幫襯,出錢、出力。然而有一些兄弟姐妹不是因為貧窮而讓眾兄弟姐妹看不起,而是不服正業,遊手好閒,不是參與賭博就坐吃山空。在我們農村管叫這種人是“豎不起來的爛稻草”。凡是這樣的人你再伸手拉他都是白費,給他錢往往都打水漂,你借他九十九次,一次不借他都會罵娘,借到如撿到,只知道借錢,從不說還人錢。這種兄弟有還不如沒有,狠狠心唯一的辦法只有“斷六親”了。



在農村父母和子女“斷六親”的也不少,主要是做父母偏見,往往看不起在家種地的兒子,把在外工作的子女當寶貝供,還說農村的兒子沒辦事。其實父母在農村都是農村的子女管,可就是父母偏心眼看不起農村的“窮兒子”。這樣兒媳婦幹跪來個“斷六親”,你做父母的一碗水端不平,就讓有錢有工作的子女來贍養吧。

“人窮斷六親”這句老話的意思,就是說:“人不能貧窮”,貧窮了就連父母兄弟姐妹都看不起。如果你又窮又懶,又不思進取,又扶不起,又沒有骨氣,那隻能和父母兄弟姐妹拜拜了,還有那雙腳膽敢跨進父母兄弟姐妹的家門,再還敢伸手要嗎?

[更多三農精采內容,敬請關注:頭條號《老孃舅說事》點贊、評論、轉發、分享]

老孃舅說事

“六親”廣意上的六親泛指親朋好友,狹義來說就是姑舅姨,老姑老舅老姨,統指一切有關聯的人。同宗兄弟姐妹叔侄老爺是自家人,叫人若是窮了自家人也不認自家人。

人情淡薄,世態炎涼。人若窮時;

一,沒有利用價值。人與人之間是互相利用的,有錢人面子大,“不信但看杯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人窮了面子小,借錢沒有,辦事用不上,平常間不甚來往,慢慢也就斷了。

二,怕。有錢人和沒錢人來往最怕窮親戚借錢,不借是親戚,人情上說不過去,借了沒能力還,窮人也有比較爭氣的,害怕人家小看一般不會攀親,一來二去也就斷了。


流年似水204840998

農村老話人窮斷六親,六親有很多種說法,各不相同,大致含義是一樣的,是指自己最為親近的幾種人,這三種說法比較多些,1:父子、兄弟、姑姐(父親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屬)及姻亞。 2父子、兄弟、夫婦為六親。 3以父、母、兄、弟、妻、子為六親。



不論從那種方式上來講,六親指和自己親戚、血緣都是最為相近的親人,也屬於直系親屬,和哪些老本家四福五福,拐彎親戚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人窮斷六親,和窮在鬧市無人問基本上差不多,也是世態炎涼和追逐勢力的一種很好佐證,當然也有扶不起來的阿斗,在近的親人也不能一直幫你到老,人總會有煩的一天,對於有些爛泥扶不上牆的,也只能是來往甚少或者是斷絕聯繫。



斷六親畢竟還是極少數的,這麼近關係的親人,幾乎沒有理由斷絕來往,這也是老話大多都出現在年代不好的時代,分家後,各自有各自的生活,條件艱苦,自己都難以維持生活,何來多餘的去幫助比自己更加貧窮的即便是這樣關係的親人,貧窮不但能限制了我們的想象,有時也真的能斷絕親人之間的來往,這老話能傳這麼久,肯定是出現的幾率不在少數。


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條件的提高,相比較這句話出現的幾率已然不多,話又說回來,除了這句“人窮斷六親”之外,還有一句“六親不認”,這句貶義詞更讓所有人都得正面面對,落下或者被冠以這個稱號就等於給自己下了一個定論,對於以後的人際交往、親戚走動都會造成難以言喻的後果。



“人窮斷六親”,只要是正幹走正路之人,不走邪門歪道,不是好吃懶做造成的貧窮,這句老話是永遠不會出現的。但如果屬於典型的爛泥扶不上牆,吃喝嫖賭,好吃懶做造成的貧窮,對於這樣的貧窮,在至親的人也會早晚斷絕來往的。因為還對自己的聲譽造成影響,最簡單的一句話:丟不起這人。


棒奔霸

"人窮斷六親",什麼是"六親"?本人認為:六親指的是:1,岳父母親,2,兄弟姐妹親,3,姑姑丈親,4,姨姨丈親,5,舅父舅母親,6,堂叔伯兄弟姐妹親。

"人窮斷六親",意思是說:人如果貧窮,就不要和這些人有任何來往。因為人家會看不起你,你若和他們有來往,別人以為你是想去要他們什麼的!只有關起門來靠自己努力發展,走自己的路,等自己有錢後才和他們恢復關係。


聖潔飄香

人窮斷六親,在此先不說是那六門親戚。下面針對這一問題,展開小小的解釋與評論:首先,問一下是人窮斷六親,還是六親斷親人?據我觀察,在當今貧富差距越拉越大的情況下,條件較低的家庭,你想攀高枝都攀不上,有的較富裕的人家,一般景況的條件他是瞧不起你的,和那樣的人打交道,撇二拉三的,都不想正眼看你!大夥想一想,約10多年前,如果窮人給他們送個仨瓜倆棗的,那高興勁兒,那熱乎勁兒,真叫人不知所措。可是時過境遷,這部份人輕車熟路地成為了大戶,親戚又怎麼樣?總是躲著你!於外人一律對待!短文章寫到這裡,朋友們應該有一定的認識了吧?這#斷六親#之事究竟是誰之過錯?當然,窮人也有很強的自尊心,回答是絕對的:不巴結你!!話題一轉,認證六親,我估計許多人和我的觀點不盡相同,望好友們批評指證。所謂六親應該是,姑家.姨家.姥孃家.兄弟.姐妹.丈人家?可能就這些吧。期待高明賜教。


滄海一粟185098660

先給大家講述一個“人窮六親並沒有斷”的真實故事,再談談我對農村老話“人窮斷六親”的看法。



一個普通農村家庭母子同時患上這樣的病,整個家庭瞬間就崩潰了,來到了人死財散的邊緣,巨大的精神負擔和經濟負擔讓這個村民一點主意也沒有。

可是他們夫妻雙方的兄弟姐妹知道後,並沒有斷六親,而且商量決定無論如何都要救這對母子。於是大家盡最大努力湊錢,硬是把母子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現在四年過去了,他倆都還活得好好的。可以說這對母子能夠恢復健康,靠的就是“六親”。

當然農村老話都是農村人用最樸實的語言,對生活中某些社會現象的高度總結和概括,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當然也存在侷限性,不能以偏概全。



“人窮斷六親”這句農村老話,就充分反應了農村也存在著人情淡薄,世態炎涼的社會現象。當你失勢沒有利用價值,或者是落難時,就連你身邊最親近的人也會離你而去,對你不聞不問,甚至刻意保持距離,生怕與你接近。

至於說親指的是哪六親,網上資料有多種說法:一說包括父母、兄弟、老婆孩子。二說包括父子、兄弟、從父兄弟、從祖兄弟、從曾祖兄弟和同族兄弟。三說包括父母、兄弟、夫妻。四說包括天、地、君、親、師、友。



但是我卻不這樣認為,我認為六親中的六親並不是明確指哪六種親戚關係,而是一個虛數,指的就是身邊最親近的所有人。就與古詩“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中的數據是一樣,並不是一個實數。

像這種實數虛用的情況很多,比如“七八個星天外”,“添得黃鸝四五聲”等等。所以我認為斷六親中的六親,並不指的是實實在在的六種親血緣關係方面的親戚,實際有可能比六親多,也有可能比六親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