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及修補施工工藝!

一、裂縫產生原因

有用!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及修補施工工藝!

混凝土是一種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質脆性材料。由於混凝土施工和本身變形、約束等一系列問題,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著眾多的微孔隙、氣穴和微裂縫,正是由於這些初始缺陷的存在才使混凝土呈現出一些非均質的特性。微裂縫通常是一種無害裂縫,對混凝土的承重、防滲及其他一些使用功能不產生危害。但是在混凝土受到荷載、溫差等作用之後,微裂縫就會不斷的擴展和連通,最終形成我們肉眼可見的宏觀裂縫,也就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說的裂縫。

根據裂縫的類型不同,修補所採用的材料與方法也不相同。按照裂縫的現狀可分為靜止裂縫、活動裂縫和正在發展的裂縫。

二、 主要施工工藝

1、施工分類

對於塑性裂縫和幹縮裂縫只要確認其寬度超過0.1mm,裂縫深度尚未達到保護層深度,並且裂縫已經處於靜止狀態,為確保建築物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年限的耐久性,就必須進行修補恢復,其修復方法可採用表面封閉法。

對於塑性裂縫和幹縮裂縫的活性裂縫,可待其基本穩定後再進行處理或裂縫處理後採取補強加固措施,使用壓力注膠法限制其裂縫的開展。

對於溫度裂縫的修復,因溫度裂縫一般寬度較大,且以週期性活動裂縫居多,可採用粘度低、粘結性好、彈性模量較小且柔性較好的結構膠灌注,然後根據構件內力計算,對構件進行外部粘貼纖維法加固。

2、施工工藝

(1)表面封閉法操作步驟如下:

a、使用鋼絲刷或角磨機配金剛石角磨片打磨裂縫四周不小於20mm 的範圍,目的是清除混凝土表面炭化部分和汙染物,打磨深度為1~3mm。

b、用脫脂棉絲蘸丙酮或酒精擦洗打磨過的區域,以去除混凝土粉末和灰塵。

c、調配環氧石英砂漿,要求石英砂乾燥且粒徑大於0.1mm 的顆粒不超過總重的50%;環氧樹脂和固化劑的比例按固化劑的使用要求;石英砂的摻加數量根據和易性調配。

d、在裂縫周邊打磨區域表面塗刷一層環氧漿液,以利於後抹材料與混凝土的結合。

e、用專用抹壓工具將調配好的環氧砂漿抹壓於裂縫表面,,待砂漿固化後即可進行裝飾工作及後序施工。

對於塑性裂縫和幹縮裂縫,如果確認其寬度超過0.1mm 或更大,裂縫深度已經達到或超過保護層深度,並且裂縫已經處於靜止狀態,其修復方法可採用表面鑿槽法,操作步驟如下:

a、使用電錘或鋼釺沿裂縫走向在混凝土表面鑿槽,槽寬和槽深根據裂縫深度和有利於封縫來確定,一般槽深大於等於裂縫深度,槽寬不小於20mm 為宜。鑿槽時注意應先沿裂縫打開,再向兩側加寬。

b、使用鋼絲刷或角磨機配金剛石角磨片打磨裂縫兩邊不小於20mm 的範圍,目的是清除混凝土表面炭化部分和汙染物,打磨深度為1~3mm。

c、用吹風機吹淨溝槽內外的浮灰塵,再用脫脂棉絲蘸丙酮或酒精擦洗溝槽的內表面和周遍打磨過的區域,以徹底去除溝槽內外的混凝土粉末和灰塵。

d、調配環氧石英砂漿,要求石英砂乾燥且粒徑大於0.1mm 的顆粒不超過總重的50%;環氧樹脂和固化劑的比例按固化劑的使用要求;石英砂的摻加數量根據和易性調配。

e、在裂縫周邊打磨區域和溝槽內部表面塗刷一層環氧漿液,以利於後抹材料與混凝土的結合。

f、用專用抹壓工具將調配好的環氧砂漿抹壓於裂縫表面,待砂漿固化後即可進行裝飾工作及後序施工。

(2)、壓力注膠法操作步驟如下:

a、在裂縫交叉處、較寬處、端部以及裂縫貫穿處,當縫隙小於1mm 時埋設的灌漿泵間距為350~500mm,當縫隙大於1mm 時,為500~1000mm。

b、埋設時,先在灌漿嘴(盒、泵)的底盤上抹一層厚約1mm 的環氧膠泥(封縫膠)將灌漿的進漿口騎縫粘貼在預定位置上。

c、封縫採用封縫膠,先在裂縫兩側(寬20~30mm)塗一層環氧樹脂基液,後抹一層厚1mm 左右、寬20~30mm 的封縫膠。抹膠泥時應防止產生小孔和氣泡,要掛平整,保證封閉可靠。

d、裂縫封閉厚應進行壓氣試漏,檢查密閉效果。試漏需待封縫膠泥有一定強度時進行。試漏前沿裂縫塗衣層肥皂水,從灌漿口通入壓縮空氣,凡漏氣處,應予以修補密封至不漏為止。

e、灌漿採用CBFR-A/B 型裂縫修補膠,根據裂縫區域大小,可採用單孔灌漿或分區群孔灌漿,在一條裂縫上灌漿可由一端到另一端。

f、灌漿時壓力應逐漸升高,防止驟然加壓,達到規定壓力後,保持壓力穩定,以滿足灌漿要求,待下一個排氣孔出漿時立即停止對灌漿泵的壓力。

g、待縫內漿液達到初凝而不外流時,可拆下灌漿嘴,再用封縫膠的灌漿液把灌漿嘴處抹平封口。

h、灌漿結束後,應檢查補強效果和質量,發現缺陷應及時補救,確保工程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