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僥倖,晒傷總是在你放鬆警惕的那一刻發生

今天我分享我的經驗之前,讓我先問你的問題吧。

比如說,昨天的氣溫是35℃,天氣晴。而今天的氣溫是33℃,天氣是多雲間晴。你的肉肉一直以來都放在南邊的陽臺。請問,今天有沒有可能被曬傷?

彆著急回答會或者不會,可以先想想為什麼你會回答這樣一個答案。

別僥倖,曬傷總是在你放鬆警惕的那一刻發生

別僥倖,曬傷總是在你放鬆警惕的那一刻發生

別僥倖,曬傷總是在你放鬆警惕的那一刻發生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可能會。

不知道咱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否相同,下面我就把我做出肉肉可能會曬傷的判斷的原因說一說。

別僥倖,曬傷總是在你放鬆警惕的那一刻發生

肉肉在兩種情況下可能會被太陽曬傷。

一種情況叫做紫外線灼傷,這其實是肉肉一時之間不適應大劑量的紫外線而造成的。紫外線灼傷在一年四季都可能會發生,不分冬天還是夏天,也不分晴天還是陰天。只要紫外線的含量激增,肉肉感到有點兒不適應,那就有可能會發生。甚至你用一個小功率的紫外線殺菌燈照一照肉肉,希望減輕她們的徒長,也有可能會把肉肉們曬傷。

今天我們拋開紫外線灼傷這種情況不談,說一說另外一種曬傷是怎麼發生的。

另一種曬傷,如果也起個名字,可以叫做高溫曬傷。這個名字很好理解,就是溫度太高了導致的曬傷。

但是,咱們得說清楚,這裡面說的高溫,並不是說氣溫高,而是說葉片表皮的溫度高。說白了,所謂的高溫曬傷,並不是說氣溫有多高陽光有多強烈就能發生的,本質上來說,肉肉是因為表皮溫度太高了,被燙傷的。

大多數生活在荒漠或者高山上的多肉植物,對於高溫都有很強大的耐受能力。舉例來說,最常見的一種生石花——紫勳——她的耐熱本領就很強大,有測試數據表明,紫勳在表皮溫度60℃的時候仍然能堅強的活下來。

我們人體皮膚感覺燙的溫度是50℃,如果接觸60℃的溫度超過1分鐘,就有可能造成3度燙傷了。這就是說,如果我們去摸被太陽曬得滾燙的紫勳,很可能會被燙一下,但紫勳卻安然無恙的活著。

這個耐熱的本領並不是最厲害的。仙人掌科的很多肉肉,比如說那種能結梨果的仙人掌,就能耐受70℃的高溫而安然無恙。即使是公認的比較嬌氣的雪蓮,表皮溫度達到50℃時,也能做到毫髮無損。傳說中的夏必死小紅衣,在表皮溫度48℃的時候也毫無壓力的活著。

這樣看來,我們在文章開通提到的35℃和33℃在這些耐熱能力超強的肉肉面前,似乎就是一個涼爽的溫度而已,為什麼還需要遮陽呢?

如果你這麼想,那就太天真了。看看下面這張圖吧。

別僥倖,曬傷總是在你放鬆警惕的那一刻發生

這是一個量程最高為55℃的溫度計,只在封閉的車裡放了15分鐘,就已經徹底爆表了。而且,這裡測試的還是車裡的氣溫,而不是暴曬下的黑色內飾的表面溫度。

在遮陽的環境裡,那些不耐熱的肉肉們,比如小紅衣和玉蝶之類肉肉,估計已經毫不猶豫的離你而去了。而此時的車外實時溫度,其實只有區區的31攝氏度而已。

所以說天氣預報並不是我們判斷要不要遮陽降溫的唯一標準。昨天35℃的氣溫,肉肉們能夠毫髮無損,很可能是因為有風。而在靜風狀態下,33℃的氣溫也完全有可能產生高到足以殺死肉肉的葉片表面高溫。

別僥倖,曬傷總是在你放鬆警惕的那一刻發生

如果你養肉的環境比較封閉,還有很多因素會左右肉肉是否會被曬傷。比如說盆土裡是否有水分?空氣的溼度如何?如果盆土中有水分,肉肉就有機會在高溫環境裡打開氣孔臨時散熱,對抗高溫。高溫高溼的環境水分蒸發速度很慢,也會對肉肉散熱產生阻礙,導致更容易發生曬傷事故。

很多花友都誤以為曬傷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其實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

我們可以用涮羊肉的過程做一個不恰當的類比。我們涮羊肉的時候,用筷子夾住羊肉放在熱水裡。一開始的幾秒鐘,羊肉似乎什麼變化都沒有,但是就在某一剎那,羊肉的顏色開始由紅變白,然後只需要1秒鐘,羊肉的表面就已經熟透了。

肉肉的曬傷也是一模一樣的過程。一些重要的生物酶在到達特定的溫度時,會立即發生分解,導致表皮細胞的生理機能立即陷入癱瘓,然後肉肉就被曬傷了。這個過程發生的極為迅速,並不是一個慢慢發生的過程。

有時候我們下樓吃中午飯的時候,戶外的強烈陽光突然讓我們想起忘記拉起遮陽網了。這時候我們常常會有一個念頭,就是曬一會兒不要緊的,吃完飯回去趕緊把遮陽網拉起來就好啦。

但是,也許就是這一頓飯的功夫,剛剛鮮活的肉肉們可能就變成了死肉,你唯一能做的也就就是把她們throw了而已。

所以,我想說的是,夏季,請別放縱你的僥倖心理,隨時隨地的保護好你的肉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