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危机加剧,“狼多肉少”,但为何大量女性仍被迫单身?

据统计,2016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8271万人,从性别结构看,2016年末男性人口70815万人,女性人口67456万人。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出3359万,这意味着约有3000余万的男性人口将这意味着约有3000余万的男性人口将

没有对象!

光棍危机加剧,“狼多肉少”,但为何大量女性仍被迫单身?

2010年-2017年各年龄段男女比例

除了男女数量不均衡的问题。中国青年的结婚问题还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挑战:农村男性光棍和城市剩女的空间错配。

天津市妇联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天津的单身大龄青年未婚有30万。在这样大量的单身族中,城市是大龄女青年居多,农村则是大龄的光棍汉居多。广州的一个调查显示,70%的未婚单身族是女性。更爆出广州有上百万单身白领的新闻。现代坊间传说,深圳街头的女人,十个里面有九个是未婚的,十个未婚女里面有九个是大龄的。虽然话有些过分,却也道出了深圳大龄未婚女的比例严重超多的情况。

光棍危机加剧,“狼多肉少”,但为何大量女性仍被迫单身?

从社会学角度考察,造成目前我国结婚难的主要社会机理是这样的:现在中国有1亿多农民在城里打工。根据中国的婚姻现象,农村来的灵光一点、漂亮一点的小姑娘往往可以嫁到城里要求低一点的男子,这样农村姑娘就占领了城市婚姻市场的一个份额。

而中国的婚姻讲究的是门当户对,从农村来的男性娶个城市姑娘的可能性比较小。因此他必须得回去娶亲,可是和他“门当户对”那个姑娘嫁到城里去了。导致城市大龄女青年、尤其是高学历的白领女青年、农村的大龄男青年就多出来了。

城里姑娘往往是条件比较好,选择对象的要求比较高,农村娶不起媳妇的男子一般是经济条件比较差的。这两者的条件相差很大。这在经济学上叫做较高预算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更优化选择问题。而且一些城里的大龄女青年往往学历还比较高,一般的男子,她还看不起。

但是,婚姻市场中的可供选择对象并不是一个无限可供给的市场,可能没有那么多的符合你要求的小伙子供你选择。你稍微一耽搁,你的市场份额与选择份额可能就没有了,而且女性往往耽搁不起,时间越久,嫁出去的机会也就越少。

市场经济对于资源配置实行两条规则:一是自由流动;二是出价高者得。从资源配置角度说,婚姻资源属于人力资源的一个特殊形态。

光棍危机加剧,“狼多肉少”,但为何大量女性仍被迫单身?

总体上讲,城里人比农村人有钱,现在的城乡收入差距比是3∶1。而浙江农村人又比江西农村人有钱,江西农村又比贵州农村有钱。于是,婚姻市场的资源流动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浙江人到江西去“娶”老婆,江西人到贵州“娶”老婆,湖南人甚至到越南去“娶”老婆。

眼下的婚姻也奉行市场经济规则。婚姻市场中的资源,是可以跨界自由流动的。鸟择良栖而居,女择良夫而嫁。似乎是有道理的。当然,婚姻不会完全按照市场规则办事,但是经济条件好的男人容易娶到媳妇是一个基本事实。

光棍危机加剧,“狼多肉少”,但为何大量女性仍被迫单身?

因此农村往往就成了贫穷光棍汉的集中地,城市则成为大龄高学历女青年的集中地。

婚姻是一个涉及所有人快乐幸福的问题,结婚难现象。这已经成为今天全球性、普遍性的大问题。在英国,不婚风潮往上吹,中产阶层结婚率跌破6成,下层社会的结婚率高低。在美国,近40%的婚姻以离婚告终,超过一半的家庭为非婚姻家庭。而留在婚姻里面的人,幸福感似乎也并不高。

我国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引起的社会结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婚姻信念与婚姻心态。我们应该对此抱着宽容、积极与变化的态度,理解全球性婚姻心理变化的新情景,学会理解、适应与变化。

光棍危机加剧,“狼多肉少”,但为何大量女性仍被迫单身?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由几道书局出品、凤凰FM、蜻蜓FM、懒人听书推出的著名快乐经济学家陈惠雄教授集毕生精力研究带来的《生活中的幸福经济学》

陈惠雄: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财经大学人本经济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五个一批”人才。

著名快乐(幸福)经济学家,丰富并拓展了快乐(幸福)经济学学科理论体系,为我国调整经济社会发展价值思路,提供了相关的理论原理与方法论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