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戶外:一隻流浪者的私家食譜

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

作為一隻流浪者(“只”代表自嘲吧),內在的東西是十分的重要,這一點我自認為做到了,便是兜內無鈔票,有的只是空空如也。天天下館子絕對是奢望,又不能餓肚子,肚子扁了,別說浪,流都流不動,唯一的辦法:自己動手。下面就敬請收看~舌尖上的流浪者!

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

整裝,啟程,跋涉,落腳,停在哪裡,哪裡就會燃起灶火,飯菜的香氣漂過人跡罕至的叢林,也漂進了高樓林立的城市之中。此次雲南之旅,還從未自己付錢去過飯店進食,每當飯點,手中總是捧著那口大鍋。

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

炊具、食材畢竟有限,吃的最多的還是麵條。但並不想將自己束縛在一張乏味的食譜上,有條件時還是會想辦法增添種類,儘量換著花樣做,也讓旅程增添了另一份樂趣與成就感。

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

因此背囊因炊具、食材的增加,更加殘忍的壓著軀體。提供身體所需大量卡路里的主食~米、面,則不需帶太多,快用盡時再去補充,以便減輕重量。油鹽醬醋保證加工食材味道的可口,而其中的板面調料絕對是殺手鐧。

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

很久以前,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曾說過“世界上沒有什麼事兒是一頓燒烤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兩頓”。雖然高原地帶的雪還斑駁的覆蓋在地上,像一頭大奶牛。但到了擼串的季節,決不甘心掉隊。燒烤本就帶有原始的色彩,一頓叢林燒烤幫我尋回做野人的感覺。

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

將隨身攜帶的臘肉切塊,浸泡在精心調配的醃料之中。在醃製過程中,砍一棵竹子,劈開,一端削尖,準備下一步,將肉穿串兒。

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
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

待柴火燒上一段時間,將其中的碳火撥出,肉便可以上架了,隨著溫度升高,肥美的油汁“噼裡啪啦”的聲音刺激著口水同時在嘴裡也開了鍋。

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

在這荒野之中,擼起了心愛的肉串,夕陽的餘暉照在臉上,幸福又洋溢。

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

煎蛋與煎火腿腸,讓單調的麵條增添了許多絢麗的色彩,使胃口的花朵再次綻放。

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
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

西紅柿炒蛋,一道家喻戶曉的菜,也是我偏愛的,再配上一鍋熱騰騰的米飯,入肚後,將一天的疲憊都驅散而去。在連續吃過幾天麵條後,這也算是一種奢侈。

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

美好而充滿未知的一天,往往是從一鍋簡單的麥片粥開始的。

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

也許在一個衣食無憂的環境中,這些食物對我們來說只能算是粗茶淡飯,如果與朋友圈那些“炫食族”相比,肯定是庸人自擾之。不過我想表達的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付出努力,同樣可以活的健康;拋下奢侈,同樣可以生的快樂。

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

炒飯,一種簡單而沒有定規的做法,有什麼食材,盡情的往鍋裡扔吧。

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

臘肉、火腿腸、圓白菜、胡蘿蔔在自制切菜板上被蹂躪成釘狀。

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

經過一番煸炒,一鍋黃金炒飯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呈現在面前。

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

一粒米中藏世界,一碗看似豪爽簡單的炒飯,其實內在精緻複雜。端在手中望著那遼闊的景色,體驗生活之美。這不但只是進食的過程,也是享受的過程。

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

炒飯吃膩了,炒粑粑登場。同樣的做法,只是主食材換成剩了很多天的粑粑。(其實就是饅頭,粑粑是入鄉隨俗的叫法,不知情的北方人一定會覺得挺噁心。)

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
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

一般駐紮到比較大的城市,都會去超市精心採購過期蔬菜,有時候價格便宜的就像白撿一般。

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

切菜沒有切菜板?剪子派上了用場。靠兩個手指的合作也能將蔥薑蒜剪沫。

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

在超市的特價菜中尋求轉換的靈感,燒茄子成為這一天的主題。有時一頓豐盛的晚餐的成本卻只有幾塊錢。

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

來一串睡前烤香腸,深切體會生活之幸。

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

擁有這一鍋的茶葉蛋,不知算不算有錢人?最起碼在丐幫總算是有錢的吧?

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

有時幾天倉促的趕路,沒有充足的時間去炒菜來補充維生素與礦物質,也許可以從一個西紅柿中獲得。

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

在野生動物救護站的一段生活,齊心協力的高原餃子,它承載著家的味道。

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
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

在寺院支教的日子有齋飯的陪伴,也不會寂寞,雖然味蕾的感受中少了些激情,但最平淡的生活才是最真切的。安於清貧也是心智的昇華。

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

移動廚房伴隨著我越過山河,穿過人海,它早已成為旅程的一部分。用最低的生活保障去過活,首先會得到一種成就感,從而還能更好的瞭解什麼是生活的必需品,理智而細微的去觀察生活,樸素、獨立、淡泊和堅定的去生活。

舌尖上的户外:一只流浪者的私家食谱

最後,進入有獎問答時間,這看起來黑黝黝的東西,誰知道是什麼?雖然什麼禮物也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