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造人”成功 不是最慘失業潮的開始

“阿里巴巴要靠人工智能客服‘小蜜’淘汰一座樓的客服話務員,但同時面向各種細分功能的人工智能訓練師卻成為了國家認可的新職業。從自動駕駛到自動客服,體驗、評測、訓練這些環節都需要大量對需求敏感,又懂得機器的勞動者完成。新科技本身也在創造新職業。”

近日,谷歌召開一年一度的Google I/O大會。大會上的明星莫過於全新的AI產品谷歌助理。會上,谷歌助理在用戶簡單交代了時間、地點、人數等要求後,自動給美髮店和餐廳打電話,預訂了剪髮和就餐。相比蘋果Siri和微軟Cortana只能機械式對話的語音互動,谷歌助理以驚豔的逼真語音和流暢的多輪對話顛覆了大眾對AI助理的認識。

然而相比於驚歎用戶體驗的爆發,“谷歌‘造人’,最慘失業潮即將來到”的擔憂又不出意外地再次席捲網間。人工智能可以做的越來越多,能夠做得越來越好。一些行業的從業者有所擔心並不奇怪,但氾濫為對最慘失業潮的恐慌就全無必要,甚至是有害的。

新科技的誕生,推動單位生產效率提高,從而讓整個行業不再需要現在這麼多勞動力,進而形成失業潮。這是看似正確的邏輯鏈條,但其依賴的假設是整個行業的規模不變。可事實上,新科技對社會的影響是全方位的。一個產業生產效率的大幅度提高,會推動整個社會向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從而創造更大的需求。

就拿人工智能皇冠上明珠的機器翻譯來說。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人力翻譯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被宣判一次死刑。但直到今天,從事翻譯和本地化事業的群體仍在不斷擴大。而且機器翻譯的迅速發展非但沒有壓縮從業人數,就連譯員收入也沒有下跌,而且善用智能工具的翻譯人員收入明顯增加。越來越先進的翻譯工具反而使從前不能翻不敢翻的大活兒、急活兒,變得稀鬆平常。這背後翻譯產業乃至語言服務產業的蛋糕被越做越大,而且成長得越來越快。面臨智能化衝擊的傳統行業中,善用智能工具者,專業技能交叉者無疑將取得最大收益。

同時,新科技本身也在創造新職業。比如,今天的人工智能技術依賴統計模型和神經網絡模型對現實數據進行學習,從而實現功能。在閉環中的增強學習模式是頗受工業界歡迎的技術路線。我們看到阿里巴巴要靠人工智能客服“小蜜”淘汰一座樓的客服話務員,但同時面向各種細分功能的人工智能訓練師卻成為了國家認可的新職業。從自動駕駛到自動客服,體驗、評測、訓練這些環節都需要大量對需求敏感,又懂得機器的勞動者完成。

AI作為新工具,是全面實現產業升級的大風口。傳統行業的部分勞動人口被擠出,可能會局部帶來現實的焦慮,但長遠來看經歷產業革命後,全社會的生產生活水平都將有巨大提升,大量新產業將應運而生。正如在信息革命之前人們無法想象今天這麼龐大的IT及其衍生從業群體一樣。智能革命前夜的我們也許真的想不到近在咫尺的未來新行業會有多豐富、多絢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