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元快剪店會不會是下一個摩拜?

髮型師lily

可以肯定的說不會!


我們先來看下摩拜為什麼能成功(全球2億用戶,日活躍用戶1000萬,日訂單2000萬,獲得超10億美元融資)。

首先是“最後三公里”的大剛需。日漸擁堵的大城市,短距離出行一直是公交、地鐵、出租車、私家車等無法解決的痛點。摩拜這類共享單車“不用停車樁、不用辦卡、掃一掃即可騎走”的特點再加上低廉的費用,造就了其簡單、方便、易用的屬性,完美的解決了“最後三公里”的交通出行難題。

其次,可以想象的巨大市場。以“滴滴”為代表的網約車用戶規模已突破2億,共享單車的潛在用戶規模,只會比這個大,不會比這個小。有市場,即有未來。

最後,摩拜的盈利模式已較為清晰。每人299元的押金為摩拜提供了穩定的現金流,數以十億的資金,摩拜完全可以再投資產生可觀收益。巨大的流量,可以為摩拜帶來無比的廣告收益。單車的使用費用,可以使摩拜綽綽有餘的覆蓋運營成本。這些讓摩拜能夠不斷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發展與壯大,並最終贏得市場。


再反觀下10元快剪店,我認為它無法做到如摩拜的市場和規模,主要有以下幾點:

1、理髮相對於出行來說是個低頻需求。我可能1天騎1次摩拜,但我可能1個月才剪1次頭。那麼,1個月我對於來說摩拜客單價是30元(以1次1元計算),我對於快剪來說只有10元的客單價。交易額=客單價*交易次數,相對於理髮市場普遍20-30元的平均客單價,快剪的低客單價加上低頻的交易次數,使得在一個相應的週期內,快剪無法達到可期的交易額水平。

2、快剪無法覆蓋到更多的理髮人群。快剪只提供最簡單剪髮服務,並沒有染髮、燙髮甚至沒有洗髮服務,對於大多數對於髮型或是形象要求較高的人群來說,無法滿足其需求。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去快剪理髮的人群大多為老人和小孩,年輕人只佔很少一部分。

3、大規模複製成本高。快剪相對於摩拜而言,一個最大的劣勢就是需要實體店。實體店的存在,使得快剪開店複製成本高及覆蓋人群有限,而摩拜要發力做規模的話無論從成本和覆蓋人群來說都佔優勢。

4、難以得到資本的認可。你如果不盈利,可以看你規模;你如果沒有規模,可以看你發展潛力。而快剪無論從盈利水平、發展規模和未來潛力上來說,都無法輕易的得到資本的認可,也就使其的快速擴張受到了很大限制。


所以,從交易額、用戶規模、成本/盈利、發展潛力來看,十元快剪店都不會成為下一個摩拜!


小科說

不洗頭、不染髮、不燙髮,不辦卡、不推銷,男女老幼剪髮統統十元,理一次只要十分鐘。看到這樣的口號,你有那麼一絲心動嘛?講道理,AI社長還是有一點的。那麼十元快剪店會是下一個摩拜?社長只能說你想多了。

快剪店的最大特點就是便宜和快。顧客主要以男性顧客為主,從0歲到70歲都有,鮮有女性長髮顧客光顧。據瞭解,“快剪”其實不是新鮮事,上世紀90年代日本就已經出現了這樣的理髮“便利店”。因為日本年輕人工作節奏快,追求效率,這樣的快剪模式滿足了客戶的需求痛點。

近年來,在全國各地都出現了眾多“10元快剪”理髮店,只要10元、10分鐘就能理一次髮。不染不燙,只剪頭髮,除了詢問下顧客對髮型的要求,理髮師基本上全程都一言不發。正因為這樣,這些店才能做到“10元剪一個頭,時間只要10分鐘”。

現在生活節奏越來越來快,當然有不少人願意用實惠的價格快速把頭髮剪短,只是這樣的群體也是有限制的。不少十元剪髮師在接受採訪時就表示,主要的顧客群體是老人、小孩及男性青年。這樣的群體自然有其特殊性,比如小孩經常性需要理髮,老人則不願花太多錢在理髮上,男性青年也有一些會考慮到性價比和理髮時間等。

對理髮群體細分,加之精細化定製服務,自然能滿足這部分的群體的需求。只是這個需求大不大還是值得探討的。理髮當然是每個人的剛需,以社長的經驗來看,大多數人可能平均一個月理一次,與摩拜單車的使用量來比自然不及。而且隨著觀點的變化,也有不少男性對自身形象更加看重,有了更高的要求。快餐式理髮獲取能在某些時候滿足部分人,市場與摩拜單車的比較自是難以相提並論。

同時,這種快剪店複製性較高,如果佔領市場速度不夠快,可能被其他人代替。除此,店面選址要求比較高,不僅人流量要求大,顧客消費水平也要考慮。不然,顧客數量就不能積累,盈利較少。

這種店自己玩玩就好了,別指望走向全國,畢竟這個國家能做這個工種的人,要比摩拜的自行車數量多的多。

“頂上功夫”希望業績頂呱呱,只是要想達到摩拜這樣一個量級,社長覺得難於上青天。只是夢想總歸要有,“蜀道”雖難,社長雖不看好,但還是送上滿滿的祝福。


AI財經社

有很多問題是無法規避的,比如定位。

舉一個例子,從物美出來之後看到旁邊有個十元快剪店,裡面有很多大爺大媽在排隊剪頭髮,你會進去嗎?這個例子並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有多“尊貴”(評論不要太...),而是下沉到個案,他的定位下用戶群體是不是足夠大。

會不會是下一個摩拜?

想把鉛筆道兩年前報道的一個項目拉出來談談——星客多,至少是同類型快剪裡面發展、定位、模型等等方面比較拔尖的了,不過他有一個特別大的不同——定價並不是十元,而且不會過多地拉出來十元說事兒,這個待會兒講。

先說說現在的發展情況,摩拜是2015年初成立的,3月拿了天使輪146萬,10月拿了A輪300萬,這時候也沒有很厲害,直到次年8月開始爆發,8月拿了數千萬,9月C輪直接上億,再過一年1月拿了兩次,第一次2億多,第二次再是上億,2017年6月E輪6億,到11月又拿一次。投資方都有誰呢?騰訊、高領、紅杉資本、貝塔斯曼、熊貓資本、創新工場等等投資機構還有攜程、華住集團等大公司,真的,熱度可見一斑。而星客多,同樣是2015年1月成立,7月拿了天使輪數百萬,11月拿了A輪3000萬,次年9月拿了A+輪數千萬,投資方有創新工場、明勢資本、順為資本等。成立第一年資本熱度還好,後來就有點冷門了,所以至少從資本熱度上來看,還真不一定。

從流量上來說,不得不說現在切入線下流量真的很多。但是,單車大家都很容易接受,用戶群體也覆蓋很廣。而快剪店呢,因為品牌影響,用戶年齡層普遍偏大,這個是不爭的事實,而且低價情況下,大多數人都會認為,是不是新手拿來練手的呢。所以才有了星客多,品牌定位弱化低價、強調效率,的經營策略方面的調整。(其實後來星客多也的確調整了價格——15元變成了20元)

從選址上,摩拜可以投放的地方實在太多了,他的競爭對手也就是ofo,同樣一起成立一起熱一起拿錢,差距並不大。而快剪店,他面臨著千千萬萬美髮店的競爭,認真想想,他們是現在經營上有痛點,但是他們降價開始做個快剪業務不行嗎?顯然是可行的,分個小區很容易實現(如果快剪賺錢的話),而且品牌影響下,他們更讓客戶沒有心理負擔。扯遠了竟然扯到了競爭。回到選址上,快剪店一旦選址失誤(比如旁邊有家新開業的美髮店什麼的或者周圍流量不夠),很容易......

所以,快剪店需要探索單店模型、產品質量,任重而道遠,他跟摩拜必將是不一樣的,但不可否認他的市場。


鉛筆道

不會。

這是兩個概念的事兒。

快剪店是純手工服務的體力勞動,沒辦法形成一個爆發式增長。每一個理髮師,在一定時間內,不管技術怎麼進步,總是有一個上限,不可能無限爆發。然後你還要找出這麼多具備快速剪法的理髮師,這難度還不如去直接開發一套機器人理髮系統?

簡單地說,不管是十元快剪,還是三十元快剪,都是勞動密集型的技術,沒辦法量化生產,達成流水線作業,而且目前還沒辦法用機器人理髮來替代手工理髮。

其次是客戶群體。十元快剪,顯然是針對男性客戶,女性客戶是100%不會來的,小女生不算。

雖然大部分男人不怎麼講究發行,但隨著經濟發展,收入增加,愛美也是男人的本性。他們總是需要自己有一個更適合自己的發行,一個月理髮一次,那麼就不怎麼願意去十元快剪店去。

而且,十元快剪對於很多白領、偽白領來說,檔次顯然偏低,不適合個人裝逼之用。現在你跟朋友說,你天天去樓下十元快剪理髮,估計收到不少鄙視的目光。偶爾去去,倒是可以。

那麼十元快剪主要的消費客戶,應該是適合老人家,他們勤儉節約的消費習慣也是一直保持不變。

而且在規模上,十元快剪店就做不大。十元快剪是需要固定鋪面的,現在的店租又不是不知道!死貴死貴的,沒有足夠的老年群體,這樣的店面租下來,扣去人工費、店租費等,還有的賺啊!難!

摩拜與之是迥然相異。

主要在幾個方面。首先是方便性,摩拜解決的最後一公里的交通,便利快捷,而且是生活中隨時都能用到的。其次是客戶群體,摩拜的客戶群體,覆蓋率所有成年人群體,基數巨大。最後是規模效益,摩拜是利用自行車的流動性來實現規模效益的,只要城市裡有合適的空間,就能覆蓋到位,地租成本幾乎接近為零。十元快剪店,能夠無限覆蓋麼?店租就夠你喝一壺。


波士財經

經常去的一家超市門口就有一個快剪店,叫剪剪樂。每次路過都看見有人在剪髮,但人不是很多。剛開始感覺很新穎,所以也去試了一試,只去過一次。

首先以客戶的角度說下我體驗快剪店和使用摩拜的感受。


快剪店:速度比較快、價格便宜、沒有隱性消費和推銷,剪髮師比較年輕,全程和剪髮師沒有太多的交流,十幾分鍾就OK。但是體驗過一次,可能下次仍然會選擇傳統髮廊。一個是因為剪髮前洗髮按摩按摩頭比較舒服,一個是因為快剪店的技術確實不敢恭維。


消費群體:男性為主,適合老年人和小孩子,對髮型要求不高,經濟消費能力不強的群體。

盈利點:沒有髮型設計、造型、染燙、護理等服務,我們知道,美髮行業最賺錢的就是染燙,染髮膏燙髮水可以說成本是非常低的,一般在中檔髮廊女性染色加染髮中短長度的頭髮,價格都在500-1000左右。而專業染髮膏的成本差一點的一支5-8元,好一些的需要15~20左右,所以美髮行業的利潤都在染燙這,剪髮賺不了幾個錢。如果單純剪就只能量大才行,但從消費群體和消費週期看,單剪店還是很難長期維持的。


摩拜:方便、便宜。尤其大城市的年輕人,住的地方可能走著去地鐵、公交站10幾分鐘,而踩單車2/3分鐘就到了。週末大家出去玩,結伴而行踩單車也是很好的方式。


消費群體:覆蓋所有的成年群體,大家不僅作為出行的一種方式,也當做是娛樂項目,鍛鍊身體的項目。


盈利點:沒有任何店鋪租金,不存在停車費。一次投放,有人就有流量,就會被消費。雖然按一小時1元收費,很多人騎去地鐵站2分鐘就結束騎行了,被其他人又騎走。還有APP廣告收益。最重要的是299的押金模式,因為可以退,所以有騎行需要的人都會交押金,短時間不會輕易退押金的,因為騎行的需求一直會有。1000萬用戶就是30億。So....大家懂的。


商業模式真的很重要


高太爺

無法成為摩拜人人使用的模式,也無法成為現象級別的生意。主要有三大原因。

1.剪髮的需求其實並不是一個統一需求,實際上每個人都是定製和有自己想法的,這個服務不是一個標準化的服務。

2.剪髮還是美髮師在做。沒有辦法像工廠流水線化批量生產自行車一樣培訓美髮師,也無法產生出像摩拜單車一樣幾何級數的成長。

3.純體力勞動。十分鐘剪一個頭,產能最滿的情況下,一個小時只能賺60塊錢。如果扣除掉房租成本,理髮師得到的錢其實並不多,可能還沒有美甲的姑娘賺的多。

雖然我國剪髮的需求很基礎,很多男性根本沒有髮型可言,但是這種基礎服務是會不斷削減的。也就是說這種大市場是會慢慢的衰退的。

說實話,我十多年前就看到過這種模式,當時的那個理髮店在沃爾瑪門口做的配套,生意還是不錯。當時付錢還不用app,直接是在錢箱裡扔錢。也是十塊錢剪一個頭,十多年過去了,價格沒有漲。

雖然因為不用洗頭,效率有所提升。但是這仍然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產業……雖然可以靠這種模式打開一些市場,絕對無法成為摩拜這樣的現象級。


餐飲倒閉觀察

我來給點乾貨:

作為一個對傳統美業和快剪都做過深入瞭解的人來說,我自我意見結論是這樣的:傳統美髮行業第一太多,第二,銷售已經大於技術服務,第三,沒有職業道德了。快剪第一,比較新,第二,價格透明,第三,有職業道德。

為啥我提職業道德,傳統美業大部分屬於私人個體經營,店面積大,員工多,總體成本偏高,所以不銷售,不推銷,不辦卡,這麼多人喝西北風嗎?在傳統美業消費的要麼真的不缺消費力的客戶,要麼就是屌絲還抱著一個總監剪髮貴一些就是好的心態在消費,說白了就是細緻一點,逼格高一點,包裝好一點,能剪朵花嗎?並不能!那你去傳統美髮店消費被銷售一番你就要接受吧?畢竟整體的成本並不低,如果你又接受不了推銷,那好,快剪就很適合你了,如果你又覺得快剪肯定沒有傳統店總監好,又不肯傳統店辦卡消費,又不肯相信快剪店,那就只能自己剪了。

十元的快剪是以快為主,快剪也有品牌化的快剪,不是以快為主,而是以質量為主,那麼好,你可能又會說不洗頭能剪好嗎?答案是,現在這個社會有多少人一週洗一次?不多吧?甚至有人認為快剪就定格在十元了,而且都是學徒在上班,那真的就小看快剪了,這裡我就不多說了,因為我知道的外快剪的有很多經驗豐富的髮型師。

總而言之,快剪是為了幫助更多顧客
擺脫銷售,透明消費,明白消費,一分錢一分貨,水分少,這樣的模式應該受到鼓勵與支持,這才是快剪真正存在的意義。

再補充一條,為什麼我說到職業道德,現在的傳統店有多少是真心為客人服務的髮型師?許多(不代表所有)髮型師在服務過程中想的如何讓客人辦卡或者消費,而不是想的如何變美麗,你說有職業道德嗎?這也是整個行業圈現狀,髮型師被老闆逼,老闆被房東逼,房東被貸款逼,這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不銷售,不套路,員工就會被罰,輕則罰款,重則體罰,這就是行業秘密!

還有,很多圈內髮型師每天穿的陽光帥氣略殺馬特,看似繁華,內心掙扎,業績壓力,各種套路技巧,其實每天的生活還不如快剪店的員工來得爽快,至少別人不用去埋沒良心來賺錢!


一丸1van

我是一名星客多的員工,我不知道快剪是否能夠成為像共享單車一樣成為一個現象級的創業項目,只作為這個行業中的一員來講講我對於快剪的感受;

1.作為一個髮型師來講,我們的收入是同行業其它髮型的前30%,這證明了我們能賺到錢,並且每天都很開心,因為我只需要服務好顧客剪好頭髮就可以了,我不需要向顧客推銷辦卡,讓他買產品,重新迴歸手藝人的本質,有尊嚴的面對顧客。

2.從公司來講我們從16年就已經去快剪化,不再只給顧客省時間,使命是“讓消費者享受純粹的美業服務”讓剪頭髮這件事也變得舒適,在剪好頭髮的同時能夠安安靜靜的享受剪髮的整個過程,當你走出星客多的時候能夠感受到“最好的自己”

3.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如何評判創業的方向是否正確,有一個緯度很重要,就是有沒有人在你做了這件事情後跟著你、模仿你做同樣的事情,顯而易見,從2015年星客多創辦開始,我們不斷的被模仿,甚至LOGO 都模仿我們😂😂所以說這件事情是被市場和消費者所需要的。

但是目前很多開在超市中的10元剪髮我真的不是很認同,因為剪髮真的談不上好,只是剪短而已,而且顧客最終要的是剪好,而不是便宜,所以想發展是很難的,所以綜上所述我認為快剪行業並不會像共享單車一樣爆發,但整個美髮行業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像星客多這樣的創新型企業誕生,我也相信星客多一定會改變傳統美業!


韓安森

本人體驗過,在我們那永輝1樓有一家這個,之前買東西路過,看到這個正好覺得頭髮長了就順便試了一下!剪的很快,我男的,也沒啥特別要求,10分鐘不到搞定,但因為是夏天多少會出汗,剪完後理髮師用吸塵器一樣的東西在頭上狂吸!但身上有汗水,並不能吸乾淨!結束後照鏡子,滿脖子都還是發渣,用紙擦了半天 但還是有不少!接下來到樓上購物的過程就難受死了!身上到處是頭髮渣,癢的要死!

體檢後本人覺的,這種快剪因為提供的服務有限,因為發渣的問題用戶體驗差的要死!再也不想去第二次!它只適合在這種人流量較多的地方吸引感覺新鮮的人靠流量過活!並不能跟一般小區門口的普通理髮店以及更高端的比!雖然它便宜,但真的很難受!尤其是你接下來還要去某地做某事而不是直接回家的時候!當然如果再多一項洗頭服務,並且像我這種對髮型要求不高的,在我們這普遍剪頭在30-50的地方那價格還是挺便宜的!

成為下一個摩拜?麻煩您給我洗個頭先!

p s:咱只談體驗以及前景!什麼就喜歡實惠、便宜、腦殘辦卡店以及其它吧啦吧啦的不在此多說,只按題主問題就個人體驗實話實說!


TimChen

自從知道了快剪以後都是去快剪的,在北京我住在通州,家附近有個星客多快剪,25.9元最初,現在29.9元。只剪頭,不辦卡不燙染不推銷,剪髮師沒有廢話,剪髮好溝通,需求基本滿足。星客多快剪服務也好,30塊錢享受個100塊錢服務。進門會有人說歡迎光臨星客多,掃碼支付排隊簡單明瞭,到了之後會幫你存放東西,坐下後會給你遞紙巾,我帶眼鏡所以會取下來有個專門放眼鏡的托盤,剪髮過程中不會閒聊都帶口罩😷,剪髮工具都在消毒櫃裡,剪髮過程中會和你溝通,有一次甚至問我剪去2cm可以嗎?剪完後不進行洗髮,會用一個類似吸塵器的東西幫你吸乾淨碎髮,然後幫你拿鏡子照下後腦勺確定剪的合不合適。最後剪完遞給一張溼巾,出門還會進行問候送別,地上碎髮有個吸塵器口全部吸乾淨後進行下一個服務。

後來我把這個介紹給同事他們都說這裡剪髮好多了,比傳統理髮店舒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