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答案了:為什麼好人常得不到好報?(下)

找到答案了:為什麼好人常得不到好報?(下)​接著上一篇文章,繼續講講好人為什麼常得不到好報的話題。在這裡,先轉述一個故事,可能大家讀過,在這裡再複述一次,希望對緣友能有更多的啟悟。

找到答案了:為什麼好人常得不到好報?(下)​相傳,在宋朝年間,有一個殘疾少年,自幼父母雙亡,乞討維生,但其天性善良,助人為樂。附近有一條水流湍急的河流,擋住了鄉親們的通行,下雨時河水上漲更是危險,這個少年見此便想建一石橋以方便大家,於是天天從周圍搬動石頭到河邊備用,時間久了,石頭堆成了小山,大家從開始的嘲笑變成了感動,一起努力參與了修橋。在修橋鑿石時,少年被石頭崩壞了眼睛,但少年仍然無怨無悔,竭力參與。後來橋終於修好了,慶祝時逢雷雨天,在現場少年不幸遇到雷擊身亡。這事一傳十十傳百,影響很大,都認為上天不公。當朝臣相包拯路過此地聽說了此事,一時義憤,在少年的輓聯上寫下“寧為惡,勿為善”的字句。

找到答案了:為什麼好人常得不到好報?(下)​不久,京城裡誕生了一位小皇子,日夜啼哭不止,不知原因,包公前往察看時,見嬰兒嫩白的小手上隱隱約約有幾個字,竟是自己寫給少年的“寧為惡、勿為善”的幾個字,大吃一驚,忙去擦,字跡瞬間消失,嬰兒見了包拯就不再啼哭。為了解開自己心結,包公靜心入定,進入冥界,終在閻王爺處探明,原來先前去世的那個小孩來歷不凡,卻因在人間迷失顛倒,造下大罪業障,需三世才能還清,一世殘疾,二世瞎眼,三世暴屍荒野。但這小孩本就來歷不凡,慧根深藏,在這世即痛改前非,一心為善,不計得失,於是在善業作用下,冥冥之中將三世所欠因果一世奉還,所以今生遇到了殘疾、瞎眼、雷擊的命運。小孩現世雖苦極,但其善念善行已達“不修道已在道中”的境界,積德廣厚,死後轉生帝王之家,享受天子福報。後來皇上下旨,欽賜村莊為“德善莊”,欽賜橋名“太平橋”,並安龜立碑,表彰孩子的善行,以示榜樣。為此,包公受此點化,大悟善惡因果,堅定清廉為民,留下千古包青天之美譽。

找到答案了:為什麼好人常得不到好報?(下)​大家從本故事裡能有什麼啟示呢?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常看到聽到很多人品口碑俱佳的人,生活中多磨難、坎坷、甚至早逝,而一些品德低下,惡劣者卻是光鮮富貴,所以懷疑因果的真實不虛,這其實是不懂因果。善者出現諸多違緣蹇滯,多因祖上業緣與自己過去世業緣所致,吃苦了苦,苦儘自然甘來。惡者發達興旺,亦是多因祖上陰德或過去世善緣所致,但如果不知惜福修福,福盡禍必來。

從上面這則流傳很廣的關於包拯的故事,我們可以深思體悟,因果通三世,善惡不能只看一世,因果是真實的,絕非好人沒有好報,只是來得早與遲而已。所謂命運,就是一個人因果報應的時間表,無人可以逃脫,但命運可以選擇,可以把握現在,把握了現在就把握了將來。從現在開始,樂觀、積極、淡泊、隨緣、精進、但行好事,必果隨因變,命運煥發。

找到答案了:為什麼好人常得不到好報?(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