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多數人都不問始終的偏袒陳阿嬌?

用戶5547795027

大抵是因為金屋藏嬌太美好了,結局太悲慘了。

陳阿嬌舅舅是漢景帝,皇祖母竇漪房竇太后,母親是公主劉嫖。她出身高貴,受盡長輩的寵愛,她應該算曆史上,出身最高貴的皇后。

但是出身高貴的她,卻被金屋藏嬌這個諾言迷了雙眼。

漢景帝在世∵時,立了慄姬的兒子劉榮為太子,長公主為了保護自己的地位,想要和慄姬聯姻,被慄姬一口拒絕。

被拒絕的長公主並不甘心,而此時她正好遇到了四歲的劉徹,便將聯姻打到了當時正是膠東王的劉徹身上。

長公主將四歲的劉徹抱到膝上問他,想不想娶阿嬌做媳婦。四歲的劉徹笑著說,好,如果能得阿嬌做妻子,我就造一個金屋子給她住。”

當時的劉徹的生母王夫人在宮中的地位並不是很大。當長公主提出聯姻時,王夫人便答應了。

在長公主的幫助下,劉徹登上了皇位。阿嬌被封為皇后。當了皇后的阿嬌,只想讓漢武帝喜歡自己,她像所有的女人一樣,開始嫉妒,開始鬧脾氣,她天真的以為,她的阿徹會像小時候一樣哄她。可是她忘記了她的丈夫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他是一個帝王。

最後金屋成為泡沫,陳阿嬌被廢,退居長門宮,直到去世。

對於陳阿嬌,我一直都是喜愛的,她有高貴的身份,就算飛揚跋扈但是她有資本,她唯一的錯,就是愛錯了人。



邢邶風

這大抵是因為怨婦太多的緣故。陳阿嬌大概是怨婦中身份最高,最典型的代表了。

1、出身高貴,母親在當時國家掌權者竇太后面前有一定的話語權。

2、單純、嚮往愛情,一個金屋藏嬌的故事就讓她終其一生。

3、敏感、糾結,試圖用她認為的愛情捆綁自己丈夫的行為方式。

4、喜歡翻舊賬,分不清“皇帝”和當年的“徹兒”。

5、拒絕進步,每天停留在她兒時的愛情世界裡,而身邊的人早已完成質的飛躍。

阿嬌的母親館陶公主,在為女兒尋找幸福的同時,也需要尋找能自己權力得到延續的籌碼。聯姻遭到當時後宮紅人慄姬的拒絕後很生氣。這個時候本來沒什麼即位希望的“鳳凰男”劉彘出現了。許諾“金屋藏嬌”,於是館陶公主不遺餘力的支持了他。事情向著好的方向發展,劉徹當上了皇帝,阿嬌也成為了皇后。也就從此開始了他們愛情的悲劇。

是不是其實聽起來很耳熟,家庭條件不錯的白富美,全家極力扶持老公的事業。當事業成功,本來應該和睦幸福的時候。卻發現老公用情不專,不再像以前一樣聽岳父岳母的話,不願意再與妻子溝通。昔日天涯咫尺,而今咫尺天涯。《我的前半生》中,現代女性羅子君經過艱難困苦完成逆襲。但是古代女性陳阿嬌沒有這個能力。而可以共患難卻不能同富貴也成為從古至今很多婚姻的寫照。

陳阿嬌不是沒機會翻盤,她有過很多機會。翻盤的條件是“放下愛情”,把劉徹當成權力地位和管理好國家機器的合作者。也可以像甄嬛後期變身那樣獲取自己最大利益。嫁給自己愛的人卻要為了和他在一起而放下愛情,這是一個很矛盾的命題。每個女生對愛情多多少少有些阿嬌的執念,然後走出來,變成甄嬛、變成夏琳、變成羅子君、變成張幼儀。


考古系大師姐

因為金屋藏嬌,因為千金買賦,因為被辜負的人是她



幼年的漢武帝親口說“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

字字真切。

而元光五年(前130年),漢武帝以‘巫蠱’罪名廢后,頒下詔書又說:

皇后失序,惑於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

前後不過數十載,你看看差了多遠?這讓人如何不偏袒?



《漢書》記載:武帝得立為太子,長主有力,取主女為妃。及帝即位,立為皇后,十餘年而無子。

有人說陳阿嬌善妒,嬌縱,無子,大家偏袒陳阿嬌是同情弱者的心理在作祟。這固然是一個理由,但不是全部。

嬌縱?只能說喜歡時皺眉都覺的可愛,膩味了展顏都嫌做作,更何況,天之貴女,嬌縱又如何?

善妒?古人斥責女子,總有善妒一說,究其根本,如果夫妻恩愛和睦,何須“妒”?這難道不是貪戀美色的那些人隨手扯來的遮羞布?

我一直覺得,不管當時各方勢力如何傾軋,別人看中的是劉徹的才能抑或其他,阿嬌會嫁給當時的劉徹,是因為一個女子的傾慕。

青梅竹馬,童言無猜聽著入心。

只不過後來,童言都成了無稽之談罷了。

長門宮裡陳阿嬌千金買賦,落人笑談。



後來他確實是築了金屋給她,不過同時送她了一個孤獨終老的結局而已。



分享一首劇情歌,歌名《長門》,有興趣可以找來聽哦

http://5sing.kugou.com/m/detail/fc-14948665-2.html


聽書人

因為大多數人覺得她冤,沒有真正得到漢武帝的愛情,最後落個皇后被廢,憂鬱而死的結果。

首先陳阿嬌是漢武帝姑姑館陶公主的女兒,開始時景帝立慄妃的兒子為太子,館陶公主為了自己的為了,自己向慄妃提親,準備把女兒嫁給太子劉榮,但是卻遭到慄妃的拒絕,同時也被慄妃羞辱一頓。


館陶公主當然生氣,想到了王美人王娡,她們一拍即合,王美人兒子劉徹並以金屋藏嬌許諾,她利用她是漢景帝的姐姐,同時是竇太后喜愛的女兒,常常說王美人的好,說劉徹的好。讓竇太后和漢景帝有所心動。

知道一天漢景帝問慄妃以後是否會照顧自己別的兒子的時候,慄妃不願意照顧,讓漢景帝很是失望,沒過多久就改立就劉徹為太子。

所以說劉徹能成為太子,館陶公主的功勞是不小的。雖然後來漢武帝劉徹做上皇帝后,也做到了金屋藏嬌,也封陳阿嬌為皇后。

但是在劉徹心裡,這本來就是一個政治婚姻,在他內心是不接受的,只是迫於多方面的壓力。劉徹心裡既然不認同,肯定就不寵愛陳阿嬌,在加上陳阿嬌一直沒有生下皇子。

知道衛子夫的出現,陳阿嬌怕影響到自己的地位,加上她的性格飛揚跋扈,對漢武帝也是因愛生痴,做出許多的不好的事了。

劉徹剛開始做皇帝,大權都在他的祖母竇太后手裡,竇太后也很疼愛自己的外孫女陳阿嬌,所以劉徹雖然對不陳阿嬌有所不滿,也沒有對她怎樣。

直到竇太后死後沒多久,劉徹終於把陳阿嬌的皇后廢了,後來陳阿嬌就在憂鬱中死去。

所以說陳阿嬌,本身並沒有多大錯,只是她身為皇后,卻得不到劉徹寵愛,怕自己皇后地位不保,而劉徹心裡本來就沒有陳阿嬌,導致不管怎樣陳阿嬌都得不到寵愛,她只是一個政治婚姻的悲劇結果。


中孚鑑

不問始終的偏袒陳阿嬌是因為曾看過一個關於他們的小視頻,阿嬌被廢之時問劉徹:“臣妾謀陛下,為的是陛下的情,以真情相待;可陛下謀臣妾,卻為的是他人的情,以虛情相騙。敢問兩者之間,是誰負了誰?”


一句誰負了誰,我便偏袒了阿嬌。

當初的阿嬌是母親館陶公主的掌上明珠,是漢景帝寵愛的外甥女,是太皇太后竇漪房疼愛的唯一的外孫女。可劉徹,不,應該叫劉彘,那時的他不過是眾多皇子中的一個。那時的太子還是慄姬的兒子劉榮!

王夫人與館陶公主相謀,正是因為劉彘那一句“若得阿嬌為婦,當以金屋築之。”館陶公主才扶持劉徹登上太子之位,甚至皇位。


可後來呢?劉徹的確是金屋藏嬌了,可他卻再也不會去哄她,也不會去照顧她的心情,甚至開始對她冷冰冰的。

後來,有了衛子夫,再後來劉徹與衛子夫有了孩子……

阿嬌一步錯,步步錯,最終因巫蠱之禍被廢。退居長門宮。


有時,我真的會想劉徹與阿嬌沒有孩子是不是劉徹做了手腳;劉徹是不是一直再利用衛子夫,故意用她來刺激阿嬌,讓她犯下一次又一次大錯。

因為劉徹害怕外戚干政,陳阿嬌已經貴無可貴,若他們有了孩子,他的皇位可還安穩?

“皇后陳氏失序無德,挾婦人媚道,惑於巫蠱,不可以承天命,著令尚其璽綬,罷其後位,退居長門宮”這是劉徹留給陳阿嬌最後的語言吧。


不用再提以後,因為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他愛的終不是她,是天下,是後宮三千。太美的承諾只因太年輕


傾一生白了頭

應該說絕大多數現代女人始終偏袒陳阿嬌。偏袒一詞相比的是衛子夫。我們分析下這兩個人。

首先,陳阿嬌出身高貴,和漢武帝青梅竹馬一起長大。有點小姐脾氣,但大多數女人還是認為:愛情裡,有點任性,耍點小脾氣,不是正常的嘛。

最重要一點,阿嬌是正妻!對於日益高漲的女權主義思想,正妻就是唯一的道理!說白了衛子夫是個啥?一個下人,低眉順眼的入了宮,竟然還把正妻給擠兌走了!不管她被打入冷宮還是最後鬱鬱而終,都跟衛子夫脫離不了干係!

人家為什麼幹出巫蠱的事兒來?還不是因為老公被人搶了,妒火中燒嘛。是女人都不能忍!所以,陳阿嬌在後世人眼裡天生的佔據道德優勢。

第三點,陳阿嬌沒有拿得出手的兄弟外甥。在外戚這方面,沒有一個能幫得上手的助力,再加上失去漢武帝恩寵,更顯得她很是勢單力薄,令人同情。


相對而言,衛子夫出身卑微,最後一步步走向皇后寶座。誰都不會相信這個女人靠的是單純。相反,衛子夫的人設就是手段高明。搶了人家老公,貌似無害,實則心機重重。

有流傳千古的兄弟衛青,外甥霍去病,在外開疆闢土,漢武帝對她日漸倚重也是太正常了。家裡人爭氣啊。所以衛子夫腰桿子硬,你看,漢武帝也不得不偏愛我,以示對衛家的恩寵不衰。

到最後衛子夫還是死於巫蠱之亂。很多人也是不同情。早年這樣的方式,陳阿嬌被入冷宮,自己做了皇后。今天,太子兒子又死於此事,自己也自縊而亡,也是有輪迴。

所以,人的心都是偏的。天然先有內心的標準,再去評判喜歡不喜歡。沒有人願意看著妻子落魄而外人上位,這是這個時代天然的人設。


施美藍

陳阿嬌與劉徹的婚姻說白點就是一場政治交易。但是,在這場交易中她並非主導者,而是一個無辜的受害者。



阿嬌的母親是漢景帝一奶同胞的親姐館陶長公主,地位非常高,她自是希望自己的女兒也能成為世界上最尊貴的女人。於是想與慄姬聯姻,讓阿嬌嫁給當時的太子劉榮,無奈被慄姬拒絕。隨後轉戰景帝的另一個兒子劉徹,並得到了金屋藏嬌的許諾。於是館陶公主開始幫助劉徹謀得皇位,而劉徹最終也如約娶阿嬌為後。

縱觀整個事件,阿嬌都是一個被動接受者。劉徹不愛她,卻為了能得到館陶公主的支持而娶她,娶了她卻又不好好珍惜她,實在也算不得什麼光彩行徑。成然阿嬌脾氣嬌縱,但從小生活在如此優越所環境下,嬌縱一些也是難免。老婆是劉徹自己要娶的,怎麼可以因為她脾氣不好就嫌棄她?這要放現代講,就是渣男行為,阿嬌召誰惹誰了?


水袖青衣1

古往今來人們大多都是同情弱者,陳阿嬌的感情遭遇和生活遭遇得到了大多數人的同情,人們偏袒陳阿嬌有幾方面的原因:



陳阿嬌與漢武帝有青梅竹的情誼:

漢武帝幼年的時候,第一次看到阿嬌便喜歡上這個表姐了,許下諾言將來會給阿嬌鑄造一座金屋給阿嬌來住,人少年時候的感情是最純粹的,阿嬌以為漢武帝會是一輩子的伴侶,對他死心塌地,誰料劉徹遇見了衛子夫,感情便轉移到了別人身上,現代人看來就是小三插足原配感情,自然對原配同情。


陳阿嬌的孃家為漢武帝立下過功勞

陳阿嬌的母親是漢武帝的姑姑館陶公主,館陶公主想讓女兒成為皇后,特地去找當時的太子劉榮,誰知劉榮的母親看不起阿嬌,館陶公主一氣之下找了劉徹的母親王夫人,將阿嬌許配給劉徹,並且為了劉徹登上皇位立了不少功勞,如果沒有姑姑的幫助可能就沒有將來的漢武大帝,劉徹登上皇位後慢慢的厭倦了陳阿嬌,可謂是違背了誓言又違背了良心。
陳阿嬌哪裡預測到她的命運會是這樣的轉折,早知沒有當初的“金屋藏嬌”就沒有後面的“長門怨婦”了。


可可說歷史

大多數人偏袒陳阿嬌,是因為金屋藏嬌的承諾太美,而她的結局太過悽慘,讓人忍不住長嘆。

大家都知道,金屋藏嬌不過是一樁政治婚姻。是阿嬌的母親館陶公主和劉徹的母親王美人利益交換的結果,一個皇后位置換得館陶公主的全力支持。


但是陳阿嬌不知道。作為很有權勢的大公主女兒,她從小受盡寵愛。與劉徹青梅竹馬一起長大,親耳聽到劉徹說“若得阿嬌為婦,當以金屋儲之”。年少無知,很容易把誓言當真。

《詩經.氓》裡曾說“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脫也。女之耽兮,不可脫也。”她錯在把一個五歲男孩被母親教導的話當真,錯在把一個帝王當做普通的丈夫來愛。


她還錯在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沒有看到雙方地位的變化。徹兒已經變成武帝,阿嬌依然還是那個愛情至上的阿嬌。徹兒可以是阿嬌一個人的徹兒,但武帝卻是後宮佳麗三千人共同的丈夫,可以是普天之下所有女子的意中人。

陳阿嬌的悲劇正是社會中大多數女性的婚姻悲劇人生悲劇的集中體現。我本將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他是她的全部,而她不過是他用過即丟的一件物品。



在帝王之家能夠看到這樣至情至性的女子太難得了,看見這樣的女子在深宮中慢慢凋零,不由人不為之悲嘆。


美人傳奇

我不太覺得她冤。可以說造化弄人吧,我不信劉徹一點也不喜歡陳阿嬌。

仔細想想就看出來了,陳阿嬌是劉徹所有女人活的最好的,在沒有威脅被廢后之後還住著皇家園林。

衛子夫巫蠱之術陷害陳阿嬌?好,衛子夫也死在巫蠱之術上了,還是劉徹間接送上西天的。

可能因為陳阿嬌沒有孩子吧,沒什麼威脅,所以相安無事。一直在長門住著。

後來就有了長門怨,但長門怨是誰寫呢?薄情司馬啊,劉徹怎麼看不出來?

接下來是腦洞時間

(言情小說模式)

所以劉徹本想借機釋嬌,但,but,陳阿嬌服毒自殺了。。。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蠻可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