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你是老合肥,未必知道合欢路

何垚 李云胜

刚开始听到这个名字,想象中应该是道路两旁种满了合欢树,一到夏天,合欢花像一把把小小的扇子挂满了枝头,粉柔柔的,还带着一股淡淡的香气。

即使你是老合肥,未必知道合欢路

但是去合欢路走一走,发现并不是这样的,道路两旁高楼林立,都是一些电子科技厂,路上行人稀少。

合欢路是高新区一条东西走向的道路,往西走到尽头是安徽新华学院的东门,往东一直延伸到西二环路,中间与香樟大道、科学大道均有交汇。

新华学院的门卫大爷说他也不是本地人,刚来工作不久,也不太了解合欢路以前的事情,只是说道这条路上都是一些工厂,住户、商家很少,所以路上没什么行人,没有那种商业区的繁华与人流量。

路上偶尔会碰到一些送快递和送外卖的小哥,骑着车飞快而过。走到一个工厂门口,碰到看门的大爷,聊天中他告诉我们往前走有一家餐馆荷塘月色,再往前与科学大道交汇的南边有一个兴园小区,那边人比较多。

“在这边办厂的都不是合肥本地人,大都是外地公司老板,也算是给我们老百姓提供了一些工作,生活的舒适了。”

走到荷塘月色的门口,发现是一家很有情调的中餐厅,装修的比较偏向园林风格,田园牧歌的感觉,高楼大厦中的一抹绿意生机。

即使你是老合肥,未必知道合欢路

沿着合欢路继续往前走,在与科学大道交叉路口的北边有一大块草坪,一位大爷搬着一个躺椅坐在路旁树下,我们便去和他攀谈起来。

大爷是一位很健谈的人,得知我们的来意后,他说:“那你们算是找对人了,我年轻的时候是高新区市政园林局的,我是看着高新区发展起来的。”

2000年以前,高新区还未建立,合欢路也不存在,那里是一片良田与耕地,农民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那时候,他的家里有一栋两层的小楼房,旁边还有牛棚,前面还有一个院子,院子里有一个葡萄架。夏天的晚上,家里人就搬着小凳子,坐在葡萄架下乘凉聊天,小孩子们看星星,在院子里打闹玩笑。那时候,没有什么柏油马路,都是泥泞的土路。

1999年,国家开始征收土地,建立高薪技术产业开发区。要想富先修路,于是合欢路、香樟大道、科学大道等一些道路都是那一年开始修建起来的。

交通便利后,就开始招商引资,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吸引了许多企业公司来到这里发展,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合欢路附近从一个落后的农村发展成了先进的工业园区。

农民的住宅和农田,被征收以后,政府给他们建了新的住宅区,就是现在的兴园小区,还给他们提供了就业的岗位,年龄超过六十岁的人就补贴救助金,每年630元,到现在一直是这样。

在聊天的过程中,大爷还告诉我们,合欢路本来是要一直往西修到玉兰大道,因为安徽新华学院的建校,于是就成了现在的合欢路,只有短短的两公里。

即使你是老合肥,未必知道合欢路

大爷感慨道,自从政府招商引资之后,合欢路两边就建起了许多高楼大厦,每天早上按时上班,晚上到点下班,匆匆忙忙的,各自忙碌。住的房子也是高楼,也没有了当年邻里乡亲之间的那种亲密氛围。

从话语间可以感受到大爷对过去生活的眷恋,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变好了,但是生活节奏也变快了,邻里之间的感情淡漠了。

“虽然现在大家住在一栋楼里,但是好多人彼此都不认识,有许多是新来的租户,以前的老邻居很多人搬走了,房子就空出来了,别看这儿楼房很多,其实好多都是空房子,没有人气。”

大爷已经六十多岁了,退休有几年了,现在被高新区城管局找回来,让他看着合欢路与科学大道的交汇口北边的那片草坪,不允许有车停在草坪上,保护绿化。

大爷说他已经看了两年了,草坪已经绿油油的了,再下一次雨,草会长得更好一点。

大爷还告诉我们,当农田变成高楼之后,夏天的时候,就比之前热了很多,学过地理都知道,这是城市的热岛效应。

即使你是老合肥,未必知道合欢路

大爷感叹道,我们这里现在发展好了,农村人变成城里人了,以前出门都是走路,现在出行特别方便,都有公交直达,地铁也在修建,现在的日子比过去强多了,不用在烈日炎炎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农活了,可是这心里啊,还是怀念着过往的日子。

从大爷的言语间能听出来,他怀念过去的生活环境,虽然物质条件没有现在富裕,但是那时候的空气是清新的,人心是纯粹的。

当良田阡陌变成高楼林立之后,农村变成了城市,合欢路开启了高新区的新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