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有哪些意思?

庄生蝶恋花

在中国文化这部大书中,“居士”这个词无疑是一个“关键词”。它长在历史的边上,像一株出土的小草,了不起眼,却是中国人文世界中钟鸣鼓继、日月起落的见证。

但是,“居士”这个词在理解和使用上有时却不免混乱,这是不应该的。因此,本答从自身理解出发,参考了数种较权威书籍,有意正本清源,结束题目下有关“居士”这个词的歧见。


一,“居士”一词在汉语中的本意,就是隐居不仕之人

我们现在谈“居士”,必会联想起佛教,二者仿佛有花木相生之关系。其实这个词,并非佛教外来,而是中国固有语辞。

在中文中,“居士”本义,通俗点说,是宅在家里不出去做官的读书人。《说文》:”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而十”,“士”是我们传统上对于类似今天知识分子身份的人的尊称。“居”就是居家,没有出去做官。

具体到“居士”这个词,也是中国古已有之。《礼记.玉藻》:“居士锦带”,汉代“国学大师”郑玄注解说“居士,道艺处士也”;稍后的一点的《韩非子》等先秦古籍也有说到“居士”这个词汇。

综合起来理解,“居士”在中国文化中的本来意义,就是有才学有操守不出去做官讨生活的读书人。它和“处士”、“隐士”、“逸士”这些词某种意义上可以互换。


二,“居士”而后被佛、道二教借用,称呼在家修行的教徒

汉以后,佛道二教兴起,汉语中的很多词语被借用来表达新的意义,“居士”一词被这两家“借去”表示在家修行的教徒,从此有借无还。

从现在的文献上看,具体在什么开始借用的,已经不大可靠,只知道魏晋南北朝时已经出现在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维摩诘所说经》等书中,并且在唐宋时,无论佛教还是道教,“居士”这个词就成为时髦词、流行语,被当做高大上的“身份标签”纷纷使用。李白的“青莲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还有“东坡居士”等,都是大家所熟知的例子。

1,先说佛教。按季羡林的说法,印度梵语的“Grhapati”一词最接近中国“居士”这个词汇的意义(《佛教十六讲》);又按照佛教高僧印顺导师的意见,在古印度,“Grhapati”指的是“自由民”阶层(《为居士说居士法》);后来学者谭伟再接着引申说,这种“自由民”指的是吠舍种姓工商业中的富人,他们有钱有德,印度佛教兴起时他们被用来称呼在家修行的护法团队,即优婆塞\\优婆夷、清信士\\清信女等。

汉后佛教东传到中国,一度也用音译的优婆塞\\优婆夷等名词称呼那些在家修行的信佛群体。但是,很明显,这些音译词脱离中国语言习惯,一般人估计听了也莫名其妙,于是慢慢地,为了理解和传教的方便,汉语固有的“居士”这个词逐渐取代优婆塞\\优婆夷这些词,被用来专指那些在家修行的教徒了。这就是佛教翻译史上著名的“格义”。

只是这个“居士”,在佛教团体中,还有广狭意之分。广义上是值在家信佛者,或者不信佛但自觉有才德修道行善者都可以,像李白一样自己给自己认证,装装逼挺好;狭义的,就有手续和证明,要受三皈五戒,现在还会给你发一份证件,以资证明。

2,再说道教。按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的说法,在汉代,道教的前身黄老学说走向民间时,自称“居士”的方士就不少,葛洪《抱朴子》等书中就已经出现“居士”等字样;到了唐宋,佛教既合流又对垒,但是不约而同的是,“居士”一词他们都共同拿来称呼本教那些在家修行的弟子们了。

至于佛道二家谁先借用的,因为它们都没有去申请“专利权”,那时候更没有什么知识产权保护法,从文献上看,已经难清难理了。

会勉力坚持每天都写一些文史八卦、生活随感、人物看法、影视评论等。感谢阅读、关注、点赞。也欢迎批评——虽然我是不会改的
参阅资料:季羡林《佛教十六讲》、卿希泰《中国道教史》、释印顺《为居士说居士法》、谭伟《庞居士研究》等

刘愚愚

居士,本为中国固有的词汇。因佛教传入,该词被赋予新的内涵。本文将简介下居士的几种意义。

一、佛教的俗家弟子。

慧远云:“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在古印度的梵语中,居士本指吠舍种姓(当时属于第三等级)中,从事工商业而信仰佛教的富人。他们虽然不在寺庙修行,但也受过“三归”、“五戒”。

因为这类佛教徒数量较大,而且他们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对宣传和发展佛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故佛教以“Grha-pati”一词称呼他们,后来泛指所有未出家、在家修行的佛教徒。 古印度最为我们熟知的居士,乃维摩居士,而且有部佛经竟然以他命名——《维摩诘经》。

在中国佛教界,居士乃“Grha-pati”的意译。古印度称,维摩诘居家学道,号称维摩居士。居士,在佛教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代国学大师章炳麟在《建立宗教论》称:“自我观之,居士、沙门,二者不可废一。”

二、古代指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之人。

佛教传到中国,之所以将佛教俗家弟子译为居士,在很大程度上因为中国固有的居士一词的内涵,与之相近。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居士”与“高士”“隐士”相类,指有才华和德行但没做官出仕之人。如《韩非子·外储说》记载:“齐东海上有居士曰狂矞、华士昆弟二人者立议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吾无求于人也。’”

三、指道教徒。

佛教传入东土之后,影响渐大,老庄与之合流,形成了“玄学”。儒家受其影响,发展出了“理学”。而道教则因佛教的启发和竞争,逐渐从民间信仰演化为系统的宗教信仰,在东晋时期,茅山道士葛洪建立了道教完整的神仙体系。

道教吸收佛教的名词,赋予了新的内涵,因道教徒多可结婚生子,与佛家的居士类似,故而,常以“居士”称呼道教徒。 蔡京的幼子蔡绦,在其《铁围山丛谈》卷四记载,“政和以后,道家者流始盛,羽士因援江南故事,林灵素等多赐号金门羽客、道士、居士者,必锡以涂金银牌,上有天篆,咸使佩之。”可见,道士称作“居士”,并非始于赵宋王朝,而是早已有之的。

另有一说,道教先使用了居士一词,后来被佛教吸收。

四、出家人对在家人的泛称。

由于佛教和道教的巨大影响力,“居士”一词,便具有普遍的意义,成了出家人对在家人(同样信仰宗教)的泛称。

五、文人雅士的自称自号。

由于居士暗含有高士、得道之士、隐士等意,加上他们多兼习宗教,与在家修行的宗教徒有些类似,故而“居士”一词,颇受文人的亲赖,他们便以此自称,多以居士为号。如李白自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乐天居士,欧阳修号六一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号稼轩居士。

由于佛教在俗世中影响极大,加上“居士”一词的各种义项多与道德行迹相关,而佛教徒在此方面多有懿言范行,故而,在家修行的佛教徒就成了“居士”最为人所知的义项了。



风雅人文观察

现在,

居士一般是指佛门(或道门)的居家弟子。这源于梵语意译。出自古印度,原指受过“三归”、“五戒”,在家修道的富人。慧远义记:“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



现在也有一部份“文人雅士”,自称某某居士,这些都是自称的号。就象唐宋的青莲居士

(李白)、六一居士(欧阳修)、东波居士(苏轼)、易安居士(李清照)一样,是一种自称。

此外,在古时居士也和道士一样,是对道教中人的称呼。居士还可以作为出家人对在家人的泛称。

居士最早是一个雅称,专指有德有才,隐居不仕或未仕的高人。《礼记·玉藻》:“居士锦带。” (郑玄注:“居士,道艺处士也。”)。

唐. 司空图 《雨中》诗:

维摩居士居士,尽説高情未足夸。

簷外莲峰阶下菊,碧莲黄菊是吾家。

(陶

居士是指晋陶潜)

宋.秦观 《口号》诗:

平原居士今无影, 鸚鵡空洲谁举杯。

(平原居士指后汉祢衡。 衡是平原 人,因有此称。)

唐.韩翊 《题玉山观禅师兰若》诗:

薄宦深知误此心,回心愿学雷居士

(雷居士是指南朝隐士雷次宗)



居士也由此引申出很多好玩的叫法:

唐.韩愈《题木居士》诗之一

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

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

(木居士是对木雕神像的戏称)

宋.黄庭坚 《杂诗》之五:

万事尽还麴居士,百年常在大槐宫。

(麴居士或曲居士都是指酒)

宋.陆游 《自咏》

古道泥涂居士屩,荒畦烟雨故侯瓜。

居士屩是唐代隐士朱桃椎所织的麻草鞋。)

元 .罗先登 《文房图赞续》:

“焦桐字良材,号清音居士。”

(清音居士是琴的别名)


筱静话诗词

居士一词最早出现于儒家《礼记·玉藻》:“居士锦带。” 郑玄 注:“居士,道艺处士也。”道教人也有“居士”的称谓,印度佛教传入后,又被用翻译入佛经。但经过朝代变迁该词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及词义。

一:道家居家弟子

居士即是居家修炼的有道之士。是因为社会、家庭或个人的原因,不能或不具备条件出家,而自己又愿意入道的人士。经道门同意,正式择师拜师,授以道名,传以法派,并且对道经师三宝表示信奉皈依,受持五戒(全真)或九戒(正一) 的正式道教信徒。当代以持道教皈依证作依据。如果一般人确立信仰后,到道观或道坛进行拜师和皈依,就可以成为正式的道教信徒,即居士;之后可以称为三宝弟子或三清弟子。

二、佛教的俗家弟子

佛教中的居士一词为印度梵语佛经中”迦罗越“翻译而来,现泛指普通佛教徒及俗世弟子。居士占佛教徒的绝大多数。尤其在佛教信仰盛行的国家和地区,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中都有居士,其中包括众多有权势、有财富、有学识、有能力的人物,诸如帝王将相、富商巨贾、硕学鸿儒、能工巧匠等等。虽然他们在佛教界一般不居领导地位,但他们往往比僧人的影响力更大。

三、儒学思想

居士”一词的本义是指在(处)家不仕或未仕之士。一般指有才华和德行但没做官出仕之人,。

四、文人大豪自称

在中国,因受道、佛、儒三家的文化影响,居士一词主要重才、德两方面,古时很多文人大豪也喜用居士自称,突显自身清高之感。比如李白号称”青莲居士”白居易自称“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李清照自与“易安居士”

总之,居士一词内涵丰富,又较混乱。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这个词融合了两种语言,即在汉语之中融入了梵语之义,词义扩大了。同时,在日常称呼时又有习惯性和很大的随意性,儒、释、道三家都有称居士者。因此,往往只能视具体语言环境才能确定其所指。


居士是中华文化传统的一种称呼。

古时一些文人墨客都爱号称什么山人,居士之类的。佛教道教也有居士的称呼。

如今人们以为居士就一定是修行者的称呼是误解。

更有某些佛教徒因此宣称李白,白居易也是佛教徒。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熊猫爱说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