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记忆:河北井陉松树岭游记

太行记忆:河北井陉松树岭游记

青郁苍翠的松枝上,松塔新陈交替,色彩斑驳

太行记忆:河北井陉松树岭游记

深山石壁旁,去年的一株野花籽实粒粒,绿叶悄萌

(贾彦鹏)俗话说的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虽非玉树临风、高高挂挂的美男子,但自忖体力,咱好歹也非一般弱不禁风、依依袅袅的“布裙衩”可比。

——如此一来,便越发想在这个人人称羡的“最美人间四月天里呼朋引伴,放浪形骸,往传说中井陉当地的最高处,辛庄乡松树岭村吟啸一游了。

太行记忆:河北井陉松树岭游记

枝桠掩映,鹊鸟悄然

太行记忆:河北井陉松树岭游记

野草离离,松柏情长

当日近午,天阴晦,颇有风。

有友驱车从天长古城而来,途经长岗、罗庄、固底、河西,与石家庄二人会于冶里村,遂四人两车由南防口上京昆高速(石太北线),飞驰20分许在大里岩站穿出,沿枣凉线公路直奔辛庄。

太行记忆:河北井陉松树岭游记

旷达人生,何惧枯荣各半

太行记忆:河北井陉松树岭游记

京昆高速,石太北线大里岩(站)

大里岩(站)因村得名。村内现存百团大战纪念碑林和聂荣臻元帅指挥所,为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后方。

2016年“7.19洪灾”发生后,河北石家庄及各地各方迅速沿高速公路展开机动,协调人力,调配物资,以此站为依托驰援井陉辛庄等重灾区。由此,大里岩为当地灾后重建再立新功。

太行记忆:河北井陉松树岭游记

丛丛簇簇,绿意盎然

太行记忆:河北井陉松树岭游记

群山四围,风声瑟瑟,花枝弄影

悬崖壁立,山林密茂。水毁的痕迹虽依稀可辨,但新修的公路却更加让人乐享驰骋。

半个小时后,在辛庄乡洪河漕村稍歇,换乘了一辆底盘较高的面包车,我们便在当地向导驱车带领下向松树岭村开拨了。

太行记忆:河北井陉松树岭游记

欺霜斗雪残花傲,一枝独放迎春开

太行记忆:河北井陉松树岭游记

路旁崖畔,这一棵好似皂角树

通向松树岭村的达柯公路位于洪河漕村南向的山坡,蜿蜒盘旋,岖崎而上,一过达柯村口便十分难走。

在近一小时的上山途中,大多为超30度的水泥路陡坡,每二三十米便是一个急转,且多段损毁,愈发难走。常常是一辆面包车方向盘打得七扭八拐,滴溜乱转,车身仿佛活物,上蹿下跳,腾挪闪转,往来颠簸,令人反胃;行至窄处更是宽仅两米余,而上悬绝壁,下临深渊,山风呼啸,四下乱响,害得一车人闻声变色,心惊胆战,只怕“马失前蹄”,相顾骇然。

太行记忆:河北井陉松树岭游记

青松列嶂。据说这些油松树规模种植于1953年

太行记忆:河北井陉松树岭游记

松树岭村头树龄仅五、六十年的大槐树。种树人犹在

正所谓“天生一个‘松树岭’,无限风光在险峰。”行约一半车程,在越来越大的风声掩护下,一排排青葱的松树仿佛埋伏已久的奇兵,开始成片成片地列阵山野。

数十番斗折蛇行之后,一棵两人合抱的大槐树逐渐映入眼帘。“到了。”猛然听到向导响亮地轻喊了一声,大家久悬的一颗心终于像块石头落了地。

太行记忆:河北井陉松树岭游记

因昼夜温差较大,山顶春色通常较平原处来的晚些

太行记忆:河北井陉松树岭游记

桃红李白,争奇斗妍

据介绍,作为此前获评的传统村落之一,松树岭村海拨940米,因满山油松茂盛成林而得名,为井陉当地人口居住海拨最高的村庄之一,村内有古明长城等遗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此时此刻,作为英雄人格的精神写照,三面环山的松树岭村正松柏掩映,满眼春光,桃李争艳,一峪和风

太行记忆:河北井陉松树岭游记

枯树柴门。那年那月,人笑春风

太行记忆:河北井陉松树岭游记

路东修葺一新的石券窑,门窗颇具时尚

太行记忆:河北井陉松树岭游记

当年祖居。上风上水,今已沓然

一条水泥路穿村而过,两边花树争芳斗艳。前行不久,除路东散落的几户新旧杂列、鲜有人迹的房屋外,便见路西一片坟茔,遍植松柏,间发一树梨花,镶银裹翠,苍幽葱郁。

由此北望,村口西面的松树岭下,数排石砌房屋排列整齐,背风向阳,可惜门户洞开,沓无人迹,只有位于路旁的两户院落似有修葺。心想,这当是该村先祖建村之始选择的上风上水之地了吧。

太行记忆:河北井陉松树岭游记

松树岭南口,苍松翠柏,勾拱成门

太行记忆:河北井陉松树岭游记

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井陉长城

太行记忆:河北井陉松树岭游记

途中偶遇一老农,自称姓武,年八十而精神矍烁

逶迤而行,松树岭南村口松柏成群,勾拱成门,旁有井陉长城碑文一座,勒石以铭。出拱门而望,路随山势急转而下,四下千岭草色,万壑松涛,春意无边而风声大振。

折返闲话间,偶逢一村民,自称姓武,年八十而精神矍烁。据该老人介绍,由此处可沿路南下贵泉,或翻山西上平定。

太行记忆:河北井陉松树岭游记

谁家祖茔?遍植松柏,间发梨花

太行记忆:河北井陉松树岭游记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太行记忆:河北井陉松树岭游记

山间陋厕空间窄小,门檐普遍低矮,稍有不慎便要碰头

此处碑文记载,井陉明长城自平山入井陉王母窑后,南经白土岭、冀南沟、小寺、武功口、神堂口、达柯、松树岭、岸底、地都,再接山西省平定县固关,又向东连井陉杨庄口长城,共长5569米。

另有达滴岩口、武功口、神堂口、险隘口、驴桥口、黄龙口和杨庄口7处口门,还包括有烽火台9处,有战台6个、马面2个、敌台5个。

太行记忆:河北井陉松树岭游记

石垒干墙。昔日鼎沸人声难再,一盘石碾杂草丛生

太行记忆:河北井陉松树岭游记

得一方小院,享一世清幽。嬉笑打闹、颐养天年的松树岭村民

太行记忆:河北井陉松树岭游记

马达轰鸣,归途中偶遇的一辆拉矸子的三轮车

自台头村迁来,松树岭村建村已有200多年历史。村民多武姓,集雨为饮,靠天吃饭人丁繁衍至今已十余辈。

“别看现在仅有村民不足20人,最多时可是有100多口哩。”另据武姓老人介绍,因地处偏僻,植被茂盛,松树岭近年多有野猪等猛兽昼伏夜出,祸害谷子、红薯等农作物:“偶而遇见,白天也不怕人,胆儿可大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