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古建筑中最早的“普拍枋”在哪里?背后的建筑文化是怎样的?

脑洞人物史

古建知识科普:宋式建筑中的“普拍枋”说的是什么东西?

普拍枋,是古建筑大木作构件名称,因位于阑额的上面,又有“卧阑”之称,是宋式建筑的标准说法,同样的部件在清式建筑中称“平板枋”,意思就是在额枋上面,用来承托斗拱的枋木。

枋木,就是四四方方的木头,有时是平板,有时是方木,简洁明了。

北宋《营造法式》中记载了“普拍枋”的影子“平坐永定柱“柱上安搭头木,木上安普拍方(枋)”,在古代是通假的,有的字可以混着用。

在现存的北宋、辽金古建中,普拍枋大量存在,已十分普遍。

目前,我知道的较早的普拍枋应该是五代建筑,即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五代后晋 天福三年 公元938年),而此前的唐南禅寺、佛光寺都没有看到普拍枋。

希望能帮到你,有古建筑问题可问我,喜欢就说说你的看法,一起聊

亦文亦物,行程数万,撰文百万,一分钟简单干脆,解读古建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