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圈发生巨变,从未如此猛烈

大数据、互联网、移动支付等金融科技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行为活动,银行业传统网点转型升级成为重要课题。近期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的“无人银行”正式亮相上海,成为商业银行网点转型路上的探路者。

银行圈发生巨变,从未如此猛烈

与传统银行网点最直观的区别是,在无人银行,智能服务机器人担负起了网点大堂经理的角色,可以通过自然语言与到店客户进行交流互动、了解客户服务需求,引导客户进入不同服务区域完成所需交易。

在业务办理方面,区别于传统银行设立柜台柜员,客户排号排队流程,无人银行内部备有智慧柜员机、VTM机、外汇兑换机以及各类多媒体展示屏,业务办理均可通过智能化流程实现,完全由客户自助操作。

银行圈发生巨变,从未如此猛烈

银行圈发生巨变,从未如此猛烈

我们发现,银行工作人员逐渐变少,摆放的智能机器越来越多,银行“智能化转型”正在提速。

“公开年报数据显示,五家国有银行在境内银行机构员工全部减少,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减员都在8000人以上,中国银行仅内地商业银行机构员工减少96人,交通银行境内银行机构从业人员减少了1259人。”

看到这里,在银行工作的小伙伴们怕了吗?当你还在担忧银行柜员何去何从时,建行直接把无人银行开到你家门口,大堂经理一并再见。

曾经人人羡慕的“铁饭碗”在此条新闻面前无疑又给银行职员加重了一层职业危机。

1

被留下的是最优秀的人

曾几何时,我们以为翻译会成为昨日黄花,但在真实社会里,翻译软件的广泛应用不仅没有让翻译的价格下滑,反而是优秀卓越的翻译人才越贵了。因为大家都不看好一个行业,参与者就变少,真正的高手也就少了,但高级需求仍然存在,所以,反而较之前的价格更贵些。

银行圈发生巨变,从未如此猛烈

同理,柜台业务也许被机器人和AI技术取代,但,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永远不会被取代。C端理财客户仍然还是自然人,只要是人就需要人的服务,而不是冷冰冰的data和电器。

如果银行人觉得自己深爱这个行业,还是可以坚守,把自身打造成懂心理需求,懂随机应变,业务过硬,态度和蔼的高端人才。留在银行,甚至博得高薪,指日可待。

银行圈发生巨变,从未如此猛烈

2

换个维度求发展

无人银行,顾名思义,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机器人替代了人的工作,“机器人抢食”变为现实,无人银行带来的裁员潮无法避免。

从一个金窝窝跳出来,很多朋友会不习惯。正如体制内的人,要想下海,也是左思右想,害怕失败。但是,事不宜迟,早跳出来才能早适应市场。

银行圈发生巨变,从未如此猛烈

如今民间金融发展炙热,人才缺口很大,建议尝试“降维”生存,35-45岁,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现实,换个维度求发展,或许柳暗花明又一村。

同时,对于银行偏销售岗位的朋友,也许可以尝试保险销售行业,不要觉得丢脸,保险业的兴起将成为历史必然。人们除了社会保障之外,还会对保险保障产生更强烈的需求。有需求,就有机会。

银行圈发生巨变,从未如此猛烈

3

创业:荆棘与玫瑰同在

创业,注定是一条艰难的路。

A先生曾经是一家银行的高管,平时习惯西装领带,如今,已经身着牛仔裤和T恤衫,开始金融科技公司的创业之旅。他为金融机构提供风控和反欺诈等技术服务,如今也生存下来了,未来看好。

银行圈发生巨变,从未如此猛烈

还有朋友进入了区块链创业深水区,为银行等客户寻找场景来应用区块链技术。作为这几年比较火爆的技术,也许大浪淘沙,还是有一些不错的机会。只是切勿动辄就想发“币”套现,ICO融资等。

综上,未来的金融,要么从事民间金融,要么走向科技创业,要么走向高端服务。(职业精平台里从事金融科技行业的专家不在少数,通过高端兼职,尝试接触不同的企业类型,用低成本的试错渠道带来更多的职业选择机会。)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无人银行已来,大势初现,智慧的金融人,必须重视智能革命对原有的社会经济形态所产生的作用,不能以捧上一个金饭碗为满足,只有不断地充电、学习,以自己的进步来应对社会的万变,才能在急速变革的时代掌握自己命运的主动权,不被时代所淘汰。

银行圈发生巨变,从未如此猛烈

银行圈发生巨变,从未如此猛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