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歷代軍隊行軍作戰的軍糧都有哪些?

駐足小站看歷史

闕興明

古人常常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裡的“草”就是軍馬所要吃的草料,相當於近現代軍隊中武器裝備所用的燃油;而“糧”自然就是指軍糧了。
中國古代軍隊的行軍作戰主要靠人力,那時是冷兵器時期,將士們征討四方或守衛邊疆都是要大量消耗體力的,自然就得填飽肚子。因此,軍糧的供應在後勤補給中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

至於軍糧的種類,就不像現在的那些壓縮餅乾、軍用罐頭那麼考究了,也就是根據地域的不同,有什麼就吃什麼。就以漢末及三國時期為例,像北方的袁紹及曹操政權,他們的勢力範圍與士兵主要來源都在北方,就自然以黍(小米)、麥這些為主了。比如曹操在攻打袁術時軍糧吃緊,就借糧官王垕之頭穩定軍心。而這位悲摧的王垕所揹負的罪名就是用小斛給伙房裡分發了黍米(當然是曹操故意為之);而南方的孫權軍團因地處魚米之鄉,他們的軍糧就是稻米為主了;當然蜀漢的劉備軍團也是以稻米為主

另外,古代大軍征戰四方,除了從後方帶來的補給,也常常在用兵之地搶糧。比如諸葛亮五出岐山,在壠上跟魏將張郃對峙時,就指使姜維、魏延他們妝神弄鬼,將張郃大軍預作軍糧的幾千畝麥地割了個精光。

再如北方少數民族,他們的官兵吃慣了肉,就以馬肉牛肉做成的肉乾為主要軍糧了,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就是如此。當然,蒙古大軍在攻略中原時,也是搶到什麼吃什麼。這些在金庸《射鵰英雄傳》裡面就有所描寫,雖然是小說,但有史學功底的作者也是寫得比較合符情理的。

最後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當後勤補給斷絕,連搶也搶不到了之時,那麼就只有殺軍馬為食了。不過另有恐怖的史學記載,在官兵餓極了的情況下也有拿人肉為食的。據史學家考證,明末起義軍張獻忠的軍隊就是這樣一支殘暴之師。
總的來說,我國古代歷朝歷代的軍隊吃什麼軍糧都是因地而異、因時而異,並無一定之規。

大國策

說起咱中國曆朝歷代最有名的軍糧最有名的一個是“光餅”一個就是“兩腳羊”。前者是帶有濃濃的愛國抗倭的光榮稱謂,而後者就是咱漢家男兒的恥辱史。



先說說“光餅”:光餅的歷史,還得從戚繼光抗倭說起。據福州府志記載: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抗倭英雄戚繼光率軍入閩追殲倭寇,連日陰雨,軍中不能開伙,戚繼光便下令烤制一種最簡單的小餅,用麻繩串起掛在將士身上充當乾糧。後來,這小餅流入民間,不但普遍食用,而且還成為祭祀神靈祖先必備的供品。後人感激戚繼光,便把這種小餅叫作“繼光餅”。這種叫法如今福安等地依然保持著。

“兩腳羊”的叫法是在五胡亂華時期:五胡中的羯(jié)族是歷史上有名的“食人惡魔”,史書記載羯族行軍作戰從不攜帶糧草,專門擄掠漢族女子作為軍糧,羯族叫做“兩腳羊”,意思是用兩隻腳走路像綿羊一樣被驅趕的奴隸和牲畜,夜間供士兵姦淫,白天則宰殺烹食。 到冉閔滅羯趙的時候,中原漢人由西晉時大概2000萬大概只剩下400萬,冉閔(殺胡令的頒佈者)解放鄴都後一次解救被掠奪漢族少女就達20萬。這些漢族女子是被羯族人當作“兩腳羊”來飼養的家畜,隨時隨地被姦淫,也可能隨時隨地被宰殺烹食。


注殺胡令:兩晉時期,五胡亂華,胡人視漢人為豬狗,稱漢人為“羊”,不僅大肆殺戮,還烤而食之。後趙大將冉閔發佈了讓漢人崛起反抗的殺胡令,才讓漢人的血脈得以保存。“殺胡令”是冉閔最為著名的政令,此令共分三道。

第一道“殺胡令”:號稱“內外六夷,敢稱兵器者斬之”,也就是說:所有敢拿兵器的胡人都要殺。

第二道“殺胡令”:與官同心者留,不同心者聽任各自離開。


第三道“殺胡令”:所有漢人,凡是斬一個胡人,憑人頭加官晉爵。


董哥歷史

  • 中國有句老話,叫“民以食為天”,孫武聖在所著《孫子兵法》的開篇也提出,“兵者,
    國之大事,不可不察”。將這兩層意思合併,足以看出軍糧在古代軍事後勤乃至戰爭成敗、
    國家興衰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那麼,古人是如何處理這一“存亡大計”的?當時的軍糧包括哪
    些類型?又是怎樣製作的?且讓我們從浩繁歷史畫卷中一探究竟吧。
    小米當家
    今人往往用“小米加步槍”形容戰時條件之艱苦,殊不知,這種不起眼的,甚至有些寒酸
    的“粗糧”,卻穩居古代軍糧“頭把交椅”達千年之久。為什麼偏偏是小米呢?這與古人的活動
    範圍密切相關。隋唐以前,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都在黃河流域,而當地恰是粟米的傳統主

    產區。約6000 年前,粟開始在中原一帶大面積推廣,到了商朝,粟已成為北方農耕民族的
    主食,關於這一點,出土的甲骨文中曾有明確記載。
    眾所周知,只有一種作物在民間廣泛種植且達到盈餘狀態時,這種糧食才可能成為軍糧。
    而從先秦至隋唐年間,粟米是最符合這一條件的糧食品種。而大米由於受當時生產條件限制,
    尚未實現大量種植。據記載,秦漢時期,1 鬥米的價錢可以買2.5 鬥粟,吃大米在那年頭絕
    對是“很奢侈的事情”。古代粟米產量究競多少呢?史載,戰國魏李悝變法時,在什一稅(編
    者注:繳納畝產量的十分之一作為賦稅)條件下,5 口之家耕耘百畝農田,每年可產粟95
    石,餘有45 石,摺合成現代計量單位,畝產約79.41 斤,已達到建國時的60%,這在2000
    多年前實屬不易。
    正是有了充足的餘糧,戰國和秦漢時期,動輒數十萬人馬雲集的大兵團作戰才可能成為
    現實。據《睡虎地秦墓竹簡》記載:秦國將所存粟米分黃、白、青3 項分類收藏,櫟陽倉儲
    糧以2 萬石為1 積堆放,咸陽倉則擴至1O 萬石1 積堆放。這些堆積如山的粟米,無意是秦

    削平宇內、一統華夏的重要資本。到了漢代,粟米更是得到了大規模推廣種植。景帝時期的
    政治家晁錯所著《論貴粟疏》一文中,對粟米的戰略價值給予了高度評價,如“帶甲百萬,
    而亡粟,弗能守也”“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務”,雖然這裡的“粟”已成為糧食的統稱,但
    也從一個側面凸顯了漢代粟米生產的重要性。
    漢朝曾長期與匈奴爭鋒北疆,而為了做好戰爭準備,西漢歷代經治者採取了很多措施,
    其中最關鍵的就是籌糧和養馬。據《漢書•食貨志》記載,漢文帝就曾採納晁錯“以爵位換糧
    草”之言,為邊防部隊籌到了“足支五歲”的軍糧。官兵口糧還好辦,真正要命的其實是戰馬
    的飼養問題。在一些古裝影視劇中,常能看到軍馬在廄中吃草的鏡頭。實際上,漢匈戰爭初
    期,漢軍戰馬吃的精飼料可都是粟米,因為這樣才能保證馬匹體力充沛。那麼,戰馬的肚皮
    有多大呢?《漢書•趙充國傳》說得明白:“軍馬一月之食,度支田士一歲。”《鹽鐵論》也
    提到“一馬伏櫪,當中家六口之食,亡丁男一人。”1 匹戰馬就要吃掉至少6 人的口糧,而漢

    武帝初期,國家已擁有官馬40 萬匹以上,其粟米消耗量之巨可想而知。這種情況一直延續
    到張騫出使西域,引進了汗血寶馬的優良牧草——苜蓿後才有所緩解。
    此外,粟米在軍中長盛不衰還得益於其良好的存儲性。考古人員在發掘隋代含嘉倉遺址
    時發現,其中1 處糧窖中竟保存有已經炭化的穀子(粟)50 萬斤,這應當是尚未來得及消
    耗的餘糧。而據唐代文獻記載,積粟可藏9 年,稻米只能藏5 年。粟米的保質期幾乎是稻米
    的2 倍,實際上粟米貯藏時間可能更長。據《舊唐書•馬周列傳》記載,直到隋滅亡20 年後
    的唐貞觀11 年,前者留下的長安府庫仍未用盡。粟米的這一優點在軍事上意義重大,畢竟
    古代運輸條件落後,邊遠地區駐軍難免遭遇長期無法補給的情況。
  • 融360


    2018-05-12 12:41
    廣告
    重要通知,您的5萬已到賬,立即查收
    融360

    查看詳情

  • 10
    2014-4-11

    操作

    麥稻反超儘管從秦漢至隋唐,小米一直是軍隊的“當家飯”,但其並非全國性的糧食作物,只是受當時中華文明的政治中心、軍事重心、生產力水平、政府引導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粟米才牢牢佔據了軍中主食的地位。隨著唐朝中後期經濟重心南移,小麥和水稻產區不斷擴大,大米白麵逐漸取代粟米而成為軍糧首選。唐初以前,北方地區的小麥和粟相比,仍處於次要地位,徵收賦稅時甚至被歸入“雜糧”之列。但自唐中期以後,小麥種植範圍由東向西、向南迅速拓展,到明末,北方百姓的飯桌上已是“小麥居半”。而在南方,經過歷朝歷代的開發,至隋唐時,江南的生產力水平已有長足進步。南方雙季稻在唐代就已普遍種植,還出現了稻麥輪作複種的1 年2 熟制。此後,大量稻穀北運,和小麥一起成為後世軍糧的主體。有意思的是,麥稻製品的普及速度,除受耕作技術、自然條件制約外,還與南北方獨特的飲食習慣緊密相關,而習慣有時是很“頑固”的。據學者曾雄生介紹,古人加工主食多采取蒸煮之法,即將粟米或大米制成米飯或粥食用,但用這招做出的“麥飯”無論對於吃慣小米的北方人,還是吃慣大米的南方人而言,都是難以下嚥的。古籍中就曾有過南北朝齊梁交戰時,南方人組成的梁軍因吃“麥飯”導致士氣不振、戰鬥力下降的記載,而梁軍後來轉敗為勝的訣竅也很簡單——大米飯外加燉鴨肉。或許有人會問,為啥不把小麥磨成麵粉呢?這還真怪不得古人。據考證,直到南宋時期,許多地區出產的小麥仍“軟泥少味”“黏齒不可食”,顯然不適合加工成麵食。但隨著品種的改良和麵粉加工技術的進步,火頭軍們“開發”出了越來越多可口、美味的麥類軍糧,並留下不少有趣的典故。像今天人們廣為食用的饅頭,當初就是在軍中誕生的。據說,當年諸葛亮平定南疆叛亂回師途中,經過瀘水時,為平復水中的怨氣,又不願取人頭獻祭,就讓廚師用麵粉做成人頭的形狀丟進河裡,從此便有了饅頭這一食品。再如鍋盔,據河南《武陟縣誌》記載,三國時關羽領兵鎮守博望,正值秋旱缺水,難以為炊,軍心浮動,關羽飛馬派人向諸葛亮請命,欲棄城不守。哪知諸葛亮的回信卻是一種節水食品的做法——“多用乾麵,摻水少許,合成硬塊,大鍋炕之,得食為盔,以灼將士”。關羽如法炮製,烙餅狀如頭盔,乾脆香酥,因水分極少,久貯不變味,特別宜於軍旅食用。三國爭雄,逐鹿中原,鍋盔做法隨之傳播開來。還有因戚繼光而得名的“光餅”,由於倭寇流竄劫掠,明軍跟蹤追擊,來不及埋鍋做飯。戚繼光遂令火夫用而粉做成小圓餅,以炭火烤炙,餅色金黃,酥脆鹹香,中戳小孔,以繩串之,以便士兵攜行食用。

走路帶風13

(粟米)

春秋戰國時期,古代的軍糧可供選擇的很少,想做為軍糧的作物必須在民間廣泛種植且國家有充足的庫存才能做為軍糧。其中粟米是當時廣泛種植的農作物,距今已有6000年的歷史,現在人們把比較細的糧食統稱為粟。雖然當時已經有了大米可供食用,但是大米屬於比較昂貴的食物,只有當時的大夫、諸侯可以消費的起,軍隊的主要糧草仍然是粟米,並且粟米的保質期更長,是大米的2倍,非常適合當作邊疆駐軍的儲備。

(軍馬所吃的精糧消耗是士兵的6倍)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做為古代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軍馬,很多人通過看電視劇都以為軍馬只要在有草的地方就可以了,不需要額外消耗軍糧。其實軍馬如果想要保證作戰時體力的充沛、有爆發力,吃野草是遠遠無法滿足的。在古代軍馬吃的是跟人一樣的精糧,比如漢代的軍馬吃的就是粟米,一匹軍馬一天的口糧是6個士兵的總量,所以說在古代沒有天然牧馬場的情況下,想養一支騎兵是非常消耗國力的。

(饅頭)

到了東漢末年,軍糧的種類就已經很豐富了。比如北方的曹操、袁紹就多以黍米、小麥做為軍糧;江東的孫權則以稻米做為軍糧。在諸葛亮北伐時,曾出現過司馬懿統領魏國大軍堅守不出,蜀軍糧草難以為繼,於是就有了諸葛亮用記搶割魏國幾千畝麥地的事例。而在諸葛亮平定南方孟獲造反時,小麥粉製成的饅頭被傳為諸葛亮首創。

(燒餅)

除了這些主食,古代軍隊中也出現了一些別的雜食,但是普及率並不高,比如漢朝時出現的燒餅,一般時士兵私人購買攜帶。而到了唐宋年間,燒餅來說大規模普及軍隊,到了明朝時軍用燒餅的發現更近一步,做成圓餅,炭火烤制,酥脆鹹香,並且經過脫水壓榨,具備了現代壓縮餅乾的特徵。


軍情解析

其實一直到近代,糧草一直是困擾軍隊戰鬥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比如說長平之戰,趙國之敗,並非敗在紙上談兵的趙括之手,而是由於糧草供應不上,造成軍隊戰鬥力急劇下降,才成就了人屠白起坑殺40萬趙卒慘劇。


在歷史上,幾個大一統的朝代,大多都是通過軍墾,來滿足部隊對糧草的需要。


偶爾有幾個特殊的,首先是食人魔符登,他的軍隊出征從來不帶糧食補給,而是把敵人的屍體當作士兵的口糧。戰場上血流成河,橫屍遍野,但屍體只剩下頭顱,他們的身體,都被前秦士兵當做了食物!苻登給出的解釋:“吃人肉,健壯能鬥!”


第二個比較特殊的情況是蒙古人,他們最擅長的是屠城,而屠城最主要的原因,一個是咱草除根,永絕後患,另一個就是可以獲取足夠的糧草補給。


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例子,宋朝軍隊戰鬥力不強,飽受詬病,主要是因為沒有馬匹,明朝建國後,吸取了這個教訓,但他們同樣沒有草原放牧,於是從農民手中掠奪的大批土地種植苜蓿,糧草問題解決了,但是造成了大批的農民流離失所。

個人見解不喜勿噴。


花近高樓1

以前軍糧運輸,距離遠的話,往往有十車糧食到達營地也未必有五車,距離遠了行軍速度慢,而且那麼多輜重糧草,加上牛馬草料,補充兵器,紮營物資等等,數量眾多,不可能走的快,而正因為如此,才導致押送人員對物資的消耗也多。



第一,便於存儲。

一般情況下,軍糧都是比較好儲存的穀物,比如水稻,小麥,大豆,穀子等,粟(沒有脫皮的大米)存九年米存五年(隋朝滅亡二十年後,留在長安的糧食還能吃),打仗一個是路上廢時間,而且打仗也不知道要多久,在口感和飽腹之間,只能選擇飽腹,後來逐漸被麥子代替。

普通的士兵能填飽肚子是第一位,而那些酒肉蔬菜,平時基本很少,比如秦朝,在陝西一帶,小米為主食,屯糧積粟如山,就是喝粥,平時也就是鹹菜大醬配著吃,不過蒙古士兵據說是有肉鬆和肉乾的。如果有犒賞三軍的賞賜,還能吃點好的,或者為了鼓舞士氣,在開戰前吃點好的。



第二,烹調方式。

宋朝以前烹調方式很簡單,基本不是炒菜,就是煮羹湯,只不過有點像勾芡那樣粘稠,在粥里加入野菜野果和糧食之類的,還有肉,非常之濃稠。

很多時候士兵是要去搶糧食的,特別是先鋒部隊,簡裝前行,“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掠於饒野,三軍足食”,能搶敵人的最好,逼得不行就只能搶普通百姓的,一切動物都不放過,甚至出現了食人的殘劇。



糧食在古代是件很難解決的大事,就連雷劇編劇都知道燒了人家糧草後果多嚴重,諸葛亮曾經在五丈原種糧食,不過地少人多,不夠吃,被司馬懿知道後就硬拖,可見糧食對於軍隊戰鬥力影響多大。


軍事一點通

民以食為天,行軍打戰都講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足以見得作戰的軍糧是何等的重要了,可以說再厲害的軍隊,如果離開了充足的軍糧也就等同於丟了半條命了。

那麼,以前軍隊行軍的軍糧都有什麼呢?軍糧一般需求量大,而且要便於運行,還能長期儲存。最早的時期,軍糧一般是小米,然後加一些蔬菜、豆類熬成粥吃,有時只能吃吃野菜野果,有時也能吃點肉。到了漢朝,百姓開始吃麵,軍糧也就漸漸變成了湯餅和麵疙瘩之類的面制食物。而到了唐宋時期,國家繁榮富強,經濟空前發展,燒餅漸漸的成為了標配軍糧。比如宋朝出征前,會下令城中製作乾糧,如麻餅等,按量給茶、水等給士兵。明朝軍隊甚至還發明瞭穿孔燒餅,行軍作戰時背上一串。

當然,除了這些行軍攜帶的軍糧以外,還有一些野味,在一些影視文獻中,也常常記載軍隊出去打獵以野味作為軍糧。如一些野兔、山雞等。而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前有強敵,後無補給的時候,草根樹皮甚至是人也都會是一種軍糧。


霹靂火軍事

古代的軍糧在不同朝代是不同的,這也和社會的發展有很大的關係。首先就是小米,小米在中國軍隊佔據最高的地位。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說明糧草在戰爭中的地位,畢竟吃不飽飯的士兵是沒有戰鬥力的。但是在古代保溫條件不好的情況下,怎麼才能讓士兵吃上健康的食物呢,小米易保存,也就佔據了很大的比重,同時在唐宋之前,中國的主要糧食產區在北方,北方適合小米,所以在唐宋之前軍糧以小米為主,煮粥來作為軍糧,裡面加上一些蔬菜或者稀少的肉食,非常的粘稠。麵食在當時不如小米好加工,自然麵食就少了很多。在唐宋之後,社會發展以及技術相較於之前的朝代有了很大的進步,軍糧中也就逐漸有了麵食,麵食中是很少有饅頭之類的,大多是以幹餅一類的為主。同時因為有了京杭大運河,以及南方經濟的快速發展,軍糧中就出現了大米,最經典的就是水泡飯,但是依舊是以小米佔據大頭,煮粥的蔬菜也多以醬或者醃菜為主。在明清時期,一些軍隊就攜帶穿孔的圓餅,方便攜帶,保質期長,可以隨時食用。在部隊出發之前,會有送行宴,期間會有酒肉來激勵將士的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