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书法作品中会有那么多章?

得失随缘学书

不不不,题主你理解错了。

其实书法作品中一般不推荐盖很多章,钤印是有讲究的,并非一直戳戳戳。如果钤印盖的不好,不仅不会起到美的作品,相反还会增加突兀感显得多余和累赘。

所以在钤印时,以简洁为宜。


△ 行书节录《山静日长篇》局部


一般来讲,钤印数量不要过三。如果一幅画盖了很多印章,就会显得杂乱,在书画时,推荐盖姓名章,有朱文和白文,可以都盖,也可以只盖一个,其他的就还有闲章之类的印章了。


题主你在其他书法作品中看到很多章,多半是收藏鉴赏章,一般古代大收藏家在入手如此珍贵之书法作品,很多都加盖收藏印,比如历史上非常著名的项元汴和乾隆,这俩极其喜欢给书画钤印。


来参考一下以下两幅名作,哪里还有美可言。


其次,钤印大小也有讲究。印章的大小,应与作品的幅式大小相匹配,应与题款字相等为宜,小一点亦可,但是千万不能大于题款字,大则不雅


第三点就是钤印的位置要恰当,这一点我们在《书法作品常用的印章有哪些?》中也说过,

若是书画的密处不够紧凑,可以用印章来补,增加紧密感,如果一幅作品同时要盖引首章和压角章的话,切记不要排在一变,成对角更好,包括腰章,长幅作品中间略空的时候可以盖腰章。


在钤印时要保持风格一致,比如说奔放开阔的书法作品就不适合用铁线印章了,同理,工整秀丽的小楷作品等不适合用飘逸飞动的印章了。


最后,还是那句话,钤印一定要以简洁为宜,题主千万别被流传下来的那些历代名人之作误会了,创作之人绝对不会盖那么多章的,你所看到的很多很多印章都是经过流传,惨遭某些“收藏家”狂盖印章的毒手啊!




东家APP

在一幅书法作品中讲究“章不过三”正式姓名,多为白文,字号印则为朱文,先盖白文(正式姓名印),后盖朱文(字号印),再盖一方起首章,

但现在流传下来的书画作品,都有很多印章,这些印章是在流传过程中,收藏家盖的收藏章,题跋后的名章等


青青子衿的云裳


员外自己也刻了几个章,虽然水平不高,可能内心喜欢卖弄风雅。但实际盖章有学问,第一当然是美了,你想一片黑墨当中透出几点红花来,好看不好看?

其次,盖章有助于章法的补气。你看上幅作品,这是员外刚从朋友那儿求来的《心经》,右边整齐,左边下部明显漏气,不协调,盖上了一小和尚印衬托,立即有拨转千斤的味道。

最后,就是引首章,右上舟印引文,《心经》是慈航之舟也,寓意深远,象征我人虔修《心经》,乘此宝筏渡过生死之海,到达彼岸也,中间小和尚在经文中,勤苦修行也,最后落款印,朱白对比,学人依教奉行也。整篇印字相得益彰,愈显其妙也!

所以,印不是乱盖,还是有一定学问的。当然,员外不是书法专业,仅是个人浅见,供参考。


十八员外

要说盖章最多的大概要数《三希堂法帖》了吧,所以盖的章多自然有高大尚之感!可真正的书家盖章是很有讲究的。盖在开头的叫启首章,也叫闲章,主要是不让开头太空,叫闲章,也可以不盖。最后盖名章,一般盖一枚,为了调节款识的高低也有盖两章的。闲章是天,用阳刻章,名章是地,用阴刻章。另外比较特殊的是草书,大篇幅的草书,在空白大的地方也可加盖一章,让上下篇幅有机连系起来,但有一个原则,不能和别的章在一条水平线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