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惡言相對,他仍堅持幫助“敵國軍人”,原來真的有善有善報!

眾人惡言相對,他仍堅持幫助“敵國軍人”,原來真的有善有善報!

二戰局勢隨著美國人的加入不斷改變,日本的敗勢不斷明顯。而最終1945年廣島長崎的兩顆原子彈讓日本放棄掙扎。中國戰場一地雞毛,無暇顧及留在中國的老弱病殘。這其中就包括無家可歸的石田。

眾人惡言相對,他仍堅持幫助“敵國軍人”,原來真的有善有善報!

河南農民孫邦俊儘管遭受了日本軍隊的禍害,對日本人深惡痛絕盡但是孫邦俊還是覺得他非常可憐,就順從自己的善心收留了石田,並且幫他求醫問藥。畢竟是戰後的日本,村民的恨意還未消去,這給孫邦俊帶來了很多困難,尤其是許多不知情的人對他的中傷,很多人說他是日本人的走狗,是隱藏的沒有被懲治漢奸。

眾人惡言相對,他仍堅持幫助“敵國軍人”,原來真的有善有善報!

儘管如此,諸多的困難也並未讓孫邦俊停止幫助石田的行為,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對石田的關心也並未消失。這一善舉被持續的做下去。

等到孫邦俊去世之後,他的子孫們繼承了長輩的這一善舉,對石田也是在持續的照顧著,甚至村裡面有的補助也考慮上他。

在和日本建交之後,日本對中國的幫助不少,並且長年會有代表團來中國訪問,這是時,為了幫石田了卻心願,孫邦俊的孫子費盡心思,終於讓石田見到了同胞,並且回到了日本。

回到日本的石田已經87歲高齡,但是他從未忘記陪他走過47年歲月的異鄉老人他一直考慮回報他們的恩情。並且在回到日本之後開啟了一次募捐。用募捐的錢,來資助孫家的子孫去日本留學,並且為河南提供發展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