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骑兵天下无敌的原因是什么?

蝶熙儿

13世纪,成吉思汗的名声让整个欧亚大陆为之颤抖,他及其子孙带领的蒙古草原骑兵,先后灭掉了40多个国家,建立了历史上最辽阔的大帝国。

蒙古霸业前无古人,蒙古骑兵更是被称作“铁骑”,有资料显示,他们西征时在俄罗斯草原上一边行军一边作战,每天能推进80公里,这个速度令人咋舌,80公里在战争中是个什么概念呢?拿二战来说,德国进军苏联时使用的装甲部队,就是这个速度。

那么,蒙古铁骑一天能跑80公里,是真的吗?我们将其归结为四点来分析。

【马匹优势】

马匹是蒙古军队所向披靡的关键因素,装甲部队中的坦克开的时间长了,零件必有磨损,坏了得修,没汽油了它就变成了累赘。马匹就不一样了,奔跑是它们的天性,耐力是它们的优点。

特别是蒙古马,矮小精壮又皮厚毛粗,耐受力极强,跑累了啃啃草喝喝水,眯起眼睛晒会儿太阳就能恢复体力,打个饱嗝继续跑啊跑,它们跟着骑兵们勇闯欧亚大陆,属于低碳环保无污染的交通工具。

【马匹分工】

蒙古骑兵的马是有分工的,行军有走马,驮东西有驮马,上战场有战马。就比如说关羽的赤兔马,平时是不舍得骑的,普通的情况就骑普通的马,只有打仗时才召唤出赤兔马。所以,蒙古骑兵一般每人都会带上3、4匹马,最多的时候带10匹马,绝不可能一人就带一匹的。

我们在电视上,往往会看到蒙古骑兵一人一马出现的镜头,其实是错误的。要么是导演真不懂,要么是拍摄经费不够,租不起这么多马吧。

【无需后勤】

草原民族从小就长在马上,自然环境将他们打造为骁勇善战的勇士,在与狼、狐狸,甚至黑熊、豹子的较量中,他们不用学《孙子兵法》,在行围打猎中就能对兵法无师自通。他们出门打仗不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背上弓箭挎上刀,带几件衣服、盐巴、引火的东西,点点名报个到就能骑马出远门。

天上有鸟,一箭射掉,地上有鹿,一箭射倒,支个小火堆烤一烤,再撒上点盐就能吃了,渴了直接去接一碗马奶,跟本不需要带后勤。

【就地取材】

马毕竟是生物总会死,那骑兵们缺马了怎么办呢?有两种方法解决,一是公马母马可以在行军途中谈恋爱生小马,等不及小马长大还有第二种方法,马自古就生长在大草原上,在工业革命还未出现的时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有很多野马。骑兵们可以就地取材,用一根柔韧的套马杆,就能套住强健的马匹。

野马可不简单,它们不是中原官宦人家养在庭院里的娇贵马,也不是帮农民推磨拉大车的服务马。野马那骨子里的暴脾气,不惧战场厮杀,调教之后安上马鞍,就能录用为战马。

从以上几点优势来看,蒙古铁骑拥有着无以伦比的战争禀赋,天下无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骑射能力。


地图帝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正式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随即,蒙古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疯狂的扩张。

金国作为蒙古曾经的压迫者,最先受到蒙古的打击,曾经不可一世的女真在蒙古的铁蹄下节节败退,大片土地被蒙古人划为牧场。

1219年,发生了蒙古商队在中亚花剌子模被杀事件,这成为蒙古西征的导火索。随即,蒙古大军千里驰骋,越过阿尔泰山,开始了对西方世界的屠戮。

很长一段时期内,蒙古都是默默无闻,直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蒙古才成为一支可怕的力量。然而,据史料记载,蒙古骑兵的精锐一支维持在二十万左右,这么一支不算太多的军队数量是如何在亚欧大陆掀起腥风血雨的?

1、硬件优势

战斗的胜利,离不开优良的装备。

首先,蒙古人是马上的民族,基本天生就是战士。在他们出生时,就开始了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奔跑,骑射是游牧民族的必备技能。当这些技能运用到战争中时,就可以产生可怕的力量。

蒙古人的食谱比较单一,牛羊肉、奶制品虽然单调,但是营养成分高,对保持良好的体质有诸多好处。

承载这些恐怖战士的,是奔腾在草原上的蒙古马。这种马虽然个头小,但是耐力惊人,当别的军队面对茫茫草原和沙漠束手无策时,蒙古马可以轻易将千万个蒙古战士送到千里之外的彼岸。

可以日行千里了,那么如何实现毁灭性打击呢?蒙古人改进了可怕的复合弓,相比于欧洲军队的长弓,这种功轻巧且射速快,且射程远达300多米。这让蒙古骑兵在野战中大显神威,特别是两军还未相遇时,弓箭已经开始了大量杀伤。

针对沿途墙高沟深的城池,蒙古人军队带来了抛石机。当抛石机将石块乃至敌人的尸体大量抛向敌人时,敌人的内心是崩溃的。

2、软件优势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蒙古军队万里西征且来去如风,这不是为难后勤部门吗?

实际上,蒙古军队根本就没有后勤部门。他们的后勤补给,靠的是以战养战,就地取材。

我相信,他们也有可能吃敌人的尸体。

既然没有后勤部门的拖累,那么蒙古骑兵的行军速度就空前加快,长途奔袭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往往在对方还没有反应过来时,蒙古弯刀已经架到了他们的脖子上。

即使在屡战屡败中积攒了经验,组成了坚固的正面防御,蒙古骑兵就没有办法了吗?

为了应付这种情况,蒙古骑兵研究了独特的战法。具体就是小部队佯攻然后佯败,吸引敌人追击,然后大部队合围。如果敌人不上钩,蒙古骑兵就在正面展开攻击的同时,以主力迂回到敌人后方展开猛攻。这种战法对付欧洲重骑兵兵团简直不能再好使。而遇到蒙古骑兵迂回,他们就只剩下一个宿命,阵型崩溃后被屠杀。

迂回战术后来被发扬光大,德国名将隆美尔就是这一理论的登峰造极者。

为了保证长途奔袭的战斗力,蒙古骑兵的坐骑数量基本大于1。所以遇到蒙古军队,不用感慨自己无能,而是对方太强悍。

除了以上因素,还有蒙古军队的指挥系统非常简单高效,在对手还在请示要不要打时,这边已经结束战斗了。配合蒙古军队的良好军纪,如若不胜,天理何容!

3、地形因素,沿途基本为草原地带

蒙古西征简直是摧枯拉朽,后期向南进攻却一步一坑,为什么?

地形!

展开世界地图,在北纬40度左右的亚欧大陆,基本都是温带草原地貌,正是适合策马奔腾的地形。踏上草原,蒙古军队不用加速,就已经飙到120迈。

蒙古西征的阻碍主要来自沿途的山脉,但是好在阿尔泰上等都有山口可以快速通过。过了山口,是一个更加平坦的世界!

蒙古骑兵赖以取胜的,就是来去如风的远距离机动,这种地形就是天然的舞台。

所以蒙古军队能够高歌猛进一路向西!

4、西亚欧洲斗争严重,给了蒙古可乘之机

在蒙古人来之前,中东周边很热闹。

为了应对日益扩张的伊斯兰教势力,在罗马教廷的默许下,欧洲人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十字军东征”,这场战争持续了200多年。十字军的到来让中东地区长期战火连天,这给了东方来的蒙古人可乘之机。

蒙古军队不是仲裁者,而是殖民者。在蒙古军队的打击下,西亚和欧洲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政权纷纷灰飞烟灭。

除了他们的相互伤害。经过了长达几百年的折腾,此时的西方各政权已经进入了暮年之期。所以面对新生的蒙古,他们的表现是迟钝的、无力的。

5、疯狂的屠杀政策

杀!是蒙古军队的主旋律。

蒙古军队打到哪里,就杀到哪里。他们认为,将敌人放在自己的后方是不明智的,因此他们对所过之处,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杀掉。在他们看来,清除了这些人口,刚好可以将土地划为牧场用来放牧。

蒙古的这种做法,固然起到了“安定”后方的作用,却毁灭了沿途几乎所有的文明成果,导致世界历史的一次大浩劫。而且,杀戮之后,蒙古军队并没有多余的人手来处理尸体,这导致传染病流行,特别是黑死病。

黑死病是蒙古军队带到欧洲的,从意大利开始,这场瘟疫前后百年将欧洲一亿多人口彻底抹去,相当于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给西方文明造成巨大冲击。

除了杀戮,他们也会刻意剩下一些俘虏,在进攻下一座城池时,让他们充当第一梯队,就是炮灰。见了自己的父老乡亲,谁忍心自相残杀,利用这一点,蒙古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总体说来,蒙古骑兵天下无敌绝不是侥幸,而是有着多方面的因素。不得不承认的是,成吉思汗麾下的蒙古骑兵,的确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空前绝后的征服奇迹。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静Yes

成吉思汗时代,蒙古草原的人口和1000年以前没有什么区别,这里气候恶劣,只能放牧为生,所以人口只有100多万,军队不过30万,如果遇到强大的对手,凭借这点人力资源,很快就会打光。但是,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蒙古骑兵经常以让人惊叹的战损比赢得胜利,所以蒙古骑兵在征战多年之后,数量还是没有什么变化。

成吉思汗时代蒙古骑兵之所以战斗力这么强,跟成吉思汗对军队的天才建设是分不开的。

军队组织精细化

在成吉思汗之前,各部落多以酋长为领袖,打仗时酋长的威望和能力成为关键。如果酋长不幸阵亡,旗下的军队往往一哄而散。所以,士兵不耐苦战。

成吉思汗按照十进制的科学方法重组了自己的部队。首先,成吉思汗将所辖军队组成100多个千户,每个千户手下统帅1000人马完成作战任务。当需要进行大规模作战时,由10个千户组成一个万户,而万户的指挥官是由其中一位千户指挥官所担任。这就保证在战斗中军队能够统一得到指挥,避免了各自为战!

没有铁的纪律,战车就开得不远。

在现代军队中,令行禁止是一件平常不过的事,但是古代军队的纪律性往往没那么强。这一点在生性豪迈的游牧军队中更为明显。所以,在行军布阵时,军队的执行力极差。

为了改变这一短板,成吉思汗对纪律极为重视,对违纪者的惩罚也非常严厉,并且实行了连坐制。

思想教育

一支强大的军队往往来自于思想的统一。反面的例子有波斯帝国,这个空有百万大军的帝国,在面对希腊联邦的时候多次失利就是因为国家的思想不统一,波斯境内有100多个民族,语言、习俗不同,而且各怀鬼胎,一看不好扭头就跑,所以人多打不过人少。

正面例子如汉朝,这个拥有5000万人口的大帝国,可以爆锤周边,就是因为团结。当汉武帝想打匈奴的时候,远离长城的南部楚地百姓也会大力支援。而汉朝对外的胜利也会被认为是全国的胜利。所以,汉朝才会无敌!

在成吉思汗之前,草原各部落的信仰是不一样的。成吉思汗将草原统一后,所有部族有了统一的信仰,腾格里,成吉思汗就是腾格里在人间的代言人。

就这样,一个组织完善,纪律严明,思想统一的军队诞生了。有了这支军队,再加上成吉思汗高超的指挥能力,吊打全球就没什么技术难度了!


历史风暴


蒙古铁骑横扫了大半个亚欧大陆,自征服世界以来鲜有敌手,之所以战斗力爆表,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

全民皆兵

这个其实是最重要的,作为一个草原民族,蒙古人早期面临的敌人很多,金国、花剌子模、塔塔尔人。而且蒙古内部也是部落林立,经常发生兼并战争。因此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蒙古人极善战斗,再者人家的业余爱好除了拉个马头琴唱唱歌就是摔跤骑马射箭。这就好比一个天天打架的孩子遇到战争就是要比没打过架的厉害的多。

精良的装备

这个倒不是一开始就这样,但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后,蒙古骑兵的装备就可以上是氪金级别的了。因为生产主要靠抢,手里的家伙事不行那自然是不可以。蒙古人手里的大弯刀那是经过精炼的,虽说不能削铁如泥,但是想砍断敌人的肢体还是轻而易举。近战的除了大弯刀,还有骑枪、铁骨朵、小圆盾、匕首。蒙古骑兵最为著名的自然是手中的蒙古弓,蒙古弓通常为60磅短弓,为反曲复合弓,劲道非常足,而且射速快。蒙古人所用的箭也是多种多样,用于不同目的,比如破甲的宽刃箭、穿透力极强的雕翎箭等等。除了进攻装备,身上的护甲也很重要。一般来说蒙古铁骑给人的感觉都是一身皮毡子加个皮帽。然而蒙古的统一战争中,这些骁勇的骑兵们就已经身着铁质重札甲,胸前一对护心镜,重骑兵更是将甲胄武装到马,好似金国的铁浮屠。而且还有一点,就是蒙古骑兵会一人三匹马,以保证持续的动力,可以长途奔袭。


战术多变

蒙古人打仗给人的感觉就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然后不停的射箭对敌人进行消耗。这其实是个误区,早在征服花剌子模的时候,这种游牧战法就已经表现出了漏洞-太过松散。于是成吉思汗改变了战术,用金国骑兵善用的轻重骑兵协同作战。轻骑兵先射箭骚扰,待敌军进攻后分往两翼,然后重骑兵正面冲锋践踏。在和中国人的战斗中,蒙古人还学会了骑兵雁形阵、骑兵楔形阵等。除了单纯的骑兵作战,蒙古人还会步骑搭配,在对农耕文明多次征服后,蒙古人也会用步兵压阵,巩固骑兵战果。甚至投石机床弩火炮齐发,先打乱敌人的部署,然后乘乱拿首杀。


当然了,蒙古人也不是战无不胜的,即使是在蒙古人最强盛的13世纪,打败蒙古骑兵的对手仍不在少数,像德里苏丹国的象兵、埃及马穆鲁克的马穆鲁克骑兵。都曾经阻断了蒙古人扩张的方向,打破了蒙古骑兵不败的神话。


火器工坊

第一、游牧民族的生活生产方式使每一个蒙古人都成为合格的战士。蒙古人从三岁开始,就开始进行骑射和步射的训练,长大后更是以狩猎为生存方式,

“及其长也,四时业田猎”,所以,每一个蒙古人等到成年后就已经是一个合格的战士了。正如《蒙鞑备录》说道:“鞑人生长鞍马间,人自习战”


第二、成吉思汗时代将部队按照十、百、千、万来编组队伍,使蒙古军有了统一的军制。“其民户体统,十人谓之排子头,自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各有长”,每一个编制都配备基层军官予以指挥,而且成吉思汗本人对军纪非常强调,据《中国历代战争史》引用其他文献说

“其善将十人者,堪以十人委之;若十人长不知驭其小队,我则并其妻子一同处死。在十人中别选一人代之”。固定而精密的编组,加上成吉思汗在蒙古国中任人唯贤,强调军纪,使整个蒙古军队的指挥系统如臂使指,可以准确而顽强的执行各种战术任务。


第三、蒙古人的战术是非常值得称道的,不仅精于骑射,战术灵活,而且更善于强兵硬战。我昨天看了一晚上的《黑鞑事略校注》,非常的叹服,注意此书多是宋人彭大雅亲身所见,可靠度极高!我下面来试举几例。

在《黑鞑事略·其阵》篇上写道:“凡遇敌阵,则三三五五四五,断不簇聚,为敌所包。大率步宜整而骑宜分,敌分亦分,敌合亦合”。蒙古人在其刚开始布阵的时候就非常注意不被敌人所包围,所以敌人四散分开,自己的军阵也四散分开,敌人聚拢,他也聚拢,不管怎么样都不能被敌人包围,而他们自己则“百骑环绕,可裹万众”,而自己在一开始就试图包围敌人,使自己在战斗一开始就处于不败之地。


而在《其破敌》篇上对蒙古人的战术讲的更为详细,在这篇对蒙古人战术的分析中,我发现蒙古人的主要战术并非骑射,而是骑兵冲锋,只是蒙古人发动攻势更加狡猾凶猛。

蒙古人在冲锋的时候就如海浪一波接一波的反复冲锋,坚持不懈。“不动则前队横过,次队再撞。再不能入,则后队如之”。在他们向你发动冲锋的时候,已经对你产生了包围态势,然后从四面八方一起展开进攻,“四方八面响应齐力,一时俱撞”

而他们擅长的骑射就是扰敌之术,当敌方军队队伍严整并具有完备攻势的时候。则那些蒙古骑兵环绕敌阵,并不停的放箭骚扰,使敌军不能较好的休息,时间一长敌军能得到饮食又疲惫,阵形松动,则发动攻击。“相持稍久,敌必绝食,或乏薪水,不容不动,则进兵相逼”


所以根据彭大雅的记载蒙古军队的战术是非常灵活的。

第四、蒙古人不断引进学习先进技术,对先进的事物多使用拿来主义,所谓“盖回回百工技艺极精,攻城之具尤精。后灭金虏,百工之事,于是大备”。在攻打襄阳城的时候蒙古人就动用过回回炮。

我认为这四点就是成吉思汗时代蒙古人战无不胜的原因。


论史

蒙古骑兵天下无敌的原因:

1、意志坚定,能征善战的统帅——成吉思汗,久经人生磨难,久经沙场考验,屡败屡战,坚毅果敢,永不言败,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2、蒙古人游牧民族的生活特性——马背上的民族,有血性,不怕死,善于征战突袭,来无影去无踪;

3、蒙古优良的马匹——个子矮小,但体力耐力好,又耐严寒,耐饥渴;

4、蒙古骑兵适当的战略战术——以战养战,打到那儿吃到那儿。

5、震慑敌人的心里战术——若顽抗到底就屠城屠村,极大震慑敌人。

6、只为征服,不为占领的征战目的——打完就走,持续征战


环球故事汇

第一,严明的纪律

令行禁止是蒙古骑兵天下无敌的重要法宝之一。源于成吉思汗统一草原的战争之中。

第二,精准的战术

像狼群攻击动物一样的战术。只要找到一个突破口就从这个突破口上下手。对敌人实行各种各样的精准打击。扫平乃曼西征花剌子模。



第三,良好的装备

所有的蒙古军人身上都披着皮甲。当然重骑兵也有铁甲。这些皮甲对人身体了很好的保护作用,让蒙古骑兵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战斗上。

第四,无后勤

古往今来所有的战争都是最大的经济消耗,但是蒙古骑兵把战争的消耗降到了最低。他们每一骑至少有三匹从马,可以驮带装备可以喝马奶吃马肉在最危急的时候还可以喝马血。使得后勤这一消耗降到了最低。

而且蒙古骑兵还有因粮于敌的传统习惯。这更加降低了战争的后勤成本。

第五,屠城与投降结果的不确定性

语蒙古骑兵打仗如果放出第一箭就意味着拒绝投降那么图澄的可能性就几乎百分百了。但是如果投降也不是绝对保证安全。

但是投降保证安全的可能性更高。只要不是在蒙古人退回草原的路上, 投降的城市一般不会被屠城。

第六统一战线

一旦得到蒙古骑兵的保护确认, 蒙古骑兵只选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替他们管理这座城市而不是留下军兵来驻守城市。只要城市的管理阶层与蒙古骑兵打城 共同交税完成税收任务的协议,城市安全就能够得到保证。

这种统一战线是蒙古骑兵天下无敌的重要法宝。


天长水秋

蒙古骑兵纵横天下既有时代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在里头。其核心关键是对骑兵的战术应用与火炮攻城相结合。成吉思汗在对骑兵的战术应用上天下无出其右。他对骑兵战术做了几个改革。

蒙古骑兵以正面骑射为主背后追杀为辅,绝对不跟敌人正面肉搏,这种战术直接避免了战士的伤亡。蒙古兵纵横天下,如果还是冷兵器时代那种杀敌一万自损三千的做法,蒙古人早绝种了。

成吉思汗对后勤补给的改革。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军马未动粮草先行。可是蒙古军不是!蒙古军把行军跟粮草放到了一起,每个人都是战士,每个人都是补给后勤,缩减了庞大的补给群。

再者,火炮的应用!在以往,攻城战一直都是骑兵的噩梦。攻不进去,粮饷消耗又大。但是火炮却解决这个问题。一旦敌军龟缩入城,则火炮攻城,破城门,倒城墙。


优己

很多答主的思维都是说蒙古人的生活方式、骑射能力、食饮的便捷,等。这些条件只能说是部分因素。但是,大家想想,北方游牧民族在草原生活几千年了。就以戎人掠镐京,西周灭亡,东周迁洛阳开始,到辽金元,也有两千多年了。这种游牧生活条件,骑射能力,他们不是早就具备吗?为什么两千年间游牧民族都不能真正征战亚欧大陆,也不能夺中国国柄入主中原呢?

任何成功的大帝国,尤其是近或超过了千万平方公里的大帝国,其崛起条件都不可能是自然生活条件支持的,必定是时代文明条件支持的。如汉朝、古罗马帝国是古典文明发明的帝国体现,唐朝、阿拉伯帝国是中古时代文明发展的帝国体现。难道蒙古帝国只是草原游牧民族生活特性的体现吗?当然不是。

如果说春秋战国的文化与科技的结果是秦汉帝国,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与科技的结果是隋唐帝国。地中海城邦诸国的文化与科技的结果是古罗马帝国,中东、东罗马、波斯、印度的文化汇合与科技发展的结果是阿拉伯帝国。那么,蒙元帝国与大明帝国的前后相继当然是唐末以后辽宋夏金相激荡而产生了新文化、新科技的结果。

所以,蒙元的崛起虽不能否定其游牧民族特点,但其能在那个时代如狂风暴雨般在六七十年间横扫亚欧大陆,必是时代提供了文化与技术条件。如钢铁的冶炼,火器的发明使用,机械设备的时代发展为军事提供的条件,等等。而这些是只有汉文明才能提供的。金国的末代皇帝金哀宗曾感叹说:“北兵所以常取胜金者,恃北方之马力,就中国之技巧耳。”


玄谷真人

首先我们从蒙古人的身体素质来看,是非常彪悍的,按照现在蒙古族人的身材我们可以推断,那时候的蒙古人,他们的身体,也是不算太高的,并且敦实有力。

这也是与他们的饮食结构有很大的关系,牛羊肉,奶制品,都是高蛋白的东西,马奶又是他们随时可以饮用的饮品。

他们作战所使用的工具,蒙古马个头不够,其适应性相当强,不需要粮食等精饲料,只是吃草就可以,而且奔跑速度非常的快。

那个士兵都有三匹以上的战马。

士兵的素质,良好的体质,而有近似于野蛮,疯狂的杀戮是他们根本不在乎死亡。

在他们的队伍里,又有许多汉族人,为他们出谋划策,作战中 大多采用迂回战术,以包抄的方式,将敌人消灭。

在攻城的时候,采用抛石机,还有很强的弓弩,在这些武器的掩护下,攻城的士兵搭乘云梯,爬上城墙后,大展他们的威武。

远征的蒙古士兵,他们的数量并不多,一般只有十多万人,每攻下一城,或占领一地都要进行大肆的杀戮,将占领地的人们彻底征服,并派出官员对于这一地带进行管理,这样又确保他们的后方补给,不受任何的骚扰。

蒙古人是用这样的作战方式,和策略一直征服了欧洲。

但是,他们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在征服伊朗,印度的时候,爆发了一场大瘟疫,使他们不得不放弃那里的征服,又回到了中原地带,接着就是对宋朝的最后一战,将大宋朝彻底剿灭,入主中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大元朝统政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