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遊記裡面,白龍馬最後,成了什麼?

兄弟一聲吼一生一起走82088521

在中國古代,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地位崇高,呼風喚雨,甚至是帝王的象徵。

歷史上,皇帝都愛稱自己是真龍天子,人類始祖伏羲的母親就是在龍腳印裡睡了一覺,才生了伏羲。龍作為一種虛構的生物已成了中華民族的象徵,代表了尊貴和威權。

在古代農業社會,農民靠天吃飯,掌管著風雨的龍自然是老百姓崇拜的對象,成了人們心中至高無上的神。

然而,被中國人奉為至尊的龍,到了吳承恩的西遊記裡,卻成了受氣包的形象,誰都可以欺負,在凡人心目中最高貴的龍,在西遊世界裡只處在神仙的未端。

這是怎麼回事?

我們先來看看在西遊記當中,龍的地位究竟有多低:

1、龍是一種食物。在安天大會上,有一道菜叫“龍肝鳳髓”;佛祖座前的金翅大鵬每天以龍為食,一天要吃一條大龍王,五百條小龍。

2、龍是一種被廣泛馴養的家畜,連牛魔王的坐騎也是龍的一種:闢水金睛獸。

闢水金睛獸

3、白龍馬原是堂堂西海三太子,只因燒了一顆明珠就差點被斬首,幸好觀音救了他,但在取經路上也只能為人坐騎,連拜師的資格都沒有。悟空師兄弟三人也都是犯了事被貶去取經的,觀音對他們說的都是“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但對小白龍說的,卻是“教他與取經人做個腳力”。

八戒、沙僧和悟空都是在天庭犯了事,按理說,孫悟空大鬧天宮、八戒調戲嫦娥這些罪過可比小白龍燒了珠子要大多了,可他們一個被壓五百年,一個被貶下凡連法力都沒丟,小白龍卻要被斬首!

《西遊記》白龍馬扮演者

4、東海龍王作為四海最尊貴的龍王,孫悟空當年只是花果山的一個散仙,連天宮都沒上過,老龍王居然對他恭恭敬敬,一口一個“上仙”。

5、東海龍王的三太子平白無故被哪吒打死了(當時哪吒只是一個沒有半點身份的小屁孩),敖廣告到天上去,天庭也沒多加撫卹,哪吒復活後居然不了了之。

哪吒鬧海

6、敖廣的小女兒是東海公主,卻做了觀音的善財龍女,也就是個小丫鬟。

7、涇河龍王地位比四海龍王低,但好歹也管著涇河這條流域蠻大的河,居然因為下錯了幾點雨就被斬首了。

8、唐僧他爹是個凡人,一天早上放生了一條金色鯉魚,而那魚居然是洪江龍王!堂堂龍王被凡人撈到市場上賣還沒有反抗之力?

這是怎麼回事?為何在西遊系統裡,龍為什麼會這麼沒有地位?

說好的上古神獸呢?說好的天子象徵呢?怎麼吳承恩大大寫出來的書裡變成了一個弱雞?

其實,一切文藝創作都來自於生活···

首先,在西遊記誕生的明代,龍還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普通明朝人也不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

我們打小就唱《龍的傳人》這首歌,好像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以龍為圖騰,然而事實上,龍有今天的崇高地位也不過才兩三百年的時間,清朝、明朝皇帝都認為自己是真龍,但是在上古時代皇帝一般不說自己是真龍,而是對外宣稱自己是上天的兒子,簡稱天子。

龍在神話裡的地位是逐步提高的。在山海經裡面,龍只是給女媧拉車的,許多神仙都要在腳底下踩上兩條龍來騰雲駕霧。哪吒鬧海的傳說源於唐宋時期,一個小屁孩就能隨便抽龍筋、剝龍皮,可見在人民心目中,龍不但地位低下,而且法力也很弱雞。

龍在後來受到百姓的普遍尊崇是因為它掌管風雨,但在上古時代,司雨之神也不是龍王,而是赤松子。

我國在先秦時期就有比較完整的十二生肖系統了,但在十二生肖裡,龍是唯一一種現實中不存在的動物,但在那時的排序裡,龍卻是一個毫不特殊的存在,第一位都被老鼠佔去了。

吳承恩寫西遊記是在民間傳說的基礎上加工的,普通百姓不認為龍厲害,所以西遊裡龍的地位自然不會高到哪裡去。

第二,在西遊的設定裡,龍不是神仙體系裡的,而是作為獸類形象出現的。

歷史上,關於龍的神話誕生很早,雖然也法力高強呼風喚雨,但一直是屬於召喚獸級別的,比如黃帝戰蚩尤,最著名的應龍,是被黃帝召喚來,對付蚩尤陣營的風伯雨師的。而且戰爭一結束,就再也沒有應龍的記載了。

大禹治水時,傳說是騎著龍劈山引流的,在這裡龍只是英雄人物的坐騎。事實上,在我國古代的傳說當中,所有的英雄都是人類(或由人類修煉、飛昇成仙),無論出現多牛逼的神獸,最後都是被英雄馴服的,從來沒有哪個神獸自己作為獨立的個體拯救黎民過。

在西遊記世界觀裡,龍在凡人眼中確實是很神聖的存在,書中屢次出現龍王受孫悟空所託現身求雨,城中百姓得見真龍交相叩拜的情節。但是在凡人眼中很牛逼的龍,在更牛逼的神仙眼中,就跟咱們眼中的狗、豬、羊一樣,人修煉成的神仙打心眼裡看不起動物修煉成的神仙。

而作為奇珍異獸的龍,在中國古代神話裡也不是最牛逼的,走獸之長是麒麟,不但大鵬鳥要吃龍,連觀音的坐騎金毛吼也要吃龍。

第三,龍這種生物在西遊世界裡並不是那麼珍稀的物種。

龍是分三六九等的,像四海龍王這種已經做到龍界最高地位的之外,還有應龍、螭龍、蛟龍等各種龍的品種,在傳說里人類都能斬殺蛟龍,“陸能搏虎水能斬蛟”簡直是大英雄的標配,把蛟龍和老虎放在一起比較,可見龍不是什麼珍奇猛獸。

除了像四海龍王這樣的龍神仙,還有一種龍,它的誕生實在是太草率了,所以地位就更低下了:

西遊記裡豬八戒讓白龍馬撒尿,他不肯,說:“我若過水撒尿,水中游魚食了成龍;過山撒尿,山中草頭得味,變作靈芝,仙僮採去長壽。我怎肯在此塵俗之處輕拋卻也?”

喝了白龍馬的尿就能成龍,那這龍也不會是什麼牛逼龍,變成神仙們的盤中餐也是可以理解了。

第四,西遊記的成書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響,而佛教傳自印度,在印度神話裡也有龍,叫“那伽”,只是一種和眼鏡蛇差不多的動物。

那伽在佛教屬於天龍八部眾,中國本來是沒有龍王這個概念的,而那伽是有龍王的,這個概念後來和中國龍不斷地整合,在元明時期被道教吸收用陰陽五行加以詮釋,才出現了五方龍王,四海龍王之類,成了道教諸神中很不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第五,整個西遊記的仙界體系都是模仿人間的權力機構而來的。

不僅有長期待在天庭的太白金星,太上老君這種“京官”,也有眾多天庭為了管理三界而設置的地方機構。山有山神,鄉村有土地公,市鎮有城隍爺,所謂的龍王,也只是和土地差不多的一個地方官而已,算是基層公務人員,是天庭權力在凡間的延伸,地位當然高不到哪裡去。

有人可能會問:雖然龍王只是個地方官,但掌握著江河湖海所有的水系,熟悉地理的人都知道,地球上海洋的面積佔了70%多,陸地只佔了30%,海洋生物也比陸地生物多得多,幾個龍王管著那麼大的地方,管著三界裡大部分的生靈,還管著陸地上的降雨,屬於實權人物啊!怎麼還會地位低下?

一切都是因為,明朝是一個皇權高度集中的大一統王朝!

在模仿人間皇權建立的這個仙界官僚體系當中,玉帝作為三界之主對地方握有絕對的管轄權,四海龍王、土地等都只是派出機構,在地方上無法真正形成自己的實權,龍王雖負責降雨,卻完全沒有自由意志,涇河龍王甚至因為下錯了雨還被砍了頭。

龍王管轄的地方雖大,卻根本不可能形成地方割據政權,(明朝的地方官也基本上沒什麼實權)被天庭忽視、被孫悟空等人瞧不起也是很正常了。

古代中國對海洋是沒有夢的,一切的權力系統都是背靠著陸權,西遊記作為一部脫胎於現實社會的小說自然也會仿照構建這樣一個權力體系,龍王管理的面積雖大,但在陸權至上的明朝人眼中,也只是一個掌管著偏遠荒蠻地域的小官,還不如城隍廟裡的土地重要。

中國的傳統文化裡,人是高於一切動物的,即便修成了仙,動物仙也遠遠不如人仙,你看在天庭裡當大官的,哪個前世不是人?

被設定為“獸”的龍,當然地位低下,孫悟空是天地乃天地所化,法力極高又師從菩提老祖,天庭一開始也不將他放在眼裡,只給他一個“弼馬溫”的小官,何嘗不是因為他是猴呢?

當年的小小猢猻弼馬溫,取經途中一路打怪升級,終於入了佛家編制,那麼,鬥戰勝佛的官職究竟有多大?是否比觀音菩薩還要高上一級?且聽咩咩下回再向諸位細細道來···


漢周讀書

白龍馬最後被封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這個果位是不是很高?

有人說,小白龍是菩薩,和觀音菩薩同等級,比豬八戒那淨壇使者,沙僧那金身羅漢要高。

此話大謬!

且看原著誦唸諸佛名單,名詞順序是這樣的:

一、佛級1、南無燃燈上古佛……3、南無釋迦牟尼佛……8、南無彌勒尊佛^47/南無旃檀功德佛。48、南無鬥戰勝佛。

二菩薩級1、南無觀世音菩薩2、南無大勢至菩薩3、南無文殊菩薩4、南無普賢菩薩。

……諸多無名菩薩——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南無西天極樂諸菩薩。南無三千揭諦大菩薩。南無五百阿羅大菩薩。南無比丘夷塞尼菩薩。南無無邊無量法菩薩。南無金剛大士聖菩薩。

三、新晉三菩薩1、南無淨壇使者菩薩2、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3、南無八部天龍廣力菩薩。

從以上名單排序來看,唐僧、孫悟空排名在觀音菩薩之前,是正牌的佛。

像豬八戒、沙和尚、小白龍都不是正牌的佛,連正牌的菩薩都不算。用如來佛祖的定位,豬八戒是菩薩中的汝職正果,即副菩薩。沙僧是羅漢中的大職正果,即正羅漢。小白龍則更低,是羅漢中的汝職正果,副羅漢。

正因如此,小白龍在誦唸名單中排名最低。那還是因為豬八戒、沙和尚、小白龍是此次靈山大會新晉諸佛,故此享受誦唸名單的優待。以後再開會,他們都是茫茫被代表的佛派諸仙中的一個。

為何小白龍的果位這麼低?因為小白龍起點低,罪行大,功勞小!

很多人都覺得小白龍乃西海龍王三太子,血統高貴。其實,他相比豬八戒、沙和尚,在仙界的職位低的太多了。

論罪行小白龍是死刑,孫悟空是拘禁(鎮壓五行山),豬八戒和沙僧都已經刑滿釋放。

取經路上,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功勞比小白龍斗大,小白龍不過是負責馱唐僧,功勞最小。

因此,小白龍成“佛”之後……飛出化龍池,盤繞在山門裡擎天華表柱上,

小白龍成了盤踞在華表之上,看守靈山山門的神龍。簡單來講,就是小小門衛一名!


葉之秋

白龍馬最後被封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

在原著中,白龍馬得到封號之後,被推進了靈山後崖化龍池中,隨即長出金鱗,飛出化龍池,纏繞在靈山的柱子上。



“八部天龍廣力菩薩”的職責是掌管八部天龍,八部天龍即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可謂勢力遍及世界的每個角落,是有實權的。


而相對於小白龍的封號,取經團隊的其他四人,雖然有封佛的,但只是個虛號而已。


菩提是隻貓

天龍菩薩,修成正果。白龍馬被觀音菩薩收服後,鋸角退鱗,變成了白馬,作為坐騎去西天取經,中途出現過一次變為人形,救唐僧。後來功德圓滿,被賜封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菩薩界排名第一十五位。


按理說,是和觀音菩薩同級的,都是菩薩。大於八戒的使者和沙僧的羅漢。這也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


車馬軒

白龍馬一開始是西海龍王三太子,火燒夜明珠,被貶鷹愁澗,吃了唐僧腳力,幼化成人形上岸後又被觀音變成一匹又白又肥的白馬,一路西行都是以白馬姿態出現,只有在對黃袍怪變成宮女想剌殺他,結果不敵負傷。在如來受職時,被封八部天龍馬,職稱為菩薩,還加了廣力兩字。最後啊,白龍馬在化龍池又恢復了龍身,不過變成了條威武的金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