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藥不成功,你差的只是“正確的語序”!

荐药不成功,你差的只是“正确的语序”!

小麗店裡有一位大姐,專業能力不是特別強,平時口才也不是特別好,奇怪的是,顧客就是很容易接受大姐的推薦建議。經常看到顧客跟大姐在一邊三言兩語後,就拿著大瓶小瓶到收銀臺去買單了,小麗開會一直讓大家多向大姐學習,但似乎很簡單的話術,大家就是學不會,為此,小麗一直很納悶。

有一次公司組織店長參加培訓,過程中培訓老師提到一個“FAB法則”的概念,大概是講向顧客推銷商品時的邏輯順序,從屬性(Feature)到作用(Advantage)和再到利益(Benefit)來將產品介紹給顧客,培訓老師還舉了一些實例用來幫助大家理解,小麗突然想到,培訓來時舉的一些實例似乎有就是店裡大姐經常會用到的,只是更口語話一些,原來大姐是不自覺地在運用“FAB法則”來實現銷售的,難怪成功率那麼高。

回到店裡,小麗就把自己學到的“FAB法則”給門店做轉培訓,並且特別分析了大姐日常推薦產品的邏輯順序,讓大家注意培養結合每個人自身特點的“FAB話術”,一段時間之後,小麗發現其他員工推薦產品的成功率確實變高了不少。

荐药不成功,你差的只是“正确的语序”!

“FAB法則”是市場營銷學中最具有實用價值的理論之一,在生活中方方面面都可以用到,但其實FAB並不神秘,也是從我們日常工作銷售經營中總結出的規律,具體到藥店日常零售過程中使用該法則,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FAB法則的核心是“B”,也就是利益,利益對應的顧客需求,FAB的本質就是用一個邏輯順序來說服顧客,使顧客相信產品是可以滿足顧客需求的,也就是為顧客帶來利益,所以一定要快速判斷顧客的核心需求,然後選擇對應產品匹配顧客需求。這是案例中大姐得以快速成交的最主要原因。

2、使用“FAB法則”提煉出的話術一定要簡練、口語化,介紹產品屬性時要通俗易懂,用顧客聽得懂的話來開端,例如說“我們的產品使用了微囊包埋技術”不如說“我們的產品是把有效成分濃縮裝在膠囊裡”,介紹產品作用和產品利益時也一樣,一定要站在顧客角度說話,FAB法則運用一定要自然、不刻意,這樣與顧客溝通起來才會順暢,像案例中大姐一樣,聊家常一樣就實現了產品銷售。

3、闡述利益時儘量圍繞核心利益適當擴展,例如推薦骨關節產品,得出利益結論是“您用這個產品不但自己不受罪,還可以給兒女減少很大負擔”,核心利益是“自己不受罪”,延伸利益是“不給兒女添負擔”,這就相當於在做促銷活動,顧客購買了一個商品,我們有額外送給顧客一個商品,顧客滿意度自然會高,當然也不要隨意擴展關聯太多利益,不然顧客會疑惑。

荐药不成功,你差的只是“正确的语序”!

FAB法則重點在於日常運用,最終目的是養成自己的產品推薦邏輯習慣,碰到顧客自然而然地按照FAB的順序去展開介紹,而不是先想一遍FAB的順序,再去組織語言。最後一點,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FAB的運用前提一定是我們要把合適的產品推薦給合適的顧客,而不是為了銷售產品而銷售產品。

長按上圖3秒鐘,識別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