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应该如何锻炼?

满血原地复活的南恩宠

肿瘤患者适当运动是需要的,运动就涉及到运动的频率跟运动的量,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坚持运动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怎么坚持运动其实就是要挑一种自己能够坚持的运动方式,比如快走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运动多长时间?一般来说最低要求是每周有五次运动,每次超过30分钟,这个是最低要求,如果能多一些最好,但是太多也不好,因为会搞得身体非常疲惫,有一个标准,运动后晚上睡一觉,第二天精神非常好,体力恢复得非常正常,那这个就是适合你的运动量,如果第二天休息以后觉得非常疲惫,就要适当地减少运动量。另外每次运动的强度需要把握好,一般来说推荐中等强度的运动,当运动的时候呼吸稍稍有急促,也有一些出汗,但是运动停止以后适当休息就能恢复正常的心率,这个就是中等强度。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这些都是推荐的运动方式。


海上名医


康爱在线

我们常说“活动活动”,活着就得动,运动才能更好的活着。但是肿瘤患者往往因为疾病的影响、加上手术、放化疗的打击、再加上心理的恐慌,往往摊在床上不想动、不敢动,时间长了肌肉萎缩就不能动。肿瘤像弹簧,你弱它就强。

实际上,肿瘤是一种慢性病(请看何裕民教授的书《肿瘤只是慢性病》),肿瘤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条长路上,锻炼是必不可少的。越锻炼,越精神,免疫力越强。

锻炼的方式,要根据肿瘤患者的身体状况来选择。

身体很虚弱的朋友,可以从按摩和被动的肢体运动开始,请参考康复操。无法主动运动的朋友,也可以做一些“静功”,比如甘肃特色的“真气运行法”,或者其他气息导引的方法。

能够自理的朋友,可以从简单的散步、太极拳、五禽戏开始。

体力恢复的朋友,可以从快走、慢跑开始。还可以器械锻炼,比如哑铃、弹力绳、乒乓球、游泳等等。

我十几年前有一个胃癌手术的病人,是一个修鞋匠。他做完手术出院时已经60岁了,我告诉他要锻炼。从那时开始,他每天打篮球一直到现在,疾病完全得到控制,生活质量很高!

袁文臻:兰大一院临床营养科负责人, 外科学博士副教授,肿瘤外科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临床营养委员会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肥胖管理委员会常委;中国医促会营养与代谢委员会青委副主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委员会青年委员;甘肃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专委会副主委;甘肃省老年医学会肿瘤学委员会常委;手术涉及乳腺癌、胃癌、甲状腺肿瘤,并擅长临床营养、体重管理、肿瘤人文心理;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英文10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曾赴美国、香港、台湾等地著名医院交流。

陇原健康

例如:乳腺癌患者进行缓慢的渐进式阻力运动(例如轻度举重),不仅可以锻炼上肢力量,还能够降低淋巴水肿发生率或缓解水肿程度。

这样看来,好处真是大大的呢!那么,肿瘤患者应该如何锻炼呢?

患者的运动计划应根据个体身体机能、以往的运动经验、虚弱程度和并发症的数量和种类来制定。例如,如果癌症患者因多种并发症而非常虚弱、体能受限,那么最适合的方案就是在理疗师的陪同下进行适当的步行锻炼,而不是整天的躺在床上。

在你们的共同努力下,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肿瘤患者运动的步伐!


美中嘉和肿瘤防治科普


成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