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不好,身体会发出哪些“求救信号”?

自信女孩最美丽

“心脏不好”有很多种,身体所发出的“求救信号”各不一样,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1) 先天性心血管病:成人常见的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心脏瓣膜畸形、动脉导管未闭等。这些先天性的心脏结构异常,幼年时期可无症状,但常常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引起或加重心脏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因而导致以劳力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的不适症状。起初时仅会在剧烈活动或较重体力劳动如速跑、上楼梯、提重物后出现气促,随着病情加重,可逐渐发展到轻微活动或劳动甚至安静休息时,也发生呼吸困难。同时,还可能由于心功能受影响,而出现脚肿、夜晚不能平卧等症状。

(2) 心脏瓣膜病、心肌病:这些后天各种诱因导致的心脏结构异常,也会导致如上先天性心血管病类似的症状。

(3) 心律失常:正常人的心律是窦性心律,规律且快慢适宜,所以正常情况下,人们日常生活中是不会自己感觉到自己的心跳的。而心律失常疾病种类很多,有跳太慢的跳太快的还有各种跳乱了节奏的,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自觉症状,但较大一部分患者,会感觉到心悸,有时还会伴随着气促、胸闷、胸痛、乏力、头晕甚至晕厥等。

(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冠心病”。冠心病是由于心脏的血管被粥样硬化斑块堆积、破裂而导致狭窄甚至堵塞,造成心肌缺血,引发身体的不适症状。血管病变较轻时一般无症状,但随着病变的加重,大多数患者会在活动或劳动后出现心绞痛症状,表现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主要位于胸前区域,有时可以放射到左肩部甚至背部。轻者疼痛等不适感会在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后消失,严重者疼痛有可能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也不能缓解,且疼痛时间有可能超过30分钟甚至数小时,这时往往是心脏冠脉急性堵塞造成心肌梗死的表现,需要迅速及时就医。


药事健康

我们在遇到危险时,首先会向周围的人发出紧急求救信号,及时寻求帮助,最终化险为夷。其实,我们的身体的器官也是如此机智。如果哪个部位受到疾病侵犯时,就会及时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对于人体的发动机—心脏,如果出现问题时,也会拉响警报,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如果我们对此置之不理,一旦病情进展到严重情况,对自身及其亲人来说都是巨大打击。正确、及时的识别这些”求救信号“,对每个人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

1. 耳垂皱褶:如果照镜子时发现耳垂处见一条深皱褶—对角型折痕,这在我国也称为冠心沟、脑动脉硬化耳褶征。尤其是有较高危险因素的中老年朋友们,应当注意检查心脏和血管。

2. 睑黄瘤:多在四五十岁的人群中见到,此时检查胆固醇含量,大多超过正常范围。有研究发现这是心脏疾患的风险标志。

3. 难以平躺:有心脏问题的很多人都知道,一般晚上平躺睡觉时会出现上不来气,被迫半卧或者坐起来才感到呼吸顺畅。另外,低于平常活动量甚至轻微活动就出现上气不接下气,可能向你传达心功能差的信号。

4. 胸闷、心慌、焦虑感:心脏收缩功能减退、缺血缺氧,不能有效供应机体时,可能出现这些症状。

5. 阵发性左肩、手臂、背疼痛伴转移:心脏在缺血时会通过神经将疼痛信号传到相应的体表部位,在此范围内都有可能感到疼痛。

6. 大汗淋漓:没有剧烈运动,而后背、额头、手心出冷汗,甚至全身大汗,脸色苍白,一般会伴胸骨后疼痛。这是心脏病发作的预警信号。

7. 胃口变差:这是在向我们发出健康警报,病因多种多样,心功能不全时也会影响食欲。比如右心衰时,血液回流受影响,胃肠道淤血,从而降低食欲。

只有及时识别心脏“求救信号“,我们才有可能防范于未然。

本期答主:杨灵灵,医学硕士


生命召集令

不同的心脏疾病会有不同的症状,但是一些相同的症状又可以提示几种不同的心脏疾病,比如说胸痛,既可以是冠心病,也可以是心肌病,也可以是心包疾病。因为这种情况很常见,今天张大夫来说一说那些可能提示心脏存在问题的症状。

一、胸痛

胸痛是很多心脏疾病的外在表现,比如说心前区、胸骨后的疼痛,可以呈压迫感、紧缩感、撕裂感等不同感觉,可以是情绪激动诱发的,也可以是体力劳动诱发的,持续时间短则几分钟,长则数小时。心源性胸痛可以伴有放射痛,可以放射到颈部、左臂内侧等不同部位。胸痛可见于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主动脉夹层等等不同的心脏病。

二、胸闷

胸闷可以说是大多数心脏病都有的症状,患者可以感受为胸闷、憋气的感觉。不同疾病诱发胸闷的因素不同,冠心病可能是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而心律失常可能是因为喝了咖啡,心衰可能只是因为多喝了一点水。当然,胸闷这个症状比较主观,很多健康人也可以有胸闷症状。胸闷常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各种心脏疾病。

三、心悸

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当心率加快时感到心脏跳动不适,心率缓慢时也可以感到心悸不适,同时最常见的心脏早搏时候也有心悸不适。心悸时,心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律失常,正常人中间也可有心悸。心悸可以见于不同的心律失常、心肌病、冠心病、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等等各种心脏疾病。

四、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同样可以见于各种心脏疾病,比如说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尤其是心力衰竭。其实,呼吸困难主要是体现的心功能受损的情况,如果心功能受损,很多情况下可以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同时可能表现为不同样式的呼吸困难,比如说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呼吸困难,严重时可以有肺部水肿。h

不同的心脏疾病可能有不同的症状,但是以上四种最为常见。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初步的判断,希望我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张之瀛大夫

心脏作为人体重要器官之一,它起到将血液运行到全身的作用,当心脏出现问题,身体会发出以下信号:

1、胃部不适,如胀满、胃火辣。出现这些信号需注意有发生心脏病可能。尤其有心脏病史的人,更要警惕,提前备药。

2、有气短情况,或劳累会出现呼吸困难,急促。发生这些情况,要及时采取措失。

5、走楼梯出现气喘厉害,之前并无此情况,这时也要警惕心脏出现毛病。

6、眼花、眩晕、心悸,需引起重视。站立较快会有头昏眼花情况,也有可能为心脏异常信号。

7、两鼻孔中间,出现横纹,也有的出现青筋,这是鼻褶心征,成年人出现这个现象一般为心脏问题。


共享医生网

心脏病的6个危险信号

1、肩颈臂疼痛:疼痛会转移

心肌缺血时,疼痛信号会反映在相同水平的脊髓段区域,下巴、脖子、肩膀、手臂等部位都处于这一范围,所以它们会出现疼痛。

这些疼痛的发作特点一般是:今天脖子痛,明天却是下巴痛,或今天痛明天又不痛。

2、胃疼恶心:没有胃病却胃疼

如果你在没有任何原因的情况下出现胃痛、恶心,那么很有可能你心血管出了问题,从而诱发肠胃不适。

当脂肪沉积物堵塞动脉,就会减少甚至阻断血液传输到心脏,这可能导致心绞痛。

如果是心脏病征兆,这些症状不会持续很久,但会一直反复。

3、焦虑失眠:无症状惊醒

持续几天、几周甚至几月的压倒性疲劳感,通常提示心脏出了问题。

或许你会说感冒也会引起疲劳,但持续性的疲劳感并非病毒所引起。

超过70%的女性在确认患心脏疾病前的几周会极度疲劳。

4、心跳加剧:不规则且无原因

突然或无原因的心跳加剧、心律不齐,都会在心脏病发作前几星期或几个月开始给你信号。

如果仅仅是心律不齐,没有伴随心跳加快,那么情况还是乐观的。

特别是在运动后,一旦发生上述情况,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突然死亡。

5、过度出汗:长期反复

当你并没有进行运动,却突然出汗时,这常常提示心脏疾病的发作。

在心脏病发作前,头皮、脖子、后背、手心都会大量出汗。

对女性而言更像是更年期里的潮热或者盗汗。

6、呼吸短促:头晕难深呼吸

当你觉得难以深呼吸时,你可能会以为是肺有问题了,但这也可能是因为心脏虚弱,使得血氧过少的结果。

持续性的哮喘或肺部不适同样可以让你怀疑是否是心脏的问题。


39健康网

大家都知道的冠心病,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叫作缺血性心脏病,已对当代人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急性心梗是冠心病中最严重的类型,已经成为中老年猝死的主要原因。

急性心梗的典型症状就是胸痛,说一下具体症状:患者突然感到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疼痛可向肩背部和胳膊放射,还可伴有胸痛、憋气,疼痛性质是绞窄感、压迫感、紧缩感、窒息感,或者烧灼样疼痛。可能还有恐惧感或濒死感。胸痛持续时间较长,通常在30分钟以上,而且疼痛剧烈。

患者常常还会烦躁不安、口唇青紫、出汗、恶心、呕吐。出现这样的危险信号可要注意了,一定及时就医,严重者拨打急救电话,避免悲剧发生。

比如,嗓子突然出现疼痛,不发烧、咽部不红不肿,做吞咽动作疼痛不加重。尤其伴有胸闷憋气、心慌、出汗、面色改变等表现,特别是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的人。

再如,上腹突然剧烈疼痛,腹部摸上去很软,用手按压,疼痛既不加重又不减轻,同时还伴有胸闷憋气、心慌、出汗、口唇青紫等,尤其是有心脏病史的人。

还有突然牙痛,说不清具体哪颗牙齿疼痛,不红不肿,没有牙齿叩痛,但是伴有胸闷憋气、心前区不适、心慌、出汗、面色改变等。

还有其他一些症状也要留心,颌部、颈部、肩背部、上肢等部位疼痛;不明原因的晕厥、心力衰竭、休克等等。

熟悉了急性心梗的表现,尤其是不典型症状的具体表现,对于识别急性心梗是至关重要。


急救医生贾大成

心脏病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危害你的健康,我国每年有超过50万人因心脏病猝死,却鲜有人关注心脏发来的求救信号。

要听懂,心脏的5个“求救信号”

信号一:胸闷、胸痛

如果觉得胸口仿佛压着一头大象,最好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觉得胸部肌肉有扯动感,说明可能有潜在心血管疾病;

如果胸痛伴有放射到肩膀、手臂、颈部或下颌部的疼痛,一定要告诉医生。

信号二:呼吸短促

爬一段楼梯就气喘吁吁,而过去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应警惕心脏问题。躺下时出现呼吸问题,很可能是心脏瓣膜病的症状。

信号三:头晕目眩

头晕眼花和眩晕,可能是血管堵塞或心脏瓣膜疾病的征兆,如果伴有心悸,则必须当心。快速站立时出现头昏眼花,也可能是心脏异常的一个信号。

信号四:严重的肠胃不适

严重胃肠不适,也可能是心脏问题的一大信号。

研究表明,有些女性患者在心脏病发作前几天,就会出现消化不良。但是很多人不会想到这与心脏病有关,并因此延误病情。

信号五:鼻褶心征

鼻梁根部,也就是两个内眼角的中间, 有很多人在这个地方会有一根横纹,还有的会出现一条青筋,我们称它鼻褶心征。

一般小孩子,可能是一些内寒或者是肠胃淤滞, 如果是大人出现这个问题,一般多是心脏的问题。

做好以下几件事,养护心脏健康:

第一件:三匙素油,二二一,橄榄大豆苏麻油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吃油吃的就是脂肪酸,食用油中的脂肪酸是否均衡、营养,直接影响着身体健康,而心脏喜欢多不饱和脂肪酸欧米伽-3系列脂肪酸。

因此,不能吃单一品种的油,最好是各种油换着吃,每人每天吃齐三种脂肪酸,不能偏好任何一种油类。

“三匙素油”约25克~30克。将油酸类油脂丰富的橄榄油、亚油酸类油脂丰富的大豆油、亚麻酸类油脂丰富的苏麻油按2:2:1的比例搭配食用。

苏麻油富含67%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欧米伽-3脂肪酸α-亚麻酸,是人体现在缺乏最严重的脂肪酸,很多实验得出α-亚麻酸具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蛋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从而可以降三高,预防心血管疾病。

建议大家日常多补充多不饱和脂肪酸来改善人体脂肪酸的失衡,中国营养学会2013年版,推荐α-亚麻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每日摄取量1600-1800毫克。

第二件:喝足水,每天一杯养心茶

心脏最怕喝水少或者口渴猛喝水,所以,日常要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有喝茶习惯的朋友,可以喝点有助心脏健康的茶饮。

绿茶、花草茶都是不错的选择!

绿茶可以降低人体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另外,绿茶中还含有特效成分儿茶酚,具有防止血液氧化的作用,预防血压、血糖的升高,让血液循环更加顺畅。

第三件:每天步行10-20分钟

美国一项全国性的调查发现,不少人把忽视心脏健康归于没时间,实际上,重只要每天仇视10-20分钟快走,长期坚持下午,对心脏就是一种关爱。

法国居里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为期5年的观察,发现快走可以增加体内“好胆固醇”也就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这种物质是血液的清道夫,美国心脏学会奠基人更是将走路写进给心脏病人的处方中。

第四件:早上起床做拉伸

日本研究发现,40岁以上的人常做拉伸运动,患有动脉硬化的风险减少三成,这是因为,拉伸的动作能舒展身体、活动筋骨,增强血管周围肌肉组织的弹性,保持血管的柔韧度。

每天起床前先伸个懒腰,把双臂缓缓伸到头顶上方,双手交叉,利于促进人体血液回流,之后可以做5-10分钟的拉伸运动,如:压腿、展臂、双手置于后头等。

空闲的时候可以转转脚踝或者垫垫脚尖,也能起到拉伸肌肉的效果,但应该注意,伸展前要揉一下关节,拉倒肌肉有酸疼感时就应当停止。

第五件:少吃盐将盐的摄入量减少三分之一,可能会让患心脏病的危险降低40%。

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在那些人均盐摄入量每天不超过3克的国家,人们往往到65岁时依然拥有15岁时的血压。

盐的摄入量每天最好控制在5克到6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