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家不發行500元和1000元的鈔票?

易義6

關於中國是否發行大額鈔票的問題確實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在幾年前,看起來也大額鈔票也幾乎落地,因為無論是看內需還是橫向與其他國家貨幣相比,人民幣最大面額確實有點偏小了:美元最大面值是100元(約合630元人民幣),歐元最大面值是500元(約合3400元人民幣),日元最大面值為10000元(約合520元人民幣),俄羅斯2006年開始發行新版面值為5000盧布(約合480元人民幣)的紙幣。在網上,曾經也一度流出據說是大額人民幣的設計樣本。

但為什麼央行一直對發行大額鈔票的呼聲無動於衷呢,在當時應該是基於防止造假和反腐反黑反洗錢兩種考慮。

越大額的鈔票越容易造假,這已是共識。看歐元就知道了,2016年,歐洲央行就已經宣佈500面值的歐元鈔票將退出流通,從2018年年底開始,歐洲央行不再提供所謂的歐元“紫鈔”;印度在2016年底也宣佈廢除舊版大額鈔票,旨在打擊腐敗和逃稅行為。

幣值越大往往意味著洗錢和造假成本越低。對造假來說,這使得鑑定的成本升高,還需要進一步改進貨幣防偽技術因素。對洗錢來說,大額紙幣更容易搬運。

但真正使大額鈔票出現的可能性越來越小的,還應該是數字支付的逐漸流行,現在紙幣本身都已經使用得越來越少了,更何況是大額紙幣。看個人情況就知道,以前是出門一定是帶鑰匙和錢包,現在是出門鑰匙和錢包都不用帶,只帶手機,鑰匙改額密碼鎖,錢包則綁在手機上。

這一大趨勢下,估計很難見到更大額的鈔票被髮行了。


政商內參

發行大面值鈔票的國家,基本上都經歷過惡性通貨膨脹。記住是惡性通貨膨脹。

日本二戰期間,日元也急劇貶值,投降後的第一年,物價上漲了幾十倍,日元被迫實行以新換舊,但仍然擋不住物價上漲。到了1950年日本開始出現了1000元面值鈔票。

隨後日本經濟騰飛,但由於緊盯美元,物價仍然處於高速增長中,到了50年代末,先後出現了5000元和10000元面值的鈔票。10000日元大約相當於579元人民幣。

韓國也是,二戰和朝鮮戰爭後,有過惡性通貨膨脹,物價飛漲需要大額面值貨幣,物價穩定後並沒有進行幣值改革。目前韓元最大面值是50000元,以2018年5月14日的匯價計算,大約相當於297元人民幣。

日韓這兩個國家在度過惡性通貨膨脹期後,其實也想過等值兌換的方式減小鈔票的面值,但綜合考慮之後,選擇了保留大面值鈔票,民眾生活也並未受影響。

我們國家自發行100元面值鈔票以來,雖然物價一直在漲,但沒有發生過惡性通貨膨脹。所以也就沒有必要發行大面值鈔票,這是歷史決定的。

所以,決定貨幣面額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國內物價和收入水平。

如果主動發行大額面值鈔票,會顯著增加人民幣貶值預期。這應該是最擔心的問題。此外,大額面值的鈔票意味著防偽成本增加,製假成本降低。


樓市微觀察


我國廣義貨幣M2增速長期在兩位數,貨幣購買力在一定程度上下降。在七八十年代當時富翁稱為萬元戶,當時也很少有商品的單值超過100元。而現在很多產商品價格都超過1000元,那麼為什麼不發行500元或者1000元面值的紙幣呢?

主要有以下原因

遏制通脹預期

本身人們就能感受到一定程度的通貨膨脹,如果再發行500元或者1000元面值的鈔票,市場上關於貨幣貶值的預期就會更加劇烈,會加劇人們將資金投向房地產或者資本外逃,同時遏制消費,長此以往將形成惡性循環,不利於國內貨幣市場的穩定。

鼓勵電子交易和數字貨幣

即使沒有通貨膨脹,人們創造的商品價值和財富都將積累並不斷增長,那麼貨幣的面值上限肯定是不夠用的,紙幣是相對傳統的貨幣形式,在信息化時代,貨幣管理機構更傾向鼓勵大家使用銀行轉賬,信用卡消費,或者新興的數字資產形式,在區塊鏈技術大熱的今天,數字貨幣已經越來越成熟,央行副行長就在前段事件刊文探討數字貨幣。對央行來講,更便於管理,對老百姓,更加便捷也更加安全。

遏制腐敗和犯罪

數字貨幣或數字資產有銀行等機構管理,如果現金面額太大,很多腐敗或者犯罪者可以持有大量現金而逃離監管,去年印度實行廢鈔令就是這個原因。


悠雲掩月

【500元和1000元的大額鈔票在購買較貴商品時確實方便了交易。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先列出世界主要大國的流通紙幣的最大面額分別是多少吧】

一,美元,最大面額100

美元(USD),是美國的聯邦儲備貨幣,官方貨幣。它是包括美國在內的12個國家和地區的官方貨幣,它也是30多個國家的流通貨幣。

美元流通紙幣面額有七種:100、50、20、10、5、2、1美元

美元流通通硬幣有:1美元 和 50、25、10、5、1美分

美元的最大面值是100美元


二,日圓,最大面額10000日分,(即100新日元)

日元(JPY)是日本的官上貨幣。

日元流通紙幣面額有三種:¥1000、¥5000、¥10000

日元流通硬幣面額有六種:

¥1、¥5、¥10、¥50、¥100、¥500

日元裡是沒有角和分的,它的最小流通單位是1日元。

  • 1日元,它是用來購買1分錢價值的東西的,相當於其它國家裡的1分錢;
  • 100日元,它是用來購買100分錢(即1元錢)價值的東西的;它相當於其它國家裡的1元錢;
  • 10000日元,它相當於其它國家裡的100元。(如100美元,100元人民幣等等)

所以日元的正確翻譯應該是日分。它的最大面額是10000日分,即100新日元。


三,歐元,目前最大面額為500,但2019年後最大面額將為200

歐元(EUR),它是歐盟19個國家的法定貨幣。目前世界上約有3.3億人使用歐元,歐元的流動現金總價值目前是超過美元的。

歐元流通紙幣面額有七種:500,200,100、50、20、10、5 歐元。

目前對於大多數歐元區國家,200歐元、500歐元紙幣都不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人們對它的必要性存在質疑。英國2010年發現,90%的500歐元紙幣都與犯罪活動有關。所以歐洲央行決定500歐元紙幣將在2018年年底前退出流通。

從2019年起,歐元流通紙幣面額將為六種:200,100、50、20、10、5 歐元。


四,英鎊

英鎊(GBP)的流通紙幣有四種:50、20、10、5 英鎊。(但50英鎊面值的紙幣在英國日常生活中極少使用)。

英鎊的最大面值是:50英鎊


五,澳元

澳大利亞元(AUD)的流通紙幣有五種:100、50、20、10、5 澳元。(但100澳元面值的紙幣極少流通)。

澳大利亞元最大面值是:100澳元


六,加元

加拿大元(CAD)的流通紙幣有五種:100、50、20、10、5 加元。

加拿大元最大面值是:100加元


好,我把上面幾種主要貨幣的最大面額排序如下:

貨幣,最大面額,合人民幣

  1. 歐元200,合1550元人民幣
  2. 美元100,合633元人民幣
  3. 新日元100,合582元人民幣
  4. 加元100
    ,合502元人民幣
  5. 澳元100,合492元人民幣
  6. 英鎊50,合440元人民幣

單從列表來看,人民幣的最大面值相對較小,但大家要注意一個問題:物價。如英國的物價是中國的 8 - 10 倍。如果加上物價因素來看的話,人民幣的最大面額(在本國內)能買到的商品其實與美元是差不多的。所以人民幣100元的最大面值其實是不小的。

鈔票的最大面值不是設計用來買大的商品的。如買汽車,買房等等。它是用來滿人們每天的日常消費用的。500元和1000元的大額鈔票對購買大的商品確實方便,但弊端更多:

如上面的500歐元案例,英國發現大部分被用於犯罪活動。那500元和1000元的大額鈔票同理最適合犯罪活動,假幣等等。如果公民只是收到一張100元的假幣,那還可以忍受,如果你不小心收到一張1000元的假幣是什麼感受?

紙幣面額大小會間接影響到通貨膨脹,會給人一個要通貨膨脹的預期。對經濟發展不利,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看到有人常手掏1000元大鈔,會加深妒忌心理,不利於社會和諧。

當然贊成的人會說,象瑞士、新加坡、香港等都有1000元面值的紙幣啊?他們不都是挺好的嗎?這些國家或地區,本身是靠金融吃飯的,金融就是他們的商品;1000元的面值並不是為普通民眾每天流通設計的,這個面額更多是為了他們的銀行和金融機構方便的。

個人覺得目前人民幣的最大面值100元是合適的,加之現在無線支付的發展,中國可能要錯過發行大額鈔票的歷史機遇期了。

謝謝


華榮行

兩個原因。

一,發行大鈔容易引發恐慌

老百姓每月拿到手的工資不過三五千,日常生活中遭遇一張假鈔就很慘了。

此外,大額鈔票發行難免造成通貨膨脹。

二,新技術發展

現金使用已經逐步減少,實在沒有必要。


張勇達州

簡單來說,不發行大額面值的鈔票,有這幾個原因。

第一,大額面值鈔票流通性不好。

日常生活用到大額鈔票很少,只有在大宗交易才比較方便,而大宗商品交易,一般也很少用現金進行交易。


第二,大額面值鈔票容易助長腐敗。

腐敗最好的交易方式就是現金,可以躲避追蹤,不像電子賬目交易,每筆都可以查到源頭和流向。而現金腐敗,肯定目標越小,越方便攜帶越好,原本一百萬的現金,用一百塊一張的鈔票需要手提袋子裝兩袋子,但是換成一千的,體積小了十倍。更方便隱藏,也就更方便行賄。

第三,給假鈔生產者降低了成本,使假鈔更為猖獗。

原本生產一張假鈔,最多隻有100塊錢的利潤。大面值鈔票誕生,同樣生產一張假鈔,利潤變成1000塊,翻了十倍。

關注老財致富財經,讓每一分錢增值。


老財致富財經

你問為什麼國家不發行500元和1000元的鈔票?

作為長期在銀行工作的專業人員,我可以回答你:

實際上,這個問題一點也不新鮮,不僅民間有很多聲音,事實上也進入過官方的視野:

2004年,全國政協委員、山東工商聯副主席宗立成在提案中建議,發行500元或1000元大面額人民幣,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降低貨幣流通成本。

2012年,宗立成委員認為,發行500元或1000元人民幣的時機已經成熟,大面額人民幣擁有多種優勢和好處。

而去年還曾經在媒體報道新的人民幣500元的樣張式樣,一時間國家要發行500面額的人民幣的傳言沸沸揚揚。雖然說後來有關機構闢謠說風傳的樣張是不真實的,但國家專門過大額面值人民幣卻是事實。

那麼,為什麼沒有發行呢?有人認為大額人民幣的發行代表著通貨膨脹。雖然說不完全有道理,因為是不是通貨膨脹與面額大小無關,但是發行大額面額的貨幣確實會給人以通貨膨脹的感覺。

實際上,更重要的是多大面額的人民幣發行只是方便流通就好,現有的人民幣面額已經能夠滿足人民幣支付和流通的需要,沒有必要再發行大額人民幣。

同樣的道理,目前移動支付和掃碼支付對現金的需求已經大大降低,再發行大額面額的人民幣更無必要。

而且近幾年國家有關部門在研究無現金支付方式和數字貨幣,因此更不會在現在改變和推出大面額人民幣。

因此,無論是從哪個角度,發行大額人民幣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

我是文化評論,專注於金融領域,請關注並留言


文化評論

1 通貨膨脹率

從上面來看,購買力下降了約5倍。當然,很多人懷疑官方的數據,覺得房子這些年漲了幾十倍了,這些數據很假,這是一般人的基本觀念。不過一籃子貨物才是衡量購買力的根本,房子也只是一籃子貨物中的一種而已。如豬肉,1987年為1.15元每斤,現在是15元左右一斤,漲幅大約在17倍左右。相比較官方的5倍不到,怪不得說中國官方的數據造假了。

但是1987年的原油價格只有20美元左右,現在也是60美元左右,只漲了3倍,打火機的價格也很多年沒漲過了。所以,總體上官方的數據是會有些保守,10倍應該是有的,但也不像所有人所感覺的那樣誇張。

2 面值過大有什麼壞處?

大家可能對2017年印度的廢鈔還記憶尤新,最大面額達到了10萬盧比,與人民幣的匯率大概是10:1,也就是說最大面額達到了1萬元人民幣。他們為什麼要廢鈔?因為大額鈔票存在很多問題。

1)遏制走私、販毒等非法活動,可能有人說現在都直接電子支付了,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關鍵在於電子支付可以被追查到,而現金則不同了。

2)防止假幣,如果假幣氾濫,大面額的假幣制作的盈虧比很大,會鼓勵造假幣,比方說造一個100元和1000元的假幣成本差不多,那麼1000元假幣的肯定會多,而且對受害者單次造成的傷害較大。

3)多一種紙幣會造成印刷成本的增加,比方說要新建生產線等等。

4)單次可能損失更大,如被小偷偷走,丟錢等。

3)為什麼不印500和1000鈔票

1)中國的貨幣還沒有貶值到這種程度,沒有到達最小貨幣都花不出去的情況。現在100塊雖說購買力下降了,還是可以買一些東西的。

2)貨幣電子化趨勢,比方說移動支付,對紙幣的需求大大降低。原來希望出大額主要是為了方便,現在直接都是電子支付,比現金支付更方便也更安全。

3)預期通脹:如果發行的話,可能會造成金融市場的預期通脹,對金融市場衝擊很大。

歡迎補充。手碼,不要吝嗇你的贊,謝謝!


以股易金

50元及100元面額的人民幣是從1987年發行的第三套人民幣開始,當時的確是考慮到物價的上漲與通脹的現實。從那時到現在已經整整30年過去了!生活必需品的大米至少漲了10多倍;那時的大學生平均月生活費也從100元上漲到了2000元以上;大多數城市公交票是0.1元,如今1-2元為標配。當然更不要去說房價的上升。所以,如果僅僅是按照1987年按物價上漲與通貨膨脹程度來增加大額鈔票的標準來看,500元及1000元面額的鈔票的確是勢在必行了。


但是,大家卻在這個問題上沒有考慮到一個最為重要的因素,就是這30年裡,中國普及了一項最關鍵的產業或是技術——互聯網。互聯網極大地推動了IT產業的快速發展,並給金融、商業、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與進步, 其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貨幣的電子化,它的重大意義絲毫不亞於紙鈔代替金屬貨幣的進步。從本質上而言,它讓人們在進行經濟活動的結算中根本性地擺脫了貨幣本身的物化限制。


買房、買車甚至一些重要的教育投資、保險理財,如今動輒交易過萬甚至更高的消費與結算場合都多多了。這時即使是採用最大的百元面額的鈔票,都需要相對細緻繁瑣的點鈔驗鈔機的多次清點辨識。你去銀行提取現金超過5萬,還需要提前預約,大筆的現金放在身上,無論是重量還是安全都是令人十分擔心的。看起來這一切都是需要由央行發行更大面額的鈔票來解決的。


而實際上,我們在這30年來,卻極少有過這樣的煩惱。這是因為,我們會發現,雖然我們的月薪、年終獎獲得了令人驚喜的快速增長,但是卻很早就不必跑到會計出納那裡一張張地清點鈔票——因為大家都統一發放到了各自的銀行卡上。反過來,我們最大的房貸、車貸這類大宗費用開支,也順理成章地由銀行每月按時從你的帳戶上划走;水電燃氣有線通信等公司總是鼓勵你開通各種銀行卡代繳代扣業務,到時間一樣從銀行卡上自動扣除。大家更時髦去辦張信用卡,就算是手頭一時沒有錢,也可以先行透支消費,只要能確保新一個月的工資能在限定的帳期之內發下來就可以萬事大吉。


而從企業管理角度來看,為了降低現金交易中容易出現的清點出錯、假幣問題以及保管安全,不僅僅企業與企業之間更推薦通過支票、匯票、銀行轉帳等方式完成大筆現金的結算與支付,就算是企業面對普通民眾及用戶,也大力提倡刷卡等電子化的手段。



因此,你會發現:雖然物價在上漲,我們貨幣的使用量在上升,但是,我們對於現金的使用需求卻越來越少了,別說100元的,就算是10元、5元的都不太去使用了呢!


所以,這時再來看看發行大面額鈔票的弊端呢?第一,假幣更容易出現,很簡單的道理,差不多大小的紙幣,面額越大相對成本越低,獲利空間越大;所以就帶來第二點,老百姓應用的心理負擔會更大,不僅怕收、怕用更怕放在身上。過去丟掉一張最多100元,如今丟一張就是1000元;第三,大面額現金鈔票,非常不利於反腐。因為眾所周知的,行賄受賄都首選現金,可以躲避各種監督。


雖然有人會質疑貨幣電子化之後的安全問題。實際上,現金鈔票的安全程度遠遠低於電子貨幣。現鈔一旦丟失、被竊以及發生物理滅失(燒了、爛了或者粉碎了),基本都無法追溯及挽回。而電子貨幣即使是被盜、被篡改,都存在著極大的可追查、可追溯的可能,一旦成功,完全有可能追回或恢復。


所以目前的中國社會現實就是,大筆交易都基本依賴於電子支付手段,現金只是用來進行零星支付的補充手段,從這種情況來看,大於100元的鈔票真的沒有要發行的必要了。


剛剛講過

貨幣發行面額多大才合適?近年來,隨著我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人民幣這一普通貨幣也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喜愛。在中國影響力比較大的一些國家如韓國、越南、斯里蘭卡、緬甸、拉脫維亞、津巴布韋、肯尼亞等國家都可以直接用人民幣,在非洲“小巴黎”津巴布韋,人民幣甚至已成為政府法定流通貨幣供人們日常使用。在人們旅遊、出行、購物過程中感覺到使用人民幣越來越方便的時候也產生了疑問,那就是為什麼我們國家不發行使用和攜帶都更方便的大額人民幣呢?

前幾年,網絡上曾經有一段時間瘋傳國家要發行500元、1000元的大面值鈔票了。有些網友還煞有介事的貼出了大面額人民幣設計圖樣,讓許多人信以為真。其實,大面值鈔票沒有在我國實行的根本原因就是國家在保護人民幣免受通貨膨脹的影響。

歷史經驗教訓證明,大面額鈔票發行,一定會導致通貨膨脹率飆升。2003年越南政府開始發行大面額鈔票,最大面值鈔票是五十萬,結果導致通貨膨脹率年年都在大幅攀升,近年的越南通貨膨脹率高達百分之二十五左右。過度的通貨膨脹使越南政府十幾年的改革成果付之東流,在越南的日常生活中,人們更願意使用人民幣結算而不是越南盾。

近年來,多元化的消費方式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了越多的便利。本票、支票、 銀行劃賬、銀行卡交易、支付寶、餘額寶……等等的廣泛使用,使得大金額交易開始不再像以前一樣需要攜帶大金額鈔票了。日常出行當中,現在很多人都不會攜帶太多的現金,尤其是國內的年輕人使用刷卡和紅包支付等交易形式進行交易的情況非常普遍,這一方式即免去了攜帶大量現金的不便,也避免了在購買貨品時收付現金時收到假幣的風險。

可以預防假鈔的盛行,同時也可以防止破損造成損失過大,導致市場混亂等等。在我國,很多中老年人對人民幣防偽的知識和經驗不足,鑑別真假鈔票的能力有限。一旦收到大面額的假鈔,在精神上所造成的打擊往往是巨大的。如果發行500、1000元這樣的大額貨幣,收到假幣後所造成的損失更大,則往往不是收入菲薄的老年人所能承受的了的。

如果發行大面額貨幣也容易刺激造假鈔、洗黑錢等不法行為。同時,幣值越大意味著紙幣造假的成本越低,這使得鑑定的成本升高,還需要進一步改進貨幣防偽技術因素。幣值越大,現金賄賂越容易進行並儲存,被發現的風險也會降低。所以目前我國現階段還不會發行大額貨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