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农村小学校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数学教学之陌上花开m

农村小学校长难做,一个“草根校长”,与其说是校长、老师,不如说是学校里打杂的、万金油,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与城市小学校长相比,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一个优秀的农村小学校长是农村里孩子的希望。

1、要面对艰苦的环境:地方边远,难留住老师安心教书,教育大环境差,家长不乐意让孩子读书。


2、工作负荷太大:工作和普通老师一样多,学校的大小事情却都要去亲力亲为,大小责任自己扛,要上传下达,检查多,各种各样“表哥”接踵而来。老师有事请假,代课的是校长,个个老师课时多,而老师少。

3、学校财务管理难:现在管理严格,学校的一些临时性小开支难报销或者保险遥遥无期,甚至要自己叠钱,农村地方难刷公务卡、开发票……

4、师资薄弱:课程无法开足,虽然有招聘的特岗教师,但是大多数远离父母,工资低,晋级难,工作量大,不安心在本地工作,影响教学。

5、优秀生源不断减少:部分儿童随父母到外地就读,有潜力的学生,家长看到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差,也想法设法择校到城镇读书。

6、处理学校与村民的关系……

总之,农村小学校长难做,农村小学的老师也难当,只能各尽所能,为了孩子着想!

个人看法。


鱼等佛

导语:

农村小学的教师很苦逼,但是农村小学的校长也很无奈。虽然我不是校长,但是我也在农村小学扎根了第16个年头的老教师。

有些人说当校长可以不用上课,还可以背着双手专门管理其他老师。我告诉你:我们的校长上的课,比我的还要多。这不,他下午又要包班,上一个下午的课了……

事例分析:

农村小学的校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个人感觉只要是智商稍微正常的,都应该与其他老师搞好关系。在此和朋友们谈谈三个校长的事例,特别有意思,与君共享。

NO1:

这是兄弟学校的一位校长,自己电脑操作技能不行,几乎是个电脑盲,连发个电子邮件都不会,但他的脾气又偏偏非常臭。结果,当上级布置的任务下达后,这位可怜的校长只能在办公厅拍桌子砸椅子,就是没人理他……

NO2:

这是一位喜欢摆架子的农村小学校长,很喜欢在别人面前摆出自己当校长的优越感,对每个老师都几乎是非常藐视的样子。平时生活中,他一般都用自己的两个鼻孔看自己的同事,校长与其他老师的关系搞得特别紧张。结果,这个牛逼哄哄的校长连学校日常的常规工作也抓不好,而他自己老是被上级领导批评。


NO3:

这是一位很和蔼的农村校长,什么事情都喜欢和其他老师商量,教导主任是他的左膀,副校长是他的右臂,其他老师是他的神经末梢,每个老师都可以和他开玩笑。结果,这位校长是过得最轻松、最惬意、最自在的一位校长。


结语:

很多老百姓都认为,校长应该比其他教师的工资要高吧!我告诉你吧:教师的工资是和教龄、教学业绩相挂钩,和你是不是校长,绝对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如果学校出问题,第一个倒霉的就是校长。

除此之外,农村学校的校长并没有其他的任何福利可以发给其他老师,其他老师配合学校的工作完全依靠与校长之间的个人感情。

如果你的学校和我们农村不太一样,欢迎老友们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微雨润苗

在农村中学工作17年,我来谈谈我对农村校长和老师之间关系的看法。

听起来校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都不是那么融洽,其根源在于都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不会换位思考。

老师总觉得校长那些规章制度都是针对自己的,整天只会盯着安全盯着成绩,制定无数老师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必须这样必须那样的条条款款,非常让人反感。

其实换个角度想,校长上面还有中心校长,还有教育局,他也是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出了纰漏他被批得比老师们还惨,有些事情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无规矩不成方圆嘛,老师应该多理解。

再说校长,虽然你也是奉命行事,但我们说法律不外乎人情,何况是一个学校的规章制度。制度是用来限制少数不自觉的人的,不要把全部老师都禁锢起来,人性化的管理会更得人心,老师们干起工作来也心情愉快。


校长和老师的关系本来应该和谐共进的,就因为不能互相理解,很多时候成了对立关系。个人认为,一个好校长,智商重要,情商更重要。


深悟浅谈

诚邀作答!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刚工作时分配到了山区教学,在那片民风淳朴的土地上教了五年,下面结合我的真实经历来谈一下这个话题。下图就是我曾经工作的地方。


我所在的农村小学共有五个教学班,一至五年级分别开设一个班,最多的学生32个,最少的只有13个,教师14个人,校长不端领导架子,有工作一起干,有任务一起处理,我们孙校长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加语文老师,想想这工作量得多重,为他赞一个!在校长带头干活下,我们学校被评为区教学先进单位,满满的自豪感!

在生活上,当时我们学校家远的老师都住学校宿舍,校长家在学校附近,到了秋天,他经常给我们送自己种的韭菜啊,辣椒啊,芸豆小米啥的,现在想起来还是满怀感激!

在山区工作的几年,校长和老师们之间不是冷冰冰的上下级关系,更像是兄弟姊妹们!希望大家不要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农村老师,往上三代我们的祖辈们几乎都是农民,正是因为他们默默的付出才成就了今天的我们!我是农民的女儿,现在正在把我学到的知识教授给我的孩子们,我骄傲!


一线教师达人

农村小学校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单纯,缺少上下级之间管理与被管理的严格观念。更多的是搭伙计观念。造成这种关系的是校长与老师多为本地人,沾亲带故的多。人又少,校长自已就是教师。校长与老师之间也有矛盾,这种矛盾是亲情旧谊夹杂中,老师对校长某种期望的失落导致。


老愚1960

笔者来自农村,对农村小学的情况比较了解,愿意与你分享个人看法。



农村小学校长与老师没啥区别,校长也是老师,他们之间没有很明显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大家都是客客气气。



在笔者的老家农村,村中心小学已经不如往日那样辉煌了,人数越来越少了 老师就剩下三个,一个人管一个年级,一个年级就一个班。小学生上到三年级就需要往镇里中心小学,寄宿上学。由于人数少,一个学校三个老师,大家感觉平等,就是普通的同事关系,没有什么校长位置之争,没有什么老师讨好校长等等不好的现象。



好了,以上是笔者个人看法,如果有不同看法或者对本人观点有疑问的,欢迎评论指正。


有点意思的事儿

农村小学现在多数仅有三五个老师,过去不叫校长,叫主任教师。说的是校长,人事财务权在联校,课照样上,仅仅是学校和村委会的联系人。联校上传下达的跑腿人,早到迟回看门人。因为没有什么实权,也就和教师少了很多矛盾。

如果,真要当好一个农村小学的校长,那事情还是很多的。首先,以身作则,做好老师同学的表率;其次,在稳定学生的问题上,可依法与村委会研究,做一些失学儿童、留守儿童入学工作。

农村小学校长,多数都是教龄较长的一线骨干老师,在业务上,对新教师有传帮带的指导作用。
至于个别小学校长的不良形象,那是极少数,不能代表广大农村小学校长。


李彬文

客观地说,校长和老师都是拴在同一条船上的蚂蚱,只能同心同德共进退。冠冕堂皇地讲,还是上下级关系、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实事求是地说,会处理关系的校长过得悠闲自在,不会处理关系的校长,累死不讨好!



zlh319888

这个问题提的有意思,小学校长与老师的关系,直接说就是领导与下属的关系。可是一般都是称哥们或者爷们,也就是说年龄相当称哥们,年龄差别大称爷们,小的称大的为叔叔阿姨。一般农村小学校长与老师的关系都很密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