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甕溪鎮“築巢引鳳”發展產業決勝脫貧攻堅

“思南縣甕溪鎮山清水秀、人民勤勞、政府大力支持我們發展產業,我們在這裡發展茶果產業充滿信心。”貴州省思南縣福祿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楊永明動情地告訴筆者。

“您幫我發展,我助您發財。”處在邊遠山區、思南烏江河東岸的甕溪鎮,貧困、貧窮曾是這個鎮的代名詞。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袁毅介紹,為突破鄉鎮發展實力不足這個“關隘”,甕溪鎮黨委、政府一班人,運用自治、法治、德治有機結合的方式,打造良好的貧困山區發展環境,讓外商在本地住得好、產業發展好。引進了浙江旭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發展產業,推動貧困農戶脫貧致富,推進鄉村振興。

思南:瓮溪镇“筑巢引凤”发展产业决胜脱贫攻坚

農民正在茶園管理茶園(馬鴻鳴 攝)

楊永明告訴筆者,浙江旭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來到思南甕溪鎮後,在思南註冊成立了思南福祿壽生態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助推甕溪鎮發展現代生態農業。公司在甕溪鎮規劃發展1萬畝茶園,其中黃金茶5000畝,白茶5000畝;臍橙2萬畝,在臍橙果園裡套種百香果2萬畝;計劃在甕溪建立茶葉加工、飲料廠、有機肥料廠,把百香果的皮、殼加工成有機肥料。著力在甕溪鎮打造“萬畝茶園萬畝果”的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品牌。

實施“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目前,全鎮種植茶葉5000畝,種植臍橙6000多畝,套種百香果6000多畝。

按照建萬畝茶果園、蔬菜園、水產養殖園,萬頭大牲畜養殖園;變山區為產業園區;在甕溪至文家店、甕溪至三星、甕溪至三口坳三條公路建立產業示範帶的“四園一區一帶”要求,鎮黨委、政府把引資龍頭企業、村集體經濟、農民(貧困農民)利益鏈接在一起,讓三方滿意,形成利益憂關方,催生甕溪產業發展推進脫貧攻堅的強大動力。鎮黨委書記張進亞如是說。

在成功引進浙江旭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到甕溪發展生態茶果產業的同時,鎮人民政府還與貴陽市龍投水產養殖有限公司達成了100萬尾稻田養魚協議,在三星村一帶發展稻田養魚,目前建立養魚基地1個。

與貴陽大騰龍集團貴州通邦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達成了萬頭商品豬發展協議,新建規模養牛場6家,養豬場3家,其中,安塘村養豬基地,出欄3000頭,產值840萬元。民山村思南黃牛養殖基地,出欄60頭,產值42萬元。

引進能人大戶,創建食用菌示範基地。目前建有拌料廠房2000㎡、實驗室、冷卻房、接種房、原種培養房、菌種發菌棚11棟等基礎設施,示範種植姬菇、黃背木耳、猴頭菇、竹蓀、茯苓等多個品種,產值達50餘萬元。

引進春暉人士,發展中藥材產業,種植茯苓菌種7萬餘包,採收7萬餘斤,產值近20萬元。

如今的甕溪鎮,基本實現深度貧困村、貧困村和非貧困村產業帶動全覆蓋,形成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的大扶貧格局。

(陳時安、趙昌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