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王亚樵手下第一杀手,王亚樵那些事迹,多半是他干的

提起王亚樵,我们都知道他是民国最著名的暗杀大王,创立的斧头帮,让整个中国风声鹤唳,无论是蒋介石、张学良这些顶级大人物,还是普通的小汉奸,都对他闻风丧胆。

不过,王亚樵作为斧头帮的掌门人,一般都是在幕后策划,很少亲身参与暗杀行动,而在他的手下中,最能干也是最神秘的,当属华克之。

他是王亚樵手下第一杀手,王亚樵那些事迹,多半是他干的

华克之1902年出生于江苏宝应县的一个富裕家庭,从私塾到大学,一直都是老师眼里的品学兼优好学生,如果生活在和平年代,他可能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学者、商人或者地方官员,但是在那个风雨飘摇的乱世,谁都无法将自己置身于那场风雨之外。

受父亲和老师的影响,华克之最先信仰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在北伐战争之前就已经加入了国民党。1927年北伐军占领南京后,25岁的华克之还成为了国民党南京市党部的青年部长。

但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华克之非常愤慨,怒斥蒋介石的反动行为。后来因“涉嫌通共”,华克之被逮捕,经过国民党左派元老的营救才出狱。

出狱之后,华克之来到上海,结识了几位国民党左派人士,和对蒋介石同样失望的知交,其中就包括王亚樵。

他是王亚樵手下第一杀手,王亚樵那些事迹,多半是他干的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华克之认为,日本侵略者图谋中国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而蒋介石却仍然执迷不悟,继续对日本采取纵容政策,因此必须要杀掉蒋介石,才能一致对外。

客栈前几天介绍过孙凤鸣刺杀汪精卫的故事,其实在那场震惊全国的刺杀行动中,真正的幕后总指挥,就是华克之。而且,华克之的刺杀目标其实是蒋介石,只是阴差阳错,让汪精卫成了蒋介石的替罪羊。

“刺汪”案发生后,蒋介石得知幕后主使是华克之,怒不可遏,悬赏10万大洋,要他的人头。

不过,经过了这次刺杀行动后,华克之也开始反思救国的方式,经过不断的考虑,最后毅然选择了加入我党,他的入党介绍人,就是我党情报战线的元老潘汉年。

他是王亚樵手下第一杀手,王亚樵那些事迹,多半是他干的

华克之本来申请去延安工作,但毛主席出于统一战线的考虑,还是决定让他跟着潘汉年,在隐蔽战线工作。

华克之在这条战线上,表现非常出色,不断刺探日、伪军的军事情报,暗杀卖国汉奸,揭露蒋介石的勾结日、伪破坏统一战线的阴谋,好像一个影子一样,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华克之还给新四军送了5车弹药,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的军队在大后方,尚来不及接收华东地区日寇投降的装备,这些装备都被日本人锁在了仓库里。看到这种情况,华克之打起了将这些装备送给新四军的心思。

当时,华克之已经被派往解放区工作了,但是这到嘴的肥肉不吃一口怎么行,何况自己入党这么多年,马上就要名正言顺地公开身份了,弄点武器送给新四军,也算是一份见面礼。

他是王亚樵手下第一杀手,王亚樵那些事迹,多半是他干的

于是,华克之化装成一名国民党中将,利用中间商人搭桥,从一个日军少将那里,搞到了几百箱弹药和200挺机枪,足足装了5辆大卡车。之后,他又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运到了新四军军部,这对当时缺少弹药的新四军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

在解放战争时期,华克之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活跃在敌后的隐蔽战线,立过不少大功。比如蒋介石有一份二万五千分之一的中国军用地图,由专人严密保管,却被华克之偷了出来,送给了华东野战军,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晚年时,华克之对改革开放非常推崇,但他也有一些顾虑,说:“倘不是年老力衰,我会乐意从事经济工作的。然而,我担心不少人会在金钱面前迷失自己。一个共产主义者,从精神上说,他富有天下;从物质上说,在人民还很贫困的时候,他应当固守清贫。

1998年1月7日,华克之与世长辞,走完了他96年的传奇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