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渭南的發展?

小賀128723879

作為陝西省的“東大門”,關中渭河平原的東部,渭南自古就是一片肥沃之地,“華夏”的由來就起源於渭南,雖然在關中城市群中渭南距離西安相對其他幾個地區比較遠,但渭南有自己厚重的發展基礎,我還是很看好渭南的發展的。

渭南一直以來最深的印象就是能源和重工業比較突出,教育也有一定的實力,今年看到渭南要重點走開放型經濟發展路線,力爭城市發展的轉型,在原有老工業的基礎上走新型能源、清潔能源的轉型,並大大改善城市綠化,進一步加大旅遊業的發展。

渭南的優勢不在地理位置,但也與地理位置分不開。

首先,渭南處於關中-天水經濟區,這對促進渭南產業轉型和旅遊發展有著重要意義,關中天水6市1區聯合發展。

這樣對關中天水能夠形成手挽手的小型規模城市群共發展。

其次渭南位於陝甘寧革命老區

,這一片區域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風能、太陽能,對渭南發展新型能源轉型有巨大的利好,而渭南處於這一革命老區中重要的一環,對它經濟的促進和城市的發展能起到積極的利好作用。

而且渭南還處在晉陝豫黃河金三角位置,這一地帶位於我國中西部交界地帶,華北、西北、中原地帶相連接地帶,國家積極推動這一地區的發展,是為西北地區的發展和華北、中原地區的發展相融合,互相促進“以東帶西,東中西共同發展”。

渭南未來五年的重點是重工業轉型、加快農業現代化、加快服務業發展、優化旅遊業發展,當然這些只是我個人對渭南的理解,相信政府會有更多舉措。

主城區向北發展,華州向西發展,經開區向東發展,加大公共交通的投入和綠化的建設,使城鄉協調發展。

所以,我還是很看好未來渭南的發展潛力的,如今渭南又處於“一帶一路”起點城市,大西安城市圈重要城市,我知道渭南的以後會發展的很好,尤其大荔和韓城的進一步發展,一定會帶動渭南整體的持續發展。


李阿冰

人口500多萬,高學歷的人也不少,東接黃河,西連西安,地處關中平原東部。歷史上帝王將相頻出,文能治國、武能安邦,秦時的王翦、司馬錯等,漢時楊震、司馬遷等,隋時楊堅、楊素等;初唐四傑楊炯、柳公權、孫思邈、郭子儀等,元時郭侃等;宋時寇準等,明朝陝商繁多。民國時期胡璉、楊虎城等;新中國張宗遜上將等。

言歸正傳:

渭南的問題和陝西面臨的問題差不多,缺乏本土文化開發的商業頭腦,缺乏敏銳的商機嗅覺,缺乏招商引資的耐心和胸懷。

比如:白水的蘋果幾十年前都出口俄羅斯的,現在好像在全國沒啥品牌效應;

那麼多的水果,糧食,只為了生產交給商販,沒想過植入附加值,哪怕簡單加工為乾果特產之類的商品;

美食餅子、鍋盔、菠菜面、油膏、油桶底、畫卷、蕎麵餄餎、羊肉泡饃、狗舌頭,加上家常小炒,在全國的餐飲店真的不多見,見到的也未必正宗;

歷史文化不扯倉頡造字,就史聖司馬遷就可以作為韓城地域旅遊文化,弘農地區楊氏家族帝王將相頻出,也可以作為旅遊文化;潼關作為漢朝以後的重要關口,也可以作為重要的歷史旅遊文化;華山三峰碧參差,雄奇險峻也是重要的旅遊資源等等。

除了引進的高質量的工商企業之外,還應注重培養本土創新科技發展能力,力爭搞幾家上市公司、幾十家高科技企業,農作物的粗加工、物流、倉儲都可以考慮等

不要只拆村撤校,急於把人口圈入城市,平原地區城鎮化沒那麼急迫,先把腰包鼓起來,城鎮化自然就起來了。

就說這幾點,閒了再尋思尋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