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人要用紙糊窗戶?

很多古代影視片裡都是用紙糊窗戶,這樣冬天不會冷嗎?如果是颳風下雨天怎麼辦?我也一直很困惑這個問題,感覺用紙很沒有安全感啊!畢竟紙一捅就破。

為何古人要用紙糊窗戶?

但其實,古代的房子一般都有比較大的房簷,窗戶一般都比較小比較高,還有各種花式的窗欞,惡劣天氣來了的話,還會用葦簾子去遮擋窗戶,古人不會傻到不保護窗戶紙。

古代文人多用韌皮紙書寫,這種紙比較厚密,雙面寫字,擬稿之後的廢紙,其主要用途就是糊窗或者糊牆了。北宋王安石有《紙暖閣》:“楚谷越藤真自稱,每糊因得減書囊。”說的是他用已經寫過字的楚地穀皮紙和吳越藤紙糊窗子的事情。

為何古人要用紙糊窗戶?

除了比較厚實的文書廢紙,防水紙也很適合做窗戶紙。《唐宋白孔六帖》裡記載:“糊窗用桃花紙塗以水油,取其甚明”,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油紙。窗戶紙容易破損,選用油紙不但可以防雨雪溼破,而且還能增加透光度。

清代宮廷中比較重要的殿堂用高麗紙糊飾,這是一種用綿繭或桑皮製造的白色綿紙,不僅透明白淨,而且質地堅韌,經久耐用。直到清朝晚期,紫禁城各宮殿的門窗逐漸換上了玻璃,窗戶紙才逐漸從宮廷中消失。上世紀50年代的中國,窗戶紙還用的是非常普遍,那時叫做高梁紙,很便宜,8分錢一張。

為何古人要用紙糊窗戶?

由此可見,中國古代確實是用紙糊窗戶,但是古人為什麼要用紙糊窗戶?

除了紙張便宜好用外,還有五行風水的因素在裡面。中國古人比較講風水,喜歡把房子類比為人,臥室為人的大腦,窗戶就好比人的口,中醫理論認為脾開竅於口,所以口屬土。而紙張的原材料是植物,所以紙張屬木;用紙糊窗戶就好比用木疏土,本來房間是比較陰暗的,開了個窗糊上紙,房間立馬就變明亮了。

為何古人要用紙糊窗戶?

類似的還有像小孩子便秘,用點芝麻油拌菠菜,吃了後腸道就通了,這就是木疏土的原因。就像一片土地,如果什麼植物都不種植,這片土地就會變硬,而種上植物後,土壤就會變得鬆軟而充滿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