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有哪些苗族聚居的村寨?

江湖上的采花大道

墨戎苗寨

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墨戎镇

墨戎苗寨是全国著名的苗鼓之乡,又有湘西“小千户”之称。当地最具民族特色非四方鼓莫属。四方鼓是以墨戎一带苗族人的生产生活为原型,在传统苗鼓的基础上结合采茶、揉茶、炒茶等工序编创出来的。通过鼓者左旋右转的舞袖,灵活多变的舞步,将苗族人民的生活场景融入到鼓舞表演中。鼓声柔慢时,充满了生活的美好气息;鼓声激越时有如战场上的喧嚣肃杀,令人血脉贲张。

墨戎苗寨距离张家界大约1.5小时车程,喜欢民族风光游的朋友可以参考美美推荐的这条路线:张家界—金鞭溪景区—袁家界—杨家界—乌龙寨—天子山景区—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墨戎苗寨—凤凰古城

德夯苗寨

位于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西郊

“德夯”在苗语中的意思是“美丽的峡谷”,此地山势跌宕起伏,绝壁高耸入云,石峰排列如林,形成了许多断崖、石壁、瀑布,是不可多得的绝世美景。

生活在这里的苗民,保留着传统而古老的生活方式,古朴的吊脚楼、悠扬的水车、青色的石板路,构筑成一副写意的田园诗画。

万年峡谷风光

德夯大峡谷,经历了千百万年的沧桑,经过大自然千锤百炼和风雨剥蚀,不经过任何的人工雕琢,全靠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形成。在地质运动的强烈碰撞下,这种得天独厚的奇观才得意展现在世人眼前。在德夯景区中心文化广场所铺的岩石上可看到有许多三叶虫和古水母的化石,这就说明德夯大峡谷在六七亿年前曾经是原始海洋,真正经历了一番沧海桑田的变化,称之为“万年大峡谷”毫不为过。由于地势环境,德夯大峡谷中瀑布众多,其中流纱瀑布,被评为“中国游客最喜爱的十大瀑布”之一。

千年苗寨风情

德夯苗寨历史悠久,苗民们保留着传统的生活习俗,散发着无限的民俗文化魅力。德夯素有“天下鼓乡”之称,这里的男女老幼都会打苗鼓,鼓舞非常盛行,花样繁多,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庆年、庆神两类,庆年鼓舞是在重大节日、拦门迎宾的时候进行表演,庆神鼓舞是在祭祀时表演。德夯苗寨曾出过五代苗鼓王,其中,第一代苗鼓王龙英堂曾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接见并授予称号,德夯的苗鼓曾在新加坡等地敲响打出了国内,走向了世界。

百年路桥奇观

在德夯大峡谷上空,有“世界第一悬索桥”,是当地一大亮点景观。这是世界上跨越峡谷长度最大的钢铁悬索桥,该桥位于矮寨上空335米处,采用71对吊索钢丝绳将其固定,跨度达1176米,拥有多个“世界第一”的殊荣:

1、大桥跨度1176米,跨峡谷悬索桥为世界第一;

2、首次采用塔、梁完全分离的结构设计方案;

3、首次采用岩锚吊索结构,并用碳纤维作为预应力筋材;

4、首次采用“轨索滑移法”架设钢桁梁。

地笋苗寨

位于怀化市靖州县三锹乡。

因坐落在靖州第二高峰——九龙山山麓,地笋苗寨是一个天然“氧吧”,《爸爸去哪儿》就曾来此取景拍摄。

地笋苗寨最著名且最有代表性的应属它的歌鼟文化(teng,一声),欣赏过苗族歌鼟的人莫不称其为“深山珍宝”。

苗族歌鼟是一种多声部合唱形式,由大自然的声音演变而来。古时苗族村寨多居于深山老林中,苗族先民们受生长环境中鸟啼、蝉鸣、流水、山风等丰富的大自然“和声”激发,模拟其高低重叠的特点,经长期的加工创造,就形成了歌鼟极具特色的民族音乐。苗族歌鼟被誉为“原生态多声部民族音乐活化石”。

56民族行旅游网,带你游遍56个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