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力士和欧米茄对比,该如何选择?

挫折与光荣

劳力士和欧米茄是一对直接竞争的对手,很难说清楚谁更占优。两者中,欧米茄历史悠久,但产品线很大,形象年轻。劳力士创立于上世纪初,但行事稳健,几乎没有经历过大的挫折,尤其是二战结束后凭借着防水耐用加上自动上链专利以及此后的天文台精密计时证书笑傲江湖,成为瑞士钟表的象征。


虽然双方的产品表迷有许多一一对应的系列,比如海马专业对水鬼,超霸专业对迪通拿等,感觉在专业素质方面两家难分高下,只不过对于时尚敏感的人士喜欢欧米茄的多一点,稳健保守人士倾向劳力士的可能性大一点。

或许是因为劳力士的金表特别著名,所以即便是两者价位相差不大,人们依然觉得劳力士更加豪华一点,在不同的人心目中这些微的差距形成了劳与欧两大阵营。对于新表来说两家旗鼓相当,而古董表似乎历史不太悠久的劳力士占优,这不免会影响到人们对于其品牌的评价。


福禄嘻哈

放眼世界表坛,高端机械表品牌中,说劳力士是龙头老大,估计赞同的人不少,因为从品牌价值和利润都是如此,至于劳力士的精准可靠耐用,早已经在坊间传为佳话。如果说当今表坛还有与劳力士地位相仿,能与劳力士一争高下的品牌,则非欧米茄莫属。尤其在欧米茄于2007年推出全新的武装到牙齿的8500机芯后,这一竞争态势更为明显。

从劳力士的角度来看,新款的3235机芯虽然数据很好看,但还需要经历市场的考验,况且目前市场上还是以经典的3135机芯为主;对欧米茄来说,上一代试水同轴擒纵的2500机芯稳定性不佳,在技术上根本无法撼动成熟的3135机芯,而这次,全新的8500机芯似乎真正让欧米茄拥有了和劳力士竞争的资本。

所以,可以说劳力士和欧米茄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正体现在3135和8500之间的竞争,至少目前还是。

劳力士机械表向来以耐用实用著称,摒弃花哨,耐操作、稳定性好。劳力士在经过了CAL.1570与CAL.3035的长期运作并总结经验后,于1988年开发了CAL.3135,堪称机芯中的经典之作。

3135机心数据:机心直径28.5毫米,厚度6毫米,每小时摆频28800次,单个发条盒,31颗红宝石,动力储存50小时,瞬跳日历,四臂Glucydur合金摆轮,无卡度游丝系统,采用摆轮上的4颗砝码对快慢进行微调,劳力士特有Parachrom蓝铌游丝,kif避震装置,瑞士马式擒纵。

2007年,欧米茄推出了带有同轴擒纵系统的8500自产机芯,也堪称是欧米茄对品牌本源的一次回归,因为欧米茄的名字就源于其1890年自行研发并量产的机芯的名字,本来就应该是一个更加重视机芯的品牌。

8500机芯数据:机心直径29毫米,厚度5.5毫米,每小时摆频25200次,39颗红宝石,双发条盒,动力储存60小时,非瞬跳日历,带有类金刚石镀层DLC的黑化摆轮,无卡度游丝系统,采用摆轮上的4颗砝码对快慢进行微调,硅游丝,Nivachoc避震装置,专利同轴擒纵。

外观对比:劳力士的打磨以实用性功能性打磨为主,整个机芯虽然很厚,但很美观,金色的大钢轮,经典的红色换向轮,蓝色的游丝,很耐看!而且关键部位绝对一丝不苟,稍后拆开3135机芯后会发现,看不见的地方一样不缺乏精心的打磨,只是那种炫技花哨的修饰,在劳力士机芯里看不到。

欧米茄的打磨很现代化,也很炫目,大颗的鲜艳通透的红宝石,黑色的DLC镀层发条盒、摆轮,给人一种冷峻的工业感!

外观对比结论:两个都属于大块头机芯,都堪称工业艺术品,至于哪个更好看则是仁者见仁了。个人认为3135机芯的颜色更丰富,整体也更耐看!

自动部分的对比:

上图:劳力士3135采用了销杆而不是滚珠轴承来固定自动陀

上图:自动夹板上用于固定销杆减小磨损的红宝石

上图:劳力士著名的“大红轮”。两个自动换向轮上有红色的特氟龙涂层,低磨损且高效率,噪音低

上图:8500机芯上拆下的自动机构背面,用一个钢片将自动陀轴固定,和3135类似

上图:去除自动陀的夹板。8500机芯同样采用销杆来固定自动陀,只是将夹板上的红宝石换成了氧化锆陶瓷

上图:8500机芯的自动上链机构

自动部分的对比结论:

1、自动陀的固定方式上,劳力士3135和欧米茄8500不约而同地采用了销杆而不是常见的滚珠轴承来固定自动陀,这点上半斤八两,只是欧米茄号称有避震机制,理论上或许会有点用,但这类销杆式的最好还是避免强烈震动,否则结局是一样的。

自动上链机构:两者都是双向自动上链,但区别在于劳力士经典的大红轮耐用可靠低噪音,在近30年中得到了证明;欧米茄这个齿轮组,相对的稍显单薄,关键齿轮表面也没有采用诸如特殊减摩涂层处理,长期使用的可靠性还有待检验。

综合起来,自动部分的对比劳力士略胜一筹。

摆轮和摆轮夹板对比:

上图:劳力士3135采用了横跨式摆轮夹板,增加了稳固性。

无卡度游丝系统,靠摆轮上的黄金螺丝进行快慢微调。蓝铌游丝抗震性更好,兼具顺磁性

上图:摆轮夹板两端的两个螺丝可以调节摆轴与宝石托钻的间隙

上图:8500机芯采用了横跨式摆轮夹板,增加了稳固性。

上图:摆轮夹板一端的螺丝可以调节摆轴与宝石托钻的间隙

上图:同轴擒纵装置

摆轮和摆轮夹板对比结论:首先,3135和8500的摆轮都是四臂环形摆轮,都带有4个朝内的金质微调螺丝,可以精确调节快慢,但欧米茄的摆轮带有黑色高科技类钻石DLC涂层,这层DLC涂层可以让8500的摆轮长时间免受磨损和腐蚀,不能不说是个鲜明的优点,所以我认为8500的摆轮优于3135;

其次,游丝的材质上,劳力士3135采用了传统的金属游丝,但却是独家的Parachrom蓝铌游丝,而且是双层的。欧米茄8500则是采用了当下流行的硅游丝,到底哪个强?我只能说Parachrom双层蓝铌游丝抗震能力已经很强,而且可修复性要比硅游丝好(其实硅游丝基本不可修复),但因为材质特性,也许在抗磁化和抗位差上略逊硅游丝。而欧米茄的硅游丝确实非常优秀,但它的不可修复性也许就是它的唯一弱点,所以,到底哪个强,也许要看粉丝们个人的偏好取舍了!

再次,3135和8500都采用了横跨式摆轮夹板,都具有比较好的可靠性,但3135是两端都可以调节摆轴与宝石的间隙,而8500仅是单侧可调,加上3135还在摆轮外侧加装了一个护臂保护摆轮,所以劳力士更完善。

最后,就是传统的瑞士马式擒纵和同轴擒纵的对比了。偏于保守稳健的人会选择马式擒纵,喜欢尝试新技术的人显然更喜欢不一样的同轴擒纵,所以无法定论!

摆轮和摆轮夹板、擒纵部分的对比,我说打平手,你们同意吗?

发条机构对比:

上图:3135机芯的发条盒,做了精美的太阳纹打磨,黄铜材质

上图:8500机芯的发条盒,表面采用了高科技类钻石涂层,即DLC涂层,具有高硬度抗磨损的特性

发条机构对比结论:8500发条盒的高硬度的DLC涂层,可以大大降低发条与发条盒,发条盒与其他部件的摩擦与磨损---虽然这是理论上的,还没经过长期使用的考验。。。但我还是觉得欧米茄胜出,希望欧米茄别让我们失望!

日历机构对比:

上图:劳力士3135机芯的日历面

上图:强大的劳力士3135机芯!取下日历环,可见劳力士在日历环下使用了3颗凸面红宝石来确保日历环长期运转的顺畅和低磨损,可谓良心之作!

上图:用于实现日历瞬跳的机构,区别于一般的机芯设计,劳力士在这里使用了一颗红宝石滚轮,将摩擦磨损降到了最低!

上图:欧米茄8500的日历面,从传动关系可以看出这是个没有日历瞬跳的机芯,且没有日历快调,需要通过调教时轮实现日历调节,但它可以实现日历的正反双向调节

上图:日历面

上图:日历环下未像劳力士一样加装红宝石

日历机构对比结论:劳力士3135日历瞬跳而且可以快速调节,而且设计用料上非常厚道,相比之下欧米茄8500使用了与时代脱节的非瞬跳式日历机构,而且不能快速调节,需要通过调分针来实现,实在是非常费解! 劳力士3135胜出!

所以,这场大块头之间的重量级较量,结果是。。。

哈哈,结果还是由你们来定吧!因为这场PK,机芯各个部分的权重,我们无法给出一个很确定的数值,我们只是提供了一

个相对客观的比较,孰优孰劣还是留给时间来验证吧!

我们是腕表帮,希望能够在玩表路上帮到你!


腕表帮WatchBandit

同意其他老师们的意见,我补充两点。品牌有差异,文化无高低。选择的权利还是交给你自己吧,我只说说劳力士和欧米茄的差异。

在我们的测评体系里,产区划分帮助用户清楚地知道品牌的差异,而产区划分里则细分为品牌所在地和机芯产区。后者直接决定了机芯做工的测评分值。另外作为乐适品(Luxury),两个品牌都有各自的文化传承,只不过风格不同,所以选择的时候主要看文化传承。

产区文化差异

先说品牌所在地,劳力士在日内瓦产区,那里有F.P.Journe、百达翡丽、江诗丹顿、罗杰杜彼等品牌。欧米茄在伯尔尼产区,那里有LeRoy,浪琴、雷达等。

再说机芯所在地,劳力士和欧米茄的机芯厂都设在伯尔尼产区。这里独特地理环境决定了这个产区在批量制造和品控方面的特长。宝齐莱最近也把工厂搬到这里。


文化传承的不同

欧米茄和劳力士最早都是经销商,欧米茄在怀表时代就小有名气,1892,欧米茄的创始人曾经委托洳山谷品牌做过三问手表。进入二十世纪,欧米茄才确立现在的商标并且开始做手表。

劳力士则从创业之初,就看好手表的未来。所以劳力士在大家都吃不准手表未来的二十世纪初(1908年好像)就致力于面向手表的专有技术。面向手表的专有技术指的是:防水、精准、自动。劳力士的蚝式就是防水传统的象征,现在的绿色封印的劳力士都是超天文台精准度。

劳力士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开始伴随人类的创举,横渡海峡,速度记录,深浅记录,登山记录等等。劳力士的标志性表款:迪通拿和潜航者。

欧米茄在品牌文化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应该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欧米茄超霸手表被NASA选中作为航天手表,欧米茄超霸成为品牌的标志性产品。这里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国际上公认的欧米茄标志性产品是超薄,而国内则认为星座则是欧米茄的标志。或许是因为超薄代表着运动和探险,或许是因为星座的全金属链带比较实在?

价位差异

其实真正的劳力士标志性产品是星期日历型,它集中了所有的劳力士元素。但是星期日历型全部是贵金属的,很多人买不起。而迪通拿则长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所以很多人选择了潜航者。一来容易识别,二来便宜。

而欧米茄的标志性表款,还是超薄。

啰嗦了这么多,剩下的就是你的选择了。


品质传播

劳力士(Rolex)和欧米茄(Omega)都是享誉世界的瑞士高级钟表品牌。劳力士是独立品牌,欧米茄则隶属于斯沃琪集团。

劳力士新款迪通拿


无论劳力士,还是欧米茄,都是值得买的好表。但是,如果你不是爱表人士,一辈子可能只买一块表的话,那么,在经济允许以及上手合适的情况下,个人建议还是劳力士。理由很简单,因为劳力士精准耐用,保值度高。它“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劳力士女装日志型28


在所有的钟表品牌里面,

劳力士的品牌价值最高(尽管它不是最顶级的)。劳力士钢表用的是高级的904L不锈钢,这种不锈钢不仅成本比其他品牌用的316L不锈钢贵几倍,而且具有非常强的耐腐蚀性,不太容易受到汗水等液体腐蚀。


机芯方面,劳力士一直有口皆碑,老款31系列机芯问世至今几十年,一直被认为是最好的大三针机芯之一。这枚机芯精准结实,设计合理。新的32系列机芯动力储存70小时,更上一层楼。

欧米茄海马


劳力士的设计未必每个人都喜欢。如果你是爱表人士,或者在以后可能要买好几款表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欧米茄。它和劳力士相比,在设计上显得更加丰富时尚一些。而且很多欧米茄都是背透腕表,能够看到机芯运作,所以,对有些喜欢欣赏机芯的人来说,欧米茄更加合适。



腕表天地



我人生第一只自己买的就是就是rolex ,因为在南方生活的缘故,劳力士有一边倒的趋势,欧对应的对手是帝舵,15-16年前,欧还是用ETA机芯时代,相应欧米茄单价与rolex还是很明显的区别,但后续换了自产机芯后,欧米加价格一路上扬与rolex 齐平,那么rolex 更显得首选。



到上海生活一段时间,海派文化的发源地,欧米加在这里的宣传和影响根深蒂固,记得很多年前去上海出差,司机是上海人,他很自豪的说他戴欧米加,而且这里流行欧米加,而我那天戴着rolex。 很明显的地区差别,所以选择也跟地理环境有区别,我老家的朋友也经常问我如何选择欧米加,可见华东地区的影响力之大。



工作环境,毕竟rolex 给人的高端的印象,那么选择手表方面比较考验,在一些企业里面尤其讲究上下级关系,你戴只比你老大更好的表,会有怎样的后果? 或者说在机关单位现在的环境下,尤其谨慎。 解决之道,买只普通的上班戴,下班戴自己心爱的就可以。



保值, 我定义保值就是戴了一段时间卖掉还可以收回6成就是保值,这个rolex 可以,欧米加经常是打骨折。欧米加公价定的高,折扣高所以谈判技巧要好,对消费来说好像是捡了便宜,而rolex 的折扣很少,有些热门款还买不到。



好了,除这些外在环境外,如何选择呢? 空谈没有用,消费手表是一个门槛,就是买任何一只金钱门槛,不然永远是看图说话意淫一番,拥有你才会感觉到他的美,不管买那个品牌。

喜欢是因为有品牌的作品某个点打动您。

rolex 从DJ DD 到运动款,都有一群爱好者。

欧米加 里程碑的作品是登月表 (表态网有专题关于登月表,有资深玩家收藏这个系列)

我个人也喜欢星座,毕竟是尊达大师的设计,他还设计了pp的鹦鹉螺,ap的皇家橡树等。



记住不要买假表!


A哥AVR

都说穷玩车、富玩表,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表却是真的用来戴的。从几百元、几千元乃至上万元的表,可选择的很多。对于劳力士和欧米伽这两款官价起步于四五万元的品牌,则是殷实富裕家庭的选择。如何选?看各自的身份和喜好。中国香港居民喜欢劳力士,据说不喜欢欧米伽的原因是因为它的Logo像一个倒扣的钱罐,拢不住财。而在日本,有说法是商人戴劳力士,医生戴万国,教授戴欧米伽。这些说法未曾见到过真实统计,不过是人们的口头传说而已,没必要当真。戴一块适合自己身份和钱包的手表,就足够了,何况普通人的圈子里,表的辨识度不高,大概没什么人会认为你手腕上的那块金属物件值个十万八万的。如果非得在劳力士和欧米伽之间分出高下的话当然是劳力士啦,无论是品牌、质量还是价位都在欧米伽之上,欧米伽如果不是因为同轴擒纵系统的话,连与劳力士比肩的机会都没有。


奔跑的驰骋

表是一个私人的物件,审美喜好、性格甚至是朋友圈子都会直接影响到你的购买,对于劳和欧的争论肯定永无止境,我是欧和劳各入了一块。先说结论再谈故事:我以为我会拒绝老气横秋的劳力士,结果变成了劳迷,如果再买下一块,应该是灰面游艇。



劳和欧的差距还在于定位上。劳能自己做的东西绝不假手于人,要做就做极致,涵盖了小几万到几十万。入3235灰面三个月来,周末不戴日误差稳定在1秒左右,算惊喜了。

欧搞的挺热闹,在我看来反而有点杂了,加上近几年用二师兄宝珀下压劳的策略,显得欧在品牌上进一步下探。再看看两家公司的年销售额,数量,客单价,利润就很客观了。

欧和劳的营销手段各有千秋。欧明星的很多,还有名人大家庭,款式也特别多,能打的就几个星空、超霸、海马,但基本是有货供应,不坑消费者,这点真比劳好。

劳的代言人不多,也不走这个套路。能打的家伙的也不少,算是经久不衰。现在最狠的是把小弟帝陀给扶起来了,自产机芯+运动款+大表径,时不时搞一个铜款、绿帝(为英国哈罗德百货推的black bay潜水表)什么的,撩拨表迷,把品牌人群扩大了。



再说机芯,首选我也是一个机芯控,但前提是机芯的靠谱,机芯很 low还搞背透就是伪命题。劳和欧在5万这个级别,透不透底对我来说没啥意义,欧这个级别的机芯打磨也不过尔尔,他家二师兄和大师兄的打磨算真本事(二师兄品控有待提升),进入10万这个槛,打磨到附加值就上来了。

劳的外形老气,估计还是DJ和DD的原因,初看确实不太喜欢,属于耐看型的,上手是第一原则,不要人云亦云或者对着图片YY。我对劳外形上唯一不喜欢的就是泡泡镜,看着碍眼,有几次都想扣下来……水鬼地位就不用说了,太经典以至于烂大街了,在HK入住酒店,门童手上一只水鬼……额

再提下欧,欧最这两年有几款表好看,前有复古海马8400,铁霸,现有AQUA TERRA至臻,外形讨巧,符合审美。

最后说说保值,但凡是机械表都不保值或别妄想增值。不信你买一个去卖二手看看?就算绿鬼又如何,你算算钱的贬值速度?所以我不太认同说买劳等于保值,只不过说,在同等级的表之中,劳换手的时候亏的少点。


浩子先声

刚好我们组里既有劳力士的死忠粉,也有欧米茄的爱好者,看看他们分别怎么吹捧自己的菜。

首先清楚劳粉一枚。

劳力士和欧米茄摆一起,那自然是选择劳力士。

第一,劳力士是全球硬通货,特别是金劳,当铺抵现价格比欧米茄要得高。在一些正规的赌场,甚至是钢劳都可以抵押借钱,欧米茄这种待遇并不多。

第二个是劳力士要更皮实耐用,除了切利尼以外,全线劳力士都是蚝壳,密封防水防尘效果绝佳,所以劳力士老早就给3年质保,5年质保,就是敢于要比同行多保一年,原因就在于此,不是特恶劣的佩戴环境,5年内基本上不会出问题。

第三个原因么,劳力士品牌价值更高,劳力士拍卖市场热度也高,价格也好。这一条基本上是虚的,对于普通人买表来说不太实用,但是名望在那,也觉得有心里优势。

其实还有第四个,就是我觉得劳力士的表都好看,属于耐看型,很少一眼美,但是越看越好看,劳力士敢于几十年不怎么改变改观,也正在于对自己设计美感的自信。

下面是欧米茄同学的观点。

我之所以买电阻,也是有这么几点考虑:

第一个,是电阻制表历史悠久,而且一直以来都是大厂,劳力士刚创业那会,电阻怀表早已名扬四海;劳力士刚弄蚝壳那会,电阻已经开始赞助奥运会了。所以电阻家的声誉在那,当然要买。

第二个,电阻家的表款要好看多了。要运动款式有海马,有超霸,要正装有碟飞,有星座,感觉每一个款式对标劳力士,电阻都获胜,海马要比水鬼好看,超霸还有各种纪念款式,各种壳形色彩,比迪通拿漂亮好多……

第三个,性价比啊,同等功能款型的腕表,电阻的要比劳力士便宜一点,作为腕上配饰,精准度也不输,外观还漂亮些,我当然选电阻。

这三点就够啦,不需要再多理由,选欧米茄就对了。


卢曦采访手记

欧米茄是畅销品牌,劳力士是奢华品牌; 在世界钟表排行里面,劳力士排第九位。而且劳力士有着“一劳永逸”的说法

就看本质的区别 劳力士钢材用的是904L 其他的品牌用的是316L 机芯上来说 劳力士是自制的 85%以上的零件出自自家手笔 欧米茄是用ETA或者ETA改良的 而且劳力士是为数不多的 可以自制游丝的品牌 在最最普通的方面 都要求达到最好 所有的物料和工艺都要精挑细选 你拿一只劳力士去测测 绝大多数误差不超3秒


復娔婊蝛呺11001486




朋友送的一块欧米茄,帮忙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