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跑步不傷膝蓋,久坐才傷!

久坐是一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家似乎已經習以為常。尤其是職場人,久坐毫無疑問成了一種通病,甚至有人從早上到辦公室打開電腦後,除了上廁所外,剩下的時間都不會離開椅子。有調查顯示,只有五分之一的人能夠在工作間隙站起來四處走動,下班後有“勇氣”去健身的人更是少至可憐的3%。

美國運動醫學學院認證運動生理專家王棟指出,每天30 分鐘到兩個小時的運動量,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可以預防膝關節炎的合理運動量。

正确的跑步不伤膝盖,久坐才伤!

權威研究:不動更易得關節炎

研究發現,只有3.5%的健身跑步者有膝蓋或者髖部的關節炎。那些喜歡久坐或者不跑步的人,10.2%的人有膝蓋或者髖部的關節炎。那些參加競技跑步的人(包括經常參加競技比賽和專業水平的運動員),膝蓋或者髖部關節炎的發生率為13.3%。

正确的跑步不伤膝盖,久坐才伤!

研究結論認為,長年的健身跑步對膝蓋和髖部的健康有好處。久坐或者不跑步的人膝蓋和髖部的關節炎風險將提高。而過量和高強度的跑步可能也會引發關節問題,建議每週跑量的上限為92公里。

那麼,久坐不運動的人在膝關節沒有活動的情況下,為什麼說膝關節炎發病率是跑步人的3 倍呢?原來,膝關節炎的發生部位是軟骨,位於膝關節的最內部,血液供應不暢,需要活動膝關節,讓更多血液帶著營養物質滋養到關節軟骨。而對於久坐缺乏運動的人,膝關節活動很少,封閉在關節囊中的軟骨長期缺乏營養,自然不容易維持健康狀態。因此,久坐是膝關節健康的敵人,跑步才是預防膝關節炎的良方。

正确的跑步不伤膝盖,久坐才伤!

“跑步百利唯傷膝蓋”是誤區

據調查統計,中國超過1/3 的跑者曾經膝關節受傷,約1/5 的跑者腳部或腰部受傷,約1/7 的跑者曾腳踝受傷或患有足底筋膜炎,幾乎沒有傷病的跑者僅佔15.7%。

其實,如果在休息不足或準備不足的情況下,進行高頻率、長時間的的耐力跑,會影響肌肉力量的正常發揮。這種肌肉功能障礙減少了肌肉對關節負荷的吸收,從而存在潛在的損傷風險。

如果關節長期保持在不平衡狀態(即損傷超過修復),可能會導致關節處的改變,最後出現關節無法修復而不能正常運轉的情況。

正确的跑步不伤膝盖,久坐才伤!

跑步傷膝跟姿勢不良有關

第一,所有運動前先熱身,哪個部位要動,就哪個部位重點做熱身。不管處在什麼年齡段,跑步前熱身運動非常重要。做幾個深蹲,往前跨步牽拉大腿關節,活動膝關節、踝關節,原地慢速跑跳等,每次持續5~10 分鐘熱身運動後再開始跑步,可以有效預防關節扭傷。跑步也要注意選擇平整的路面。

第二,跑步姿勢至關重要。現在很多人跑步姿勢有問題,正確的跑步姿勢既不是腳尖也不是腳後跟著地,而是儘量全腳掌或三分之二腳掌著地。姿勢不良會造成膝關節等部位磨損加劇。跑步時身體應儘量保持頭頸肩直立姿勢,微微前傾,不要哈腰弓背。跑步時不要用嘴呼吸,儘量用鼻吸鼻呼的方式,呼吸頻率要配合跑步頻率。

第三,根據個人情況不同,科學合理地去運動,注意強度控制。如跑步不要超過5 公里,持續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日常鍛鍊沒必要做高強度運動,而應該從低強度的慢跑循序漸進,如果跑步覺得氣喘氣憋,就說明運動強度過大了。

正确的跑步不伤膝盖,久坐才伤!

第四,配備專業跑鞋。很多人跑步時喜歡穿日常穿的休閒鞋,其實,想通過跑步健身的人,選擇一雙合適的跑鞋也至關重要。普通的運動鞋鞋底薄,沒有減震功能,而專業跑步鞋的足弓設計可以有效防震,緩解跑步時對足底的衝擊,對減少膝蓋損傷也非常有效。尤其是扁平足的人,沒有保護措施的跑步,常常帶來足底、膝蓋各種疼痛。

第五,只要出現不適、疼痛,首先是停止這項運動,不要加重刺激。疼痛嚴重,影響走路和運動時,要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去檢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