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亡国之君便痛心疾首,哀哉痛哉,为何明末崇祯皇帝却少有骂名

怎么骂,骂不出来!心塞…

提起亡国之君便痛心疾首,哀哉痛哉,为何明末崇祯皇帝却少有骂名

本想力挽逛澜,成为一代中兴之主,却不料事与愿违,成了亡国之君!

崇祯帝大概是最矛盾的一个皇帝了。励精图治却又无治国之谋,事必躬亲又任人乏术,渴求治才又猜忌多疑,铲除阉党却摆不平东林(明熹宗临终前曾对崇祯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崇祯甚至在亡国前确有悔意,事实证明祖宗祖制虽有弊端,但有其合理之处,厂卫和文官集团是大明皇帝的两架马车,互相依存又互相掣肘,一方失控另一方便不可控),加上天灾起义不断,北方皇太极虎视眈眈,种种乱象,一时无二……令无数明粉痛心疾首!

提起亡国之君便痛心疾首,哀哉痛哉,为何明末崇祯皇帝却少有骂名


天灾不断

《汉南续郡志》记,“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天行瘟疫,朝发夕死。至一夜之内,一家尽死无孑遗。百姓惊逃,城为之空”

急于求成,屡杀诸臣,与满朝文武处境尴尬

用人乏术,无识人之明,屡冤杀大将(卢象升,孙传庭,王恰,陈新甲…这个陈新甲死的实在太冤,因为议和外漏,崇祯觉得丢面子就…)曾六下罪己诏,却临终大呼“诸臣误朕”。节衣缩食,却管不住贪官污吏横行。国难当头,却指望不了士大夫阶层忠恤体国。内忧外患,岂能不亡!


提起亡国之君便痛心疾首,哀哉痛哉,为何明末崇祯皇帝却少有骂名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崇祯帝临终遗言

李自成《登极诏》“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

▲李自成也说崇祯帝并非昏晕,在铲除奸佞上也颇有贡献,只是大臣们离心离德,忠于朝廷的甚少!

刚愎自用,数失良机

李自成兵临城下,仍派人向崇祯帝议和,他并不想灭了大明王朝,条件是封他西北称王,百万银两,然后,他还可以北出关外,对抗满清。然我们这位崇祯帝不知道再想什么,此时不该在信任所谓的朝臣,应该放下颜面,请李自成入宫谈判,事情或有转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