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如何避免踩雷商譽減值?

孤單的飛11

商譽減值往往成為一些上市公司業績下滑的“黑天鵝”事件,一旦被收購資產業績變臉,就將造成商譽減值,直接影響上市公司淨利潤。商譽越重,計提減值對利潤造成的衝擊就可能越大。所以上市公司和投資者均應高度警惕商譽過度減值帶來的風險。

  企業併購重組的商譽減值與風險點  商譽減值:商譽減值是指對企業在合併中形成的商譽進行減值測試後,確認相應的減值損失。詳細點分解為商譽;就是指能在未來期間為企業經營帶來超額利潤的潛在經濟價值,或一家企業預期的獲利能力超過可辨認資產正常獲利能力的資本化價值。商譽是企業整體價值的組成部分。在企業合併時,它是購買企業投資成本超過被合併企業淨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  風險點:近年來,隨著資本市場併購重組的盛行,很多上市公司為了追逐市場熱點、炒概念、做高股價,不惜高溢價收購,導致商譽也出現井噴式增長,隨之而來的商譽減值致業績下滑甚至變臉的案例屢見不鮮。

  不論是更改業績補償方案,還是將標的資產出售,都是商譽“地雷”爆發後的無奈之舉。每一輪併購大潮後,可能出現商譽減值高峰。2014年到2016年是A股市場併購重組高峰,而併購業績承諾一般是三至四年,這意味著2017年和2018年可能成為商譽減值集中爆發期。

  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如何避免“踩雷”?  1、上市公司  其實要想降低“踩雷”的概率,關鍵還是上市公司應從併購初期就做好準備工作,不盲目跟風跨界,不高溢價、高業績承諾併購。上市公司在主營業務缺乏增長動力時,不應盲目追捧熱門概念導致資產標的高溢價,並最終形成高額商譽;在併購完成後,經營業績不應過度依賴併購對象,否則在被收購方業績大變臉後,將面對的衝擊可想而知。  2、投資者  投資者也應理性看待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分析重大重組對上市公司的長遠利弊,儘量少盲目參與炒作,形成理性的投資理念。由於商譽佔資產比例過高以及收購標的評估增值率較高的公司,常常會面臨更大的減值風險,投資者對這類公司要加以警惕。此外,隨著部分上市公司逐漸度過業績承諾期,一些商譽過高卻從未有過減值動向的公司也需要投資者仔細甄別。  3、監管層  監管層應繼續引導上市公司合理併購重組,對部分通過調節商譽進行利潤操縱甚至是利益輸送的行為強力打擊,引導市場健康發展。此外,監管機構還長期、多次提示注意減值風險。

  上市公司“碰雷”後的應對手法  1、與收購方協商更改業績補償方案  一旦被收購資產出現業績承諾不達標的情況,上市公司大多會要求承諾方儘快補足差額。通常承諾方和上市公司會約定以回購股份或支付現金的方式對未達標部分進行補償,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承諾方的補償往往難以兌現,這種情況下,上市公司多數會同標的方原股東進行協商。最常見的協商結果是更改業績補償方案,通常是將業績承諾期內每個年度單獨測算和補償改為三個或五個年度屆滿時一次性測算和補償,或是將現金補償改為股份補償。  2、出售收購合併資產  對於業績難以達標的“劣質資產”,如果未來情況難以好轉,上市公司果斷“止損”不失為一種優質策略,既能及時回籠資金,也能儘快擺脫對業績和股價的負面影響,騰出更多精力致力於公司主業發展。


老李看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