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考成绩特别好的学生都不报师范类院校?

漫步者82038976

我是一名老师,我承认当时上师范并不是主动的,而且上师范的同学,也千方百计跳出教育专业。

优秀学生之所以不愿意报师范类的学校,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归纳起来就是两个词:“前途”和“钱途”。


首先,上了师范,前途一眼就看到头了,去学校当老师就是归宿。十七八岁的孩子,正式憧憬未来的时候,是心气很高的年龄,对于从学校到学校这种结局,他们是没有兴趣的,所以即便有优秀选择师范的多数也属于无奈,记得我上大学时,班级一百人左右,辅导员问有几个是主动报的师范?当时举手的只有3人。所以我班上大学时,优秀的学生都自学法学专业,千方百计拜托当老师的命运。


其次,老师现在的待遇,远远达不到他们对未来的需求。对于一心想去大城市,想去大企业,想挣大钱的他们,这样的职业对他们没有吸引力,记得我大四去应聘时,东营一所学校给我说,来我们这吧,我们这待遇很好,一个月工资1800,还有其他补贴,我当时不屑一顾,但是后来另一个学校,才知道原来多数学校工资不超过1500元。记得招聘会上,一个制药厂的岗位,引起了众多毕业生的争夺。

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如何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是以后国家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赢在高三

缪老师每年都会碰到有学业成绩特别出色的孩子,谈师范类色变。主要原因不外乎偏见和现实两类。怎么说呢?偏见是家长和考生会与师范类大学管中窥豹的认识,而现实则是师范类高校本身存在的短板。

此外悟空问答每日更新关于高考报考、大学和专业的相关内容!


一、偏见

(上图由缪老师亲手拍摄于北京师范大学)

1、偏见——教师

社会上对于普通教师的认知仅限于,收入低、工作苦、行政累、不着家。教师收入全国大多数地区都在5000元每月之下,工作辛苦就不必说了,除了教学还要负载很多的行政工作,除此之外,工作的重压和时间投入决定了能够照顾家庭的精力缩减。

(上图由缪老师亲手拍摄于华东师范大学)

2、偏见——只能做老师

很多家长和孩子经常问我:考入师范大学今后是不是只能做老师。我给出的答案是:绝对不是!肯定不是!如今的师范类大学早已经不是只有教育学专业了,开设了很多的学科,所以将来的就业出路其实很宽泛。


二、现实

(上图由缪老师亲手拍摄于华中师范大学)

1、现实——眼界

师范类院校通常校园不大(西南大学这样的巨无霸是特例),人文社科类专业比较集中,接触不同人的机会肯定没有综合类大学那么多。再者,悬殊的男女比例,也让部分家长和孩子畏惧不已。

(上图由缪老师亲手拍摄于陕西师范大学)

2、现实——专业冷门

高考状元最喜欢选的学科门类是经济类(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投资学、财政学、税收学、贸易类等等)和管理类(工商管理、财务管理等等)。而这些专业方向,往往都不是师范类大学擅长的。

(上图由缪老师亲手拍摄于西南大学)

3、现实——考研大本营

除了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类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三所顶尖省属211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很多师范大学的学风很浓,但同时考研风气、考证风气也是很浓,使得校园里少了些活力和朝气,这也是很多家长和孩子考虑的。


你可以不关注我,但你要关注孩子或者自己的高考!


缪老师妙笔生花

高考成绩特别好如何定义这个特别好?

高考总成绩是750分,有80%的是基础中等难度题目,只有20%的难题,也就是说基础题目零失误的情况下,一个好的考生至少是要能考到600分左右的,鉴于越往上分数增长的难度越大,故此就把特别好定义为620分以上吧!

那么作为620分以上的考生,都会有哪些选择呢?

学校那么多为何非要盯着师范类?

师范类不过也就是众多选择中的一个可选项而已,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分数到这个特别好的程度,师范类院校的可选择项目也就北师大、华东师大等寥寥数个,如果不是有特别偏爱教育的强迫症的话,同级别的高校也不少,也许有更喜欢的专业也说不定呢。

更何况头顶上还有北大、清华、人大等顶尖学府!


这个问题本质上还是优秀考生为何不愿从教!

讨论这个问题的太多太多了,小僧就不赘述了!

地上有200斤的白银和100斤的黄金,我有三百斤的力气,但是只能捡一个,你说我该怎么办?

走过山和水,不忘来时路,小僧爱读书,关注不迷途!


小僧爱读书

首先必须搞明白,现在的师范类院校,并非都是培养老师。高考成绩特别好的学生都不报师范类院校,为什么?

一、看分数线

我们先來看一看我国两所最出名的师范大学的平均录取分数线:2017北师大文理科位于第10位和16位,华东师大文理科分别位于第23位和26位。

特别好的学生考的分数高,谁愿意白白地浪费苦苦奋斗得來的分数,报考分数线低的大学?

二、看大学排名



上表是我国QS大学排名,大学毕业想出国留学,国外大学喜欢知名度高的大学,还北知名度低的大学?你选择大学,你选择排名高的还是排名低的大学?最好的师大排名分別为第8和弟22位,怎能吸引特别高分的学生报考它们?

三、看学科评估



上大学涉及学科和专业,师范大学专业和学科排名靠前的不突出,怎能吸引高分人才?

四、看专业设置

很多男生喜欢工学方面的专业,工科中很多专业应用性较強,毕业后工资待遇高。财经专业受到女生的青睞,毕业收入不错。这些专业在师范院校中很少或不是它们的強项,师范院校几乎没有紧俏专业,传统专业太多,所以录取分数线不会太高。

五、看毕业生待遇

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不如好多名校过硬,就业和待遇受到影响,岂不是报考更名牌的大学更好吗?

若是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国家定向培养占有不少名额,谁愿意就业地区受到束缚?谁愿意毕业后到艰苦地区教学?老师的地位和工资待遇还不足以吸引人才,所以报考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学子不多,分数线自然下滑,不如许多理工类大学。

以上是许多成绩特好学生不愿报考师范类大学的主要因素,供你参考?


亭亭玉立104648451

这个问题很简单,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虽然说有个人的理想兴趣爱好,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丰满的理想往往会被骨感的现实砸死。

古语有云,男怕入错行 ,女怕嫁错郎,纵有隔夜粮,不做孩子王。这几句话说什么呢,说的就是生活过得去就不要去教书了。为什么,就是教书的待遇低,而且这个待遇不单是经济的,还有社会的,还有家庭的。君不见,范进中举前是一个穷秀才,做屠户的岳父根本就看不起他,把范进骂得不三不四,尖嘴猴腮,摸不着头脑,然后呢,居然是要托人在私塾找个教书先生做,一年挣个二两银子养家糊口。也就是说,古时候,成绩优秀的,也不会做教书先生了。



及至今天,这种局面还是没有多大的改观。但是国家在八十年代推行中师招生,倒是吸引了一大批成绩优秀的初中生考取中师,这些人毕业以后绝大部分都投身教育,为祖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当时的师范大专本科院校也还是吸引了很多成绩不错的学生,但是,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还是会去权衡做出选择。人各有志,各取所需,我们不能勉为其难。但是,也确实要看到人的需求以及价值取向,任何一个行业,吸引人才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应该值得大家深思。



现在社会上对教育这一行业,微词颇多。加上这几年的补课风,课外辅导机构如雨后春笋,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家长的经济支出,让个别人更是极尽指责,教师更是背上了沉重的骂名。这种环境之下,拥有充裕选择权的优秀学生,很难在他们的高考志愿表上填下师范院校。一些贫困地区,更是从初中生里面直接招录五年大专师范班,定向培养毕业分配到小学甚至中学任教。值得提一下的就是,这些初中生,绝大部分也是考不上重点高中的学生。



今天的教师待遇,社会地位以及出现的种种乱象,不利于国家的发展,不利于民族的振兴,中央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不良影响,教育部着力改革,力度很大,重拳出击规范民办学校及培训机构。同时近期已出台文件布署办好六件事:一提高地位待遇;二改革教师配备制度;三振兴师范教育;四加强教师使用,压担子,指路子,提点子,给位置,发票子,给他们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保障保护教师合法待遇;六重振师道尊严,全社会尊师重教。



我们殷切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切实提高教师待遇,真正落实依法治校,依法施教,还教育一片蓝天,重振师道尊严,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教育,振兴教育。


振雄杂谈


等待2084553

这个原因与教师职业有关系,我们常把我们的老师比做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是对教师职业的恳定,也是为什么高考成绩特别好的学生不愿意报师范类院校的原因,他们认为,我那么好的成绩到学校做个教书匠,一辈子莫莫无闻地站在讲台上为学生传递知识,道德上很伟大,现实中一点名声都没有,没有轰轰烈烈的事业,更做不了大企业的老总,更谈不上当科学家研究员。师范类院校毕业大部分从事教育行业,有教小学中学还有教大学的,除了教大学的外,几乎所有小学中学老师只拿死工资,没有外快,没有其他收入,不能也不会搞其他副业,在一个小乡村小县城莫莫贡献了自己的一生,有的老师虽然桃梨满天下,可满天下的桃梨不是自己,光荣属于别人,自己只能贴光。于其做个教师,还不如自己好好干别的,风光归自己,高收入也归自己。所以他们不愿报师范类院校,只有成绩稍好,爱教育事业的学生愿意报师范类院校。


静心水898

第一,与教师的待遇有关。工资不高,工作比较累,养家糊口都困难,更别谈买房买车。这是事实,尤其两口子如果都是教师,那么买房更是遥遥无期。

第二,与现在社会对教师的曲解有关。很多人认为老师很好,有寒假暑假可以放。那是因为他们平常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去工作。以我的一个语文老师为例,一周要有三到四天每天五点左右起来,晚上基本都要11点才睡。而且,每周只有半天的假期,这个工作最重要的是特别累心,毕竟所有的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考好。

第三,有的人会说,老师,可以在校外补课,赚取外快,这种现象可能是有的,但也是个别现象,真正负责任的老师,有良知的老师,是不会这样做的。

第四,教师这个职业越来越难做毕竟他面对的是中小学生,不听话的,不完成作业的,上学带手机的等等。管教轻了没有效果,管教重了该说老师不尊重学生人格甚至有时还会面临处罚。所以老师难当。有的时候教师没有错,学校都保护不了自己的老师。就好比那个被学生家长套路了的老师,说他收红包,最后还是受到处分。

归根结底,教师基本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职业。所以但凡有其他的出路,就不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自然学习好的有更好的出路,也不会选择师范类院校。


小土豆242569028

回想起我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我的成绩630,我爸爸是人民教师,所以我父母还是特别希望我报考师范院校以便将来可以当老师,包括后来我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但我是不喜欢当老师的,我爸爸在我小时候是真的忙,虽然他只是小学老师,有两件事我记得特别清楚:

一个是天还没亮,能看到星星那种就跟爸爸去学校了,我看书或者睡觉,爸爸在备课。还有一个是有一段时间在我回家的路上新修一座坟,我是非常胆小的,走到附近我就不敢继续走了,小时候只觉得在爸爸身边有安全感,所以我又返回学校等爸爸一起回家,天都黑了才回家。

所以我对当老师这个职业是有点反感的,上课时间少,自由时间多都是骗人的,除非你想混日子不负责。但是人民教师这个职业应该是伟大的,毕竟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多说一句,当老师真的很多时候好心做好事,却被家长找上门说欺负他们家小孩,甚至学生会怨恨老师管他太多的。

想当个好老师,学问大呀。


南北江南

按着作者说的成绩特别好的学生,我觉的是高考750分的0.8倍以上的分数吧,也就是600分以上的。

我们可以想想,600分至少可以上个211的大学,甚至还可以上985大学。

1,学生们会优先选好的大学,而没有考虑师范院校。

2,师范的院校的出来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去当老师。以前老师这个职位是个香饽饽,可是现在,老师工资基本只有几千,他们的工资只能与工龄挂钩,他们还要养家人,甚至都不够生活。你们想想,还有多少人会去当老师,以至于不会去选师范的院校的.

3,在现在的时代,互联网专业是最吃香的,也是相对轻松的。而对于80后,90后,他们都是想要这种的工作,而对于师范的院校就自然不会去选了。

喜欢我可以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