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怎麼來的,源頭是哪裡?

用戶64374569739

1981年世界上首例艾滋病人被發現,從此這個令人生畏得疾病開始影響著全人類。

那麼,究竟艾滋病是從哪裡來的?據說,當時第一例艾滋病人曾經去過非洲,後來在美國發現得了艾滋病,所以,大家都認為,艾滋病毒的源頭在非洲。

至於艾滋病毒的最終來源,科學家議論紛紛。

比較廣泛的說法是,艾滋病毒是在18-19世紀熱帶雨林的靈長類動物身上攜帶的,一種叫做非洲綠猴所攜帶的病毒,與HIV-1很相像,但是由於這種猴子具有健全的免疫系統,所以它們只攜帶病毒,不發病。

據說,土著非洲人有生吃猴肉和注射猴血的習俗,很可能就是通過這樣的途徑,把猴子身上的艾滋病毒轉移到人類身上,而這種病毒經過長時間的變異,逐漸演變成了今天我們所熟知的艾滋病毒了。

而關於病毒的起源,有一種說法是,病毒的遺傳基因跟人類基因某個片段很相似,科學家認為,病毒可能是遠古生物的遊離核酸片段被蛋白質外殼包裹,從而演變而來,而正是由於這種基因高度相似性,使得它能在人體內生存,與細胞上的蛋白質配對,與人類細胞核的DNA融合。


消化內科李醫生

丁香醫生來回答這個問題。

艾滋病是音譯過來的疾病名,其全名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取其英文名稱每個單詞的首個大寫字母,合稱為「AIDS」,音譯過來就是我們常說的「艾滋」。它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HIV 導致的慢性傳染性疾病。HIV 侵犯人體的免疫系統,導致人體免疫功能下降甚至缺失,最終導致嚴重感染或者腫瘤而死亡。

丁香醫生將列舉是個問題,幫你瞭解艾滋病:

一、為什麼會得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導致的疾病。HIV 感染人體後攻擊和破壞人體的 T 淋巴細胞,導致機體監測體內癌變和抵抗外界感染的能力受損甚至缺失,從而使患者死於感染或癌症。

二、哪些人群容易得艾滋病?

2005 年的數據顯示:每天大約有 14 000 例新增 HIV 感染者,即全世界每年有 500 萬新增患者;2011 年底,估計我國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 78 萬人;2014 年我國新報告 HIV 感染者和病人 10.4 萬,比 2013 年增加 14.8%。疫情總體上為低水平流行,目前我國艾滋病流行趨勢為感染率持續下降,傳播途徑以性傳播為主,其次為注射吸毒。

高危人群為男性同性戀、吸毒者、性關係混亂者、多次接受輸血的人群。

1、男性同性戀:該人群中多性伴侶現象普遍、安全套使用率低、肛交的方式使得黏膜更容易破損造成病毒傳播;

2、吸毒者:常使用同一個注射器進行注射,易通過血液傳播;

3、性關係混亂者:通過性行為感染的概率大於有固定性伴侶的人群;

4、多次輸血者:可能因為輸入被 HIV 汙染的血液製品而感染。

三、艾滋病是如何傳染的?

艾滋病是一種傳染病,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 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是傳染源。目前已從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眼淚、乳汁、唾液、汗液中分離到 HIV,但是眼淚、唾液、汗液中病毒含量極低,不會造成感染。

目前認為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三種:性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

1、性傳播:主要是因為性交時因摩擦導致黏膜細微的損傷,HIV 通過傷口進入人體。

2、血液傳播:主要是因為共同使用被 HIV 汙染過且未消毒的注射器,輸入被 HIV 汙染的血液製品或使用被 HIV 汙染的個人生活用品等。

3、母嬰傳染:HIV 可經過感染 HIV 的母親的胎盤進入胎兒體內,也可以是在生孩子時,孩子經過產道感染或是哺乳時感染。

四、艾滋病不會通過以下途徑傳播

1、一般與艾滋病感染者共用辦公用具、學習用具、餐具不會發生傳染;僅處在同一個空間也不會傳染。

2、一般的生活接觸,如共同吃飯、擁抱、握手、禮節性接吻不會發生感染。

3、蚊蟲叮咬、咳嗽、打噴嚏不會感染。

五、艾滋病從感染到發病需要多久?

潛伏期平均九年,可短至數月,長的可以達 15 年。潛伏期的長短與多種因素相關:如感染的途徑、感染病毒的多少、病毒的基因型、感染者本身的身體素質都有關係,這個過程是人體與病毒鬥爭的過程,哪一天病毒佔了絕對的上風,艾滋病的症狀就會表現出來。

六、得了艾滋病會有哪些表現?

艾滋病是一個慢性的傳染病,其病程可分為急性期、無症狀期和艾滋病期。

1、急性期:通常出現在感染 HIV 後 2~4 周,主要是病毒全身擴散的表現。如發熱、頭痛、噁心、嘔吐、腹瀉、肌肉痛、關節痛、淋巴結腫大、各種類型的皮疹等,一般 1~3 周後症狀緩解。

2、無症狀期:無症狀期可以是急性期好轉後發生,也可以無明顯的急性期而直接表現為無症狀期,這個階段可能持續 6~8 年。

3、艾滋病期:這個時期主要表現為 HIV 相關症狀、機會性感染和腫瘤。

1)HIV 相關症狀:1 個月以上的發熱、腹瀉、體重急速下降、淋巴結腫大等;

2)機會性感染:肺孢子菌、隱球菌、結核菌、念珠菌、帶狀皰疹病毒感染等;

3)腫瘤:惡性淋巴瘤、卡波西肉瘤、皮膚癌等。

七、懷疑自己得了艾滋病怎麼辦?

(1)首先要確定自己為什麼懷疑自己得了艾滋病。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是否有過危險的性行為?是否吸毒?是否有共用注射器?是否輸過沒有保障的血液製品?配偶是否有艾滋病?是否共用剃鬚刀、紋身器具等?

九、如何預防艾滋病?

艾滋病是傳染病,所以預防可以根據傳染病預防的基本原則。

1、控制傳染源:對已感染艾滋病人員進行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預防其報復社會的心理;醫療部門發現感染者及時上報;可疑患者或有接觸者要及早就醫,克服恐懼心理;

2、切斷傳播途徑:避免高危行為,如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多個性伴侶、性交時不使用安全套、感染艾滋病的婦女懷孕或哺乳等;

3、保護易感人群:對與艾滋病患者有接觸的人員或高危人群要加強健康教育和預防感染措施。如醫生給艾滋病患者手術時加戴手套等;對高危人群應加強教育,定期檢測 HIV 抗體。

十、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為控制艾滋病做些什麼?

1、正確認識艾滋病,不要歧視艾滋病病人;

2、潔身自好,拒絕毒品和不潔性生活;

3、傳播艾滋病的基本知識;

4、加入到抗擊艾滋病的公益活動中。

內容來自丁香醫生 App 健康問答艾滋病專欄。


丁香醫生

艾滋病起源於一百年前,雖然發現的病例在1980年左右,但是後來陸續在一些之前的血液標本中找到了病毒,可見從傳入人類到爆發還是經歷了漫長的過程。

因為在以往標本中發現病毒越來越多,研究人員進行了病毒基因序列分析,逐漸瞭解艾滋病起源和傳播問題,標本顯示美國1970年後就有艾滋病傳播,主要是M組的B亞型,可能更早病毒就到了美洲。在其他地區的研究結果顯示B亞型在1959年左右已經在非洲廣泛傳播了。


根據研究,推測 HIV-1型M組病毒大流行可能始於上世紀20年代。更深入的分析後研究人員定位出艾滋病病毒大流行的發源地:金沙薩,現在是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首都,當時是非洲一個交通便利的城市,由於淘金熱,集中了很多年輕人,色情業也比較發達,得益於四通八達的鐵路網,艾滋病病毒隨著成千上萬名搭乘火車的人們,在短短20年內四散傳播到非洲各個城市。1960年,剛果民主共和國獨立,成為全世界包括海地在內的法語國家的一個巨大勞動力市場。很多海地人到那裡務工,當年輕的海地人幾年後返回家鄉,他們將一種被稱為“B亞型”的HIV-1型M組病毒帶入大西洋西岸地區。1970年左右,隨著紐約和舊金山等國際大都市倡導性解放以及抗議同性戀歧視,艾滋病在這些大城市裡傳播開來,之後又趁社會政治環境之便在美國和歐洲蔓延開來。1985年我國發現第一例外來的艾滋病感染者,90年代,我國陸續發現本土感染者。

繼續往前看,就是非洲當地靈長類動物中發現艾滋病病毒,由於當地有捕殺猩猩,食用的風俗,所以人類和黑猩猩發生血液暴露的機會並不少。研究推測艾滋病病毒在1930年從猩猩跨物種傳染給了人類。正如網友所說,天知道發生了什麼,當然也不是網友們邪惡,確實有人獸交的事情,甚至讓猩猩提供性服務。

近年來非典,中東呼吸綜合徵,埃博拉,禽流感的事情,說明動物攜帶病毒跨物種傳染人的事情,其實可能一直存在,並將繼續存在。


感染科李侗曾

艾滋病,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自從艾滋病在國內發現並開始傳播,關於艾滋病的故事和傳說便方興未艾,艾滋病患者更是讓人敬而遠之,大家也是談艾色變。


有研究認為,艾滋病起源於非洲,後由移民帶入美國。1981年6月5日,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發病率與死亡率週刊》上登載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報告,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關艾滋病的正式記載。1982年,這種疾病被命名為“艾滋病”。


其實艾滋病也只是眾多傳染病中的一個,今日我們一起走進艾滋病,瞭解艾滋病,因為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所以,我們一起去揭開艾滋病的神秘面紗。

一、什麼是艾滋病?

艾滋病全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AIDS),又稱艾滋病。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病毒可以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因此,人體易於感染各種疾病,並可併發惡性腫瘤。該病病死率較高,而HIV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平均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地生活和工作多年,使得不易識別,而一旦發病便難以控制。


二、傳染病的傳播條件

和所有的傳染病一樣,必須同時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三大條件,才可以傳播該傳染病。而如同預防其他傳染病一樣,我們可以通過隔離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三種方法來組織艾滋病的傳播。

而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性傳播、經血傳播、母嬰傳播,這三者是艾滋病傳播的主要途徑。

而正常生活接觸不會傳染艾滋病,如握手、擁抱、一起吃飯工作、使用公共浴室浴池、蚊蟲叮咬等也不具備傳播能力,正常照顧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也不會傳染。艾滋病感染者的體液,包括血液、精液、乳汁、陰道分泌物、羊水和宮頸分泌物、膿液等,均有HIV存在,淚液和唾液中也有HIV,但因為含量少,從而不具備傳染性。艾滋病患者的糞便、鼻涕、痰、汗液、尿液、嘔吐物均無傳染性。


三、我們如何預防保護自己不被艾滋病感染?

1、沒有傳染源就沒有感染的可能,所以,如果我們周圍沒有艾滋病,那麼我們肯定不會被傳播艾滋病,但事實是,我們身邊真的有,所以,我們就需要從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著手,避免感染艾滋病。


2、既然瞭解了艾滋病的主要傳播方式為性傳播、經血傳播和母嬰傳播,那麼我們就需要避免以下行為,才能避免被感染艾滋病。


a、安全的性行為,需要我們樹立健康的性觀念,減少性伴侶和減少同性性行為,推廣正確使用安全套,採取安全性行為,避免肛交,可以大大減少艾滋病的感染可能。

b、確保安全的血液接觸,不管是獻血還是受血,嚴格進行艾滋病篩查,科學進行獻血和受血,防止經血液製品傳播HIV。而吸毒者共用針具、針頭、注射器等行為,也是血液傳播的常見原因。

c、進行母嬰阻斷,避免艾滋病傳染給下一代。HIV感染的女性應避免妊娠,如果妊娠生育,所生嬰兒應避免母乳餵養。


四、如果懷疑艾滋病或者艾滋病暴露該怎麼辦?



正是因為艾滋病目前還不能治癒,這也是談艾色變的原因之一,所以,科學的預防艾滋病感染,是我們能做的最好的防護。


心健康

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性很大的疾病,主要是由於人體感染艾滋病毒引起的,艾滋病毒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它能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並且容易導致出現惡性疾病。艾滋病病毒存在於感染者的體液和器官組織內,感染者的血、精液、陰道分泌液、乳汁、傷口滲出液中都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染,艾滋病的傳染大多是由於此類途徑傳播的。

對於艾滋病的傳播,以下是其主要傳播途徑,如:


1、通過發生性行為傳播。特別是在發生性關係沒有采取保護措施,艾滋病感染者的精液或陰道分泌物中有很多的病毒,在發生性關係時,很容易造成生殖器黏膜的細微破損,這時病毒就會趁虛而入,進入未感染者的血液中,這個傳染類是非常高的,如果佩戴避孕套則會減少傳染。


2、通過血液傳播。可以通過輸血傳染或者是由於吸毒的人員共用針頭注射器或者共用牙刷、剃鬚刀等,都有可能會感染艾滋病的。雖說傳播機會是沒有發生性關係的那麼高,但機率還是不小的,還有可能皮膚出現破裂出血接觸了患者的血液傳播的。


3、通過母嬰傳播。由於艾滋病病人在懷孕過程中感染了艾滋病毒,就會通過胎盤傳播,還有出生以後通過母乳餵養傳播,讓小孩子也患有艾滋病。


綜上所述,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為上述3種,那麼,它最主要的源頭是哪裡呢?據研究表明,艾滋病最開始有可能是由於非洲綠猴身上攜帶的艾滋病毒進行傳播的,非洲人經常因接觸猴血而受到傳染,或者在飼養和捕捉猴子時遭到咬、抓而造成皮膚損傷,使這種病原體乘機鑽進了人體,逐漸進化成人類艾滋病病毒。再加上非洲那邊比較落後,人口流動頻繁、性生活凌亂、靜脈注射吸毒等,所以艾滋病在不斷迅速擴散,以致危害人們生命。艾滋病對人體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嚴重威脅人們生命財產,因此,對於艾滋病的預防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發生不潔性行為,不共用注射器針頭,以防止感染艾滋病。


家庭醫生在線

1983年,科學家首次發現了導致艾滋病的病毒——HIV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1959年,一名來自剛果男子的血漿樣本證明了該男子死於艾滋病,這是首次有證據記錄的艾滋病患者。

人類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AIDS)是由兩種慢病毒引起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1和2(HIV-1和HIV-2),這兩種病毒都是猴免疫缺陷病毒(SIVs)的跨物種傳播的結果。

SIVs病毒本身可以自然感染多種非洲靈長類動物,猴科自然感染有40多種不同的猴免疫缺陷病毒(SIVs)。猴免疫缺陷病毒在人類中傳播的範圍有限,不會引起艾滋病。但是像SIVs這樣的RNA病毒的進化速度比人類的DNA快100萬倍HIV-1被認為是一種猿類(猴)免疫缺陷病毒進化結果,它可以感染黑猩猩(SIVcpz),科學家研究了來自黑猩猩的冷凍組織,發現它攜帶的猿類病毒(SIVcpz)與HIV-1幾乎相同,後者曾在非洲的中西部地區很常見。HIV-2對應於非洲西部的白眉猴中發現的一種猴免疫缺陷病毒

(SIVsm)

為了研究HIV病毒的起源,牛津大學和比利時魯汶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重建了HIV的“遺傳家譜”,並找出其最古老祖先來自哪裡。

該研究小組分析了多種艾滋病毒遺傳密碼RNA的突變。在基因組中,你可以看到歷史的足跡,一個無法根除的可遺傳HIV基因組的突變標記。通過這些突變標記,研究小組重建了族譜,並找到了它的根源。

HIV病毒是變異SIV病毒,大約在1900年,確切時間是1884年到1924年間,一個非洲原住民在獵殺攜帶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突變株系HIV黑猩猩的時候,受到外傷並被血液飛濺感染,然後沿著當時的主要路線從森林到剛果金沙薩。20世紀20年代,金沙薩是比利時殖民地,發展迅速,大量的男性勞工被吸引到城市,扭曲了性別平衡,最終導致性交易激增。在上世紀40年代末,金沙薩的鐵路系統加速了該病毒的傳播,鄰近的布拉柴維爾和礦業省加丹加迅速地蔓延。

金沙薩是早期艾滋病大流行的中心,隨著交通發展和全球旅行的流行,HIV開始逐漸在全球範圍內流行。


科學閏土


大多數人都是談艾色變,是因為對艾滋病的恐懼,懼怕它的不可醫治和傳播性。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對艾滋病的根治可能,也還沒有可用於預防的有效疫苗,而它又具有傳播性,導致大家對艾滋病的恐慌。


是應該好好普及對艾滋病的正確認識和防範措施,保護自己避免被感染到的同時也對艾滋病攜帶者有起碼的瞭解,避免過度恐懼。


1、艾滋病源頭



最早的艾滋病是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由非洲傳播到美國的。


艾滋病病毒並不是在人體產生的病毒,原本是在黑猩猩身上的,黑猩猩和大猩猩都攜帶能夠跨越物種障礙傳染給人類並造成疫情大暴發的病毒。




這種新型疾病席捲北美,這些都是非洲移民到美國的後果。


2、發現艾滋病


1981年6月5日,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發病率與死亡率週刊》上登載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報告,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關艾滋病的正式記載。


1985年,一位來中國旅遊的外籍人士因病死亡,後被證實死於艾滋病,這是我國第一次發現艾滋病病例。


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



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導致人體易於感染各種疾病,並可發生惡性腫瘤,病死率較高。


HIV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平均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雖然全世界眾多醫學研究人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製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藥物,也還沒有可用於預防的有效疫苗。


3、艾滋病的傳播途徑


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三種:血液傳播、性傳播和母嬰傳播。


①血液傳播包括輸血時輸入了被感染的血液或者是皮膚受傷時無意接觸到了艾滋病者的血液;在不正規的地方紋眉、紋身等;吸毒者間的注射器互相使用導致交叉感染。


②母親是艾滋病毒攜帶者,沒有進行母嬰阻斷,也可以傳播給下一代;



③濫交,性交不做措施,都有可能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非洲猴子傳染到非洲人身上,非洲移民再傳染到美國。


由於艾滋病病發前存在較長的潛伏期,不易被發現,導致有些獻血者的血液被感染了也沒有查出來而傳染給了輸血者;再加上早期沒有發現這種病,導致性交也成為這種病的傳播方式,從而再把艾滋病擴散到世界各地了,這就是艾滋病的由來。


4、防範艾滋病措施


①堅持潔身自愛,不賣淫、嫖娼,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預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②嚴禁吸毒,不與他人共用注射器。


③不要擅自輸血和使用血製品,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④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鬚刀、刮臉刀等個人用品。


⑤要避免直接與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觸,切斷其傳播途徑。


從上面瞭解了艾滋病的由來,源頭,傳播途徑,防範措施,對艾滋病有了基本的瞭解,能更好的保護自己不被感染到,正確認識才能防範於未然。


有書課堂

科學疑惑篇@艾滋病是一種怎麼樣的傳染病?

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高的傳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引起!由於其主要攻擊人體的免疫系統,所以往往具有隱蔽性和潛伏期,早期很難被發現,潛伏期更是可以達到8-9年的時間!由於艾滋病大量破壞人體免疫系統中最為重要的CD4T淋巴細胞,所以會使人喪失免疫功能而死於其他的感染病!而且艾滋病暫時還無藥可治,只有及時預防或者發現才可能治癒!



科學解疑篇@艾滋病從何而來?怎麼進行傳播的?

關於艾滋病的來源問題,國際上主流的兩大觀點是:

1.有人說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日本研究出來的一種病毒!後投入使用,導致了艾滋病病毒的大肆虐橫行!但是這一說法也只是猜測而沒有佔據多數人對此說法的認同!

科學家們通過計算機模擬艾滋病病毒的演變,發現並推算出大約1930年左右,艾滋病病毒由猩猩傳染給了人類,而又在上世紀60年代左右由非洲開始傳遍到美國東部,歐洲和亞洲大部分地區,至此在全世界開始大幅度傳播蔓延!



艾滋病傳播主要是三種方式:

1.性行為

2.母嬰傳播

3.血液傳播

下面是我國艾滋病大致情況:



所以平時堅持潔身自好,不擅自使用血製品,不借用牙刷,剃鬚刀,沒有不良嗜好等,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預防艾滋病的傳播與感染!




科學科普篇@關於艾滋病的知識:

  • 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癒艾滋病的疫苗!
  • 艾滋病病毒感染後,最開始的數年至10年之間沒有任何臨床表現!
  • 發病人群主要在青壯年較多,年齡在18-45歲!

科學無處不在

研究認為,艾滋病起源於非洲金沙薩(現在是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首都),當時是非洲一個交通便利的城市,集中很多年輕人,色情業也比較發達,還有四通八達的鐵路網,艾滋病病毒隨著成千上萬名搭乘火車的人們,在短短20年內四散傳播到非洲各個城市。繼續往前看,大約在18世紀至19世紀出現在中非熱帶雨林地區的靈長類動物的體內。很可能是他們在殺猴之時,因接觸猴血而受到傳染,或者在飼養和捕捉猴子時遭到咬、抓造成皮膚損傷,使這種病原體乘機鑽進了人體,逐漸進化成人類艾滋病病毒。美國科學家們用計算機模型計算在艾滋病病毒中發現的基因突變,從而推算出:大約1930年前後,艾滋病病毒從猩猩傳染給人類。約在20世紀60年代,這種艾滋病病毒逐漸通過加勒比海地區傳人美國東部、東南部,進而傳人歐洲和亞洲,在全世界廣泛蔓延。


健康哥吳少峰

艾滋病,大家談虎色變,甚至比面對癌症都更加恐懼。在骨科醫生當中,最怕的就是那些刀砍傷需要搶救的病人,艾滋病攜帶者但是他不告訴你,有的時候手術做完了檢測才出來!

右上角關注“骨科姚大夫” 問病情留言或私信

與醫生交朋友,讓大家成為自己的保健醫生!


很慶幸的是,現在的雞尾酒療法對艾滋病的防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已經有不少病人能夠長期處於艾滋病感染後,正常的生活狀態。希望科學家們能夠儘快的遏制住此類疾病的發生、發展,儘快將其治癒,還朗朗一片晴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