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的副作用有哪些?

老杨说Quan

但长期大量应用可使人体的代谢异常,从而呈现出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多毛、高血糖、皮肤变薄等症状。此外因其强大的抗炎、抑制免疫的作用,可以诱发和加重感染;因其能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可诱发和加重溃疡病;因其可抑制小肠对钙的吸收,增加肾脏对尿钙的排泄,故可引起骨质疏松等骨骼系统的疾病;糖皮质激素还可以兴奋中枢系统,使人产生兴奋、失眠、欣快感等症状,从而诱发精神病和癫痫。曾经有一位患者住院期间精神错乱异常激动,询问后发现其既往有应用大量激素的病史。因此,对于长期服用激素的患者在就诊时一定要向医生仔细交代服药情况。

本期答主:安丽丽 医学硕士


杏花岛

1、 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负反馈抑制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 轴,引起脂肪和水盐代谢紊乱, 表现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皮肤菲薄、紫纹、多毛、痤疮、水肿、闭经等。

2、 诱发或加重消化性溃疡:糖皮质激素可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 减弱胃黏膜细胞的自我保护与修护, 诱发或加重溃疡, 甚至造成消化道出血或穿孔。

3、诱发或加重感染:这是由于激素降低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

4、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其发生机制主要是激素促进蛋白质分解而加速糖原异生及增加脂肪沉积, 患者血液可呈高凝状态, 严重者可诱发冠心病。

5、诱发糖尿病:内分泌系统使空腹血糖升高, 停用激素后诱发的糖尿病一般可自愈。

6、骨质疏松:由于长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减少骨质形成和增加骨质吸收。

7、肌肉萎缩:糖皮质激素可使蛋白质消耗, 肌组织水肿及纤维变性, 故长期大剂量应用可引起肌肉萎缩。临床主要表现为肌无力、易疲乏。

8、抑制儿童生长发育:糖皮质激素可使儿童发生免疫抑制, 骨骼软化易导致骨折等,并可减弱了生长激素功效,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9、骨缺血性坏死: 激素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流郁滞、骨内压力增加、动脉灌注不足而引起骨梗塞,主要发生在股骨头。

10、诱发精神病和癫痫。

11、诱发青光眼、白内障。

12、停用综合征:患者一旦停用激素,会出现戒断综合征,表现为全身疲乏无力、情绪消沉、表情淡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一旦停用或减药过快可出现反跳现象,即可出现病情反复或者恶化。

如何降低不良反应?

1、使用原则为起始足量、缓慢减药、长期维持。全日量顿服或在维持用药期间两日量隔日一次顿服可减轻激素的不良反应。

2、由于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呈昼夜节律性变化,分泌的峰值在早上7~8点,因此,将一日的剂量于早上7~8服用,药物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最轻,副作用最小。小剂量短程抗炎用药不在此限。

3、服用抑酸药和胃黏膜保护药可降低消化道不良反应,另外,饭后服用激素可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不宜与甾体类抗炎药同时应用。

4、对食欲亢进的患者, 则应当适当控制饮食, 防止过度肥胖。

5、饮食宜清淡, 低盐、低糖、高蛋白饮食, 适当补充钾盐, 限制高脂饮食,避免吸烟和酗酒,防止咖啡因摄入。必要时加用抗高血压、降糖药。

6、有细菌感染则应尽早使用抗生素。

7、应定期监测患者骨密度情况, 早期发现骨异常并及时处理,可补充钙剂、维生素D3等预防骨质疏松。

8、过度兴奋、失眠者可短期内服用小剂量安眠药或养血安神中药。

9、不可减量过快或突然停药,易缓慢减量。

激素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重要临床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很多不良反应。因此,必须做到有的放矢,扬长避短。大家也不用谈激素色变,一般短期、小剂量、局部用药是不会出现以上所提不良反应。


逸仙药师

提到激素类的药可能大家都不会陌生,虽然知道它对身体不好,但有些人因为疾病还是不得不用它。激素类药因为对人有很大的副作用所以一直都是医嘱类药物,国家也有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不能随便乱用,尤其是小孩、孕妇和哺乳期的女性,更是要谨慎。

代谢紊乱

神经症状

一些激素用完后可能会使人亢奋,容易激动,心率加快。严重的还会导致失眠,诱发癫痫。所以本身有精神症状的人最好在用激素前慎重考虑一下。

加重感染

激素有对抗炎症的作用,但它没有杀死细菌的作用,同时它还会抑制身体内抗体的作用,使身体抵抗病毒疾病的能力下降。长期用会有利于细菌的生长,所以在使用的同时一定要严格监控炎症反应。

延缓生长 小孩子生病家长都会着急,恨不得让孩子一下就好了,所以有时会给孩子使用激素。但是它是会影响孩子的发育的,长期使用的孩子生长情况就不如不用的孩子。所以希望家长在着急的同时也要理智,不要因为一时的康复而影响了孩子整个的成长发育。


共享医生网

医心亦一谈健康,防病保健福绵长——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平时大家常提到的,也是“魔鬼”与“天使”并于一身的——激素!

今天我们主要讲的是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下边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1. 诱发或是加重感染——长期应用可以诱发感染或使体内潜在病发灶扩散,从而加重感染,尤其是在原有疾病已经使抵抗力很低的情况下,会进一步让病情雪上加霜。
  2. 消化系统的并发症——会刺激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抑制胃黏液分泌,降低了胃肠面膜抵抗力,从而诱发或是加剧了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出血或穿孔!对于少数患者也有诱发胰腺炎和脂肪肝的可能。


  3. 心血管的并发症——可以使水、钠潴留和血脂升高,引起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
  4. 造成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缓慢等,孕妇应用,还有引起胎儿畸形的风险。
  5. 有造成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的风险——主要是脂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的结果,如满月脸、水牛背、皮肤变薄、多毛、水肿等症状。
  6. 因为糖皮质激素有促进糖原异生,造成糖代谢紊乱,所以又造成了糖尿病的风险。
……

通过以上讲解,我们已经知道了糖皮质激素的这些副作用,然而有时我们又不得不用,那么,我们又通过怎样的方式来降低损害呢?下边接着来一一讲解一下:

  1. 针对感染的情况,我们可以改变用药剂型,能吸入性用药的,我们就不要静脉用药,这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全身损害。
  2. 针对消化道症状,我们可以提前预防性治疗,比如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或是H2受体拮抗剂等。
  3. 对于心血管疾病,我们可以对症的治疗,合理应用;并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大量冲击疗法时可以适当延长输注时间!
  4. 针对骨质疏松等情况,我们可以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并积极干预和预防,以防加重造成股骨头坏死的风险。
  5. 我们可以检测皮质醇水平,来合理应用时辰给药法给药。
#最后叮嘱大家:药物使用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合理应用,权衡利弊,慎之又慎!#

好身体成就好生活,更多健康推送,请持续关注“医心亦一谈健康”!


医心亦一谈健康

激素类药物作为临床上经常使用的抗炎抗过敏辅助药物,会使疗效增加被称为激素的放大作用。在风湿免疫疾病,过敏性疾病,呼吸系统,血液系统疾病,肾病,皮肤病等疗效迅速。也是但同时也有很多副作用。常见的激素类药物有:地塞米松,强的松,氢化可的松,氟米松等。常见的不良反应有:1.局部刺激和过敏反应,尤其是长期使用后会导致皮肤萎缩,变硬,色素沉着。而且长期使用会有依赖性,停药后容易出现反跳现象。2.长期大量使用激素易引起柯兴氏综合征。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多毛痤疮等。由内分泌紊乱引起。3.由于这些激素需经肝脏代谢活化,所以严重肝功能不良者不宜使用。4.诱发和加重溃疡出血,所以有活动性胃十二指肠溃疡者不宜用。另外长期使用会使免疫力下降引起继发感染,或是伤口愈合延迟。5.影响钙磷代谢可造成低钙,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高血糖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停用激素时,一定要逐渐减量切不可突然停药容易出现反跳现象。6.诱发癫痫和精神障碍。有这类病史人群慎用。


医网情深医心1意

激素类药物可以分为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皮激素、去甲肾上腺激素、孕激素、雄激素、雌激素等。此类药物常见使用方式:静脉使用、口服、外用及其它。常见剂型:注射粉针、水针、片剂、霜剂、膏剂、气雾剂、以及胶囊等。接下来我们也要对应的介绍一下激素的副作用。它的副作用有脸增大,背部增宽、容易感冒和疲劳,抵抗力下降,血脂会增高,容易引起骨质松疏松,甚至是骨头坏死。另外,还容易脾气暴躁,脸上长痘痘,影响视力等等。这些副作用一般会随着激素的停止使用而逐渐减轻或消失。同时患者可以通过食用维生素,钙质等能使副作用得以减轻。应该说,我们身体仅需小剂量的激素就完全可以改变新陈代谢。往往激素中的各种负面影响都是源于对激素的滥用所造成的某些不良后果。按需使用,合理使用才是减少副作用的有效途径。


SafeLanding一路顺风

激素,一般是指糖皮质激素。副作用很多而且有得很重。例如,可降低抵抗力,升高血糖,诱发溃疡病,升高血压……尽量减少副作用的方法,1严格控制适应症。如需大剂量用,就要控制疗程。一般在三天以内。2,如需要长期应用,就必须把剂量压到最小。二者必居其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