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文字:余美云

摄影:张颖

题《菜溪岩》

山青水碧不沾尘,奇石怪岩堪慑神。

古院千年存往迹,菜溪四岳绿争春。

引言

香山寺坐落在菜溪乡菜溪岩山麓,地处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中北部。

游览香山寺时,我们还发现了一块残缺的,雕着莲花的塔碑。据说是宋代灵源禅师的塔碑。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菜溪岩风景区,是仙游四大名景之一。近几年,环境幽雅,风景秀丽的菜溪岩因山清水碧,石奇岩峻、谷深洞幽、瀑布成群吸引了省内外的游客前来观光。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菜溪岩,正如宋代状元郑侨诗赞“百景千姿观不尽,八闽胜地菜溪先”。我跟朋友去过几次,大家都发自内心地感叹:菜溪岩,确是我们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虽然我们尽情地欣赏过菜溪岩:惊心动魄的心动石,飞珠溅玉的瀑布、巧夺天工的冰臼等奇观;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但菜溪还有一个宋代遗留下来的古刹:香山寺,这,我还是最近才知道的。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百花齐放的春天,总会让人催生结伴踏青的好心情。三月末的一天早上,阳光明媚,春风拂面精神爽。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在何清平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九人怀着对古寺的向往,乐呵呵地直奔菜溪香山寺而去。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香山寺坐落在菜溪乡菜溪岩山麓,地处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中北部。唐时,智广和尚云游天下名山,见菜溪山青水秀石奇,遂搭柴扉,结庐隐居,广收门徒,拜佛传经。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传说智广和尚不食人间烟火,每日以野菜充饥。山脚下村民见溪上每日有菜茎、菜根、菜叶漂流,就把此山命名"菜溪"。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苏舜钦),温情的四月,是柳绿花红的季节。当我们欢快的身影投入山中的绿洲时,我们就沉醉在绿色的海洋中。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打破山谷的宁静。那高低错落在风中摇曳的树和竹,犹如我们久别重逢的故人般让人觉得亲切,悦心。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春风阵阵寒。"(王安石)。被盈盈绿意包裹的那座古刹香山寺,仿佛是垂着白胡子的老寿星。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此刻,长年累月餐风露宿的他,似乎在为古寺的萧条散褪而伤感。自己身上的那些断石裂壁让他有些颓废,有些忧伤。虽然山寺外观雅致灵巧,但因寺院并不宽大,并非特别吸引人。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古香古色的香山寺,或因长年汲取日月之露华,充满神秘感,让我们有进一步去探寻去亲近的欲望。寺内外陈旧的门庭留下逝去岁月的烙印。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大门前的几对楹联字迹模糊,且勉强能辨别是“大道本来无形相,灵境彻悟德虚空”、“欲求三味参妙法,须从一念悟裨箴”,“念佛念心心念佛,参禅参性性参禅”。我们都默念于心,细细品味领悟前贤之箴戒。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当我们慢慢地踏进千年遗留的香山寺内,我们犹如穿越时空坠入古朝般,与千年古刹坦诚相对。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寺内庄严肃穆的佛像让人油然生敬。那陈墙上依稀存留的壁画能让人参透禅意,净化人心。每个人都在寺里肃立,沉思。寺中除了供奉佛像,而且还保存着明代吕祖的樟木雕像。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其中,寺内侧边供桌上的一个石佛,引起我们的注意。出于好奇,我们特地询问了陪同参观的香山寺董事长陈梅峰先生。请他代为解说。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陈董事长神情肃穆而又详细地为我们讲述了这个小石佛的民间传说:据说,北宋时期,香山寺的建造精巧别致,宽敞辉煌,且香火鼎盛,信众多。然,有一天,天上的祖师巡游时,发现香山寺的石柱基石居然压着石佛。他责怪世人对佛祖不尊,于是令雷公雷母雷劈香山寺,一把天火烧了香山寺。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香山寺因此毁败,虽经后人力挽,也仅存此残象。而那块石柱因被雷一劈为二,一块雕有石佛像的埋在地下,而另半块则流入民间,被人放在一个磨豆腐的石磨下当垫石。所幸后期经神人点化,供桌上的石佛终于合二为一,重见光明享烟火受礼遇。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题《茶树》

仙姿超卓俏茶仙,宿露餐风不食烟,

护守山堂披日月,悄声无悔近千年。

山寺侧门旁一棵亭亭玉立的茶花树,让我们叹为观止。据说此树已生长七、八百年,盛开时,一朵花会长七个心,极其罕见。她犹如护寺之灵,默默地挺立在山寺旁。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其物如故,其人不存。”(曹丕),游览香山寺时,我们还发现了一块残缺的,雕着莲花的塔碑。据说是宋代灵源禅师塔碑。上面还雕着字,虽年代久远,字迹却还清晰。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题《竹子》

谁种青篱翠山岭,修篁节盛势凌云。

百年饮露消残夜,绿润高枝忆圣君。

穿过一片苍翠繁茂的竹林,我们去观看灵源禅师的宁古塔。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听说这塔是当时为宋五代国母护法的。古老而造型独特的宁古塔,神秘而庄严,虽历经数百年,依然保存的较完整,真是让我们眼界大开。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偶闻啼鸟相唤忙,半山绿翠醉人眸。当我们穿过那条隐藏在茂密绿翠的林中羊肠小路,也就是传说中的“状元古驿道”时,心情无比激动。据说,数百年来,附近要考状元的秀才,以及做生意营生的人都要经过此道。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宋代仙游第一个状元郑侨也曾徒步经过此驿道。我们都开玩笑说,希望自己走过这条路之后,我们的子孙后代以后都是才高八斗的"状元"郎。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和煦的阳光穿过树缝,洒在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闪闪发亮。我们在"状元驿道"的石阶上边攀爬边说笑,寂静的林子似乎因我们而欢腾起来。那沙沙作响的枝叶,仿佛是受到我们的感染也在高声欢笑。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山上高高挺立的一块巨石上面,刻了个大大的红"梦"字,让人浮想联翩。爱做白日梦的我,站在石碑前振臂高呼,希望自己从此梦甜心甘,日子过得舒舒坦坦。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一片慈心结善缘,济苦扶困法无边”,山脚下的一块巨石,那显眼的“佛”字,让人心虔。佛字底下的小石头上刻着“有求必应”,经过的信众都忍不住闭目合掌,对着它低首祈念,希望自己今日许下的美好愿望都能实现。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细细观摩过石水槽、石磨等文物,听说后山还有北宋和尚墓等其他宋、明代遗留的古建筑物或文物。但因时间关系我们没能一饱眼福。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香山寺还是红色旅游景点——中共闽中特委机关遗址。1942年4月,中共闽中特委机关搬到古院,特委领导黄国璋、林汝南、曾锐住在古院长达一年多。今天,我们很荣幸追寻到革命前辈的足迹,为他们而自豪!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春风十里,明媚如你。”香山寺之行,不仅仅是为观赏山青竹翠石奇的大自然美景;还在于能探寻宋、明代遗留下来的百年古迹,亲眼见证年代久远的文物,与神秘的远古时代拉近距离。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目前,香山寺正在修缮中,寺外的工地上,隐约可见散落的古建筑残物,有的缺角,有的断边。如此古老而又有纪念意义的香山寺,居然没有得到后世子孙最好的保护,这让我们惋惜、痛心。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岁月无情摧万物,一院春光难消愁。香山寺现因资金问题,寺院修复速度和幅度都不尽如人意。听说董事会成员目前正在争取政府和爱心人士的帮助支持,希望他们能美梦成真。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题《香山寺》

山中灵寺守林川,风雨飘摇超百年。

旧院沧桑无好貌,候君援手护神禅。

再见了,沧桑的香山寺!希望再见您时,您能以全新的面貌来迎接我们的到来!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香山寺,养在深闺人未识

热烈祝贺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十月在莆田举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