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遺瑰寶留樓蘭——鄯善觀賞石

奇石,又稱為觀賞石,具有觀賞、收藏、科研、經濟、人文等多方面價值。賞石文化起源於中國,石藝術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唐朝末年流傳海外漸成國際潮流。

一、獨特地理優勢

鄯善在絲路古道,中天山餘脈的南緣,東起甘肅敦煌,西至新疆蔚犁縣,中跨哈密、吐魯番兩地的哈順戈壁,綿延千餘里的低山荒漠,都是奇石的出產地,其中鄯善縣境內為最著名的主產地,不但產量大,品種豐富,而且品質高,精品紛呈,在海內外享有盛譽,並在國內外石展上屢獲金獎。這裡東接"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臨羅布泊邊緣,戈壁連綿,沙海茫茫。其間,八百里沙海"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復無水草",即是當年玄奘西天取經路途中的第一大難遠離人煙,風沙肆虐。"大風愈百天,小風天天刮", "杏花開,大風來","大風不過午,過午連夜吼"所在地。天授風沙巧琢,地蘊靈巖賦形。千萬年來亙古荒漠日積月累的風吹沙磨,雪沁雨淋,使得岩石遭受強烈的風化風蝕,軟者剔蝕,硬質存留,不但形成了浩瀚壯觀的雅丹地貌,也琢就出各類奇異天成,神姿妙形的大漠奇石。 

天遺瑰寶留樓蘭——鄯善觀賞石

  

今天的鄯善雖然沒有像柳州、阿拉善左旗和安徽的靈璧縣那樣得天獨厚的資源吸引著各地觀賞石收藏大家,也沒有像北京、上海、銀川等很大的觀賞石消費群體,贏得觀賞石經營者的高度關注。然而,鄯善作為既有豐富的地產觀賞石資源,又是交通便利觀賞石消費潛力的新興熱點地區,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熱切的目光。觀賞石市場的誕生也為打造"新疆麗江"注入了新的活力。

石頭有情,石頭就有喜怒哀樂。它吸天地之精華,納萬物之靈氣。方寸之地,會使人心醉神馳,遐思萬千,不能不感嘆大自然的造化偉力,鬼斧神工。

二、極為豐富資源

栩栩如生的化石鄯善上億年前曾經是海洋、森林,動物王國。地殼的變化,火山的爆發,使得許許多多的動物、植物被迅速掩埋,在長期的物理和化學的變化中有的腐化、有的石化,再通過上千萬年的運動,好多化石浮現在地表,至今發現了罕見的犀牛、恐龍、恐龍蛋及各種海洋動物化石,還有稀有植物化石如銀杏、南杉、梭梭、桫欏等等達幾十種。最近距縣城東二十來公里處又發現大面積的恐龍足跡化石,為鄯善籌建遠古動植物園添了亮麗光彩。

天遺瑰寶留樓蘭——鄯善觀賞石

精美奇特的風凌石是大漠戈壁中得天獨厚的優秀石種之一。它是在特有的乾旱地理環境下,風吹雨打沙雕形成的一種造型奇特、質地細膩、堅硬耐磨、花紋變幻多樣的天然觀賞石,是由距今二億年的硅質岩、硅質灰巖、硅質泥沙岩等構成。由於岩石的成份不均一,經約億萬年的吹打風蝕而成為現在的觀賞石,顯示了大自然鬼斧神工之高超。

風凌石造型奇特,結構複雜多變,每件石品又獨自成景。有景觀的、有象形的、又畫紋的等等。特別是鄯善獨特的地理環境,其風凌石資源獨有,深受廣大藏石之友的推崇。

風凌石美在天然,功在天成。

天遺瑰寶留樓蘭——鄯善觀賞石

奇形紋美的瑪瑙產生於燦熔岩的氣孔中和其他岩石的裂隙中,由二氧化硅的膠法、溶液沉著氣孔、裂隙的內壁一層層地周結而成。每一層因含有不同的雜質,所以呈現不同的色彩和紋理,由此也就有了不同品種的瑪瑙,常見色彩有紅、綠、藍、紫、白等。質量優質的瑪瑙色彩純正,紋理清晰,有著很高的透明度。

人類對瑪瑙早就情有獨鍾。大約在公元前3000至2300年,人們就開始用瑪瑙磨製戒指、串珠和其他工藝品。到了現在瑪瑙除被用於製作更多更美的飾物和器具外,現更大範圍作為讓人賞心悅目的觀賞石來收藏。現今在中國奇石界最貴的兩塊奇石就是瑪瑙。一是"雛雞出殼",直徑僅9cm;二是"歲月"僅13cm大小,都產自內蒙古,鄯善的南戈壁也產精品瑪瑙,有纏絲的,有水膽的,有玳瑁的,現收藏的主要以風凌瑪瑙為之。

天遺瑰寶留樓蘭——鄯善觀賞石

質優異態的戈壁石因產地在戈壁灘而得名。目前還沒有系統的分類和統一的名稱。大致有鵝卵石、碧玉、瑪瑙石、火山岩、土古玉、泥石、彩陶石、沙積巖等等。

戈壁石惹人喜愛,首先因為它質地上乘。多為瑪瑙質,堅硬細密、光滑圓潤。其次是造型生動、雅俗共賞。由於戈壁石成因複雜,地理氣候條件特殊,形成了外形變化豐富的飛禽走獸、人物景觀、應有盡有,能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同時戈壁石五彩繽紛的色澤,也是令人賞心悅目的原因之一。

天遺瑰寶留樓蘭——鄯善觀賞石

戈壁石不論尺寸大小,有雞蛋大的,有的幾十噸重的,只要是形態逼真,質地優良的,特別是玉化的戈壁石,極富有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溫潤質美的彩玉是在戈壁灘上歷經億萬年形成的,當地人俗稱"戈壁彩玉"。

新疆戈壁彩玉的硬度達到7,比和田玉還要硬,有極高的收藏觀賞和投資價值。俗語說的好,物以稀為貴,新疆戈壁彩玉的產量不大,鄯善縣、哈密,克拉瑪依等地有分佈,僅限於鄯善的,色彩豔麗,豐富多彩,奇妙無比。如紅色,蠟黃,泥綠都是和田玉沒有的顏色,這些都為玩石界所推崇。

彩玉是新崛起的一種地方玉種,質地細膩油潤,硬度高,拋光性能好,通透度一般與和田玉相近,少數比和田玉更通透,色彩絢麗多姿,是玉石家族中的新秀。目前認識、並擁有戈壁彩玉的人還不多。

彩石的大家---壽山石已登上文化大雅之堂,明、清帝王將相到現在百姓的百般青睞,從而形成壽山石雕刻藝術從萌芽到發展到鼎盛的一脈獨特的工藝文化史。鄯善的彩玉在當今是新興的雕刻的石種,斑斕的色彩、曼妙的紋理、通靈的質地,使其具有無可比擬的天生麗質。其脂潤如玉,韌而堅硬的特性,更激發雕刻師創作靈感,化為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正為收藏大家所推崇。有道是:深山之靈石,巧匠有所鍾。自古人皆愛,只因其趣濃。

彩玉的魅力來自於獨特稀有的色彩,彩玉色彩的濃淺,紋理的變化,形成的圖案及質地決定了彩玉的價值,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繽紛的彩玉為人們帶來燦爛的好心情,不妨收集些彩玉,為生活留住精彩的永恆。

彩玉品種繁多,色彩斑斕,不同的色澤,肌理都有其獨特之處,佳品與劣品有天壤之別,如何區分彩玉的等級,個人粗淺地從以下幾方面談談,供大家探討:

一是質地細膩、溫潤,猶如冰凍者為上。二是色澤鮮而不俗,穩而不濁,不浮不沉者為上。三是肌理疏密有致,條理不亂,色質純正者為上。

鄯善的彩玉,屬石英岩玉,顏色以紅,黃,白,為主,圖案自然,美麗漂亮,目前以打磨觀賞其圖案為主,沒有壽山石那樣,根據其形、質、色進行精工巧雕,沒有挖掘出其真正的藝術價值,所以當前認識它的人不多,其市場價值十分低,現投資十分必要,不遠的將來,它將和和田玉、田黃、雞血石一樣,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天遺瑰寶留樓蘭——鄯善觀賞石

三、觀賞石產業發展遠景

中國的觀賞石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橫貫上下五千年。古代觀賞石文化的深厚積澱是中國古文化寶庫中一支爭奇鬥豔的奇葩,延續至今仍在永放光芒。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發以來,廣大觀賞石愛好者在弘揚和繼承中國古文化的基礎上,認真貫徹執行黨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經深入的理論研究和廣泛的社會實踐,為觀賞石賦予了許多新的科學理念,使觀賞石與美學、觀賞石與宗教、觀賞石與哲學等傳統的觀賞石觀念不斷得到更加科學化的新的闡釋,推動了我國觀賞石文化的發展,為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如何將鄯善觀賞石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是一個新課題。結合當前觀賞石產業發展的趨勢以及內地的經驗,首先必須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視,要把觀賞石真正作為一項產業來對待,因勢利導,積極培育,並堅持和把握好以下原則:

1、輿論宣傳原則。加強宣傳,進一步擴大賞石文化普及的輻射面。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的宣傳,讓更多的人能夠接觸觀賞石,瞭解觀賞石,喜歡觀賞石,從而回歸自然,改變原有的觀念,樹立綠色賞石理念,使觀賞石能夠成為鄯善人喜聞樂見、雅俗共賞的藝術品。加強同內地石界的廣泛聯繫和對外宣傳,注重對賞石文化的吸收、研究和傳播,進一步提高觀賞石收藏和鑑賞水準,積極參與內地各種石展,並適時組織和舉辦一些類似新疆觀賞石之旅、觀賞石展銷等活動,充分展示新疆資源的獨特魅力,促進新疆觀賞石事業的健康發展。

天遺瑰寶留樓蘭——鄯善觀賞石

阿拉善左旗原是大漠邊陲和鮮為外人所知的塞外小城。近年來,由於當地政府傾力打造戈壁奇石,使這個邊遠小城聞名遐邇,令無數海內外觀賞石愛好者無限神往。 近年來,阿拉善左旗觀賞石產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觀賞石產業年交易額達到數百億元以上。2008年榮獲"中國觀賞石之鄉"稱號。當地政府以此為契機,於2009年舉辦的"阿拉善左旗企業發展論壇"和"招商引資"等活動,大力普及宣傳觀賞石文化,利用觀賞石文化產業搭臺,做足了對觀賞石對外宣傳這篇大文章。阿拉善觀賞石在國際、國內賞石界的影響力逐年提升,享有"南有柳州、北有阿拉善"的美譽。鄯善與左旗的地理環境極為相似,我們汲取左旗奇石發展的經驗,大力推進鄯善的觀賞石產業。

2、市場導向原則。根據我縣觀賞石交易的實際情況,當地政府、專業組織應當摸清市場供需情況,特別是需求情況,加大對市場的培育,積極吸納具有經濟實力的企業和企業家參與其中,加強對觀賞石產業發展的宏觀領導和微觀指導,在對觀賞石資源進行全面地質調查的基礎上,制定符合實際的觀賞石開發與資源保護措施,結合旅遊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把觀賞石納入旅遊產品範疇,充分發揮其無以替代的價值和作用,引導消費,使之逐步走向正軌。

3、經濟效益原則。在經濟發展戰略中充分考慮觀賞石產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要努力形成由政府主導、有關部門積極配合、有關企業和觀賞石行業協會具體運作的產業發展格局。將觀賞石產業發展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動本地觀賞石產業的發展。同時,以優惠政策吸引鼓勵地方政府和企業大力發展觀賞石會展業,投資修建各類大型展館、觀賞石文化產業園區和觀賞石交易市場,扶持、幫助石商和石友建立各類家庭石館、各類專業展館、會館。觀賞石產業不僅是地方經濟的一個特色,更重要的是通過精心組織和積極引導,將會在引領邊遠地區農牧民脫貧致富、解決勞動力過剩以及實施再就業工程等方面,為發展地方經濟起到積極作用。

天遺瑰寶留樓蘭——鄯善觀賞石

4、對外開放原則。開發我縣的觀賞石產業,離不開發達省區先進經驗的指導幫助,觀賞石是一個走向世界的獨特產品,我們只有把目光投向內地、投向世界觀賞石業發達國家和地區,才能夠更快更好的使我們自己得到發展。

柳州,是一座有著燦爛文化的歷史名城,也是最早開啟中華當代奇石文化之先河的城市之一。"中華石都"在柳州,這是名副其實的。目前柳州奇石市場真正形成較大規模的有四個:"馬鞍山奇石市場"(含"東南亞皇宮奇石城")、"中華石都"、"龍城石都"、"柳州奇石城",四個奇石市場分佈在市區的河南、河東和河西,形成四足鼎立之勢。  

柳州奇石城是全國乃至東南亞規模最大、檔次最高,最具特色、最具影響力的奇石市場,2008年柳州奇石城被中國觀賞石協會第一批授予"中國觀賞石基地"稱號。我們要借鑑柳州的經驗,打造新疆的"柳州"。

5、保護和開發並舉原則。倡導"綠色賞石"理念,在社會樹立起賞石資源保護意識,做好對觀賞石資源開發與保護,在不影響生態、環保的前提下,積極鼓勵群眾投入觀賞石開發,大力培育觀賞石市場,壯大收藏及愛好者隊伍,拉動社會就業,形成產業規模。

結束語:

小小一石、沐日月精華,納百川靈氣,經億萬年的磨礪、修養,或古樸,或高雅,或堅貞,或柔美,都是有性有靈有情有意之物。每觀奇石,都好像聆聽一次教誨,受到一次情操的冶煉。

花如解語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一石一世界,一石一恆古。它是掌中山河,案上乾坤。

祝鄯善縣觀賞石產業搭上鄯善經濟快速發展的列車,讓我們並肩攜手,共同推進觀賞石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祝願鄯善的明天更加美好!

天遺瑰寶留樓蘭——鄯善觀賞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