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董明珠所说:哪怕投资500亿,格力也要把芯片研究成功?

Mr_Dash

事实上,对于核心科技这个问题,董明珠看的还是要比其他大佬清楚得多,因为格力就是这样一步用核心科技走出来的。

董明珠,天生就应该与技术为伍。

其实在之前,我们了解董明珠,除了格力的核心科技之外,那就是与雷军的打赌,以及格力所造的手机。

董明珠其实到了今天,她可能也不太明白,为什么用做空调的办法来做手机就是成功不了。



这是因为手机发展到今天,你已经很难用单一的维度来衡量它,比如我们队手机评测的时候,硬件部分很重要,但他也只是局部,我们还将从拍照水平,设计工艺,材质,握持感,以及系统的优化能力,还有所谓的价格问题!

而董明珠在造手机的时候完全没有考虑这么多,制造一部手机很容易,但优化到极致,是很难的,宝宝果对材质的优化对系统的优化,对设计的优化。

董明珠的手机并没有成功,并不代表董明珠不能在芯片行业里成功!因为芯片行业里要求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技术,核心技术!



因为以董明珠的性格,她还真是有一股拼命三郎的劲儿,铁娘子也不是浪得虚名,甚至夸张一点的说,她天生就是应该与技术为伍,虽然她频频发言也为格力做了诸多的广告!

芯片行业,需要持续的投入,这是我们最大的疑问?董明珠能做到?

事实上,对于500亿投资来说,我们是相信的,因为以格力今时今日的财力,500亿很多,但分批次投入也不是不可能。



但问题就是在于这个持久力上,我知道,无论是高通,联发科等等,芯片的行业积累,都是几十年以上,包括半导体行业,我们要技术规格实行追赶,一方面我们要响应市场上的需求。

这对于芯片行业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如何能保证技术上不落后而同时又能获得市场上的成功,这才是一个芯片行业能够活下去的根本。

我们看到华为麒麟芯片的成功,就是这样的方式!客观的来说,麒麟芯片在综合性能上还是相比于高通,三星以及苹果差一点,但这并不是代差,在麒麟芯片中GPU部分是比较薄弱的,事实上,高通也并不强,空也是在收购了AMD的GPU部分之后,都补齐了GPU的短板。



华为芯片就是在工艺上首先实行追赶,再到并驾齐驱,再到超越!从工艺上的落后到如今,工艺上的相同,到如今的ai加持,麒麟芯片堪称完美的转身!

布局芯片行业很简单,如今的投资也很简单,但像华为这样的历程就很难,华为旗下的手机一年一亿部以上的销量,就保证了芯片能够被充分消化,再进行二次投资,二次研发!

普通企业所制造的芯片,如果没有厂商采购,那就只能靠投资开持续输血,长此以往,肯定是背离我们的初衷的!



所以,任重而道远,我们希望,董明珠不是说说而已!


互联网的放大镜

董小姐总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次更是放话是不惜投资500亿元也要研发芯片。在中兴被美国封杀即可能遭受灭顶之灾的危机衬托下,董明珠充满自主更力的话语赢得了众多网友的好评和支持。

当然董明珠个人是有能力的,能把格力从二三线阵营带到行业第一,她的营销能力功不可没。而且所在的格力也确实是难得的实力企业,理论上有能力承担起每年100亿元的研发投入。毕竟格力最近几年的净利润都在120亿元以上,去年更是高达224亿元;而且由于在产业链具有强势地位,其现金流非常充沛,接近千亿元规模。

也就是说,格力是具有执行投入500亿元研发芯片的实力,而董明珠也是执行这一计划的合适人选。不过,我想指出几个容易误会或忽视的地方:

1、董明珠指的芯片,不是我们平常第一反应就想到的电脑手机中用的芯片,而是空调上用到的芯片,其整体技术含量和价值都比较低。与中兴所处的行业不同,空调芯片多数已经实现了国产化,只有少数关键控制芯片和功率器件还需要进口品牌。下图是某B2B网站上各种空调芯片的报价,报价从不足1元到10多元不等。

有资料显示,空调芯片价值只占整机的5-10%。以此计算,格力去年营收为1482亿元,空调业务占比达82%约为1215亿元,则空调芯片的价值在60-120亿元之间。请注意,这是销售收入中占比部分,实际付出的材料成本更低,大约在36-72亿元之间,属于物料成本中的一个小头。

2、在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化的今天,格力投入巨资到空调芯片上未必划算。原来垂直整合度很高的汽车产业,如今自有业务价值也多在25%以下,大部分的零部件依赖于外协。那么在空调行业,假如格力投入重金去研发芯片的话,很可能在成本上反而提高了(研发费用是需要摊薄到成本上的)。因为生产技术不高、初期投入较低等原因空调芯片的规模经济不大,格力的芯片产品未来未必在价格上有优势。加上本身也生产空调,同行企业宁可与下游厂商打交道,也不愿意和格力交易。此外,由于将宝贵资源投入到芯片上,或还可能影响其他方面的研发,甚至造成整体竞争力的下降。

3、即便是还需要进口的少数关键控制芯片和功率器件,其研发难度也远远低于手机、电脑等IT行业的芯片。也就是说,格力发力空调芯片的市场价值和战略地位,实际上被外界严重高估了,当然这也是一般人不了解空调芯片和IT行业芯片的区别所致。

整体来说,格力具有董明珠所说的实力,但由于空调芯片门槛不高,实际其投入资金的数量可能远没有500亿这么惊人。研发空调芯片对于格力和行业的影响,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毕竟空调行业并不是什么敏感行业,而国产企业在空调芯片产业上已经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不过从传播上来说,当然是格力和董明珠赢了,而且赢得很漂亮!


蚂蚁虫

近期,格力董明珠的言论引人关注。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格力全力制造芯片的想法也恰恰迎合了当下市场发展的大趋势。确实,对于以往过多依赖于海外采购的中国制造企业而言,也比较迫切要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芯片,而这或许将会影响到企业未来数十年的发展命运。然而,做芯片做核心技术不是普通人或普通企业可以完成的任务,芯片领域,作为一个持续高投入的领域,格力董明珠宣布做芯片,实际上可能需要有一个长期不断投入的过程,而这对于格力现金流、财务实力的考验还是比较明显的,而芯片可否成功打造,持续资金投入固然重要,但仅有资金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仍需要优质专业人才、技术积累、时间积累等因素的同步配合。站在当前的角度思考,对于格力而言,对于董明珠来说,或许低估了研发芯片的资金成本,同时也将会时刻考验着格力自身的综合实力,但假如在不久的将来,格力拥有了属于自己研发成功的核心芯片,那么这将会影响到格力未来数十年的发展命运,甚至利于未来格力的全球化加速布局。所以,格力董明珠确实看得远,不过后续可否真正打造出自己的核心芯片,恐怕只能够让时间来验证。


郭施亮

董明珠在中国企业界,是出了名的“拼命三娘”,可以说她属于雷厉风行的女人,才将格力电器做到今天的地步。

我们应该看到,做出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一款完全属于自己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

董明珠说要投资500亿元,这一点都不夸张。就经验而言,高通、联发科、三星在芯片上的耕耘基本上都在30年以上。投入的财力、物力、人力不可甚数。

事实上,格力电器在空调行业已经做到了极致,如果不在技术上创新,格力电器的未来未来可能增长放缓,因此在芯片技术上的投入,是值得的。

不过,500亿元、3年时间能做出来吗?恐怕有点难,至少做出来的芯片不一定具有优势。因此,需要从长计议,绝不可一时兴起,长期投入才是真正意义重大投入!


唐氏二少

任何创新成果的取得都是需要巨大投入的。

董明珠说“哪怕投资500亿,格力也要把芯片研究成功”,说明格力是计划真做。

当然,很多人认为芯片行业迭代快、风险大,格力贸然进入可能会遭遇很大挑战。

但事实上,即使同等风险,不同企业来做可能面临的实际风险还是有差距的。

芯片只是特定商品的组成部分或部件,因此,芯片做出来给谁用、用在哪,是最核心的所在。

格力做芯片最大的好处,就是格力旗下有各类电器产品,包括空调等,而智能家电或智能电器是产业的趋势,简单说,未来的家电产品中都需要有不同型号、性能或应用的芯片。

因此,格力愿意自己做芯片,那么,对于其掌握未来智能家电的主导权,确实意义重大。

当然,任何新投资或新投入,都需要评估好风险,尤其是自己做,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购买同类产品,产品的节奏也要把握好。

以手机行业为例,在华为麒麟芯片量产前,华为旗下的智能手机用的也是主流芯片厂商的产品,只有自己的芯片产品性能稳定了,才在一些机型中使用了自有芯片。

相信格力的自有芯片之路也不会跑太偏。


李俊慧

  • 格力电器今年可谓是风波不断啊。因为之前格力电器一直是每年都会有分红的。而且分红金额很多。但是,今年就是个例外。格力电器的业绩非常好。非常亮眼。没想到,在公布业绩的当天却遇到跌停。主要原因就是不分红。

  • 一方面,格力电器之前涨幅过大,需要时间来消化获利盘。如果去年格力电器没有怎么上涨,相信不分红也不至于跌停。可能还会涨停。市场就是这么奇怪。高位个股利好就是利空。低位个股利空就是利好。

  • 另一方面,长期坚守白马股的价值投资者出于各方面的原因也需要分红。持有的股数不变,但可以从投资中获得一些现金分红,也可以用来其他的消费支出。这是很正常的。所以不分红那天格力电器遇到港资的大举出货。

  • 格力电器不分红的原因就是要做芯片。如果从长远的目光来看,这样的举动是非常明智的。看看中兴通讯最近的情况就知道了。在这点上,我要支持董阿姨。只有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格力电器一直在强调核心技术。最核心的技术当然是芯片了。

  • 我有一个同学,他现在就在外资的芯片公司上班。他说开一个非常小的芯片模具就要几千万。成本是非常高的。因此格力电器加大成本做芯片是情有可原的。我同学的芯片公司基本上是供不应求的。不象其他的产品,都是在满世界找客户。芯片公司大部分都是客户自已找上门。我同学是销售经理,对国内象长虹这些公司都是配额的。可见芯片公司有多吃香。我同学的芯片公司还算是小公司了。如果大的芯片公司,可想而知是多么的牛逼。

  • 因此,芯片已经到了刻不容缓要解决的问题了。董阿姨有实力,有资金,做事有执行力。相信她会成功的。


股海重生2015

这种应时应景的话,听听也就是了。听过算过。

我们有人说,在世界上就只有两个国家,中国和外国。这个说法可以有多种情景是合适的。在进出口贸易上也是。如果一个国家不是以合作的心态,照顾到全世界各国的利益,那么就不会有自己的利益。最后只剩下中国和外国。这时你看自己,就那么的奇葩了。然后你也只能捡起斗争那根棒子了。没有谁逼迫,大家不过是一个自动站队。你要吃饭得让我没饭吃才能做到,那么打就是必须的。

芯片来说,如果仅仅是空调机上使用的几个芯片。有兴趣的可以去找找,它们到底是几块几一个,还是一块几一个,还是鸡毛钱一个。拿500亿去搞几毛钱一个的芯片,脑子进水了。格力也未必有计划说是要改成芯片制造企业。何况,在它的空调里,还有很多可以搞的核心技术。比如压缩机。

第三我就是要说一个吴敬琏说的话,中国是不是应该不计成本搞芯片。你要是什么都有了,无需外国,那么外国就会联合起来对付你。这种教训不是没有过。适当选择产业做精做强是合适的,没有我不会做的,那是不合适的。就像瑞士,它会做手表,它没纠结说为什么它不会做手机,既没有手机芯片也没有手机系统。所以心情可以理解,理性思考和规划,未必会做。

这就是我开头说的,听过算过。人家不过是蹭热度罢了。而最好就是她通过蹭热度,以缓解她股价的压力。


大舟财经观

董小姐是营销出生,最大的能力是什么?对热门事件的高度敏感,投500亿做芯片, 很可能是董小姐既与雷军打赌十个亿后,又一次事件营销。

格力需不需要制造芯片?

其实我一直没有搞明白的是,董明珠到底是要制造芯片还是设计芯片。因为这完全是两码事。一般的公司,属于芯片设计公司。芯片设计完了以后交给晶圆制造公司譬如SMIC去制造,然后交给封测公司封装测试就可以了。高端芯片哪怕如NVIDIA,华为的海思也是走的这个模式。说到底,晶圆制造是超级巨大的投入,一年数亿乃至数十亿美元的支出都是很正常的。而如果是芯片设计,那么就完全是两回事了,其主要的开销就是工程师的工资开销以及流片等费用,相对制造来说,投入要小的多。

另外对于家电来说,其实很多低端的芯片完全就可以满足要求。一个普通电饭煲里,可能装个小小的51核的几毛钱的MCU就可以满足功能要求。稍微高端一点的,带个电机控制,带个WIFI,互联网接入功能的,那么普通的32位核的控制芯片也可以,成本也就几块钱的事。但如果说要满足如自动驾驶这类高端AI,或者手机芯片这种高集成度的芯片,价格就要贵的多。因为无论是计算能力,集成度,抗静电打击,发热控制,稳定性要求都要高的多。

还有一点,就是芯片的销量或者使用量的问题。如果是低端芯片,或买或自己设计都可以。但如果是高端芯片,请了一大堆价格不菲的高级工程师做研发,如果芯片出来以后没有一定的量,那基本上是没法覆盖研发成本的。

格力要做什么样的芯片?

从董明珠的口风来看,如果要投入上百亿人民币做芯片,我感觉她要做的应该是芯片制造了。国内如SMIC在28nm以上都有还不错的代工性价比,完全无需担心被国外掐脖子,作为家电类芯片的制造完全是搓搓有余。但如果要做10nm以下的芯片,台湾的台积电也可以给到不错的代工性价比,而且其在南京也在投入新的晶圆厂,可一个给到有力的支持。

所以这里面我感觉比较纳闷的就是董明珠到底要做什么样的芯片,到底要用在哪个领域?如果这些信息不明确,我就非常担心格力是否会步其做手机的后尘,做出吃力而不讨好的事

董明珠是事件营销的高手!

董明珠一直自诩卖空调出身,销售高手,对热门事件高度敏感。一直做空调芯片用不着每年百亿的投入;做手机、电脑的高端芯片每年百亿投入又远不够。所以我相信这又是董小姐一次对“中国芯”的事件营销。“掌握核心技术”、“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砸巨资,中国芯”其实都是迎合时事热点的营销宣传,“挖人”、“骗子”则是针对对手的碰瓷宣传,和雷军打赌十个亿,更不用说,是董小姐和雷军联合导演的一场大戏,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看得津津有味而已。


总之,无论后面这500亿是不是要花,怎么花,董小姐都已经成功了,至少大家的认知里,格力是可以制造芯片的公司了,至少,格力这个关键词,在各大热搜榜一路飙升了!


绩效学堂

董明珠女士是一位雷厉风行、拼劲十足的女强人,在商界同样是位受人尊敬的企业家。我相信她提出哪怕投资500亿,格力也要做出国产芯片是认真的。

从她之前的做事风范可以了解一二。

2016年12月,董明珠携多位商界巨子共同对银隆(新能源车)投资30亿元,其中董个人投资20亿元,算是押上了全部身家。目前银隆巨变:订单下降、多地停工、员工出走。

2015年3月,董明珠突然宣布已经做出格力手机,并称自己正在使用了。但到目前为止,格力手机已经有一两年没有发新机了,似乎正在逐渐从大众眼前消失。

2013年12月,在央视财经频道主办的颁奖盛典上,小米雷军与格力董明珠就发展模式展开激辩,并打下10亿元的天价赌局,一时间成为业内热议话题。如今,10亿赌局即将到期。

现在可以看出,虽然之前有两个项目没有预想的成功,另一个赌约还未到期,但董总是个说了就会去做的人。所以投500亿杀入芯片产业很可能真是这么回事。

想要做出国产芯片,格力的实力如何?

小小芯片一直是我国科技发展的软肋,但芯片的构成及其复杂,精密度超乎想象,这不是一家公司就能解决的,需要整个上下游生产链共同发力。研发谈何容易!

单从财力来说,格力的盈利能力稳健,分批出资500亿元不是大问题。

格力电器2017年报显示,去年实现营收1482.86亿元,同比增长36.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24.01亿元,同比增长44.87%。

但光有财力是不够的,作为高技术壁垒产业,相关的人才储备、技术储备是关键。

对照华为自研的麒麟系智能芯片也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2004年成立做一些行业用芯片,光这个也只是从事芯片设计这一环节,芯片的代工制造还是由台积电完成。

芯片是典型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行业。抛开研发的资金成本,时间成本、试错成本等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5年10年都不一定能成功。所以格力选择投入到国产芯片中来,绝不是开玩笑,而必须是战略性的选择。

未来趋势,逼迫你必须调整战略,向前看!

大润发被并购时,前老总曾说过,打败了所有的对手,却输给了时代。是的,格力电器的主打产品-空调确实是牛,但单一的产品无法应对系列智能家居的趋势。

老对手美的电器就是全系列产品面向大众,对赌方小米也是囊括了众多智能家电。多元化的举动就是要应对未来智能物联网大潮的到来。

正是因为如此,除了格力以空调为主,旗下晶弘以冰箱为主,大松以净化器、电饭煲、热水器等中小家电为主。齐全家居电器,为未来为智能家居一体化铺线。结合当时的格力手机,不排除是向小米手机学习,做为物联网的收发控制端。

而拥有自主的物联网芯片才是智能家居未来最高级别的玩家,战略方向上是没错的。

个人认为,董明珠作为一位国有控股企业的掌门人,真要做出重大决定,绝不是一个人拍拍脑袋就搞定的,背后团队的战略规划以及集团公司对她决策的认可才是关键。作为围观者的我们,希望对60多岁的企业家,少一分嘲笑,多一份敬佩!


一牛财经

这句话充分表现出了董小姐一贯的高调、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性格。

反应的只是董小姐想把芯片做成的决心,除此之外什么都说明不了。

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在最近中兴通讯事件以及关于联想在5G投票事件吵的沸沸扬扬的情况下,董小姐的这个喊话无疑又完成了一个博眼球,塑造个人IP的精准操作!

但是呢,还希望董小姐激动人心的喊话之余,能多点认清实际、能多一份静下心来,埋头坚持的淡然。

芯片这个工业领域的桂冠可不是光靠砸钱就砸的出来的,如果要比砸钱的话,相信阿里更有资格、手笔会更大!

但为什么不见阿里如此高调的喊话?

芯片领域是一门需要长时间技术的积累、创新、反复的容错、试错的高度集大成化的行业,绝对不是说你砸多少钱就能马上搞的出来的。

华为的麒麟系列芯片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立项研发,至今已经悄悄的走过了十余个年头,期间投入的研发费用至少要以千亿来计算,从首枚K3V1芯片一路走到最新的麒麟970,华为的芯片之路才逐渐的由最初的青涩走向成熟。

要注意,这十年来的历程是华为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数以千亿记重金投入的结果


国内还有一家厂商目前也在搞自研芯片,他就是和董小姐打赌的雷军的小米。


小米自2016年开始投入自己研制芯片,2017年第一颗松果处理器问世,但让人掉眼睛的是功耗比、实际表现远赶不上低端的联发科。仅仅一颗松果处理器就烧掉了小米超过10个亿的资金。

2017年”澎湃S1“系列处理器问世,宣传的很牛叉,但至今为止不见雷军有哪怕一次提过,至今为止小米用的还是高通的处理器。

芯片的困难可想而知!


董小姐的决心很好,也让国人很受鼓舞,一颗”中国智造“的心值得表扬!但高精尖领域要想取得成果,真的不是说你砸多少钱,决心有多大就能做的到的。

最后,真心的希望也祝愿董小姐能梦想成真!能让每一台格力空调都用上格力的芯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