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魏延是怎么死的?

藻乐子

我个人认为魏延是被《三国演义》丑化了,正史上的魏延是在诸葛亮死后,他跟杨仪发生了权力的争夺,魏延失败而被杨仪灭了三族。说实话《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如果真的按照历史那样子写,估计也不会成为四大名著。小说的成功在于能够基本符合历史事实,然后塑造一些让读者喜欢的人物故事才是最重要的。比如三英战吕布,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魏延其实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他原本是个偏将,投奔刘备以后被刘备器重,让他镇守汉中;刘备死后,诸葛亮也是非常器重他的,那个时候的魏延来到了他人生的巅峰,被授予了最高的爵位,都亭候,是和诸葛亮同级的爵位,同时还作为副帅,兼任凉州刺史,相府司马,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持有皇帝的符节,可以代皇帝巡视)。特别是假节,要知道三国之中,能够获得这个荣誉的,除了诸葛亮,关羽,就只有魏延了。

当时诸葛亮的左膀右臂是魏延和杨仪,魏延擅长军事,是典型的武将,而杨仪是个文官,擅长后勤工作。不幸的是魏延与杨仪关系非常之差,基本到了无法化解的地步。不过好在当时有诸葛亮从何协调,使得二人能够同在诸葛亮手底下做事情。因此在诸葛亮去世以后,二人矛盾就激化了,之后魏延失败,被杨仪残忍的灭了三族。我个人认为这纯粹是诸葛亮死后留下了权力真空,导致了蜀国内部斗争,而魏延不幸失败致死了。


历史是什么

问题问的很好,魏延的死是三国中的一段秘辛,至今依然扑朔迷离,我在这里就讲一讲『三国志』和『魏略』分别是怎么说的。

魏延是后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也是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低估的一员将领。其实刘备时期,对魏延已经非常的器重了,当时刘备刚刚经过和曹操的殊死争夺,拿下东川汉中,掌握了西蜀的门户,本来大家都以为刘备会任命张飞来守汉中,但是刘备却任命了魏延。当时可谓是一军皆惊。

魏延也雄姿勃发的对刘备许诺: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后来,魏延也确实把汉中打造的固若金汤,后来的继任者王平、姜维都得益于魏延建立的防守体系。

关于魏延的死因,其实即便是在正史上,也是有两种说法的。

按照『三国志魏延传』的说法,诸葛亮死后留下遗言,让杨仪、姜维节制蜀军退兵,同时让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愿意走,就让魏延留下,姜维和杨仪先走。结果魏延果然不愿意撤军,认为诸葛亮去世之后,应该由自己统军继续北伐。听说了诸葛亮的安排之后,魏延勃然大怒,自己率领军队抢在杨仪和姜维的前头占领了南谷口,还烧绝了撤军的栈道。

于是可热闹了,杨仪和魏延分别派人给刘禅上表说对方谋反,刘禅也摸不清楚情况,就问侍中董允和诸葛亮的接班人蒋琬,这两个人都觉得杨仪不会反,应该不怎么会反,但是魏延不好说。

为什么这俩人都向着杨仪呢?一方面当然因为杨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而魏延是武将,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魏延这个人平日里太高傲了,得罪了很多人,于是在关键时刻,没有人在朝中给他说话。

于是刘禅就命令蒋琬率领宿卫营向北去考察这『互相告对方谋反』怎么回事。蒋琬还没有到,魏延已经开始进攻杨仪和姜维了。这一进攻,魏延就丢了理,王平大呼:

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诸葛亮刚刚去世,你魏延怎么就敢做自相残杀的事情呢? 诸葛亮在蜀军中的威望毫无疑问是巨大的,王平这么一诈唬,魏延的军队知道自己不占理,于是一哄而散。魏延一看不行了,就和自己的儿子们往自己的地盘——也就是汉中跑。杨仪看自己占了上风,就派马岱追杀,终于在汉中城外虎头桥斩杀了魏延。在今天的汉中,还有“马岱斩魏延处”。

如果说三国志魏延传里面的描述只是让人惋惜的话,另一本同时代的史书『魏略』里面描述的就更加让人扼腕长叹了。

根据魏略的说法,诸葛亮临终前把军务托付给魏延,魏延就率领着蜀军缓缓后撤。因为杨仪和魏延不和,看到魏延掌握了大权,杨仪很害怕,于是就在军中造谣,说魏延要谋反,要去投降魏国,然后率领手下人马突然发难,进攻魏延。

魏延猝不及防,仓卒之间控制不了局面,不得已逃向汉中,结果被杨仪派马岱追赶上杀死,然后把内讧的罪责栽赃给了魏延,同时还诛灭了魏延的三族。

如果魏略中说的是真的,那么魏延同样是死于内讧,但是责任完全在杨仪。

上面就是『三国志』和『魏略』上对魏延之死的看法,相同点是死于内讧,不同之处在于杨仪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你觉得哪一种更可信呢?无论是哪一种,对于风雨飘摇的蜀汉来说,都是祸不单行,本来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军队里职务最高、战功最显赫的就是魏延了,本来魏延最有希望继承诸葛遗志,统帅蜀国的军务,而他在汉中的赫赫功勋也证明他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可惜在内讧中丢了性命,蜀国又丧失了一员大将。汉中虎头桥遗址,除了碑文之外,还有一幅对联:

虎桥往事明月知,汉水长流太守名

或许就是在表达对魏延的惋惜之情吧。


经史通义

魏延是蜀国名将,曾屡立战功。但他最后的行为,是彻头彻尾的反叛。没有任何语言能为他解脱罪责。当时,魏国司马懿惮于诸葛亮的威名,没敢派兵追赶。如果派兵追赶,蜀军必全军覆没。这就是魏延反叛行为的最大危害性。

欢迎点评。


WM晓奇

杨仪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

魏延没有被正史丑化,只是被《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丑化。

魏延没有被正史丑化,只是被《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丑化,目的就是凸显诸葛亮的英明,甚至不惜捏造魏延头有反骨的梗。记载比较准确的,应该是《三国志 魏延传》,因为作者是出身蜀汉的陈寿,因此最为可信,魏延就是死于杨仪之手,而直接凶手则是马岱。原文节选如下: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亮适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延大怒,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

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

按照这段文字,魏延违背诸葛亮的遗命,擅自起兵并烧毁栈道,是负有主要责任的。并且根据史书记载,魏延比较狂妄,脾气暴躁,确实得罪了不少人。但是,要是结合《杨仪传》来看,杨仪应该负的责任更大。因为据我看,杨仪就是个小人,最能说明他是小人的,就是《魏延传》中的一句话:“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魏延的头颅被拿到杨仪面前,杨仪竟然用脚踩着魏延的头破口大骂,卑劣人品可见一斑。魏延毕竟有大功于国啊!

此外,关心自身利益高过国家利益,信奉“有奶就是娘”原则的,其实是杨仪。

杨仪到成都后,被任命为中军师,官职没有超过蒋琬,他自认为比蒋琬资历老,才能高,于是经常怨愤,斥责他人叹息自己。杨仪对费祎表示自己的怨恨忿怒,竟然说:"以前丞相去世时,我如果举兵降魏,怎会落魄到这种田地呢!真是令人追悔莫及。"

古人云:“降魏,是魏延之所未及设想者;而仪欲为之,其居心尤出延下。


历史磨坊

正史中关于魏延之死,并不是诸葛亮特意安排的,当然也没有魏延脑后有反骨这一说法,对此《三国志》都明确表示,魏延并无反意,只是为了和杨仪争夺诸葛亮接班人的权力摆了。当时在诸葛亮死后,按照蜀汉的权力排名来看,自然是魏延、杨仪最有希望成为诸葛亮死的继承人。当然,他们两个人也是这样认为的,反正不是自己就是对方,于是两个人在尸骨未寒之际便开始大打出手。

魏延向后主刘禅报告,说杨仪要造反;杨仪也向后主报告,说魏延要造反。他们俩打上这种报告的意思非常简单,那就是情况紧急,请允许他们先斩后奏。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后主刘禅对他俩提交的报告并没有做出相关批示。换句话说,后主刘禅并没有公开承认谁造反,也没有给予他俩先斩后奏的权力。

在这种背景下,魏延或多或少有些利令智晕,或者说太想尽快接管诸葛亮的权力,于是他擅自行动并强迫大家站队,总而言之诸葛亮死了,还有我魏延,所以前线指挥权,应该暂时由我接管,至于诸葛亮的棺材,派几个人送回成都就可以了。

魏延的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是不想就此中止北伐大业,但本质就是在强迫大家站队。事实上,在当时背景下,魏延说这些话的目的也并不是想真正继续北伐,而是想借此机会,让自己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变成既定的事实。

换句话说,现在诸葛亮死了,杨仪主张退军,而我魏延不赞成退军,大家要是支持谁,就赶紧表态。如果大家都支持魏延的话,那杨仪以后肯定再也没有和魏延争夺诸葛亮继承人的资格,即便回到成都,杨仪也没有资格再去争了,因为关键时刻大家都支持魏延,就足以表面大家都不看好杨仪,在这种情况下,杨仪还有什么脸面和底气去争呢?

所以说,魏延的这种做法,本质就是想让自己作为诸葛亮接班人的事情,变成大家公开承认的事实。但问题是,魏延只顾得埋头和杨仪争,却忘记一个事实,那就是整个蜀汉帝国,往小了说,那是人家后主刘禅的蜀汉帝国;往大了说,那是豪门贵族和文武大臣们共同的蜀汉帝国。关于由谁来当蜀汉帝国执政官的问题,岂是你一个人能够决定的!你真当后主刘禅和中央政府是傀儡是摆设吗?即便是诸葛亮,也不敢这样玩吧!

在这种背景下,魏延当时虽然拥有军权,有好几万士兵,但等到真正拼命的时候,大家却都不愿意拿自己的性命陪魏延玩,于是纷纷逃散开来。最后,变成孤家寡人的魏延只好领着几个亲信跑到汉中,结果让杨仪派出去的马岱给抓住杀了。随后,杨仪又下令灭了魏延的三族,一代名将就此输得彻彻底底。

当然,杨仪的失败也是从这一刻开始的,因为诛杀蜀汉征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南郑侯魏延三族这种重大政治事件,杨仪竟然敢不请示后主刘禅,更是在没有经过中央政府同意的情况下就擅自决定,你杨仪这是想干什么?你杨仪作为一个臣子,在皇帝没有赋予你假节钺之前,你好像并没有先斩后奏的权力吧!更不用说诛杀朝廷大臣的三族。


太史龚

魏延是刘备帐下一员名将,在刘备攻占汉中时,时人以为汉中太守非张飞莫属,但刘备却偏偏提拔了魏延。汉中是刘备集团的战略要地,是进攻关中的跳板,防守西川的门户,从这便能看出魏延的能力。

刘备死后,诸葛亮六出祁山,手下最为勇猛善战的将领非魏延莫属,姜维和他相比都欠缺不少。但是,最终魏延的下场却不尽如意,通常按照正史记载,是死于内讧。


三国志的说法是,诸葛亮死后,诸葛亮把军事托付给了杨仪,命令魏延断后。但偏偏和魏延最不对付的就是杨仪,两人拔刀相向也是发生过的。魏延对于杨仪掌握兵权,自然是不会服气的,于是大军先行回川,沿途烧毁栈道。杨仪和魏延也都向刘禅声称对方要谋反,无奈蒋宛等人支持杨仪,魏延瞬间处在了孤立的地位。杨仪和魏延两军照面,王平、姜维大呼魏延谋反,魏延手下的士兵便放弃抵抗,魏延逃走后被马岱追杀至死。

魏略的说法是,杨仪和魏延之间的矛盾很大,杨仪想要置魏延于死地,于是大军袭击魏延,魏延兵败撤退,被马岱追杀至死。


两个说法相同的是,魏延和杨仪的仇很大,魏延最终被马岱所杀。不同的是,三国志偏向于杨仪,魏略偏向于魏延。但我认为,魏略杜纂的成分多,毕竟是魏国的作品,自然有描黑的嫌疑了,而三国志是蜀国人陈寿写的,所听所闻都比较符合蜀国的现实情况,但魏延的真实想法陈寿怕也是不知道。

我个人分析,魏延和杨仪都没有反心,都是为争夺兵权而来,但是魏延一向自傲,和蜀国群臣的关系只怕不如杨仪,所以蒋宛、费祎等人觉得杨仪不会反,魏延会反。魏延本人烧毁栈道的行为,本身是带有造反嫌疑的,不管他有没有想,他的行为显然是不明智的。



魏延性子骄傲,不甘人下,后来又行事不妥,是自取其祸了。


蜉蝣尘埃笑谈天下

正史之中,魏延被马岱所杀,又被杨仪诛灭三族。当然,魏延的死因和罗贯中罗大大的《三国演义》中的原因不同。说白了,魏延是死于政治内斗,这其中有魏延本人原因,也有诸葛亮的原因,最终导致了魏延身死族灭。下面我分别阐述一下,个人观点,仅供娱乐。

一、情商不够格的魏文长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今河南桐柏)。魏延随刘备入蜀,屡立战功,被提拔为督汉中的镇远将军,并担任汉中太守,惊掉了一地眼珠子,众人原来以为会让张飞来担当此任呢。由此可见魏延的能力是相当出众的。

魏延虽然能力出众,但矜功自傲,属于骄兵悍将的典型代表,用现在话来说就是能力有多大,脾气就有多大,做人太高调,不知收敛,顶撞上司,私下里对同事发领导牢骚,而且还什么事儿摆在脸上,直来直去。总之一句话,魏延情商太低。

诸葛亮几次兵出祁山时,魏延屡次建议分奇兵从子午谷突袭长安,却没被采纳。魏延常常感叹诸葛亮太胆小,感慨自己怀才不遇。这样的下属,谁会喜欢,于是,魏延为自己的悲催下场,亲自挖了一个大坑。

二、玩儿平衡的诸葛丞相

杨仪是一个干练聪敏之人,善于谋划调度,但同时又是一个恃才傲物,心胸狭窄的主儿。他和魏延互相看不对眼儿,二人分属文武,却嫌隙日深,势同水火。

诸葛亮想充分利用二人的长处,每次出兵都带着两个人却又不调合二人之间矛盾。他在二人之间玩儿平衡,却不知天不假年,终于玩崩了。

没有想到他自己会在五丈原陨落,留下的文武两个精团的头目不合,自毁长城。当然,也可能算无遗策的诸葛丞相是在为自己的衣钵传人姜维铺平道路,细思恐极啊!

三、魏延之死

武侯死前,向身边近臣交代后事,也就是杨仪、费袆、姜维之流。请注意,没有魏延,谁让他对老大不恭敬呢!

杨仪和费袆利用信息不对称,阴了魏延一把。等魏延醒悟过来也晚了,只好撤军,路上气不过,又准备攻击杨仪,被人三言两语之下,引入套中,军心焕散,只好回逃成都。

杨仪派马岱追击,斩了魏延,并把他的脑袋当球踢,顺便诛灭魏延三族。可怜,可叹,可悲。

当然,杨仪也没好下场,为人辛苦为人忙,最终也人头落地。蒋琬当政,姜维顺利掌军。

所以,我们要谨记,人可有傲骨,不可有傲气,做人要低调,谨防祸从口出。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对于三国历史的了解,大家多是通过《三国演义》所得知的,但《三国演义》只是历史小说,并不能当做真正的历史来看。像对蜀汉名将魏延死因记载,《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就大相径庭。那在正史与演义对魏延之死是如何记载的呢?

先来说演义中对魏延之死的记载。看过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是对魏延很不放心的,说过魏延有反骨,对魏延是小心提防,连魏延提出来的“子午谷奇谋”也没有采纳。那么,魏延是如何一步步到死的境地呢?演义是这样写到的,诸葛亮在临终前,命令杨仪统兵,魏延大为不满,便烧绝栈道,引兵拦路,并上表说杨仪领兵想要叛乱,而杨仪也上表说魏延要图谋不轨。董允与蒋琬偏袒杨仪,认为杨仪不会叛变,反而认为诸葛亮以前对魏延的有过不好的评价,觉得魏延不可靠。于是刘禅派董允去调查真相。而此时,杨仪与魏延开始正面交锋。杨仪派出何平挑衅魏延,瓦解了魏延军心。这时马岱假意投靠魏延,并煽动魏延自图霸业,于是魏延进攻汉中。死亡开始逼近魏延。当魏延到了南郑时,杨仪拿出了诸葛亮的锦囊,自信可以打败魏延。于是出阵对魏延说:“你要是个汉子,就喊三声‘谁敢杀我’”,魏延大笑说:“杨仪匹夫听着!以前孔明在的时候,我还惧他三分;他今已亡,天下谁敢敌我?不要说连叫三声,便叫三万声,这有何难!”遂提刀按辔,于马上大叫说:“谁敢杀我?”一声还没有说完,脑后一人厉声而应曰:“我敢杀你!”手起刀落,斩魏延于马下。斩魏延者,就是马岱。原来孔明临终的时候,授给了马岱密计,只待魏延喊叫时,便出其不意斩之。自此,魏延就这样被杀了,也让魏延落了一个反的名声。在演义中,魏延的死归咎于他是反臣,想要投靠魏国,诸葛亮不过是施机杀之。这是演义中对魏延之死的描述,那么正史中是如何记载的呢?


记载三国历史的正史普遍认可是《三国志》,那《三国志》是怎么记载魏延之死的呢?

《三国志》是这样说的,杨仪与魏延长期不合,在诸葛亮死后,两人彻底决裂,两人互相上表指责对方叛变,魏延不满军队随杨仪撤退,提前南归烧掉了栈道。杨仪于是派何平出战,何平怒斥魏延先头部队:“诸葛公去世,尸骨未寒,你们这些人怎么敢如此!”魏延部队觉得错在魏延,便不听魏延的,各自散了。丧失了军队士兵的魏延不得不率领儿子逃亡,逃到汉中时,被马岱追到并杀了他。《三国志》说到:“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我们可以看到魏延并没有反叛之心,只不过做法有些极端,想整死杨仪,却把自己的性命搭了上去。

在演义与正史中,对魏延之死的死因都有着不同的观点,但是不能否认的是,魏延的性格也害死了他。魏延此人性格高傲,恃才傲物,与蜀汉官员难以相处,在关键时刻,董允与蒋琬也是保仪疑延,他跟杨仪私怨很深,所以杨仪一有机会就杀死了魏延,可怜魏延因演义的叙述背了这么久的锅。



历史百家争鸣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魏延在电视剧中的形象演的很生动,基本是按照民间传说拍摄的。魏延在诸葛亮死后大喊“谁敢杀我”,连喊三声,这时候马岱在身后大声应道:“我敢杀你”,随之手起刀落斩杀魏延。

三国演义中对斩杀魏延的成功归结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书中讲诸葛亮善于观人面相,他在魏延出营时看到魏延脑后长有反骨,因此料定自己死后魏延必然趁乱谋反,但是魏延是乌龟精转世,善于将头缩进脖子里(这个是民间传说,权当笑话听吧),因此设下一计,令马岱怂恿魏延大叫“谁敢杀我”,趁其不备斩杀魏延头颅,方才奏效。这样的精彩段落其实三国演义及其民间传说有很多,大多是根据历史添油加醋的一种谣传,根本不可信!

那么真实的历史中魏延是怎么死的呢?魏延又是怎样一个人呢?我们需要从书中寻找答案。

根据《三国志》记载,魏延是在随刘备入蜀时开始有记录的,也就是说魏延原来是谁的部下历史书并没有记载,这一点跟电视上演的不太一样。电视上演的是魏延原先是刘表的部下,后来投靠长沙太守韩玄,因对韩玄不满,于是率众投降刘备。当时诸葛亮就要斩了魏延,说魏延心怀不忠之心,难以长久。后得刘备劝阻才作罢。

书中记载,魏延在跟随刘备夺取益州的过程中作战英勇,刘备封他为牙门将军。同时期同样为牙门将军的有王平、向宠等,可见魏延的官职并不是很高。

魏延真正崭露头角是在刘备选择镇守汉中的大将时,当时刘备迁都成都,于是必须选一名上将去镇守汉中。这时关羽镇守荆州,都襄阳。作为刘备最亲密的兄弟张飞被大家认为是最合适的人选。然而刘备却出其不意的选择了魏延。刘备封魏延为

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众人都大惊。

于是刘备召集群臣,当面问魏延道:我将大任交与你,你有何打算?魏延回答道:要是曹操亲自领兵来,我就率兵防守。如果是一个偏将,就是领十万大军前来,我也会就地消灭了他。刘备大喜,称赞魏延勇猛。

魏延的表现当然也是可圈可点的,在他镇守汉中期间,多有建树。汉中始终牢牢的掌握在蜀军手中。刘备加封他为

镇北将军,封都亭侯。

后来诸葛亮北伐,在第二次出祁山时魏延领军击败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成功收复失地。被刘禅加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魏延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在诸葛亮出汉中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这个计策到底是否可行存在争议,但是没有试一试就否定这个建议确实有些遗憾。不过这也从一方面反映了魏延是一个积极进取的大将,他也有出汉中、伐魏国、平天下的宏大愿望。

后来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诸葛亮死之前已经派兵进攻过驻扎在渭水南岸的司马懿,进攻的效果不太理想。于是诸葛亮采取了持久战的做法,令蜀兵就地屯田,平时耕作,战时打仗,耕战结合。谁知道不凑巧,诸葛亮由于操劳过度,病情逐渐加重,于是终于支撑不住突然病逝。

这时候军中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以杨仪为代表的,主张撤军。另一种就是以魏延为代表的主张保持现状。而不巧的是魏延和杨仪两人平时就关系不和。

诸葛亮死后,杨仪、费祎、姜维商议秘不发丧,令魏延断后,全军撤军。关键这个时候诸葛亮死后军中大权是魏延为老大。魏延听到文臣费祎过来下达调令,而且还是杨仪起草的,于是非常不满,魏延说:丞相死后,自有人继续率军与魏军作战。何必因为一个人的生死而荒废了伐魏的大计呢?当然了,他说得这个人就是他自己。

这个时候,事情就变复杂了。刘禅远在百里之外,况且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魏延执意留下,估计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但是蜀军一撤,魏军必然有动静。如果这时蜀军内部自我分裂,则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魏延不等杨仪等人撤军,先率人南返,目的是抢先一步在刘禅面前状告杨仪谋反。魏延还烧毁自己走过的栈道,用来延误杨仪的行程。杨仪也派人日夜兼程向成都进发。刘禅接连接到密报,一个说杨仪造反,一个说魏延造反,到底谁是谁非刘禅自己也搞不清楚。

于是刘禅就问身边的丞相府人员董允和蒋琬,这两个人于是保举了杨仪,怀疑魏延的动机。这时候魏延的举动也有些过分,他先到达成都的周边南谷口附近,他令人守住南谷口,然后出击杨仪的军队。杨仪派何平出战,何平骂魏延道:丞相尸骨未寒,你就做这样的事情。魏延的士兵都知道魏延不得人心,于是都纷纷投降。魏延无奈,领着自己的儿子逃回汉中。杨仪令马岱追击,马岱成功追上魏延并且斩杀了魏延。

魏延的死是一个悲剧,他的死跟杨仪有很大的关系。魏延居功自傲,在诸葛亮死后没有和文臣同心御敌,反而趁机打起自己的小算盘。在政治斗争中又多次出黑手,要至杨仪于死敌。终于因不得军心而落得孤身逃亡的下场,最终被自己人马岱斩落马下。可谓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呀!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历史上对魏延的死有一定的歪曲,魏延未必有反心,因为如果魏延真的造反,他会选择投靠司马懿,而不是南下找刘禅状告杨仪。所以在魏延心中,诸葛亮死后应该按照他的思路继续与魏军对抗,派一只小队伍护送诸葛亮的灵柩回成都就可以了。而杨仪、费祎等人的行为明显是过于惧怕魏军,生怕魏军知道了诸葛亮死后趁机进攻,是一种典型的逃跑主义,因此魏延选择了政治斗争来保全这次北伐的战果。

然而,在实际斗争中,魏延采取的手段极其厚黑,导致他和杨仪的矛盾白热化,最后无人支持他,落得了一个兵败被杀的下场。因此魏延是个悲剧的人物,他的死是咎由自取,不值得过于同情。


每日趣评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水上甘宁,陆地魏延”。魏延的确死于马岱手中,但和诸葛亮没关系,可悲可叹!他却死在争权夺利之上。诸葛亮的确把大权交给了魏延,诸葛亮出祁山的时候只所以不重用魏延,是为了磨练魏延的性格。因为魏延是蜀汉最后的希望。大家都知道,姜维是诸葛亮的传人,但也看到了姜维早些年被蒋琬费祎打压,如果是魏延的话蒋琬费祎根本就没有那个能力打压魏延,北伐大业是诸葛亮毕生心愿,他不可能会在他死的时候杀死一个有能力的将军,蒋琬费祎之所以帮助杨仪,是因为他们资历功勋都不如魏延,根本没有打压魏延的能力。所以有了机会他们就联手杀掉了魏延。随后杨仪也未免下狱,只留下了一个没有发言权的姜维。魏延不理解诸葛亮的用心,却死在了自己的傲慢和功勋上。如果没有魏延造反的事情,五虎上将就没有赵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