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附近的动植物为什么在核辐射后还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八两金

切尔诺贝利发生后,麋鹿看着一只正在隔离区内悠闲散步的野牛说:“牛哥,辐射射了你咋还不跑啊,心大。”野牛抬起头慢悠悠的说:“

人类的禁区就是动物的天堂,人类猛于辐射啊”,继续吃草。

切尔诺贝利动物繁殖证明一个问题,人类对于自然的影响比核辐射对于自然地影响更大,并且这种影响对于动植物的生长繁衍是负面的。

现状:

自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发生物理爆炸造成核泄漏后,放出大量的铯137和锶90,周围30公里范围内的居民搬离原来住宅区,在核电站周围形成隔离区。

在2002年左右的研究中,隔离区内伽马射线的辐射剂量依然是普通值得1400多倍,土地中铯137的含量是正常值的5000多倍。铯137是一种人工放射性元素,在发生核泄漏时常可以检测到,半衰期是30年,也就是说经过两个半衰期后,铯137辐射强度可以降到初始值的四分之一倍。

在切尔诺贝里隔离区内,灰狼的密度超过了美国黄石公园内狼的密度,山猫、野猪、麋鹿、海狸等各种动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但是,小型动物影响可以看出来,例如辐射隔离区内蝴蝶、蜘蛛等昆虫的数量要少一些。

原因

相比于猎枪的一枪毙命,核辐射对于动物的威胁小的多。

因为辐射效应具有随机效应,就是随着辐射值的增加,发生辐射损伤的概率在逐渐增加,损伤的概率也在增加,但是没有确定的阈值。细胞DNA受到核辐射后的反应也是很复杂的,自我修复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各种动物即使受到辐射还是有很大概率生存下来。核辐射当对于动物当然是有影响的,例如哺乳动物的性器官和眼晶状体的辐射敏感性就更强一些,在辐射隔离区内田鼠患白内障的概率要高于普通值。

佛教讲究生命是平等的,但是不同等级的生物生命显然是不平等的(也许这两个平等并不完全对等)。动物可以承受由于核辐射增加百分之一的致癌率,但是对于人类来说这个概率明显太大。



五月21号

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所以不否认是一片欣欣向荣,但也不肯定。

乌克兰政府只是为了挣钱才开放了部分辐射较轻且在减弱的区域。即便如此未成年人不可能让你进去,即便是成年人最多几小时必须出去。

看过《侣行》的朋友们都知道有一期270和梁红去了切尔诺贝利辐射区,进入没多久他们就出来了,并且还要通过各种辐射检查。

进去的时候防化服,面具各的种东西往身上怼,里面的场景大家也都知道,残垣断壁,一片荒芜。偶尔有几只小动物出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