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一個神奇的指標,一旦掌握精髓,你將躋身於頂級牛散行列!

成功的交易之道

交易之道,剛者易折。惟有至陰至柔,方可縱橫天下。天下柔弱者莫如水,然上善若水。

成功,等於小的虧損,加上大大小小的利潤,多次累積。做到不出現大虧損很簡單,以生存為第一原則,當出現妨礙這一原則的危險時,拋棄其他一切原則。因為,無論你過去曾經,有過多少個100%的優秀業績,現在只要損失一個100%,你就一無所有了。

交易之道,守不敗之地,攻可贏之敵。100萬虧損50%就成了50萬,50萬增值到100萬卻要盈利100%才行。每一次的成功,只會使你邁出一小步。但每一次失敗,卻會使你向後倒退一大步。從帝國大廈的第一層走到頂樓,要一個小時。但是從樓頂縱身跳下,只要30秒,就可以回到樓底。

在交易中,永遠有你想不到的事情,會讓你發生虧損。需不需要止損的最簡單方法,就是問自己一個問題:假設現在還沒有建立倉位,是否還願意在此價位買進。答案如果是否定,馬上賣出,毫不猶豫。

逆勢操作是失敗的開始。不應該對抗市場,或嘗試擊敗他。沒有必要比市場精明。趨勢來時,應之,隨之。無趨勢時,觀之,靜之。等待趨勢最終明朗後,再動手也不遲。這樣會失去少量的機會,但卻贏得了資金的安全。你的目標必須與市場保持一致,順應市場的趨勢。


股票——這個攪動了億萬人心的寶盒,從17世紀荷蘭的海船上誕生至今,己經走過了4個世紀。為了解開這隻寶盒裡的奧秘,400多年來,無數仁人志士嘔心瀝血、廢寢忘食、奮鬥終生,卻始終未能找到打開這隻寶盒的鑰匙。於是,人們將其視為“無規律可循的資本幽靈”,甚至連全世界的投資理財教科書也將其稱為“不可預期的資本魔方”。

直到2013年10月14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給當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獎理由中宣稱:“可預期性是今年獲獎成就的核心。人們無法預期股票債券在接下來三五天內的價格,但是卻可以預測未來三五年內的走勢,這些看似矛盾卻又令人驚喜的發現,正是基於法瑪、漢森和席勒的實證性研究的重大貢獻。”這段關於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理由”的評語,自身也充滿了“既矛盾卻又令人驚喜”的色彩。其“驚喜”在於“股票的可預期性”打破了數白年來“不可預期”的傳統觀念,其“矛盾”在於“人們無法預期股票在接下來三五天內的價格,但是卻可以預測其未來三五年內的走勢”。

股市中一個神奇的指標,一旦掌握精髓,你將躋身於頂級牛散行列!


在證券市場中,價格、成交量、時間和空間是進行技術分析的要素。

價格即股價處於歷史走勢中的哪個價格區間,一目瞭然。時間是指完成某個過程所經過的時間長短,通常是指一個波段或一個升降週期所經過的時間。空間是指價格的升降所能夠達到的程度。這4個要素中,價格走勢與成交量是最為重要的兩種盤面數據。因而,在解讀趨勢運行的時候,利用成交量可以更好地對其進行驗證。如果趨勢的運行有量能的配合,則股民就可以更為準確地識別、把握這種趨勢。反之,如果趨勢的運行沒有量能來保證,則這種趨勢的可靠性就相對較差。但在應用成交量時,股民應注意:成交量雖是重要的盤面數據,但代表著趨勢運行的價格走勢才是核心,當價格的總體運行方向並未得到量能配合時,即兩者出現矛盾時,應以趨勢運行為準繩。

成交量常見的5種形態:

1、放量:指成交量比前一段時間明顯放大的現象。分為相對放量和持續放量。

股市中一個神奇的指標,一旦掌握精髓,你將躋身於頂級牛散行列!

2、縮量:

是指個股成交量比前一段時間明顯縮減的現象,大部分投資者對市場未來走勢的意見遂漸趨於一致,成交極為清淡。縮量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投資者都十分看淡後市,造成只有人賣,沒有人買,所以成交量不斷縮減,另一種是投資者都對後市十分看好,只有人買,卻沒有人賣,所以縮量。

縮量上漲是指在股票價格或指數上漲的過程中成交量較前些交易日有明顯萎縮現象。這種現象說明成交的只是場內資金買盤,場外資金進場不積極。縮量下跌是指股票價格或大盤指數在下跌的同時成交量相對前幾個交易日明顯下跌,縮量下跌又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散戶惜售,這時可擇機介入;另一種情況下是下跌走勢中陰跌不止,此時就要離場觀望了。但量價關係不是絕對的。

3、堆量:

是一種有序的成交量溫和遞增,堆量反應出的是健康的上漲形態。從“莊家市”的角度講,當主力意欲拉昇時,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幾日或幾周以來,成交量 緩慢放大,股價慢慢推高,成交量在近期的K線圖上,形成了一個狀似土堆的形態,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產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 在大舉出貨。

股市中一個神奇的指標,一旦掌握精髓,你將躋身於頂級牛散行列!

4、天量:形容當天的股票交易數量特別巨大,在高位時往往天量見天價,出現天量時要控制倉位。

股市中一個神奇的指標,一旦掌握精髓,你將躋身於頂級牛散行列!

5、地量:成交量萎縮為120天內的最小的量就是俗稱的地量,一般地量後會有地價

地價後又反彈,但是不能說明會翻轉,因為反彈後還有可能會出現地量,多次出現地量後就會出現底部了。

地量在行情清淡的時候出現的最多。在行情清淡的時候,人氣渙散,交投不活,股價波動幅度較窄,場內套利機會不多,幾乎沒有任何賺錢效應。持股的不想賣股,持幣的不願買股,於是地量的出現就很容易理解了

股市中一個神奇的指標,一旦掌握精髓,你將躋身於頂級牛散行列!


量價應用法則

一、無量漲停:

在漲跌停板制度下,股票的第一個無量跌停,後市仍將繼續跌停,直到有大量出現才能反彈或反轉;同理,股票的第一個無量漲停,後市仍將繼續漲停,直到有大量出現才能回檔或反轉。

二、低位放量漲停:

放量總是有原因的:在高價區有些主力往往對敲放量,常在一些價位上放上大賣單,然後將其吃掉,以顯示其魄力吸引市場跟風眼球,或是在某些關鍵點位放上大筆買盤,以顯示其護盤決心大,凡此種種現象皆為假,重心真實的升降即可辨別。若是在低位出現的對敲放量,說明機構在換莊或是在準備拉高起一波行情,可以擇機跟進。

三、低位縮量整理:

在股價長期下跌後成交量形成谷底,股價出現反彈,但隨後成交量卻沒有隨價格的上漲而遞增,股價上漲缺乏再度跌至前期谷底附近,有時高於前期谷底,但出現第二谷底成交量明顯低於第一谷底時,說明也沒有下跌的動力,新的一波上漲又要起來,可以考慮買進。

四、破位出局:

下跌的時候無論有量無量,只要形態(移均線,趨勢線,頸線,箱體)破位,均要及時止贏止損出局。

五、高位清倉:

高價區一根長黑,若後兩根大陽也不能吞沒,表示天價成立,應及時清倉;高價區無論有無利好利空大陰大陽,只要出現巨量,就要警惕頭部的形成。

六、天量無天價:

成交量創歷史新高,次日股價收盤卻無法創新高時,說明股價必定回檔;同樣,成交量量若創歷史新低而價格不再下跌時,說明股價將要止跌回升。

七、低位量價齊升:

在空頭市場中,出現一波量價均能突破前一波高點的反彈時,往往表示空頭市場的結束;在多頭市場中,價創新高後若成交量量再創新高時,常常表示多頭市場的結束,空頭市場即將開始。

八、地量地價:

上升趨勢中出現的相對地量,股價回落至重要均線(5日,10日,30日)處,往往是極佳的短線買點。

九、低位量堆地:

黑馬股的成交量變化在底部時一般有兩種特徵:一種是成交量在低位底部從某天起突然放大,然後保持一定的幅度,幾乎每天都維持在這個水平,在日線圖上股價小幅上漲,下跌時常常出現十字星狀;另一種是成交量從某一天起逐步放大,並維持這種放大趨勢,股價常常表現為小幅持續上漲,說明主力已沒有耐心或時間來慢慢進貨,不得不將股價一路推高邊拉邊吸。

十、低位突破平臺:

在股價底部盤整的末端,股價波動幅度逐漸縮小;成交量萎縮到極點後出現量增,股價以中陽突破盤局,並站在10日均線之上;成交量持續放大股價續收陽線,以離開底價三天為原則;突破之後疊合的均線轉為多頭排列。此為最佳的短中線買入點,也是量價均線配合的完美樣本。


四種量價選股方法

第1種量價選股法——破位出局

下跌的時候無論有量無量,只要形態(移均線,趨勢線,頸線,箱體)破位,均要及時止贏止損出局(但要記得保留100股、原因在既不止損又要頻繁操作不輕易換股操作裡)。

股市中一個神奇的指標,一旦掌握精髓,你將躋身於頂級牛散行列!

第2種量價選股法——高位清倉高價區一根長黑,若後兩根大陽也不能吞沒,表示天價成立,應及時清倉;高價區無論有無利好利空大陰大陽,只要出現巨量,就要警惕頭部的形成。

股市中一個神奇的指標,一旦掌握精髓,你將躋身於頂級牛散行列!

股市中一個神奇的指標,一旦掌握精髓,你將躋身於頂級牛散行列!

量柱是所有技術形態中唯一無法作假或作假最少的元素,因為每一根量柱都是用真金白銀一點一點堆積起來的,所以每一根量柱都是有價的。這種真實可靠的“量價合一元素”,是量學研究的基礎。由此,黑馬王子提出了其著名的“立體看盤法則”,即一看到量柱就要關聯其對應的價柱,一看到價柱就要關聯其對應的量柱,以及此量柱與彼量柱的“量價陰陽真假虛實”關係。正因為如此,即使一模一樣的兩根量柱,也就有了截然不同的市場意義。


股市漲跌的原動力來自“三先規律”

第一規律,賣在買先。只要沒有人賣,任何人也不可能買到股票;必須先有人賣出,才可能有人買進。

第二規律,價在量先。無論是獲利還是止損,無論是追高還是抄底,只有價格合適才能形成交易,有交易才有量柱。

第三規律,莊在散先。股市所有的量價表現都是由主力或莊家主導的。所以盤面量價的漲跌起伏,都真切地反映著主力的行為、風格和圖謀。

上述“三先規律”,顯然與傳統理論是背道而馳的。傳統理論的出發點是“買”,即“買在賣先”,其核心是“量在價先”,認為成交量總是先於股價,成交量是股價的先行指標。

與之相反,量學的出發點是“賣”,即“賣在買先”,其核心是“價在量先”,認為股價是決定因素,股價“不如意”就不會有“賣的慾望”,無賣就無量。量學的創新之處就在於超越了傳統理論,構成了黑馬王子股市量學透視股市活動的研究起點和剖析工具,併為我們分析股票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用量學的眼光看盤,你會突然發現:在高高低低、紅紅綠綠、虛虛實實、陰陰陽陽的量柱和價柱的後面,隱藏著主力的謀略、心機和圖謀。這些量柱個個生動靈性,是我們洞察先機、伏擊漲停的得力助手。


炒股最最重要的是止損

這幾年,我對炒股最深的理解不是抓熱點,不是追漲停板,也不是潛伏在某一個股票等待啟動。而是止損。

止損!止損!止損!

這兩個字,怎麼強調都不過分。我這幾年,每天16個小時的研究股票,提高自己入場的成功率。但再怎麼提高,只要是人,永遠都做不到次次都是對的。提高自己進場點的成功率,最好是一買之後,就脫離買入成本上漲,當天帳戶就是紅的。但是,這樣的入場成功率再高,也有犯錯的時候。

大家買股,是不是經常有一買當天就跌2個點左右的?是不是許多散戶都會套2個點,然後安慰自己是洗盤,最後小套變大套,大套變深套,當你跌了30%的時候,你要抓三個漲停板才能回本。你們覺得抓三個停板的概率大不大?就算真讓你抓到三個漲停有什麼用呢?至多是回本而已。你來股市的目的難道就是為了被套,然後解套麼?

給自己2%的止損紀律。只要買之後,跌破2%就無條件止損。也可以放寬到5%。這個看個人選擇。不要幻想什麼。買了就套,說明你進場點有問題,進場時機有問題。不要等小套變大套,大套變深套,切記。

止損!止損!止損!

嚴格按照紀律操作,才能克服人本性中的種種情緒波動!也是散戶戰勝這個市場的最起碼的保險和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