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村没有儿子会怎样?

吕梁山道哥贺利斌

在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从很早以前就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观念曾在祖辈观念中根深蒂固。不过,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这种思想已经越来越被抛弃,比起过去,现在重男轻女的观念在农村已经好了很多。

不过,在有些落后地区,这种观念仍然影响甚重,最常见的就是没面子,在村里人面前“抬不起头”,谁家如果接连生了2个女儿,村里人茶余饭后的话题就是“谁谁谁家又添了一个女儿,这是要断后啊”“你看,他家这个姓氏到他这断了”。当事人即便知道但是却没法说,只能撇过脸暗自郁闷。

在过去之所以重男轻女的观念严重,除了“断后”这个面子问题,还有就是家里的重活没人干,秋收时期,儿子能下地干活,女儿就行不通了,只能自己去干。但如今,机械化普及之后,这方面影响也不是太大了。

上面说的,都是比较落后,重男轻女观念比较严重地区的一些情况,如今,大多数的农村对这个挂念已经不是太执拗了。如今,在娶妻难、女少男多的农村,女孩多的家庭反而成了村里的香饽饽。女儿出嫁后,父母也会跟着享福,这个女儿资助一些,那个女儿资助一些,老两口还有闲钱去旅旅游,羡煞不少多男儿的家庭。

其实,在我看来,男孩儿女孩都一样,目前无论男孩、女孩儿,外出求学工作后,回到村里守在父母身边的能有几人?养儿防老的观念,现如今都不适应了。儿子、女儿都一样,最重要的是,过好自己的生活,对吧!


河南商报

虽然说农村的“重男轻女”的思想非常严重,但是我接触过的河南人“重男轻女”的思想最为严重!还有甘肃青海宁夏的“穆斯林”他们的“重男轻女”思想也很是严重!在陕西陕北和陕南地区人的“封建思想”极其严重,因为那里都是属于山区,没有平原。虽说陕北有煤炭那也只是富裕一部分人而已!

2007年,我认识一个比我大的哥哥(河南人)在西安二府庄开饭馆,听说他2006年一年换了12个女朋友,那就是一个月一个呀!最后把壁川菜馆的服务员泡到手了,本来没想着结果可是怀孕了,找关系大夫告诉他是“男孩”,他就和这服务员结婚了。

跟我叔叔以前开煤矿的两个合伙人,就是延安的,一个生了3闺女,一个生了5个闺女,不生儿子不罢休。3个闺女的第4个是儿子,5个闺女的最后男的找了一个情人生了一个儿子,好像给了一笔钱买断了。

2008年到北京,再北京三环“西局”城中村做夜市,认识开录像听的河南人(其实就是几台电视机个DVD在那里自己选碟片看一张碟片多少钱,包夜10块钱随便看,也出租零售碟片)。前面3个闺女,第4个是儿子,他说过就是为了生儿子才带媳妇儿出来的,3闺女也是在北京生的。他侄子生了两个闺女想生儿子,他也把他侄子带到北京在西局开了一个录像厅。

再甘肃这个问题也很严重,我工作过的一家餐厅,去年那老板打电话让我帮几天忙。一聊天才知道他才38岁,我一直以为他都45了,他就生了4个闺女,第五个才是儿子现在才上幼儿园。

很多回族同事家里都是姊妹3个以上,姊妹5个6个那都很正常不奇怪的。只是回族的即使第一个是儿子,第二个是儿子,他们还是会选择生的。因为他们“怀孕”不允许打流产!

一个同事说他邻居生了11个孩子,前面10个都是闺女,第11个才是儿子。但是人家没有把一个闺女送人都是自己抚养大的。

以前要说没有儿子,就会被人看不起,被人欺负,因为你没有儿子。甚至更恶毒的会说你家是“绝户”!

婆婆也会看不起儿媳妇,儿媳妇在婆家也会没有地位,有的老公也会欺负你。如果遇到“妈宝男”的老公那简直就是地狱般的“日子”!

其实很多男的非要生儿子,都是自己爸妈挑唆的,从中作梗,给自己儿子灌输“封建思想”。

“重男轻女”的思想,城里农村都有。这些年好多了!


陕西憨厚娃

第一,假如没有儿子生几个丫头,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抬不起头的事情。男女都是自己的娃娃既然生下了就好好抚养长大,养育之恩是任何人都不会忘记的。没有儿子也不会怎样,你的日子你过,跟别人没有关系。

第二,旧社会要儿子是培养家里的劳动力和权利,免得让人欺负。其实旧社会没有儿子会被别人看不起,会给你揭短让你生气。但是现在新社会养儿养女都一样,有的时候女儿比儿子孝顺的多。现在社会男女性别失衡没有女儿哪有儿子的诞生。

第三,没有儿子也是可以获得潇洒,因为现在养了儿子的并不是幸福的。据我所知很多有儿子老人生活并不幸福,而养了女儿的老人生活有保障们很幸福。

所以吗,儿子被人们视为传承香火的后人,要是真的没有儿子对生活也没有影响,现在种地也是机械化,所以儿子只是面子上的继承人,其实有儿子的人有很多都是被儿子折磨的没办法了。所以,我说有儿子没儿子活好每一天,把丫头带好了照样好。



兰州微聚焦


关注新周口

我一个发小,她家里是她姐妹两个孩子。妈妈因为当时计划生育强制结扎,后来就没再生。她从小性格像个男孩,爸妈也很宠她,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爸对儿子的渴望慢慢浮现出来。尤其是在农村,没有儿子还要被别人说三道四。在我朋友上高中的时候,她姐姐结婚了,她爸爸因为做了点生意,手里赚了一些钱,然后生活就彻底的改变了。也许是她爸爸一直都有要男孩的心愿,只可惜生活不如意,没办法得逞。赚了点钱就开始想歪主意在外面找小三,还赌博,好景不长没几年,家就败光了,甚至还不如从前。她妈妈想不开,有一次从房子上跳下来,胳膊摔坏了。后来朋友的妈妈离开了我们村,虽然没有办离婚,但是和她爸爸不再来往。她爸爸因为赌博欠债,也一直都不在家。幸亏我朋友性格坚强,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考了个不错的大学。之后,她爸妈都各自会给她寄生活费,但是假期回来总是一个人在家,后来就出去打暑假工都不回来了。我们见面就越来越少了,现在她大学毕业了,在上海有一份不错的工作。虽然自己生活安排的不错,可她爸爸却看不见女儿的存在,漠不关心!朋友都27了,对婚姻阴影很重,一直都没谈朋友,看着好心疼。农村人要儿子的执着简直让人无法理解,但是根深蒂固的思想却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真不明白男孩有什么金贵的,就我这个朋友的外婆年轻时候生了四个儿子,还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因为穷,竟然把一对双胞胎扔了,后来有了我朋友的妈妈,因为生活好转,才养活下来。结果呢,四个儿子谁都不管老母亲,还是这个女儿给养老送终的。养儿子的执念害了多少人,什么时候才能醒悟过来!


匆匆过客勿念

越是偏远的落后的农村,越是重男轻女,不仅仅是河南。哪为什么在农村没有儿子会很难过呢?如何改变的?是不是大部分地区都如同河南农村一样的?

1、不只河南,山东等我熟悉的北方大部分省份农村,尤其是偏远的农村,还存在事实上的在农村没有儿子就受欺负的情况。我老家,有个老哥三(若是大哥在世的话,现在超过80岁了),老大哥一连生了4个女儿,最后也没生出儿子来。自从40多岁就注定了老大没有儿子后,他的两个弟弟因为都有儿子(其中老二竟然生了5个儿子,真实服气了),这个老实巴交的老大哥的在家族的位置就江河日下,当年父母还在世的时候,涉及到宅基地的兄弟拆分问题,因为老大只有女儿,所以,家族的宅基地就只有老大住的这一个院子留用,另三处宅院就分给老二老三,因为他们有儿子。老大媳妇不满意,老二老三就说,你这个绝户,等将来侄子们给你养老就行,要宅基地干啥。。。。

这就是典型的受欺负的情况,不止宅基地,也不止这种受欺负只存在于亲兄弟,左邻右舍的瞧不起也是根深蒂固的。

2、入赘的女婿很难做。在农村,招养老女婿,古代是那种改名换姓,甚至听老人家讲,在女方家拜堂的时候,女方村里的人要求入赘的新女婿,必须改姓,并且要在拜堂的时候,高喊三生“小子无能,更名换姓”,听到这些侮辱人的做法,除非万不得已,谁会入赘呢?更别说入赘后受到的排挤了,毕竟一些叔伯兄弟,就会排挤他,因为也许将来这些侄子们要分的财产的。

我大学同学,河南鲁山县的,他父亲就是入赘的,听他说,为了赶他们一家离开,他父母种的庄稼,到收获的时候,一夜之间就被他的堂兄们收完,只给他家留一点口粮,剩余的据为己有,去村里和乡里告状,那些领导做做工作,但是绝对不还。

3、什么情况下,入赘女婿在农村可以获得正常有尊严。只有两点。一是女孩子本身异常泼辣,能打能闹。所谓的女孩也是传后人,这就要求这个招女婿的女孩,必须和他的堂兄弟们,能打能闹,比他们都狠,比他们都会过日子,替他的女婿遮挡风雨,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二是,这个女婿,非常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

4、没有儿子,那就一条,好好培养女儿,让她去城市生活,然后等老了的时候,跟着离开农村。河南农村,没有儿子在农村,就是很难过的,这一点,无论原来还是现在都是一样,只是说,人们不像以前那么激烈罢了。


大河尾闾

前些年,在农村家里能有个儿子在绝大多数人的眼里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人的思想还是比较传统,如果家里边没有儿子,对于某些家庭来说就有点像一个人少了一条手臂一样,因为很多家庭都认为儿子可以为家族续香火,为自己养老送终,如果没有儿子绝对是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甚至部分人会感觉在村里抬不起头!但是近几年,农村的这个观念已经开始发生改变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生女儿了!

1.前些年,在农村没有儿子对父母而言:

家中的女儿一旦嫁出去,就成了别人家的了,所以很多人常把“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挂在嘴边,家里没有个儿子他们会觉得很不光彩,心里会有阴影,而且还会被村里人瞧不起!

2.前些年,在农村没有儿子对于外人而言:

连个儿子都没有真窝囊,在现实生活中各种排挤和背后说三道四,甚至在发生矛盾时,直接拿这说事,一般发生这种事真的很恼火,很多父母都难以忍受!

现在,家里有个女儿的好处:

越来越多的农村大龄男子找不到媳妇儿,为了找个媳妇越来越多的女婿在丈母娘面前那比自己亲娘都好,女孩子很贴心,比较恋家,有事没事就给家里打电话,给父母买衣服、买鞋,还是一肚子的话,嫁女儿的时候光彩礼至少几万,农村的上门女婿也越来越多!

现在,家里有个儿子的缺点:

娶到媳妇的:娶个媳妇得买房买车,还得给彩礼,辛辛苦苦一辈子全部搭进去,到头来欠了一屁股的债,儿子光自己的家庭都顾不过来,有时候压力大了无处发泄可能还会和家人吵架,很少想的起自己的父母,心里就是老婆天下第一。

没娶到媳妇的:父母整天不要命的在外挣钱,为了满足儿子娶媳妇儿的条件,整天一筹莫展,啥时候心里这块大石头能放心,操碎了心也无济于事,到最后娶到了还好,娶不到反而会被女瞧不起,那时候很多人会想:生儿子是为了续香火,现在拿什么续!



其实,生活中我们真的没必要把生儿子或生女儿看的那么重,血浓于水,不管是儿子或女儿,只要用心去教导,有本事了都是一样的,儿子有出息了,媳妇儿自己谈,自己的事情能处理的过来,家人操的心少,他们自己压力小了,自然就有更多精力去照顾大家和小家了!


小伙子很腻害哦

坐标皖南,有亲戚家是这边农村的。记得小时候,经常有农村的亲戚来我们家“躲生”,我们这边农村户口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孩的,可以再生一个。“躲生”就是生了俩都是女孩,还想生儿子又怕被计划生育拉回去流产,就躲到外地亲戚家来生。据说我这个亲戚家为了生儿子,房子都被扒了,家里的家具都被计划生育的人拉走了。生了几胎都是女孩都送人了,后来一次大出血,命差点没了才断送生儿子的念头。一年正月去走亲戚,正逢亲戚家村子里舞龙灯。每家每户都要出男丁,没男丁的人家就出钱,活动期间对女人有很多限制,比如女人不能靠近龙头,龙灯从制作到组织到舞龙灯都是男的,没女的什么事,感觉女的很不吉利。这是我对农村重男轻女最直接的感触。如果一家乞求生男孩,还要花钱请龙灯去他们家门口耍,放炮烧香热闹非凡。没听说求生女孩的。


雨打芭蕉听雨声

不管是在河南还是在哪里,我现在在山东,正在承受着生不生男孩的压力,老公弟兄俩,弟弟家已经有一个男孩子了,我家俩女孩,小的不到2岁,已经连着两个年夜饭桌上,爷爷激动加愤怒的严肃的告诉我们,没有男孩就是他死了也闭不上眼,,,奶奶在市里帮忙看老二,时不时的催促我们去哪里哪里拿偏方,谁谁吃了就生了个男孩,看电视的时候只要电视上出现类似的镜头就唉声叹气的说,谁家没个男孩啊!我和老公忙着上班,就说没个男孩,挣那么多钱给谁啊,,我说不还有俩妮吗,然后婆婆就很不屑的噫嘻一声,本来老公觉得男女都一样的,现在每天听到谁谁死了没个顶老盆的,谁谁为了要个男孩子就算房屋被扒了也得要等各种声音也不坚持不要了,我呢也没了注意,估计是必须得要了,否则再他们家待不下去了。


韵由心生45715846

我姥姥就是这样,我妈姊妹五个,我没有舅舅,姥爷走的早,我几个姨都出嫁后就剩我姥姥一个人,小时候姥姥一个人在农村住,我几个姨还好都嫁的不远,都是邻村的,说回去就回去了,后来姥姥年纪大了,就在我们几家轮换着住,也没闹过什么矛盾,相处的都不错,要说和有儿子最大的区别就是老家的房子,因为没儿子房子还是老瓦房,姥姥在时经常收拾还干净些,后来没人住了,慢慢就败落了,院墙也塌了,几间房子也漏落的破旧不堪,院子的一些地方被邻居占了好多,想来当时多热闹的一个家,因为没有儿子就这样慢慢没了,所以也不要怪农村人重男轻女,确实有很现实的因素在里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