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家孫燒紙,外孫一指”,家孫和外孫的區別真的這麼大嗎?

花開隴上

在我國的農村。流傳著很多的老話,凡是能夠流傳到現在的,當然是比較經典的,另外也是非常有道理的,是當時的社會現象的一個反映,有這麼一句話“家孫燒紙,外孫一指”大家聽過沒有,知道什麼意思嗎?說的是什麼道理呢?

從字面上看,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古代,一般家裡有老年人過世的話,作為親孫子,哭的非常的悲哀,還不停地燒紙給老人,而外孫好像就沒有自己什麼事情一樣,在玩自己的手指。這種說法也許有些過分,但是也反映了古代的一個現象以及倫理,一個是古代人對血脈的重視,一個是重男輕女。

重男輕女在我國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之所以老人去世之後,孫子和外孫的態度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老人在生前對待孫子和外孫的態度的不同。例如,在過年的時候,我們中國都有給壓歲錢的習慣,給孫子的錢和外孫的錢就有可能是不一樣的。對於很多老人來說,女兒嫁人之後就是潑出去的水,就和自己遠了一層,外孫當然也就遠了。而孫子是兒子的兒子,整天都跟著自己,當然感情更深,對於農村的那些老人來說,這種思想更加頑固。

對於老人來講,孫子和自己一個姓將來傳承自家的香火,而外孫跟著別人的姓,這就是血脈的差異。對於孫子和外孫來說,其實並沒有這些觀念,只不過誰對自己好,自己對誰好,僅此而已。

總的來說,這是在農村廣泛存在的一個現象,我們沒辦法去評論誰對誰錯,這是歷史和現實造成的結果而已,不必計較太多,現在社會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這種情況已經改變了很多,這句話在很多地方都已經不適用了,你覺得呢?

關注我,三農財富資訊搶先得!


新農村的日與夜

農村老話“家孫燒紙,外孫一指”,家孫和外孫的區別真的這麼大嗎?

農村人還記得這句話嗎?外甥是狗,吃飽就走,外孫也一樣。說的就是家孫和外孫的形象,看來老農民對家孫外孫的看法還是有區別的。

其實吧,從血緣關係的遠近親疏上面來看,外孫和家孫都是一樣的。家孫隨自己兒子血緣,外孫隨自己女兒血緣。

那為啥農村人會有家孫燒紙,外孫一指的說法呢?在農村,一般情況下,外孫都是由人家的爺爺奶奶養大的,在外公外婆家長大的不多。閨女女婿就算外出務工,一般也是自己爺爺奶奶照顧,很少有外公外婆照顧的情形。但不是沒有。

平時裡來往也不會過多,只有在逢年過年的時候來看望一下,沒有經常走動的親戚,時間長了難免有疏遠和隔閡,這個是不可否認的。

家孫就不同了。經常膩歪在一起。農村人有隔輩親的說法,爺爺奶奶最親的不是自己的兒子兒媳婦,而是自己的親孫子。因為有孫子了,自己家族傳宗接代的希望就大,這是爺爺奶奶最喜聞樂見的事情。因為時間上的融洽,孫子也覺得和自己爺爺奶奶更親密些。

在農村,逢年過年給老人上墳燒紙的,很難見到外孫來祭拜的。這是實情,不是誰瞎猜測臆想。但是家孫不同啊,自己的爺爺奶奶,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血緣關係,上墳燒紙是必須的。


農民妹子一枝花

別人家不知道,我母親胃癌晚期,我和懷孕的媳婦在外地,我母親就是我外甥外甥媳婦照顧的,吃喝拉撒,換洗的衣服都是我外甥外甥媳婦給洗,說實話這本來是我該做的,但是因為媳婦大著肚子七八個月,分身乏術


雅克薩

有意思的問題,我們老家也有這麼一說:家孫一刀紙,外孫把手指!但是這個問題也反映了一個問題,究其原因那就是中國人的嫁女隨夫姓,生的孩子也都跟男方姓的傳統觀念,男孩傳宗接代,女性嫁做人妻。

還有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女性生了孩子跟男方性,也就是男方家庭必須撫養長大包括爺爺奶奶都有這個責任和義務,這是受傳統思想的影響。那麼作為爺爺奶奶都是這麼認為的,自己家的後代就必須去痛去愛。所以大都會盡心盡力去疼愛孫子。



為什麼時代走到今天在教育下一代的問題上,大部分人不提倡孩子給爺爺奶奶帶,因為爺爺奶奶對孫子犯錯,大都不會嚴歷去教育,而是用寬容的態度去對待孫子的錯誤。也就導致了孫子對爺爺奶奶的親近!孫子對爺爺奶奶的感情深厚也就不足為奇了。


現代社會一對夫妻一般只有一個或二個小孩,加上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除了孩子跟男方性外,外婆帶外孫以經不足為奇了,外孫和外婆親也是比比皆是。

總結原因孩子是誰帶大的,跟誰時候長就和誰親是題主的關鍵問題所在,也和孩子的性氏有一定的關係!

本文為編者獨家見解,不代表今日頭條觀點。


大美詩城

農村老話“家孫燒紙,外孫一指”,家孫和外孫的區別真的這麼大嗎?

我民工札記南八,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家孫才會逢年過節去給爺爺奶奶上墳、掃墓而外甥基本上不會每年都去。因為外孫在逢年過節要給自己的爺爺奶奶上墳。每個人都是家孫,同時又都是別人的外孫。我們那還有一句話,說的比這個難聽,外孫不如狗,咋喂也不熟。

孫子還是給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時間長,感情也深,而與外婆外公生活在一起的時間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少的,這現象在十幾年前的農村特別嚴重。

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獨生子女或者二女家庭的增多,家孫和外孫基本沒有什麼區別。因為下一代結婚後,生的孩子基本都是兩個家庭的寶。他們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的時間基本是等同的。不管是外公外婆,還是爺爺奶奶都是別無選擇,他們一樣的愛孫子、外孫。所以說家孫、外孫基本上已是沒有什麼區別。(圖片來源網絡)


民工札記

今天我站在老人的角度給大家講講為什麼農村會有“家孫燒紙,外孫一指”的農村老話。

在過去尤其是農村每家都有六到七個孩子,而每個孩子都會結婚生子,這樣最起碼會有好幾個孫子,至於外孫子哪有時間照顧啊,連孫子都管理不過來,而且外孫子也有爺爺奶奶不用自己照顧。

照顧孫子自己的兒子媳婦都會高興,照顧外孫子雖然女兒滿意但是自己兒子和媳婦都不滿意,不高興,犯不上讓自己的家庭不和。

血緣關係,外孫再好那也不姓自己姓,孫子再不好也是自家人,將來在自己的戶口本上。自己的家族全靠孫子傳承,外孫子是沒有資格的。

自己死後自己的兒子一定會領自己的孫子給自己燒紙,外孫子不在身邊,一年也來不了幾次,過幾年連自己的墳都得忘了。

外孫子,有個“外”字,他們都有自己的爺爺奶奶,將來一定會多記得自己的爺爺奶奶很少會記得自己。

以上是我總結的老人想法,其實我想說的是:投入了感情,就連狗都知道感恩,何況人那!

歡迎評論留言。


田俊超白

其實這句話在偏遠的農村還是比較靠譜,城市裡已經不施行這個了,現在墓地都不讓燒紙,很多城市也不讓燒,以後慢慢的上墳的習俗可能就會淡化簡略一些步驟了。


家孫即兒子的孩子,外孫即女兒的孩子。中國人有種傳統的思想,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是潑出去的水,女子都是別人家的人。而我認為應該是外孫就不會給自己燒紙了,農村人害怕老了沒有人給上墳,如果生了女兒,香火就斷了,變成了孤魂了。


古代孫子和外孫就差別很大,孫子是嫡親,而外孫就是偏門了。不過凡事無絕對,還是在於關係,尤其現在都是一胎,爺爺姥爺都是疼愛,畢竟兩個家庭就一個小輩,如果小輩多了,那就真的會分出個長短來,畢竟愛就這麼多,給別人多一些,自己就少一些。



叨叨娛樂團

農村老話“家孫燒紙,外孫一指”,家孫和外孫的區別真的這麼大嗎?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家孫,就是兒子的孩子,也就是大家說的“親孫子”;外孫大家都知道,就是閨女的孩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老人過世了,趕上一些祭奠的日子親孫子會去給燒點紙,而外孫子頂多往墳頭一指說,我姥爺姥姥埋在那裡。

農村還有句老話,叫“外甥狗,吃了走”,意思是說外孫子養不親,雖然姥姥姥爺很疼他,經常給他做好吃的,可他還是跟姥姥姥爺不親,吃完就走。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這種情況的確是比較普遍。甚至許多姥姥姥爺比奶奶還疼孩子,可好多孩子還是掛念爺爺奶奶多一些。

究其原因,我感覺一是大部分孩子從小爺爺奶奶看的多一些,有的一直住在一起,見的多感情深;二是孩子感覺跟爺爺一個姓,覺得跟爺爺是一路的;三是血緣問題,天然的親近感,可能是天性使然吧。

但這個事情也不絕對,人都是感情動物,好多孩子從小跟姥姥姥爺在一起,也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長大後獨立生活,最思念的是姥姥姥爺。

反正都是一家人,過的幸福最重要。身後事,就別想那麼多了。

農民子弟,為農執筆。我是農墨,感謝關注!


農墨

農村老話“家孫燒紙,外孫一指”,家孫和外孫的區別真的這麼大嗎?我們要向理解家孫和外孫之間的區別,就得先了解一下這句俗語的意思。

農村老話“家孫燒紙,外孫一指”意思是說當爺爺去世了以後,而自己兒子的孩子一般會燒紙,而外孫也就是指女兒生的孩子一般也就對著墳墓指一指,說這個就是“我外公(姥爺)的墳墓”。當然了,這個是字面意思,也是很多的農村老人的自嘲。

不過,這句俗語也說出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每年清明來給爺爺掃墓的,基本都是孫子、孫女,是很少能看到有外孫、外孫女來的。就算是來的話,也都是偶爾一兩次。

農夫認為,古人這樣說是一點沒有毛病的。因為在過去,重男輕女思想比較重。而女兒一旦嫁出去了,就是別人家的媳婦了。而生了孩子也是跟著別人的姓氏了,這樣就算是你對外孫、外孫女再好,等到孩子長大了以後,也很少會再來看外公外婆了。而孫子就不一樣了,即便是長大了,成家了,有了孩子了,他們也還是會孝敬爺爺奶奶的,而且他們的孩子也同樣會在清明的時候,到老人家的墳墓前來掃墓。

不過,古人的這句話在今天未必適用了,還是有點過時了的。現在就有不少的年輕人,和外公外婆的關係一直很不錯,即便是成家了,也還常常會外公外婆家裡去看看。所以,關鍵的一點還是要看家教的,要看父母的教育!


農夫也瘋狂



我們這裡的說法和你們的說法不一樣,叫做親孫子,燒燒紙,親外孫,手一指。其意思還是完全相同的。

俗話說隔輩親,也就是因為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對孫子女和外孫子女特別的親,所以才有了這個俗語的吧。

孫子女做為兒子的子女,爺爺奶奶當然是視為掌上明珠,關愛有加。雖然自己老了也沾不上他們的光,但是在他們的父母百年之後,去墳上燒紙時,也能順便能給自己燒上幾張紙。能在陰間花上孫子的幾張冥幣錢。

外甥子女做為女兒的孩子,也是外公外婆的心肝寶貝。每次來串親戚,都會好好捧著,恐怕讓他們受了委屈。等他們大了,自己也老了,活著他們伺候不上沾不了光,死了外甥也不給姥姥姥爺上墳,也沾不上光。只有從姥姥姥爺墳前過時,用手指一下告訴別人,這是我姥姥姥爺在這埋著呢。

說來說去,爺爺奶奶疼孫子孫女、姥姥姥爺疼外孫子女,都是沾不上光的。不親不可能,親也是白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