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見到這把瓷壺,名字一定要叫對了:執壺

這是瓷器壺式中非常經典的一款。大家在古裝影視劇中一定頻繁能夠見到:

下次見到這把瓷壺,名字一定要叫對了:執壺

下次見到這把瓷壺,名字一定要叫對了:執壺

這是一種瓷質的酒器,最早出現於中唐時期,當時人稱:注子。唐代執壺的樣式為:碩腹,喇叭口,短嘴,壺的重心在下半部。後來壺體逐漸變得瘦長,重心略有上移,到了五代時期,多製成瓜楞式,執壺往往同“注碗”配合使用。

下次見到這把瓷壺,名字一定要叫對了:執壺

下次見到這把瓷壺,名字一定要叫對了:執壺

自元代以後,執壺的壺體呈玉壺春瓶的式樣。壺嘴彎曲細長,景德鎮和龍泉窯皆有燒造。明清時期,壺體的形式變化不大,材質和釉色更加豐富,出現了琺琅彩,玉質,金銀質一類的執壺。

下次見到這把瓷壺,名字一定要叫對了:執壺

下次見到這把瓷壺,名字一定要叫對了:執壺

青花花卉紋執壺,高27.8cm,口徑7.7cm,足徑11.7cm。

下次見到這把瓷壺,名字一定要叫對了:執壺

下次見到這把瓷壺,名字一定要叫對了:執壺

釉裡紅纏枝牡丹紋執壺,高32cm,口徑7.3cm,足徑11cm。

下次見到這把瓷壺,名字一定要叫對了:執壺

下次見到這把瓷壺,名字一定要叫對了:執壺

青花纏枝蓮紋執壺,通高15.3cm,口徑4.8cm,足徑7.7cm。

下次見到這把瓷壺,名字一定要叫對了:執壺

下次見到這把瓷壺,名字一定要叫對了:執壺

青花三果紋執壺,明宣德,高27.5cm,口徑6.2cm,足徑10c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