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为何如此暴跌?

随着养殖巨头陆续披露生产情况,价格价格暴跌是必然的。

三巨头狙击猪周期

在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养猪业的行业集中度虽然仅有4.85%,市场上还是以散户为主。但是从头部数据来看,行业龙头一直保持了极快的扩张速度。根据天风证券报告,温氏股份2018年起进入新一轮产能扩张期,预计年增400万头出栏;牧原股份预计18年出栏量有望达1200万头;正邦科技产能有望达到600万头,成本下行至12.5元/公斤。

三家巨头养殖企业从三个维度粉碎了猪周期上扬的态势——新增出栏、保有总量和成本缩减。对于散户来说,这三点是最难做到的。通过借助资本市场运作,三家养殖巨头已经搭建了一体化的养殖模式并推动直营式养殖发展,在已经建设好的现代化养猪场里,有自动的送水、送食,以及气温、湿度的调节,平均一个工人能够照料3000头猪,平摊下来的成本自然就大幅度的降低了。

对养猪户来说,三巨头在对整个市场进行降维打击。

暴跌后长期仍然看跌

以美国为例,在完成了集约化和现代化改造后,每公斤猪肉价格换算成人民币不到12元。从我国近期出台的针对养猪业的补贴政策与审批政策来看,未来将向美国的养猪产业模式学习转变。这种转变将首先影响到价格,集约型现代猪场的低价猪肉将冲击现有市场。

可以从图中看到,近10年美国猪价周期内最高价格也低于中国。在本轮下行周期中,三家巨头养殖企业现有的自营现代化猪场季度毛利率也能达到30%~50%,未来仍然有抵抗长期低价的能力,甚至在未来主动拉低价格占有市场。


农技员48号

供过于求

科学兴农认为今年生猪市场价位下跌,并非简单的市场调整,而是市场供给严重失衡。这种趋势也是近两年市场不断累积的后果,当前情况来看,这种市场行情调整不会很快结束,虽然生猪价位目前已经基本稳定咋了5元每斤,但是却看不到任何反弹的迹象。

生猪养殖周期性调整

生猪价位长期市场底部徘徊就不是简单的市场调整这么简单了,生猪存栏量大是一方面。下面谈另一方面,生猪价位的周期性规律。前两三年生猪价位持续性走高,而今的下跌也算是正常的市场调整。从历年的价位走势看 ,猪价在未来短期内回升的几率非常低,这种周期性调整不会短期内完成,农业农村部之前也曾做出分析,养殖农户把握市场行情,及时出栏,市场价位长期底部运行。因为供过于求的市场状态已经形成。

养殖集约化

科学兴农认为今年生猪价位下跌同规模化养殖越来越集中也有不小的关系。从2018年几家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的公告看,温氏集团预计扩张400万头,牧原股份、正邦科技产能也有几百万不等的扩张。这种集约化的直接后果就是应对高昂的养殖成本,据悉这些大型养殖企业一个人能够照看到3000头猪,而这些企业的养殖成本低至5.5元每斤。同普通养殖户的6元每斤低出不少。也就是说未来这些大型养殖企业将会逐步压缩市场小散的养殖空间,而大型养殖企业不断通过降低养殖成本,拉低市场价位也会将小散养殖户淘汰出去。

因此,可以预计在今后生猪价位将会由于规模化的高度集中,养殖成本的不断缩减,而让市场平均价位逐步下滑。而从今年的市场环境来看,供过于求的局面才是直接导致生猪价位下跌的根本原因。

以上就是科学兴农关于今年生猪价位下跌的一点看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科学兴农

猪肉正常价格六块七块一斤,房价小县城一千五左右,三四线城市三四千左右二线城市五六千左右一线城市一万左右,才是合理化的,大家赶紧关注我顶我上头条,老百姓的心酸史都让房价给弄的,大家赶紧关注我顶我上头条


宇利真

猪价这几天跌的确实让养猪人心寒。今天全国外三元生猪每公斤平均价格为11.94元。最高价是贵州省每公斤13.67元比昨日下降了0.73元。最低价是黑龙江省每公斤为10.56元,比昨日上升0.14元。从全国行情走势看,今天跌势放缓。低价区的东北三省总算是涨了点。给养猪人的心情增加了一点慰藉吧。

猪价为何如此暴跌,说到低还是产能过剩引起的是主因。从卖方市场看,按照去年的猪价走势,出了正月猪价还会下降。那么在年前一部分没有卖完猪的养猪户卖猪意愿增加。害怕猪价再跌,不如现在卖了可以保本。特别是最近饲料价格上涨,成本上升,而生猪越大料肉比越大,就更加坚定了卖猪的意愿。

从买方市场看,屠宰场收猪顺利,卖猪人又多当然是压价收购了。

从消费方面看,年前居家大多数都有存肉,购买力下降,特别是学生还没有开学,建筑工地也没开工,猪肉消费萎靡不振等多重原因造成了猪价暴跌现象。希望养猪人不抛售不压栏。估计猪价不会再有暴跌现象。


山野50

2018年春节过后,猪价跳崖式下跌,很多地方由年前的7块5元/斤跌至4块多,虽然近日价格比较稳定,但生猪价格丝毫没有上涨的趋势,猪价低靡仍在继续,养猪户每卖一头猪要赔二、三百元,猪价比干豆腐价还低,养殖户叫苦不跌,甚至有人退出养猪。

那么今年猪价暴跌的原因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生猪产能过剩。2016年,生猪价格达到1O元以上每斤,大部分猪场和散养户都赚到了钱。利益超使养猪厂和散养产希相继扩大养猪规模,一些企业老板和一些投机散养户也纷纷加入养猪行列,生猪存栏量统计不准,部分媒体多次报导能繁母猪减少,部分养猪户信以为真,更是铺意扩栏补栏,尽管环保限养,但生猪数量仍然巨增,从2017年猪价开始有所下跌,2O18年猪价达到201O年后历史新低。

本轮生猪价格如此低靡,当然也与年前部分养猪场(户)惜售,养牛猪,屠企压价,以及国际市场生猪价格低有一定关系,但如果不是国内生猪产能过大,生猪价格也不会低靡这么久。

面对如此低靡的生猪价格,养猪场和养猪户要正常面对,这是商品经济规律作用下的结果,在此期间必须从节约饲养成本,淘汰低产能母猪,降低死亡率上下功夫,从而缩减生猪成本,尽量减少损失。



追梦人133639901

关于这个间题,我是这样理解的,除了相同于往年的猪周期是一个原因外。最直接的几个原因,应该是国家这几年重点扶持的大型上市公司及规模化猪场。



据有关资料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上市公司的生猪供应量达到百分之一百三十五。仅2017年上半年大猪企的力量,就相当于我国一下多了4500个万头猪场。

看到这个数字,我想你对生猪价格的暴跌,也就不感到奇怪了吧。

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