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系列之第十三位——明神宗朱翊鈞

明神宗朱翊鈞,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年號萬曆,也稱萬曆帝,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48年。歷史學家黃仁宇寫過一本書叫《萬曆十五年》,裡面主要的內容就是明朝在萬曆十五年之後開始逐步的走向衰落,國家人才凋零,國際局勢進一步的複雜。而這個時候的萬曆帝天天沉湎於酒色,不上朝,所以,歷史學家們認為明朝的衰落和萬曆帝的執政有很大的關係的。事實是這樣的嗎?

明朝皇帝系列之第十三位——明神宗朱翊鈞

隆慶六年(1572)五月二十二日,明穆宗病危,三天後內閣大學士高拱、張居正、高儀被召入宮中。 高拱等人進入寢宮東偏室,見明穆宗坐在御榻上,榻邊簾後坐著皇后陳氏、皇貴妃李氏,10歲的太子朱翊鈞就立在御榻的右邊。明穆宗抓住高拱的手,臨危託孤,“以全國使先生勞累”。司禮監太監馮保宣讀給太子朱翊鈞的遺詔: “遺詔與皇太子。朕不行了,皇帝你做。一應禮儀自有該部題請而行。你要依三輔臣並司禮監輔導,進學修德,用賢使能,無事荒怠,保守帝業。”三位大學士受託之後,掩淚而出。五月二十六日,明穆宗即崩於乾清宮。六月初十,皇太子朱翊鈞正式即位,次年改元萬曆。

明朝皇帝系列之第十三位——明神宗朱翊鈞

萬曆的前十年,內閣主要有張居正,實行了變法,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張居正變法”,即一條鞭法。政府面貌煥然一新,經濟狀況也大為改善,這次改革,始於萬曆元年(1573),至萬曆十年(1582)基本結束。它是明中葉以來地主階級革新自救運動的繼續和發展,也是明後期政治、經濟關係新變動的深刻反映。其範圍,覆蓋政治、經濟諸方面。具體步驟是,前五年以政治改革為重點,後五年以經濟改革為主要任務。十年改革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扭轉了正德、嘉靖兩朝以來形成的頹勢。

明朝皇帝系列之第十三位——明神宗朱翊鈞

朱翊鈞親政後,主持了著名的“萬曆三大徵”。先後在明王朝西北、西南邊疆和朝鮮展開的三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分別為李如松(李成梁長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變的寧夏之役、李如松,麻貴抗擊日本豐臣秀吉政權入侵的朝鮮之役,以及李化龍平定苗疆土司楊應龍叛變的播州之役,鞏固了漢家疆土。後世有說明軍雖均獲勝,但軍費消耗甚鉅。而三大徵實際軍費則由內帑和太倉庫銀足額撥發,三大徵結束後,內帑和太倉庫仍有存銀。

明朝皇帝系列之第十三位——明神宗朱翊鈞

之後的朱翊鈞在親政後還做了一件事,就是清算他的老師張居正,炒家發配。朱翊鈞這種一百八十度的態度轉變是他長久處於張居正約束下的發洩,同樣也是自己開始親政的基礎,推倒張居正,也就樹立了皇帝自己的權威。後來,雖然給張居正又平了反,但這個時候的朱翊鈞已經開始有了他的皇威。至於說萬曆後期為什麼不上朝,有的說是他有足疾,現代考古學家在他的墓裡發現,他確實有足疾。還有就是他沒有心情,這是因為他寵幸鄭貴妃,欲立鄭貴妃所生之子朱常洵為太子,拒絕立長子朱常洛,因此引發了他與朝臣之間數十年的對立。按照他對張居正的做法,這個理由是成立的。

明朝皇帝系列之第十三位——明神宗朱翊鈞

萬曆帝是個聰明的皇帝,操權有術,雖然後期不上朝,但也沒有產生專權的內閣和太監,這說明他不是一個平庸之輩,但他又缺乏朱元璋、朱棣那樣的雄才大略,使之明朝在整個世界處於大變動的時期,資本主義萌芽開始發展,但明朝未能跟上世界的新潮流,迎來新時代的曙光,這對明朝、對中國都是一大憾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