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解讀:勞務糾紛可以報警解決嗎?

勞資糾紛是由勞方和資方產生的糾紛,也就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的糾紛,而勞動糾紛在現實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如因拖欠工資、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等問題產生的糾紛,那麼勞資糾紛可以報警嗎?

律師解讀:勞務糾紛可以報警解決嗎?

浙江億站律師事務所的曹明祥律師做出了詳細解答:

一、勞資糾紛可不可以報警

勞資糾紛是屬於民事糾紛的一種,而公安機關對民事糾紛是沒有管轄權的,出現勞資糾紛可以通過勞動仲裁或者訴訟解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係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髮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三條 解決勞動爭議,應當根據事實,遵循合法、公正、及時、著重調解的原則,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曹明祥律師:中共黨員,從事法律工作多年,以“誠信、勤勉`嚴謹`盡責、正直、敬業”為執業理念。以最大限度維護委託人合法權益為執業目標。多年的執業經歷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紮實的法律理論基礎。

二、勞動糾紛的特點

1、勞資糾紛案件總量居高不下。隨著勞動關係雙方當事人的法律意識逐步提高,勞動爭議處理機制和網絡不斷健全,勞動爭議呈顯性化,使近幾年來鄉鎮勞資糾紛數量明顯上升。

2、非公有制企業勞資糾紛數量佔絕大多數,主要是私營和個體戶侵害職工合法權益引發勞資糾紛。

3、家庭作坊與勞動者之間發生的勞資糾紛增多且處理難度大。鄉鎮目前尚存在著大量家庭作坊,僱工人數少的幾人,多則100多人,勞動用工極為混亂,是勞動爭議產生和激化矛盾的源頭之一。

4、因追索勞動報酬、保險福利、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等經濟利益爭議居主導地位。勞動關係雙方對經濟利益的重視程度高於對權利的重視程度,由於勞動者處於勞動關係的弱者地位,個人很難為權利與用人單位抗衡,因此多從經濟利益方面找回損失,而用人單位對違約出走的勞動者,也大多以經濟賠償為由提出申訴。

律師解讀:勞務糾紛可以報警解決嗎?

曹明祥律師補充:

三、可以報警的範圍

(一)110報警服務檯接受報警的範圍。

1、刑事案件;2、治安案(事)件;3、危及人身、財產安全或者社會治安秩序的群體性事件;4、自然災害、治安災害事故;5、其他需要公安機關緊急處置的與違法犯罪有關的報警。

(二)110報警服務檯受理緊急求助的範圍。

1、發生溺水、墜樓、自殺等危急情況,需要公安機關緊急救助的;2、老人、兒童及智障人員、精神疾病患者等行為能力、辨別能力差的人員走失,需要公安機關在一定範圍內幫助查找的;3、公眾遇到危難,處於孤立無援狀況,需要立即救助的;4、涉及水、電、氣、熱等公共設施出現險情,威脅公共安全、公眾生命或者財產安全和生產生活秩序,需要公安機關先期緊急處置的;5、各種可能引發人身傷亡事故或公私財產重大損失的險情,需要公安機關緊急處置的;6、需要公安機關處理的其他緊急求助事項。

(三)110報警服務檯接受投訴的範圍。

110報警服務檯受理公眾對轄區內正在發生的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公安機關督察條例》等法律、法規和人民警察各項紀律規定,違法行使職權,不履行法定職責,不遵守各項執法、服務、組織、管理制度和職業道德的各種行為的投訴。

以上對“勞資糾紛可不可以報警”問題進行的解答,勞資糾紛是屬於民事糾紛的一種,而公安機關對民事糾紛是沒有管轄權的,出現勞資糾紛可以通過勞動仲裁或者訴訟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